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
2 # 小秦尋寶
陶瓷一般寫的款識,大多是為了區分那一年製造的。從現在開始說,家裡吃飯的碗底,大多下面都有那個品牌或著商標,民國時期開始成立公司,也也是區分好壞,大的制瓷公司,有更好的標識。清朝有個人字號,或者誰誰誰造,某某某號,也是開始有品牌概念,比如你現在用的是蘋果手機,他用的是華為手機,等等。大品牌或名字號老百姓認可度更好高,這麼個意思。遠的的來講,也有後朝仿造前朝的,比如清三代時期,雍正好古,喜歡素雅一類的瓷器防治了前朝不少瓷器,還有康熙時期製造的瓷器書寫、大明成化年制,雍正大明宣德年號等。一般書寫的款式多了,比如道光,堂號款,樂古堂,存古堂,慶宜堂,嘉蔭堂等。各個朝代的款式非常多不一一列出,有心人可以查查各個時期的款識
這上面的款識叫做清代民窯【草記款】。
【草記款】瓷器大多數產自清代中晚期的民窯:有六字篆字方款,亦有“嘉慶年制”四字款,大多十分草率,有的僅寫半邊字,還省減筆劃,因為十分難認,故稱為【草記款】。
「民窯」不但意味這工藝水平與官窯有差別,而且製作瓷器的工匠的文化、藝術水平也都不是很高,並沒有籀篆等古文字這方面的訓練和修養,所以,他們寫款文的古文字就不是很地道,結體、筆法、章法顯然是很外行的,而且因為民窯的產量非常巨大,「物勒工名」的落款顯然要追求速度,在書寫的時候,就省去了一半部件,求簡求速的「草記款」就應運而生了。
這是這兩點原因,導致又潦草、又粗糙的「草記款」非常難認,術業有專攻,如果不是對瓷器有過專門研究的人,根本不可能認識。
大概是去年,也是有位網友叫我幫他認的一款瓷器,我個人當時判斷是【大清道光年制】,如下圖:
認定的理據如下:
這是非常典型的清代「減篆文六字方款」,也就是【草記款】。
左右兩邊的「屮」字形符號確與篆文「朱」字非常相似,但不是篆文「朱」。四個「屮」字形從左至右分別為:「年制」、「大清」的減篆文。
中間兩個字不敢下嚴格確定的判斷,我個人傾向「道光」:也就是「道」字省去篆文的「辵」部,留下「首」部。篆文「光」字省去上面的三點,留下「兀」部。
如下圖所示:
下圖是「大清道光年制」的完整篆文,我將篆文「道」省「辵」為「首」,「光」省為「兀」,與網友盤子下的字很像,基於這個我判斷應該是「道光」:
「大清道光年製」的其他「篆文款」:
經確認的「大清道光年製」的「草記款」(編號1),與網友盤子底下的「草記款」字(編號2)已經非常接近了:
另外一些清代年號的「篆文款」和「草記款」——
「大清乾隆年製」的「篆文款」:
大清乾隆年製的「草記款」
「大清嘉慶年製」的「篆文款」:
「大清嘉慶年製」的「草記款」
-----------------------我是分割線--------------------------------------------------------------------------
那麼,可以肯定的是:
你的盤子上也是【草記款】款識,從款識上可以判定,這個是清代中晚期的民窯盤子。
(注意:這僅僅是從款識上判斷,判定文物需要多種證據下綜合判斷,我沒有看到實物,也沒有專業瓷器的判定知識,我只對古文字有些研究)
這種草記款瓷器,傳世量非常龐大,大多是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與上面的寫有年號幾款草記款比對,我認為最有可能是【大清嘉慶年制】的「減篆文六字方款」:
因為只有【嘉】字才有可能寫那麼多【橫筆】
與另一款經確認是大清嘉慶年制的草記款比較:
圖中1,是題主你的瓷器上的款識。
圖中2,是截圖自《中國曆代陶瓷款識》一書中的【大清嘉慶年制】草記款
大圖比較:
參考資料:
1、草千里. (2004). 中國曆代陶瓷款識 (Vol. 2). 浙江大學出版社.頁437
2、葉佩蘭. (1983). 明清瓷器款識淺說. 故宮博物院院刊, (2), 62-69.
3、松屏. (1984). 如何辨別陶瓷的款識——答讀者來信. 北方文物, (1), 99-101.
4、鐵源(2004),清代民窯瓷器,中華工商社聯合出版社,(乾隆----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