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戈鐵馬

    1989年2月28日,一個昏暗的冬日,距北極圈以北180海里處,一艘潛艇正在峭壁間的狹長海灣中劈波斬浪航行,它就是被譽為蘇聯新一代潛艇先驅的核動力攻擊潛艇“共青團員”號,此次行動的任務是監視在挪威海域進行的北約海軍軍事演習。

    該艇屬前蘇聯第3代核潛艇。西方稱為“麥克”級。該艇1978年4月22日正式開工,1983年5月9日下水。同年10月20日完成試驗後交付海軍。1984年8月1日編入北方艦隊潛艇艦隊第1支隊。在1984年8月至1988年7月進行了試驗性執行,參加了一系列的海軍訓練演習和獨立的長航,最終於1988年9月13日從試驗潛艇型別中編入現役,成為執勤在第1線的戰鬥潛艇,這在蘇聯潛艇歷史上還是首次。

    同年被評為優秀艇,並授予“共青團員”號的艇名。該艇長117.5米,寬10.7米,吃水8米,標準排水量為5700~5880噸,水下滿載排水量8500噸。動力裝置為1臺與“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相同的壓水堆核動力裝置。艇艏設有6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能發射RK--55型和“颮”型導彈和60M型聲自導魚雷。6枚導彈和10枚魚雷存放在艙內的存放架上。裝備有氣動液壓式發射系統,允許艇在任何下潛深度上進行發射,也可在高速下發射。

    “共青團員”號的艇體由鈦合金建造,採用雙殼體結構,並且在S級的基礎上,加大了內殼與外殼的間距,這樣既減小了艇內機械振動噪音向外傳播,增加了潛艇的安靜性,又減小了受到攻擊時對艇內的破壞。在試驗性執行過程中,該艇曾創造了戰鬥潛艇下潛1000米的世界紀錄,大大超過了任何一種西方建造的潛艇的下潛深度。

    該艇速度極快,據說可達30多節,一些西方專家懷疑它裝有一種神秘的推進系統。更令人吃驚的是該艇僅配備了69名乘員,專家們相信只有具備高度自動化程度才可能使潛艇工作人員減少到如此低的數字。潛艇上裝有中央空氣淨化系統,以及橫跨艇體的救生艙,它可在緊急情況下載全體艇員浮出海面。

    就在出發前的例行檢查中,發現移動氧氣調節閥存在著嚴重隱患,維修工作迫在眉睫,但由於出發時間緊迫,修理工作只得推遲到潛艇返回基地後進行。1989年4月7日,星期五,共青員號在海上整整生活了39天,巡航任務完成近半,潛艇執行狀況良好。他們正在位於挪威海岸以北約280英里的水下500英尺處,邊航行,邊監聽。11時零3分,指揮中心響起急促的警鈴聲。儀表上的度數清楚地顯示出,位於潛艇尾部的七號艙內溫度已超過華氏160度--這意味著那裡出現火情。包括艦長耶維吉尼-瓦尼恩上校在內的軍官們立即趕到了中心控制室,並下令全艇處於警戒狀態,封死艙室之間的艇壁以減緩火勢的蔓延。

    火勢迅速威脅到了六號艙。“報告!”話筒裡突然傳來驚恐的叫聲:“右渦輪發動機液壓裝置發生洩露,簡直成了火焰噴射器,我,我要憋死了”瓦尼恩上校心中一震,又一位艇員遇難了。但他並不畏縮。時間緊迫,他立即組織全艇採取緊急防禦措施。幾分鐘後,火勢更為兇猛。指揮中心內,儀表盤和配電盤上火花飛進。指揮中心對面的艙室內火光也時隱時現。隨時都有釀造新火災的危險。在密封的船艙裡,

    上午11時16分,“共青團員”號碩長的脊背露出了海面。一份加密求救電報立即發向位於斯維爾摩斯克的蘇聯北海艦隊總部,但卻杳無迴音。同時,海軍軍規又使瓦尼恩上校無權使用國際緊急呼救頻率發出SOS訊號。艦隊總部收到了呼救訊號,但很可能因為氣候或者是潛艇上的天線干擾,無法確定艦艇的身份和所在的具體位置。潛艇死一般地浮在咆嘯的海面上。

    熊熊燃燒的艙室內的強大壓力迫使難聞的煙霧鑽入了破裂了的中央呼吸系統。扎耶茨立刻向艇長報告了這一情況。瓦尼恩上校隨即下令全體人員摘掉面具,開啟行動式呼吸器。然而有人沒有回話。幾名救援人員迅速穿過濃煙滾滾的過道開始尋找他們。在五號艙,映人他們眼簾的是恐怖片中才能見到的可怕鏡頭一個大火球突然爆炸,同時擊中7個水手。

