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喵小魚2020

    要說六七十年代那陣有多冷,我根據我的記憶回憶一下,我是七十年代出生在東北地區,那時候家裡住的房子就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我們那時候是生活在林區,燒的柴夥基本還是很方便的,沒有不夠燒的情況發生,在東北抗寒得做到以下幾點,那陣我們還沒有紅磚,就是有也買不起,那咋辦?有辦法,家裡人會用人力車拉來黃土加上稻草,做成泥坯,曬乾了就是一塊土坯磚,這種泥坯結實而且保溫效果好,還有就是房子的外牆不能太薄,最次的也是半米厚度,也就是50牆,房子四周牆做好了就是房頂了,做天蓬的時候,上年要鋪上厚厚的鋸末,防止溫度擴散出去,房頂要起脊,也就是斜坡的,減少雪量的堆積,建好的房子基本不會很大,基本是一大一小倆臥室,再就是外屋地,也就是廚房,那陣大臥室基本還兼任著客廳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灶臺連著大屋小屋的兩鋪炕,做飯的時候順帶炕就熱了,大屋小屋之間共同一堵火牆,火牆又連線著爐子,當然這個爐子是自己做的土水暖,土水暖會連著暖氣在大屋裡面,這樣子冬天燒起來的時候屋裡的溫度會很快的上升,我們那裡沒有那種屋外冷要命,屋子裡溫度也冷的情況發生。六七十年代雖然物質生活沒有那麼富足,但是家家都有取暖的好辦法。屋子裡面的冷死人那種基本都是特別懶的人。

  • 2 # 阜新老農民

    那個時代冷,我們這零下三十幾度,記憶中的冬天就是冷。

    冷到啥程度?看到一群麻雀落樹上,不急,過十幾分鍾,拿個二踢腳點燃,能掉下來好幾個,都是凍麻了,鞭炮一響嚇的翅膀沒張開就下來了。

    咋取暖?冬季,從穿的上來說,那個時代的農村,要扎腿帶子,和部隊綁腿一樣,因為那個時候沒有賣棉褲的,都是自己買棉花做,雖然暖和但褲腿肥大,漏風。

    第二褲子腰圍大,系的時候可以重疊,護住前面不冷,俗稱抿襠褲。

    那個時代沒有保暖內衣,都是買毛線自己織毛衣,好看但不暖和。

    那個時代農村也沒有地熱,只有火炕。沒有塑鋼或者鋁合金門窗,只能釘塑膠保暖,那也漏風。

    炕燒的特別熱,但腦袋冷,所以睡覺戴帽子。

    實在冷的,屋裡生個爐子,在上面燒水,或者烤個土豆或者地瓜啥的。

    那個時代最怕冬季來客人,而且那個時代人愛串門,一聊就是半夜十一二點。為啥怕?因為冬季你把炕燒熱,早早把褥子鋪好,被子蓋好,能最大程度把熱量留住。

    但來了客人總不能上被窩吧?所以不能鋪褥子,半夜下來,炕就涼了。

    都說農村不缺柴,其實也缺。國有林不讓砍,自己家樹也少。誰家也不能24小時燒大木頭。

    記得那時候的冬季,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晚上。拿個手電筒,爬房簷捉麻雀,老早爬進被窩,麻雀或者土豆放爐子裡烤,吃完了頂著小黑嘴巴美美的睡覺。

    最痛苦的時光是早上,炕已經涼了,身體加棉被的餘溫雖然談不上溫暖,但和外面的溫度反差巨大。

    母親早起燒熱了炕,被窩裡穿好棉衣棉褲,穿上母親烤熱的棉鞋,繼續一天的瘋狂。

  • 3 # 何育華

    那些個冬天有多冷呢?

