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得意的笑deyi

    要不換個場景,我從廣東拉條電線到你家,你拉著一端。我在另外一段用那個打火機上的東東的電一下,你會被電到嘛?

  • 2 # 諸哥忘事

    絕對會觸電,電的速度等同與光,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指電流的傳播速度:電路接通,電流馬上形成,從理論上講,這個速度就是光速。或者指帶電荷粒子的運動速度:在輸電線路中,電子作定向有序流動時,電子的遷移速度稱為“電子漂移速度”。

      可以這樣理解,好比有一根管子,裡面裝滿黃豆後,在從一頭塞進去一粒黃豆,另一頭馬上就出來一粒,這相當於電流傳播速度;而你單獨看管子裡的某一粒豆時,他的移動速度是很小的。關於電的速度: 光的傳播速度就是光子的移動速度,而電的傳播速度是指電場的傳播速度(也有人說是電訊號的傳播速度,其實是一樣的),不是電子的移動速度。導線中的電子每秒能移動幾米(宏觀速度)就已經是很高的速度了。

    電場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這個速度的大小約為接近於光速。“電”的傳播過程大致是這樣的:電路接通以前,金屬導線中雖然各處都有自由電子,但導線內並無電場,整個導線處於靜電平衡狀態,自由電子只做無規則的熱運動而沒有定向運動,當然導線中也沒有電流。當電路一接通,電場就會把場源變化的資訊,以大約光速的速度傳播出去,使電路各處的導線中迅速建立起電場,電場推動當地的自由電子做漂移運動,形成電流。那種認為開關接通後,自由電子從電源出發,以漂移速度定向運動,到達電燈之後,燈才能亮,完全是一種誤解。

  • 3 # 睡覺觀頂燈

    這個沒有定語的很難說。如多大線徑,多高電壓,電線的導電率,廣速度來算是會觸電的,但電線總有電阻,那就有壓降。這麼長的電線,算是純銀做很粗的電線,電阻也很大了,當上k歐,電流己經是mA級了。從送電的一頭到另一頭,電壓降得差不多沒有了。加上人體電阻存在,這個電壓己夠不成對人體傷害了。

  • 4 # 輕風L業餘教育者

    一定會觸電的,這個是沒有時間延遲的。未接電纜的電源兩端電勢不同,但在空間已經形成了電場,在這1000萬千米的電纜沒有接電源的時候,電纜裡的每個自由電子都會受到這個電場的力的作用,但是迴路不通,所以不能移動。一旦電纜兩端接上電源的時候,電纜裡的自由電子就會同時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移動,立即就形成了電流。

  • 5 # 網觀天下大事

    不要1千萬千米,100萬千米就不會了。

    電場的速度小於光速,那邊電場還沒有建立,沒有電壓。就好比電線傳輸一路脈衝電壓訊號,訊號都沒到怎麼可能傷人呢。

  • 6 # 張金龍泉

    這問題條件不足,僅有電線長度,沒有電線材質,線徑,電壓,以及人體絕緣等條件,一般情況下,端電壓低於36V,人體電流低於十毫安,人能感覺觸電且能自行擺脫。

  • 7 # 許科雲

    1⃣️通電三秒鐘後關電源,另一端還沒有檢測到電流、

    2⃣️因為你交待了線長為一千萬公里,而光速(電速)以30萬公里/S,三秒只有90萬公里,離一千萬公里還遠著呢!

    3⃣️導線中的電子是作自由運動的,當通上電源後,電子即作有規則的定向驅使移動,當定向電子剛進入導線中段時就斷電了,也就停止了驅動,向前的導線中的自由電子沒有得到方向的改變,也就不可能再繼續向前驅動,因為一旦停電沒有了電壓的電動勢,也沒有的電流驅動,導線中的電子即恢復自由運動,導線另一端的人肯定不會觸電。光是有速度的,比如你現在看的太Sunny是八分鐘前發出的。

  • 8 # 順其自然天命不可違9

    沒有電壓和電阻資料,無法計算流過的電流大小,這個跟時間長短沒有多大關係。3秒鐘,如果電壓足夠高,電線的電阻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比如超導),那麼透過的電流會很大,3秒鐘足以把人燒焦。如果電壓很低,比如只有110伏特,導線的電阻值又很大,加上1000萬公里的長度,電流會很小很小,人當然不會觸電,甚至於沒有任何感覺。時間長短不是問題,電壓的高低和導線的電阻值大小才是決定人會不會觸電的關鍵因素。

    初中物理中的歐姆定律,應該是最基本的電學基礎知識。

  • 9 # 利凡

    按照科學理論來算應該不會觸電,不知道有沒有人試過?但是這世界上有很些事情用科學是無法解析清楚的,也許這就是其中的一件也說不定呢!