    18時20分。“厄拉克塞”號終於到達了事故現場,倖存者被救起,送到“金羅夫”號巡洋艦上,再運回摩爾曼斯克急救。全艇69人中,只有27人活了下來。

    “共青團員”號的沉沒,震驚了蘇聯的最高軍事當局,為此專門成立了政府調查委員會,由科技界、工業部門和海軍中權威的專家組成了8個專業小組,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並藉助“和平號”深水探測器一次次對沉沒在水深1580米海底的潛艇探查,但是始終未能找到失事的確切原因,最後在1998年1月26日中止了調查工作。

  • 2 # 一武一史

    1984年8月4日,蘇聯一艘“麥克”級核潛艇,在挪威海域創造出了1020米的世界紀錄。

    訊息一出,蘇聯歡騰,世界震驚!這一紀錄,既是預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K-278拋逃生艙效果圖

    “麥克”級核潛艇,這個名字是北約給起的,在蘇聯,它的代號是K-278,或者叫685型。為了與題目保持一致,接下來就把它叫麥克號了。

    為什麼說是預料之中?

    因為麥克號潛艇設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更深。從1966年下達研製命令開始,蘇聯光設計就花費了8年之久。為了能達到“變態”的深度,蘇聯給它設計了雙層殼體,而且至少在內層使用了極難加工的鈦合金,可以承受超過10MPa的巨大壓力。

    於是,在1983年投入使用後,麥克號第二年便創下了1020米深度的世界紀錄。這自然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那為什麼又說它是意料之外呢?

    麥克號潛艇的身份,其實是蘇聯下一代核潛艇的原型,是為了驗證技術而生。除了深度外,麥克號還有3個核心技術,分別是新型反應堆、自動控制系統和逃生系統。

    反應堆:採用的是升級版的OK-650壓水堆。事實證明,OK-650系列非常可靠,最後也經受住了大火的考驗,後來的颱風級、北風級也都使用了這個反應堆。

    自動控制系統:是蘇聯下一代核潛艇技術核心中的核心。結果當然也是非常成功,8000噸的麥克號上只需要57~64名船員,作為對比,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7000噸,定員達129人。因此,麥克號的自動化程度,可想而知。

    逃生系統:設計很是巧妙。在麥克號的7個耐壓艙中,位於艦橋下方的2、3號艙最為堅固,可以承受更大的衝擊力或海水壓力。因此,在艦橋中間的位置,設計了一個逃生艙,以便能使2、3號艙的人員,即使在超過1000米深的海底,也能自行脫困,無需等待救援。麥克號不是首創,但卻是要求最高的一次。

    奧斯卡級上的逃生系統

    有了這些法寶,蘇聯很快就發現,麥克號潛艇從生存系統到武器系統,絕大部分都能夠滿足戰鬥部署。也就是說,麥克號不能算作是原型試驗艇了,它其實就是一艘擁有完整作戰能力的新一代核潛艇。

    麥克號除那幾個重點專案外,其它的裝備或效能比較一般。比如它只裝備了普通的魚雷發射管和過時的聲吶系統,水下速度也只有30節。但是,它依然可以發射核魚雷,甚至能發射潛射導彈,還有蘇聯最先進的超空泡魚雷(200節),而30節的速度,在蘇聯潛艇中算不了什麼,但放到北約,那已經是飛一般了。

    就這樣,麥克號開始了它的服役之旅。

    蘇聯海軍也在為這個喜出望外的結果而沾沾自喜,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正是這個意料之外,讓本應該好好做試驗的麥克號,直接葬身於海底。

    1989年4月7日,麥克號正在挪威國際海域水下386米處,執行日常巡邏任務。

    10:55,控制中心發現了電力波動

    經確認,是位於尾部的7號艙的一個配電盤,因短路而發生了火災。

    根據後來官方釋出的調查報告,火災發生的具體過程,是電源發生短路後,點燃了洩漏的液壓油,或者是分離器中的油蒸氣。不過,也有專家認為,艙內的油料並不易燃,很可能是因為空氣迴圈系統出了問題,使7號艙內的氧氣含量大大增加,從而讓火災發生。