    這麼說吧,塘水結的冰,有個幾十釐米厚,能站人。做飯洗衣一樣要取水。有大人拿個八磅錘,一砸一白印。

    口裡哈的氣,像煙霧子。早上乾飯,手僵的,捏不住筷子。

    按現在的計算法,零下十來度吧。

    怎麼取暖呢,那時真沒空調。要命,我們這哈,冇得山,砍不了硬柴。

    樹上扒拉些杈椏子,混著草把子,塞灶裡燒。取底下的旺柴,渥烘籠。烘籠預先埋了糠頭,花生殼,續火,可以幾個小時不熄。腳踩一個,手提一個,貓著。

    烘籠作用大,睏覺,先暖被窩。

    這搭過。

    下青黃凍,土場一層硬冰,雪還冇化完,銀裝玉裹,美景。

    那個晚上,很好的月光。我們一幫伢,也就穿個棉襖。天然溜冰場,滑溜溜,真好玩,又唱又跳,不想歸屋。

    人有精神,感不到冷。

  • 4 # 洞庭風雷

    從小住在洞庭湖邊,68年下雪一兩個月不化,洞庭湖裡結了冰,小孩可以冰上玩,屋頂上掛下的冰稜一尺多長,湖裡的水鴨子凍得都飛不了,湖裡的魚真多,在冰面上打個洞就可伸手去撈魚。為了冬天烤火孩子們放寒假就去山上挖柴兜,湖區比不得山區有柴燒,柴兜就是冬天賴以烤火的唯一燃料。

  • 5 # 書法棋藝伴天涯

    記得房屋屋簷處的冰凌非常長,有的可以達到一尺左右。穿棉衣棉褲,奶奶做的棉鞋非常溫暖。那時候生凍瘡的人很多,手的背面紅紅的。

  • 6 # 芮子說實話

    我是70年代生人,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寒冷的冬天記憶猶新!

    為了方便我的讀書,我轉到了鎮上去讀小學,那個時候只有12歲,農村的家裡離學校騎腳踏車得40分鐘,大冬天,騎個腳踏車,小小的個子坐不在車坐上,屁股在大梁上扭來扭去的於寒風中砥礪前行,每當到學校的時候,手已經凍得不聽使喚,腳上長著凍瘡,稍稍預熱就癢的厲害,每天放學回家,因為突然遇熱,會痛的我大哭起來!為了求學,吃了那麼多的苦,但終歸也沒有考上大學,不過我總覺得還是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裡,磨礪了自己的意志,增強了抵抗壓力的能力!

    手上腳上長了凍瘡土方法是用茄子苗去洗,但是那個寒冷的冬天,這點土方法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雖然冬天有媽媽給做的棉襖棉褲,但總感覺抵不住寒風的穿透力,記得弟小時候鼻涕總是掛在臉上,擦也擦不完,兩個袖子背摸得油光鋥亮!

  • 7 # 頭等艙花聖

    有多冷?說實話,說不準,因為那時普通人家基本沒有溫度計。

    家住江邊,說細點就是江河的交界處,1955年國家就做了一個閘,叫楊灣閘,現在還在,算是雙車道橋面。

    冬季,百米寬的內河會被冰層覆蓋。雪一下就有十幾天甚至更長,低窪處積雪得有一米左右。屋簷會掛上半尺許的冰溜子(基本都是草房)。

    可能是小孩的天性,儘管冷,還是照樣玩。大人說的:小孩屁股三把火。

    可以撿些瓦片碎石,使勁平扔到河面,看看誰的溜得快,誰的能溜到對岸。除了極小的窪凼冰層,河面是斷然不可滑冰的,沒有足夠的厚度來支撐。

    可以把冰溜敲斷,捏在手裡權做“寶劍”,看它一點一點地融去。

    可以堆雪人、挖雪洞、打雪仗,玩得棉鞋溼透(那時大多買不起膠靴),再回家挨頓訓。

    說到取暖,有點笑話。沒有電、沒有暖氣,也沒有北方的那種炕。取暖,小的有可以摟在懷裡的小火缽(陶製品),大的有放在火桶裡(木製)的大火缽。只是能把人燻得眼淚汪汪,因為主要把用木屑、碎秸稈等放在下面,上面覆蓋一層土灶裡的“火舌”。