  • 10 # 金華-鼠光

    在真空和超導高壓的條件下,不論多遠電流都會傳到,只不過是電荷多少的問題。

    電流它不屬於機械傳動方式,而是以電勢波的方式傳播,要是斷電立即就無電流的話,那交流電就無法傳輸了,因為交流電中的0電位是週期特性。

  • 11 # 天和Auto

    10000000千米的電線通電三秒·另一端會觸電

    相信很多人都對“電”感興趣,尤其是電動汽車普及之後;電動汽車與燃油車相比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恆扭矩”,概念簡而言之為起步瞬間電門直接踏到底,動力電池組最強放電、瞬間即可讓電機爆發出最大扭矩,這是內燃機絕對做不到的。

    這就足以說明電的傳輸速度極其快,轉化電磁場也只是剎那間;那麼如果給開關連線一個10000、100000、100000m,甚至上百億米的導線,接通開關的瞬間,另一端是否會觸電呢?這是個科學小常識,是否會觸電要以導線的長度綜合“電流速度”計算。

    一般觀點都認為電流的速度僅次於光速,事實上也確實差不多,標準為299792.458km/s,也就是每秒可以逸動299792458米,為了便於計算和觀察就算是2.99億米吧;光速是299792458米,也是2.99億米,也就是說光速和電的速度被認為一致,實際上在真空狀態下的電的速度確實與光速基本一致。

    不過這並不是指電流或電子定向運動的速度,電子的運動速度開個玩笑就像是日系車的速度-“龜速”,走路都可以比它快;而電流在沒有接通開關之前是不存在的,電流可以理解為“電子流”,有N多電子組成的“河流”,電流就像是傳動系統裡的液壓油,這是個重點哦。

    “電速”真的概念是指電場的速度,電場的速度是與光速相當的,只是什麼是電場呢?

    電場是一種很奇特的物質,它沒有分子或原子但是有能量,是客觀存在的、存在於電荷變化磁場周圍空間裡的物質,看不見摸不著但屬於能量;電場在接通電源後會剎那間被形成,形成後就會以光速進行傳播,就像是“電訊號”。

    傳播的載體正是導線,在接通之前導線內沒有電場,此時當然是不通電的;接通之後電場在導線裡傳遞,傳遞到某個位置、這個位置就會形成電流,只是電流是由什麼組成,怎麼能說形成就形成了呢?參考下圖。

    導線裡或任何物質裡都有電子的存在,只是在沒有接通導線之前因為沒有電場,導線的電子處於靜平衡狀態;可以把導體理解為充滿電子的導線,或者理解為一根水管,電場是操作指令,通電後接收到電場指令的導體形成電流進行定向移動。不過導線其實是“單行道”,不是“彎道超車”的概念,也就是說電子是先接通指令後、接通指令的電子推動後面電子運動的操作;概念是接通指令的電子推著後面的電子形成電流進行定向移動,這就有答案了。

    電子流動到的速度是每秒2.99億米,這不重要了,即便是超長導線、比如1000萬千米,換算後為100億米,接通開關後按照第一秒接通指令的電子計算則需要大約33.44秒才能達到另一端,也就是在接通開關一秒後關閉開關,等待33.44秒後另一端還是會觸電,而且接觸的是2.99億米、一秒的電流,兩秒或三秒後關閉開關,對應相乘即可。

    但事實卻是接通後最接近另一端的電子被推動並直接與其接觸,這就像排隊一樣,大家都挨在一起,最後面推一下就會瞬間讓最前面的人摔倒。

    綜上所述,電場的速度確實僅次於光速,傳輸的速度是極快的,這就是電最終會在各個領域取代常規燃料的原因,當然也有電能可以透過風、光、熱、水、海洋能等諸多能源轉化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可以無限獲取。

    用電驅動的一切都會有極高的效率,包括汽車,上述假設足以說明問題;不過這也僅限於假設,因為不可能有這麼長的導線,即便有也會因電場衰減而不會觸電,所以上面講述的只是一個概念。

  • 12 # 風吹6700

    這個問題雖然可以做實體實驗,但是真的捅了馬蜂窩。形成電流的那個自由電子究竟能不能從一種原子的力場中進入到另一種原子的力場?基礎物理學的力學理論就怕你關心這個問題。

  • 13 # 知足常樂0724

    假如有一千萬千米的電線通電3秒斷開,另一端的人會觸電嗎?