    火災迅速蔓延,7號艙內人員迅速撤離,並關閉了艙門。但是,艇長夫根尼·瓦寧沒有立即下令使用潛艇上配備的氟利昂滅火系統,因為有一名水手還留在7號艙做最後的撲救,一旦開啟滅火系統,水手就會中毒而死。

    隨著火災的肆虐,濃煙已經漫入了6號艙。艇長不得不下令開啟滅火系統,7號艙的水手就此倒下。但是,火勢實在是太大,滅火系統並沒能奏效。

    11:13,艇長下令上浮

    此時,火災已經蔓延到了6號艙,包括核反應堆在內的諸多裝置和系統,都自動進入了自保狀態。

    用於給壓載艙充氣的液壓裝置也罷工了,潛艇只上浮了50米就停止不動了。無奈之下,艇長下令炸燬高壓空氣管道,直接將空氣注入壓載艙。

    對於人員自救來說,這是很正確的做法,因為只有浮出水面才有生存的希望。但是,對於潛艇來說,這無異於自殺。

    隨著大量空氣的注入,火災更加肆虐,大量的裝置被損壞,濃煙四處瀰漫。

    11:16,潛艇浮出水面

    此時,第6、7艙繼續在燃燒,2、3、5艙內也冒出了濃煙。不過,在船員們的努力之下,潛艇啟動了應急柴油發電機組,核反應堆也啟動了緊急保護。最危險的情況已經可以避免,剩下的,就是自救了。

    11:41,海軍收到緊急訊號

    但可能因為裝置受損的緣故,傳輸的資料有點問題,司令部只能解碼一部分內容。他們只知道一艘潛艇處於危險中,但不知道是怎樣的危險,甚至連在哪兒都不知道。

    12:19,海軍收到準確資訊

    這是麥克號潛艇發出的第8條訊息,前面所有的求救幾乎都是白費。因此,也有人認為是瓦寧迫不得已,沒有使用加密通訊程式,才使得司令部能夠順利解碼。但是事後公開的調查報告中,沒有提及這一點。

    收到訊息後,司令部立即下令進行救援。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發地點距離蘇聯邊境約1000公里,派船過去顯然來不及。直升飛機可以進行救援,但肯定是有去無回,而運輸機過去的話,無法降落,效果會大打折扣。

    最後,沒有辦法,還是決定派了一架伊爾-38,攜帶著救生筏前往事發地。

    14:40,伊爾-38抵達

    飛行員的視角非常清晰,潛艇著火,並向右舷傾斜。根據計算,水面艦艇將在晚上六點前抵達事故現場。在那之前,伊爾-38就在上空盤旋,等待進一步命令。

    此時的潛艇中,所有人都還在盡一切努力滅火,力爭保住潛艇,儘量減小損失。

    17:00,艇長下令棄船

    一切的努力都沒能挽救潛艇,隨著艇身傾斜的加劇,瓦寧不得不發出棄船的指令。

    潛艇已經開始下沉,大多數軍官和士兵都跳入了冰涼的海水中。伊爾-38扔下了救生閥,但很多人很快就被凍麻木,已經不可能游到閥上去,而有的已經抓住救生閥的,也很快就被海浪推開了……

    最終,被從水裡救起的一共是26人。

    17:08,潛艇沉沒

    此時,潛艇內部仍有包括艇長瓦寧在內的6個人,他們依然在做著最後的努力。

    這一行為看起來非常悲壯,但卻不是沒有任何安全可言,因為潛艇上還有一個逃生艙,也是麥克號最引以為傲的功能之一。

    當潛艇沉入1800多米的海底後,已經沒有絲毫挽救的餘地了。瓦寧他們決定進入逃生艙,徹底棄船。但是,有一個人失去了聯絡,最終進入逃生艙的只有5人。

    救生艙脫離之後,很快就到達了水面。

    最讓人震驚的一幕,就發生此刻。當救生艙門被開啟後,艙內外巨大的壓力差,讓海水極速灌了進去,直接造成了4人死亡,包括艇長瓦寧……

    可以說,逃生艙的設計,一直到浮出水面那一刻,都是非常成功的。但設計沒有考慮到,從深海逃離時,內外壓力的問題。

    K-278逃生艙連線口

    也可以說,麥克號成名於深度,也失利於深度。也正是這個意外事故,讓蘇聯認識到,一味地追求深度極限,將不可避免地會繼續帶來無法預知的意外事故。所以,麥克號沉沒之後,這一型號的潛艇沒有再繼續製造,而後續的潛艇,也沒有把追求極限放在首位。

    安全,才是最大的戰鬥力。蘇聯用一場42人死亡的悲劇,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