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聰明的小龍女

    西漢第一名將韓信雖被後人譽為兵仙,但中華歷史上還是有許多軍事奇才可以與之相比,婦好、孫武、先軫、孫臏、樂毅、檀道濟、韋孝寬、王猛、謝安、斛律光、史萬歲、大唐二李、王忠嗣、郭子儀、岳飛、戚繼光等,這些軍事奇才的統兵謀略都不在韓信之下。

  • 2 # 以前的小紅花

    韓信的兵仙有點吹的程度,暗度陳倉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掃蕩三秦他也沒參與,背水一戰不是因為他牛,而是對手邯鄲被攻破,不得不冒險進攻。就連合圍項羽帶十萬人馬被項羽胖揍,最後靠別的軍隊群毆才止損。真正的軍事天才:

    1.首推吳起,在不同國家都吊打周邊國家,這個別的做不到。2.霍去病,不帶援軍、不帶糧草、用騎兵對匈奴的生存之道,縱橫匈奴國土,沒有一次失利,這個誰能做到?不帶糧草能打仗的就這貨了。3.戚繼光,滅敵三千自損幾個人的,古往今來唯此一人。

  • 3 # sunjin6278

    中華歷史上有很多軍事奇才,他們的業績也絲毫不遜於韓信。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吳起、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漢的衛青、霍去病、劉秀、馮異、竇憲、諸葛亮、曹操、陸遜,兩晉南北朝的羊祜、王導、劉裕、陳慶之、祖狄,唐朝的李靖、李勣、郭子儀,宋朝的狄青、岳飛、虞允文,元朝的鐵木真,明朝的朱元璋、徐達、戚繼光,清朝的努爾哈赤、多爾袞、左宗棠等等,都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軍事業績。這裡重點說說唐朝的名將李靖,此人可稱大唐第一戰神,其軍事業績完全可與韓信媲美。

    一、軍功可匹。

    韓信是漢高祖劉邦的三傑之一,經蕭何舉薦,被劉邦金臺拜將,為劉邦謀劃東出之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劉邦彭城大敗,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劉邦在滎陽會合,並在京、索之間摧垮了楚軍,因為這個緣故楚軍始終不能西進;接著韓信以木櫻偷渡,擒魏王豹,納魏國為漢郡;背水一戰,取趙拔代;以先聲奪人之計,脅迫燕國投降;以襲擊已降之法,東進滅齊;最終統領漢軍在垓下,以十面埋伏之策,四面楚歌,大敗楚軍,逼迫項羽烏江自刎。可以說劉邦的天下,大半為韓信打下,韓信由此也被後世稱為兵仙神帥。

    李靖投唐後,穩巴蜀,滅江南最大割據勢力南梁,安撫嶺南九十六州,平定叛唐盤據江淮的輔公祏;大唐統一全國後,李靖又調任北方邊境抗擊東突厥的入侵,在他的率領下,唐軍開啟對東突厥毀滅性打擊,經過幾次艱苦征戰,終於擒捉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滅亡了東突厥;北方穩定後,西方的吐谷渾又興兵犯界作亂,本因多病,知足而退的李靖,聽到朝廷招喚,要遠征吐谷渾,不顧足疾年邁,欣然奉命。他統領唐軍,踏冰臥雪,風餐露宿,經過半年的艱辛征戰,終於大敗吐谷渾,吐谷渾的伏允可汗被部下殺死,其子率眾降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唐的南、北、西三方的半壁江山都是李靖率兵打下來的。

    二、戰法可匹。

    韓信還定三秦,製造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滅魏,來了個聲東擊西,木櫻偷渡;破代拔趙搞了個背水一戰;降燕弄了個先聲奪人;定齊先襲擊已降,平定齊地,又半渡而擊,擊殺了來救援齊國的項羽大將龍且帶領的楚軍;最後統帥四路五十萬漢軍,在垓下來了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戰大敗楚軍,逼迫項羽烏江自刎。正是由於韓信用兵謀略精緻,才為劉邦消滅了一個個勁敵,建立了漢朝,讓劉邦成為了漢高祖。

