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甜辣椒2
-
2 # 老夥計610322
凡是到過山東曲阜瞻仰過曲阜孔廟的友友都知道,在孔府詩禮堂貼著一張乾隆皇帝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賜給孔府的30個字作為行輩。
歷朝歷代只有"孔、孟、顏、曾"四姓氏是所謂"通天譜",這四家的祖先分別追溯到孔丘、孟軻、顏回、曾參四大"聖賢"。四家所有的字輩千百年來完全相同,也遵照乾隆皇帝玉賜的30個字作為行輩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隨意取名的,不準入家譜,另外,此四姓為貴姓,答別人問時,不用免貴。
1944年,年僅6週歲也是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的孔祥楷,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冊封為孔子南宗74代奉祀官,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南宗孔家奉祀官。
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子民宣佈停止祭孔,北京大學廢去經科。
也許以上之述為孔、孟、顏、曾四氏奉祀官取消的時間點。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一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
孔子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一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
孟子是孔子之孫的再傳弟子。他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顏回】前521一前481,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曲阜(今屬山東)人。
顏回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在孔門諸弟孫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贊其"好子"而且還以"仁義"相許。歷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朝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自漢高帝以顏回配享孔+,祀以太牢,三國魏正姓年間將此舉定為制度以來,歷代帝王封贈有加,受儒致祭祀,無不尊奉顏子。
【曾參】前505年10月12日一前435年),名參(音驂)、字子與,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平邑縣魏莊鄉南武城人),明成化初年傳為嘉祥縣人。
曾參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一生積極實踐和推行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他任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
3 # 知日齋主
中國大地上,除了山東曲阜有一個孔廟之外,在遙遠的南方,浙江衢州,還有一座孔廟,為南宗孔廟,這是怎麼回事呢?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春秋時魯華人。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歷代帝皇奉為聖明。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就是孔子所創立並源遠流長的。孔子的儒家文化圈不限於大中華,還傳播至南韓、日本等地,皆受孔子的儒家思想薰陶。
根據歷史記載,北宋末年,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陷入金兵之手。宋高宗趙構倉促南渡,孔子第四十七代裔孫、衍聖公孔端友,揹著孔子和亓(qi)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對楷木像(據傳為孔子學生子貢所刻),離開山東曲阜,跟隨南遷,後來定居於衢州。這一年是公元1128年。
宋高宗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敕建孔氏家廟,始為南宗孔廟。到現在,孔子後裔子孫已在衢州度過了 800 多個春秋。衢州作為孔子後裔的第二故鄉,向有"東南闕里"、"南方聖地"之稱。
看了下百度詞條,南宗孔廟歷史極其複雜。由於南宋和金的對峙,導致長達150年間,南北出現了兩個衍聖公,都認為自己是正統。後來金統一中國後,南宗讓位,始得統一。
現在,北宗孔廟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孔德成,現在在臺灣。南宗孔廟的稱呼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為孔祥楷,1993年,受衢州市人民政府之邀,南歸故里,擔任市長助理、政協副主席兼統戰部部長等職,肩負重振家業,為衢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任。為南宗的末代奉祀官。
-
4 # 我是誰171218630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由孔子79代嫡孫孔垂長擔任,亞聖孟子奉祀官由孟子76代嫡孫孟令繼擔任,宗聖曾子奉祀官由曾子74代嫡孫曾慶禕擔任,他們均在臺灣。復聖顏回後代在大陸。而且曾氏家族字輩有部分不同之處。
回覆列表
悟空你好:謝謝你的邀請,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從濟南的孔子,孟,顏,曾四氏奉祀官何時取消的。從孔子開始傳播文明文化知識開始,必定會發展文明傳統的新繼元。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新舊交織的文化發展,一定會衝破舊體制束縛和牢籠。真正做到前浪推後浪,舊的東西不改革,新的東西難以實現大一統國家的興盛與經濟的繁榮發展。歷史悠遠綿長的,記不清什麼時候。非常抱歉,你仔細想想人類發展到今天,有許多東西,傳揚到今天我們都是借用,這事方式改變,革新改變。本質上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