    ♥這種假如條件太假了,其結果是無法讓距離遙遠的另一端人觸電。

    再者,這種假設不成立,估計是文科生提出來的,缺乏一端施加電源的電壓高低,缺乏導體材料性質,缺乏導線截面積,僅僅只有導體長度。

    傳輸電能時需要導體,此時的閉合迴路可以看做串聯關係。而不同材質的導體都有它的電阻率,一般用ρ表示,單位為Ω.m,電阻率它是衡量導體導電效能的物理量。其計算公式為ρ=RS/L

    ρ就是電阻率,L為材料的長度, S為面積,R是電阻值。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材料的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長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橫截面積不變時,長度越長,材料電阻越大。

    按照電工學中常將橫截面積S單位定為mm²,此時電阻率的單位為歐姆.毫米²/米(Ω.mm²/m)。電阻率和電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電阻率是反映物質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屬性,而電阻是反映物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能力大小。通俗易懂講,電阻率是反映物質導電效能物理量,電阻是反映物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物理量。

    正常情況下,導體本身的電阻總是比較小的,例如,溫度在20℃,銅的電阻率為0.0172Ω.mm²/m,而負載部分的電阻較大,線路電阻往往可以忽略不計。但從電氣安全形度考慮,例如在計算短路電流時,必須考慮導體的電阻率。

    電阻率一般又叫電阻係數或比電阻,它是衡量物質導電效能的一個物理量。長為1米,截面積為1平方毫米的導體,在溫度為20℃時的電阻值,即為該導體的電阻率。電阻率一般用符號p表示,它的單位為歐·毫米²/米。

    ★那麼10000000千米長導線化為米就等於了1.00x 10¹⁰米。這麼長的導體,如果不是超導體材料的話,即便是中國超高壓輸電1000000伏電壓,從電源的一端傳輸到另一端,先不談3秒鐘,按照電傳播速度和光一樣的整數30萬千米/秒,也要1000000÷30=33.3秒才能夠達到另一端,也就是說3秒鐘才跑了大概1/10距離。如果說不是超導體材料,即便是1000000V超高壓,考慮電阻和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率,過去的電壓降,流過人體的電流幾乎沒有了。

    根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I=U/R,在人體電阻一定,透過人體接觸電壓低時,流過人體電流不超過致死電流100mA和通電時間超過1秒鐘,是不會致死的。簡單理解為歐姆定律的三個基本物理量之間關係:在閉合迴路中,電源電壓是產生電流的條件,而電流的大小不但與電源電壓有關,而且還與電阻的大小有關。就是說要使人體透過的致死電流達到100mA,而人體電阻幾乎為一個值,就必須要把電壓提高超過安全電壓值。除非是超導體材料,沒有電阻率和電阻值,時間超過33.3秒,加上人體觸電的1秒,讓人體透過電流超過100mA才會觸電。

    ★回到正題,簡單地說說電流的速度。人們所說的電的傳播速度中電流速度、光速30萬千米/秒,值得注意的是,人們說的電流速度並不是電子在導體中運動的速度,事實上電流在沒有電場作用下,它比蝸牛還慢,大約為0.75毫米/秒。前者等於光速,後者比光速慢,就一段導體來說,開關閉合後的一瞬間,電流本身速度不快,一旦接通導體,會迅速形成閉合迴路,導體兩端形成了電場,電場推動電子移動,電流就可以迅速傳播。可以這樣理解,這個過程是光速,導體內的每個角落的電子都開始運動,不需要導體一頭的電子跑到另一頭才來電。

    不是專業科班出身的人,如果瞭解清楚它們關係是非常吃力的,它需要很長時間喲。

    知足常樂2021.12.20日晚於上海

  • 14 # 異元末來世界

    電的速度和光速持平,實際上,電在導體中是以電子流在運動,就如水管裡面的水,導體中是充滿不流動的電子流,當你這一邊加上電壓,另一邊就有電流,不知道你的1千萬千米的導體有多粗,它的電阻是否會造成另一頭的電壓很低,或變成了絕緣體了?如果電壓很低,或變成了絕緣體,肯定對方的人不會觸電。

  • 15 # 奔波兒灞奔波

    這是一個無腦的問題,拋開你所謂的1千萬千米不說,首先電在傳輸的過程中離不開電壓,你的電壓是多少?就算你是在絕對真空中環境中傳輸,傳輸的過程中會存在耗能,還沒等你傳輸到5千千米就已經耗損沒了!當然大氣流中有靜電和電離子,導線越長接觸收集的電離子越多,不用你通電也會產生一定的感應電,因為此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導線重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是一個電容了!

