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歷見聞
-
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話說嗣聖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初六,武則天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朝聖”,把唐中宗李哲“請”下了皇帝的寶座後,豫王李旦成了幸運兒,他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史稱唐睿宗。
隨後,武則天透過各種手段,對皇帝“取而代之”,冠冕堂皇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武則天穩坐紫宸殿,主宰天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打破原本的平靜,掀起血雨腥風起來。
掀起風波的人就是英國公徐敬業。
徐敬業原名叫李敬業,他出身於武將世家,他是唐朝開國名將李勣的孫子。英國公李勣名望素著,當年還是武則天的大恩人,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定乾坤,直接幫武則天實現了鯉魚跳龍門——登上了皇后寶座,從此走向了權力征途之旅。他的長子李震在唐高宗時官至梓州刺史,正當仕途平步青雲時,卻來了個英年早逝,李震的兒子李敬業得已繼襲英國公的爵位。
李敬業繼承了祖輩的“勇猛剛”的優良作風,也沾染上了紈絝子弟的“庸懶散”的不良作風,結果因為貪贓枉法,從太僕少卿、眉州刺史的職位上降為柳州司馬。連降三級,李敬業自然窩了一肚子火,與此同時,與他同病相連的是他的弟弟李敬猷,從周至縣令貶為庶民。李敬業用實際行動證明,當官是一門技術活,武夫猛士未必能當好官。
李敬業是因為降職心情不好,到揚州散心;駱賓館王是因為被貶到了與揚州紕領的臨海,揚州是他的借酒消秋之地;魏思溫是因為被革職後,流浪到了揚州,結果三個人便如同三國時期的劉備、關羽、張飛一樣,在美麗的揚州相識後,幾杯烈酒下肚,幾番話茬出口,幾多憤懣共享,幾分豪情上心,頓時上演了真實版的揚州三結義。
談人生,談理想,談前途,談天說地,談情說愛,談笑風生,但談到朝廷時卻是談而憤青,談到太后時更是談虎色變,是後談成了一致意向:起義。
結果擁有強大政治背景的英國公李敬業毫無懸念地成了“帶頭大哥”——統帥,擁有超級智慧和謀略的“智多星”魏思溫毫無爭議地成了“二號首長”——軍師,擁有超級才華和膽識的“詩賦王”駱賓王毫無疑問地成了“首席秘書”——記室。
明確了分工,明確了職責,起義的最高司令部也宣佈正式成立。二是拉人。一個好漢三個幫,為了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鐵三角”開始挖唐朝政府的牆角——拉攏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軍事魏思溫大展才幹,他憑藉著自己以前的人脈優勢,把和自己共過事的監察御史薛仲璋拉攏到起義的隊伍。
接下來,該是薛仲璋一展才乾的時候了。薛仲璋可不是一般的人,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朝中一號丞相裴炎的外甥。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薛仲璋很快謀求到了出使江都的機會,到了揚州,薛仲璋使出了“坑蒙拐騙”的看家本事。首先是坑,他以糖衣炮彈的方式收買了雍州人韋超,讓他出面誣告揚州長史陳敬之謀反。其次是蒙,他妄稱奉旨將陳敬之等揚州長官給抓起來,打入獄中,嚴刑逼供。再次是拐,他謊稱李敬業是朝廷任命的揚州長官,把李敬業推上了揚州馬司的位置,接管揚州。最後是騙,這一招由李敬業代他執行,李敬業上任後,又妄稱“高州酋長馮子猷謀反,奉朝廷密旨,發兵征討”,於是,學秦末驍將章邯的作法,開啟監獄,放出囚犯們,給他們配備兵械,稱只要戴罪立功,不但可以免刑,而且還可以獲得高官厚祿。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目的,把陳敬之斬之以祭旗,然後帶著這幾百囚犯,把揚州城給完完全全地拿下了。
李敬業馬上設立“匡復府、英國公府、大都督府”等三府,自封為揚州大都督、匡復府上將。二是借勢。有了揚州作為根據地,李敬業信心大增,為此他一不做二不休,馬上打出了“清君側,匡復廬陵王,保衛李氏江山,剷除後宮毒瘤”的旗幟。果然有了這面鮮明的旗幟作宣傳,不到半個月,便收穫了十多萬人馬。
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敬業卻在進軍路線方針的選擇上犯了重大錯誤。結果被武則天派出的三十多萬大軍所平息,李敬業最後也死於兵敗逃亡國外的途中。
回覆列表
徐敬業是唐初名將徐世勣(李勣)之孫,在徐世勣死後承襲了英國公爵位(徐敬業之父早喪)。公元684年,徐敬業兵敗退到海陵(今江蘇泰州市)時被部將王那相所殺。但他之死,並非如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曌檄》中所言,為了“爰舉義旗,以清妖孽”而死。他並不是表面上為保衛李家江山、忠於李姓皇帝而死。
他之所以冒險起兵討伐武則天,以至於身死,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李唐開國以來,所始終延續的打壓士族、扶持庶族的建國方略。李唐王朝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國策,本質上是要革除北朝以來以關隴集團為代表的門閥世家過盛的權勢,對皇權時代國家長治久安構成的嚴重威脅。
唐高祖李淵本身是北朝八柱國中李虎家族的直系後代,在他建立唐朝、當上皇帝之前,李家等八大家族、十二大將軍始終盤踞在權力巔峰,直到隋朝之時皇權也沒有擺脫門閥政治的陰影。隋文帝之所以推行科舉制度、創設三省六部,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透過改革人才選拔制度和權力的運作模式,來打破魏晉九品中正制以來,世家大族對於權位的壟斷。
李唐依靠關隴集團建立帝國,關隴集團也在唐初分享到大量的權力,並在唐高祖時一度恢復了有利於己的“九品中正制”,但這只是唐初權力博弈中的一個插曲,並不表示關隴貴族勢力的重振。事實上,門閥政治自隋朝以來的衰落仍在不可逆轉地延續,唐帝國自建立以來便藉助隋朝科舉制度,不斷加快門閥政治的衰亡程序。
本身門第低微的武則天在李世民身邊待過,隨後從輔佐唐高宗到與之平起平坐,她治理國家延續了以消除門閥政治為目的的策略,並進一步在隋朝科舉制度的基礎上首創殿試製度、開設武舉,大力扶植庶族地主官僚,大量從庶族階層中選任人才,極力改變魏晉以來官僚體系中“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加速了士族集團、門閥政治的衰敗和瓦解,代之而起的則是數量龐大、毫無根基的庶族勢力。
在684年武則天廢唐中宗之時,身為英國公的徐敬業已經被貶成柳州司馬。因此,作為世家大族、勳貴集團的代表人物,一再遇挫的徐敬業選擇冒險起兵的更大理由,就是要藉助武則天圖謀奪國篡位的時機,透過發動一場名義上的“保皇戰爭”來消滅操控政治利益的敵手,從而搶回自己世家階層逐漸衰落的權勢地位。因此,徐敬業之死,是死於門閥政治的反撲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