    那時農村多是自己做的棉衣,新的少,破舊的多。反正大家都一樣,只要暖和,不要“面子”。

    睡覺用的是棉被,因為經濟原因,很多也是陳舊的。將衣服等壓在被子上,也可以裝個“水焐子”暖身——就是輸液後的空瓶子裡面裝上開水。

    好在那時孩子多,兩三個擠在一起,倒也不是很冷。

    土牆的窗戶必須用稻草堵死、封緊,北風呼呼的,感覺到無孔不入。

  • 8 # 化風而去

    瀋陽人,經歷過的最冷一年37℃。聽家裡老人講,以前比現在冷多了。可能那時候沒有高樓擋風,沒有太好的棉衣吧。

  • 9 # 幽蘭星C

    八十年代出,確實比現在冷!記得各家房簷上冰溜子特別多,白天都要拿長棍子戳下來,不然砸住頭了,不得了!冬天好多人手上、腳上生凍瘡!颳起風來,臉痛!早上起霧時,隔兩三米就看不清楚人!下大雪能有半米深,跳進雪窩裡,到膝蓋上邊!這些情況近二十年了,也沒出現過!取暖倒是,感覺比現在有意思!我家是三間房子,一間廚房,另外兩間是套間,住人!廚房的火燒煤!套間裡的火,是一個大油桶改的,就是把上蓋割下來,直接往裡邊填滿玉米杆和棉花杆,然後拿個粗棍搗實了,然後把油桶上蓋兒,蓋上!上蓋上還連通了一根鐵皮排煙管,通向屋外!在油桶下方掏了一個巴掌大的口子,每次就是從這個口子裡點火的!口子用另外一塊鐵皮擋住,可控制口子的大小,口子大了,一油桶的秸稈,一會就燒沒了!口子小了,秸稈就燒的慢了,有時能燒一夜!同時在油桶上邊放兩個大搪瓷盆,盆裡放滿水,用於早上一家人洗臉!一般上午塞滿一油桶棉花秸稈,能燒到中午,下午再燒一油桶棉花秸稈,晚上再塞滿一油桶棉花秸稈能燒到天亮!一天三油桶!當然也不全是棉花秸稈,有時是玉米秸稈,有時是樹枝或樹根(就是樹鋸倒後,在土裡挖出來的樹根)!這樣屋子裡特暖和,一般在家寫作業時,我都是隻穿一個毛衣!當然來我家串門蹭暖的鄰居也不少!當時,我家這樣的條件算不錯的啦,鄰居好幾家都沒有燒火,燒了也很小,沒我家暖和!導致這樣的原因,感覺還是人懶得事兒!比如說棉花秸稈,我們家是一到深秋,棉花收完後,就去地裡砍秸稈拉回來,放院子裡!堆的山一樣!我們這裡是棉花種一季,棉花收完後,到來年三月才耕地,再種棉花!所以棉花秸稈太多了!普遍都是棉花收完,秸稈就在地裡,等到來年三月耕地時再砍掉!如果有人給他提前砍了,他就不用自己砍了,所以,他都很歡迎你去他地裡砍棉花秸稈!我們家的棉花秸稈就是這樣來的!只要能勤奮,你就有用不完的棉花秸稈!同時,偶爾誰家鋸樹了,樹枝和樹根也沒人要!我父母就去把它拉回來,我週日放假時,經常參加這樣的勞動!所以冬天時,我家也不缺柴燒!

  • 10 # 一圖後再無先生

    那個時候為啥特別冷,第一,天氣本來就比現在溫度低

    第二,取暖裝置不行,沒有地暖,導致城市和農村一樣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瘋的想一個人,想到失眠,想到心痛,卻不能聯絡,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