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燈下

    小說,同詩詞,戲曲,散文一樣,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員,大多認為起於魏晉時期的志怪小說,脫胎於唐時話本,於明清時達到頂峰,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最後的輝煌。中國流傳千古的古典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均成書於明清時期。也正是從明代起,小說在文學史上被提到了與唐詩、宋詞、元曲同等的地位,所以並不存在文體高不高階之說。

    那為什麼小說這一文體在明清兩朝會發展到頂峰?事實上,每一種文學體裁,都有其滋生、繁育、興盛的土壤,其發展狀態也並不是單一的原因所能概括,一定是多方面的原因綜合作用所形成的結果。正如詩歌之興盛在唐代攀上頂峰,是因經濟的發達、政治的開化、統治者極為重視詩人、文化的交融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才使得“唐後無詩”;明清小說的興盛也是如此。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小說的發展取決於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市鎮城市經濟的興起與繁榮,為小說的創作提供了經濟基礎。

    第二,我們學歷史應該都學過:市民階層的擴大,使得對通俗文學的需求變得更加旺盛。小說脫胎於話本,而話本這一藝術形式大家也都很熟悉,茶樓酒肆,口頭創作。而印刷產業的發達,則為小說從口頭到書面創作到傳播,從發展到繁榮提供了可能。

    第三,明清時期的政治環境不如唐宋時寬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詩文創作的空間,為小說的創作留下了廣闊的餘地。

    第四,小說經歷了從唐到明漫長時間的積澱,從受眾、表現內容、藝術方法、情節處理等各方面都積累了長足發展的經驗,已經具備了繁榮與崛起的條件。

    明清兩代湧現了眾多傑出的小說作者,留下了亙古流芳的藝術作品,將中國古典敘事文學推到極致,成就了中國古典小說的黃金時期。

  • 2 # 奈若何

    其實就我個人看來,明清小說中,明代的小說發展創作要更好一下,清代比明代差一些,不過時代銜接,所以一般就放在一起說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明代四大奇書是《三國》、《水滸》、《西遊》和《金瓶梅》,四大名著是《三國》、《水滸》、《西遊》和《紅樓夢》。可見明代小說創作的整體質量。當然,清代也不乏優秀的小說,比如白話小說《儒林外史》、文言小說《聊齋志異》。

    扯了一堆,言歸正傳。

    明清小說的發達首先源自於中國古代史傳文學豐厚的歷史積累。先秦時期的《左傳》、漢代《史記》、《漢書》、魏晉志人志怪小說、唐宋傳奇、宋代白話短篇,最後到明清小說。這裡要說明一下,魏晉時期尚未脫離神仙色彩,人們認為發生或者聽說的奇幻事件都是真的。甘寶《搜神記》序中就記載了他父親去世小妾殉葬之後死而復生,以及甘寶的哥哥氣絕數日復甦的事情,當時人們都相信這是真的。而到了唐代,唐人在創作唐傳奇的時候,已經清楚的知道傳奇志怪為杜撰,所以魯迅有“至唐人始有意為小說”之說,唐傳奇標誌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但傳奇也沒有脫離史家色彩,我們熟知的《鶯鶯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傳、記,依舊帶有史家的烙印。

    中間不多說,明代產生了中國古代第一篇長篇白話小說《三國演義》,如果將其仔細閱讀,你會發現,《三國》中很多重要的戰爭場面的描寫,都有《左傳》的影子。《三國》、《水滸》的產生是史傳文學發展的必然。

    這一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壯大下層百姓娛樂需要,所以這一時期,大量書坊主出現,從傳播的角度看,小說傳播途徑便捷,範圍寬廣,書坊主們看到商機,也會找一些落榜或是待考的書生編寫小說,集中出版。

    明代的政治、文化環境相較於清代較為寬鬆,這也是我覺得明代小說好於清代小說的地方。政治上,漢人統治,雖然明初朱元璋也曾有文字獄,但至少強於清代滿人統治時期。文化上明代泰州學派、陽明心學等思想比較發達,這些人揚情抗理、提倡“好貨、好色”、提倡男女平等,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出現了《三言二拍》、《金瓶梅》甚至戲曲上《牡丹亭》等優秀作品。相比之下,清代的政治文化環境較為嚴峻,多數學者為了避貨而轉向考據訓詁,所以才有著名的乾嘉學派,已及一批出色的文獻學家。

    清人的學問做得很好,甚至可能比明人更好,但是這恰恰使得清代的小說不如明代,因為在古人心中,小說終歸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小道末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清代乾隆時期的紀昀紀曉嵐,《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學貫古今的大才子,他的文言小說《閱微草堂筆記》用被拿來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作比較。蒲松齡數次參加科舉,到了七十歲都還未中舉,可見他在做學問的八股文等方面不如紀曉嵐,但他的《聊齋》卻比《閱微草堂筆記》好上太多。

    一向不喜歡寫結尾……

    其實這個問題很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答主僅僅是從史傳傳統、政治、經濟、文化、傳播等方面簡單分析,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帶著濃重史家色彩的《三國》是一部世代累積型作品,從魏晉《三國志》到宋代說話的“說三分”再到《三國志通俗演義》,再到清代毛氏父子的改編,才有了今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三國演義》。再比如從宋代的勾欄瓦舍中的說話《清平山堂話本》,到明代的《三言二拍》,送說話到案頭,也是小說的一個發展。

    不過多贅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星小葉紫檀,什麼來頭?竟然還有銀星小葉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