-
1 # 現代兵器雜誌
-
2 # 手機使用者YAKE
導彈,又叫飛彈,最早由德國研製,二戰時Ⅴ1導彈給了倫敦很大傷亡,引起恐慌。馮布勞恩,最後投降於美國。導彈分中短洲際,有了導彈,可以加裝核彈。就不用人員駕駛飛機.冒著生命危險飛臨目標上空執行轟炸任務,前不久,美國在凌晨向敘利亞機場發射五十幾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當年中國用薩姆導彈多次擊落U一2高空偵察機,世界第一次地對空導彈擊落飛機。名聲大震。更令人吃驚的是,前蘇聯打算用核導彈攔截敵人發射來的導彈.,無需十分精確。
‘
-
3 # 靜歌視角
導彈誕生之前,戰爭的雙方是面對面的拼殺,其武器無非是老三樣:槍、炮和裝甲坦克,敵我距離也就幾公里到十幾公里,打的是接觸戰爭。
導彈誕生之後,由於導彈精度高,射程遠,如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射程達1000多公里。這就使戰爭的雙方距離拉遠,互用導彈攻擊,雙方人員很難面對面拼殺,這就是非接觸戰爭。例如伊拉克戰爭,美軍先用戰斧導彈一頓狂轟,將伊軍的機場,雷達,指揮部等戰略目標消滅掉,使伊拉克軍隊變成瞎子,聾子,然後戰機攜導彈升空,將導彈傾瀉在伊寫陣地上,消滅其有生力量,最後才派地面部隊清場,最後贏得戰爭。
總之:導彈誕生之前以接觸戰爭為主,導彈誕生之後以非接觸戰爭為主。這就是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
4 # 雄獅重器
既然要看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例子吧:
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共發射了288枚“戰斧”Block II型導彈,分別從“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密蘇里”號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以及“斯普魯思斯”級驅逐艦從紅海和波斯灣,連續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其它城市、橋樑、發電廠等重要軍政目標發射,並且達到了98%的命中率。其次還有“根弗”SA-6 地空導彈,“金花鼠”SA-13 地空導彈,“麻雀”ⅢB 空空導彈 AIM-7,“響尾蛇”空空導彈 AIM-9L,以及在此戰爭中出名的“愛國者”MIM-104 地空導彈。
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美英又一次大規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而且使用的全部為戰斧 Block III型導彈,總計約800多枚。
這些只是常規導彈,還沒算上彈道導彈。
帶核彈頭的導彈也就是擺擺樣子,讓別人知道你有這個,嚇嚇人,實際上戰爭中不太可能用得上,只有威嚇作用。
導彈使得戰爭的形式發生轉變,交戰雙方不再短兵相接,真正實現超視距打擊,精確性打擊。針對一些戰略重地進行手術刀般精準的打擊,比如飛機場,指揮中心,發電廠,鐵路,橋樑等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使敵人陷入癱瘓。
這就是導彈在戰爭中的作用,並不是用來炸敵人,而是炸一些關鍵設施。如果只是炸敵人,威力遠不及成本,還不如火炮來的猛。
-
5 # 大程被搶注了怎麼辦
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可以用“顛覆”來總結。它的出現就像坦克終結了塹壕戰。坦克用“火力+防護+機動”模式,讓“塹壕+機槍”的一戰模式退出歷史舞臺。而導彈用“遠端+精確”戰法讓“接敵+火力覆蓋(機率射擊)”戰法徹底宣告投降。
通過當代幾場區域性戰爭來看,沒有精確制導武器是相當被動,甚至沒有還手之力的。
簡單對比幾個場面:
一,沒有空空導彈的制空權爭奪,是由雙方戰機透過狗鬥,相互爭奪攻擊陣位,拼命咬尾和擺脫咬尾完成的,關鍵咬上了尾也不一定能擊落,而現在的格鬥彈,在不可逃逸範圍發射時,是百分百擊落的(尤其紅外成像制導)。尤其明顯的區別在於攻擊對方轟炸機,機炮攻擊的話,你就必須接敵開火,並應對護航機的反擊;可是現在,你打上兩枚中距彈就搞定,對方甚至都沒看到你。能打了人,人家還沒機會還手,爽吧!
二,沒有反坦克導彈,尤其單兵反坦克導彈的時代。步兵見了坦克頭都大了,不上兩個敢死隊跑到坦克旁邊用集束手榴彈、炸藥包或者鐵拳什麼的就只有指望自己這邊有戰防炮了,這些都沒有的話,撒腿開跑才合理。現在有了單兵反坦克導彈,徹底不一樣了,現在坦克要是遠遠的看到有單兵在晃悠,那可嚇得啊,非停下來仔細看清楚不可,要知道,單兵攻頂型的反坦克導彈差不多4公里射程了,爽吧!
三,沒有空對艦導彈的時候,艦載機要想攻擊對方戰艦,必須頂著戰艦的防空火力,躲著對方戰機,拼了老命來個臨空轟炸或者貼著海面放魚雷,往往自己戰機丟了不少,可連擊傷戰艦都做不到。可是現在,400公里外突然躍起完成鎖定發射就OK了,連戰艦具體長什麼樣都不用看清楚了,防區外攻擊,方便快捷還安全,爽吧!
還有更爽的,我們的DF26 4000公里外打航母,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一邊就把航母虐了,爽吧!
回覆列表
以導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武器已經成了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再到伊拉克戰爭等區域性戰爭舞臺上耀眼的“明星”,在資訊科技的推動下,導彈已告別20世紀50 年代“傻、大、笨、粗”的形象,變成了精確、靈巧、殺傷力強大的高技術武器,其命中目標的圓機率誤差( CEP),從最初的千米級降到了米級,甚至達到了接近零偏差的程度。導彈可以稱為“綜合了當代最新技術精華的結晶”。最近幾次的區域性戰爭清楚地告訴我們,未來戰爭將是空地一體化的立體戰爭,戰爭的主要模式是空襲和導彈對攻,爭奪空中優勢、打擊軍事目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導彈作為精確制導武器的主體,必然成為各軍兵種的主戰武器。
據不完全統計,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交戰雙方投入戰場上的各種導彈有35種之多,約佔所有作戰武器的30%,導彈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多國部隊共發射2100枚反輻射導彈,僅在1月17日夜對巴格達的襲擊中,來襲導彈一舉摧毀伊拉克絕大多數雷達,使它們再也無法恢復,從而使伊拉克的武力受到徹底壓制。在隨後的數次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中,使用“戰斧”巡航導彈實施戰略轟炸,遠距離精確打擊陸地戰略目標,破壞地面硬目標——機場、橋樑。多次使用反艦導彈擊沉伊拉克海軍艦船、海上石油平臺;多次使用“愛國者”導彈成功攔截“飛毛腿”導彈;多次使用地空、空空導彈擊落伊拉克飛機;多次使用反坦克導彈擊毀伊拉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