  • 16 # 百科全書602

    永遠不可能,原因首先是沒有一種導線輸電能超4萬千米的距離(即地球1圈),還有最快的是光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達30萬千米/秒,3秒鐘也只有走90萬千米,1千萬千米的距離光速也需走半分多鐘。

  • 17 # 兵器知識譜

    假如“1千萬千米的電線通電3秒後斷開”的假設性條件成立,那麼答案是——不會,3秒的時間不足以讓電流從1千萬千米的一段輸送到另一端。

    這是因為電流的傳輸速度為3×10^8米/秒,即300000公里/秒,等同於光速。1千萬千米就是1000萬公里,3秒的時間只夠電流傳輸90萬公里,所以1000萬公里以外另一端的人是不會觸電的。

    如果非要讓電線另一端的人嘗一嘗被電到的滋味,那麼通電時間至少需要33.334秒,在這段時間裡電流能夠傳輸1000.02萬公里,這時候1千萬千米的電線另一端的人才會觸電。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只是在假設性條件成立的情況下,電線另一端的人才會觸電,在現實中如果真的架設了一條這麼長的電線,在不借助輸電系統的支援下,那麼無論通電多長時間,電線另一端的人也不會發生觸電。

    下圖為10KV高壓電開關閉合瞬間出現的空氣被擊穿放電現象,即使是高壓電也會在傳輸過程中產生損耗,如果1千萬千米的電線通入的電是這樣的高壓電,另一端在透過線路損耗後得到的電壓將為0。

    這是因為電能的輸送是存在損耗的,電能的輸送損耗是隨著輸送距離的增大而增大的,這是因為輸電線本身具有一定的電阻值,在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功耗。

    以220V低配交流電壓為例,假設傳輸電線規格為2.5平方的鋁質電纜,那麼它在不借助輸電系統的情況下,最遠傳輸距離僅為1290米(允許20%最大負偏)。

    即220-(1-0.2)=176V,2.5平方的電纜電阻值取3.4Ω/千米,(220-176)÷10÷3.4=1.29千米。

    這就意味著倘若電纜長度增加到6.1千米時,電壓將會下降到12v,即(220-12)÷10÷3.4≈6.1千米,12V的電壓已經低於36V安全電壓,人已經感覺不到觸電了。

    所以1千萬千米的電線哪怕使用1000KV的特高壓進行電力傳輸,另一端的人同樣不會感覺到觸電,除非每隔759.4千米架設一套升壓變電站(換流站),一共架設約1316座,電線另一端的人才會在通電33.4秒後感覺到觸電。

    下圖為中國特有的1000KV特高壓換流站一角,如果想要讓1千萬千米外的另一端的人感覺到觸電,那麼在整個輸電過程中必須架設這個規模的換流站1300餘座,到達另一端時電壓才能保證>36V,否則即便一直通電,另一端的人也不會出現觸電感。

  • 18 # 儒雅否極泰來

    電死人的不是電壓而是電流。

    你這個假設根本就不成立的。首先不可能有這麼長的電纜。其次就目前來說不管用什麼材料傳輸電流都會因為其自身的電阻產生電壓降的,一千萬米傳輸電力得需要上千個變電站的。如果直接送電一千萬米之後的電流已經不足以做功了。就算你用的是超導體如果末端那個人與大地絕緣也是電不死的。

  • 19 # 電氣人1965

    假如有一千萬千米的電線通電3秒斷開,另一端的人會觸電嗎?

    這個問題是一個善於異想天開的人提出來,也是善於思考的人提出來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不管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以及其他種類的電,是高壓還是低壓,電的速度和光速一樣是30WKM/S。(電的速度其實是電場的速度)

    知道了這些,那麼導線有1000萬KM,那麼電場在三秒內只能夠到達3X30=90萬公里的地方,離1000萬公里相差甚遠,由此斷定,人 不會有觸電的感覺。

    再者1000W公里,是一個天文數字,在現實中也不可能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催收的為什麼要求加微信,出於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