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關鍵的問題是,無論科學還是玄學,研究者都是人,所以,關乎的是人的理解問題。

    在它們不相交的地方,科學就是科學,玄學就是玄學。在它們有交集的時候,就看時下的立場了,看是想從科學研究玄學,還是想從玄學研究科學正在研究的內容?

    玄學關注的,是現在科學稱為複雜系統的內容。這些地方或涉及自然界,或涉及人類社會(科學與社會的交集),都是單純的科學難以企及的或者難以準確度量的。

    舉例,自然界的問題,如氣象預報,地震預報,颱風預報,泥石流,龍捲風……,各種與自然界有交集的行業,都不是準確預測的,也難以長期預報。與社會有關的問題,如股票預測,經濟學問題,心理學問題,各種社會科學中人的行為趨勢的預測……,也都是屬於複雜系統,沒有解析解。

    這些範疇,既是科學預測的範圍,也是玄學經常企及的地方。而更典型的玄學領域,如風水,運氣等等,涉及到人的參與,或者個人的狀態,科學現在難以企及。

    如果一定要比較二者,科學更精細、追求準確,玄學更廣泛,關乎趨勢。比如天氣預報,科學能夠預測的時長很短,即使目前,也超不過一個月,而且每天都在更新,也就是說,其實遠期天氣預報就是一個大概數,準確的只有臨近了才可能比較準確一些。玄學的預測,可以是長週期的,一年甚至幾年甚至更長,大趨勢可知。

    玄學可以藉助科學,而科學很難把玄學納入,就是因為範疇不同。玄學廣而粗,科學窄而細。顯然,窄而細的難以概括廣而粗的。只有相反,玄學概括科學。

    科學如果不拓廣,不能包容玄學已經達到的程度,也就止步於細而窄。比如,現在的“測不準原理”,限制了科學的進一步細化。但那個級別的天下,其實早已經不是平常生活,而是到了宇宙空間。

  • 2 # 媽咪說MommyTalk

    很多打著玄學旗號的人都在偷偷做轉移話題偷換概念的事情。我舉個例子大家看一下。

    假設我本人是做玄學的,在飯桌上大談玄學,然後贏得一些美女帥哥的青睞,這時一個理科生靠過來反駁我,我立刻祭出大招:1科學就是一切嗎?2科學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嗎?科學可以解釋所有現象嗎,很多未解之謎怎麼搞的?3中國五千年文化你研究過嗎?西方科學才幾年?4為什麼清華大學/中科院要開設玄學研究所(造謠)?5你知道我師傅青城子是誰嗎?年輕人啊要空杯歸零,不要讀了個大學就狂妄自大。旁邊的圍觀群眾紛紛點頭,為我的雄辯讚歎不已。

    這裡我就使用了偷換概念和轉移話題的招數,我把『目前還存在現代科學不能給出良好解釋的現象』,『科學不是一切』這些很容易得到共鳴的話擺出來,掩蓋我的真實觀點。我的真實觀點是這樣的:

    1,那些科學不能解釋的,玄學可以解釋2,我懂的那些東西就是玄學,我主張的那些命格八卦之理可以解釋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預測科學不能預測的東西3,為什麼我懂的東西是玄學,因為我師傅青城子是大師,我師從他十年了4,青城子大師對玄學有最終解釋權

    其實我的觀點的致命弱點是第3條和第4條。但是我要引導大家爭論『科學是不是能解釋一切』,而不要在青城子為什麼能成為『玄學最終解釋權所有人』這一問題上認真探討。

    如果有高中水平的人冒充中科院院士,不必找中科院打電話,我一個本科生就能吊打他。如果有建築學教授在轉基因話題上胡說八道,生物專業的教授可以吊打他。如果有知名科學家在自己專業上胡說八道,很多知名實驗室無法重複他的實驗可以打他的臉。

    如果我說我師傅青城子有玄學最終解釋權,哪個官方正統玄學大師可以揭穿他?(甚至會不會被青城子反揭穿)。

    為什麼我一定要讓我師傅有最終解釋權呢,因為有了權力,我就可以掙錢啊。我開的辟穀俱樂部坐等各位參加,一期學員兩萬八。

    培根說,知識就是權力。而誰有權力判定哪個是知識,哪個是謬誤,誰就有凌駕一切的權力。科學界把這個權力交給了可重複實驗,並且建立了嚴格的防造假系統。這套系統不僅有科學家,博士,碩士,還有海量的大學生和中學生來維護。至少初中生就可以對『本品純天然,不含有任何化學物質』嗤之以鼻了。

    要在科學屆獲得權力太難了,要在有無數競爭對手的高考中拼殺,要在研究生階段和無數學霸學神拼殺,越往上越覺得比自己聰明的人更努力。

    相比之下,在玄學屆獲得權力就較為輕鬆,你只要精通實戰心理學就可以了,實在不行單方面宣佈自己是玄學XX派第五十三代繼承人。這是片藍海啊同學們。

    所以那個大學生應該這樣反駁我:”現在的科學不能解釋所有現象,但肯定能解釋你是怎麼賺錢的/贏得名氣的/獲取關注度的。“

    PS 青城子是我舉例時隨便造的名字,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3 # 道德玄鏡

    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殺害);同理,沒有打壓,排擠,詆譭……請問,是不是不平等的劃分與分層次的評論,甚至是某階段被形成為“針對與打擊”物件,這類形式的話,真不知哪還會有世上今天全地球人的各種難題?當然,這個話題並非指向任何,而是坦然認識到一些問題本質而已。學問與學術的本質是什麼?如今,已遠離本質,分離其意義多遠?相信可能除了有資格討論這些話題的人士可以做做統計,然後,在類似某種論壇上講一講,或許還有點人會感興趣的聽一聽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經常陪孩子看那些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