    李靖也是謀略之將,戰法上也毫不遜色韓信。質蠻夷之子,以固巴蜀。李靖見巴、蜀之地歸附唐朝不久,各部族還不太穩定。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李靖勸說趙郡王李孝恭把各部族酋長子弟都召集到夔州,根據才能的優劣分別授以官職,安置在左右,“外示引擢,實以為質”。這對於穩固巴、蜀政局起了積極的作用。乘其不備,突然襲擊。在攻打南梁時,適值秋天雨季,江水暴漲,流經三峽的濤濤江水咆哮狂奔而下,響聲震撼著峽谷。蕭銑滿以為水勢洶湧,三峽路險難行,唐軍不能東下,遂休養士兵,不加防備。唐將也大都望而生畏,請求待洪水退後再進兵。李靖力排眾議,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如今軍隊剛剛集結,蕭銑還不知道,如果我們乘江水猛漲出師,順流東下,突然出現在江陵城下,正是所說的迅雷不及掩耳,這是兵家上策。縱然蕭銑得知我將出師的訊息,倉促調集軍隊,也無法應戰,這樣擒獲蕭銑,定可一舉成功。”李孝恭依從其議,遂率戰艦二千餘艘,沿著三峽,順流東進。由於蕭銑毫無防備,唐軍連破荊門、宜都二鎮,並乘勝前進,直抵南梁都城夷陵城(湖北宜昌)下。準確把握時機,反敗為勝。蕭銑的驍將文士弘率數萬精兵駐守在附近的清江。由於連破荊門、宜都二鎮,李孝恭大兵一到,即想進擊。李靖勸告他說:“文士弘,是蕭銑的健將,士卒精銳驍勇,現在荊門剛剛失守,他把精兵全都派出來迎戰,這是救敗之師,銳不可擋。我們應當暫且把戰船停泊在長江南岸,不與敵人交鋒,等到他們士氣衰落,然後出擊決戰,一定能攻破敵軍。”李靖避其兵鋒,挫其銳氣,然後一戰可擒的戰術是正確的,但李孝恭由於連戰告捷,錯誤地估計了敵人的力量,沒有聽從他的勸告,遂命李靖留守軍營,自己率兵出戰。果然不出李靖所料,雙方一交戰,李孝恭的唐軍大敗,逃奔南岸,損失很大。文士弘獲勝以後,縱兵四出搶掠,李靖見敵軍隊伍大亂,當即指揮唐軍出戰。文士弘軍一時難以收攏,結果被唐軍擊潰,被殺及溺水而死者將近一萬人,被繳獲舟艦四百餘艘。善用疑兵,令敵不戰而降。文士弘戰敗後,蕭銑非常恐懼,這時剛剛在江南征召士兵,結果徵召計程車兵不能如期趕到。李孝恭帶領大軍繼續進攻,李靖又擊敗蕭銑的驍勇大將楊君茂、鄭文秀,俘獲士卒四千多人,攻克江陵外城,接著又佔領水城,繳獲了大批舟艦,卻讓李孝恭全部散棄江中,順流漂下。諸將對此做法都困惑不解,認為繳獲敵船,正好充當軍艦,為何卻遺棄江中,以資敵用?李靖胸有成竹地說:“蕭銑的地盤,南出嶺表,東距洞庭,我們孤軍深入,如果攻城未拔,對方的援軍四集,我們將表裡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如何使用呢。如今放棄舟艦,使塞江下,援兵見到了,一定以為江陵已經被攻破,不敢輕易進去,往來偵察,往返拖延要一個月,我們一定能攻下。”李靖的疑兵之計果然奏效,長江下游的蕭銑援兵見江中到處都是遺棄散落的舟艦,以為江陵已破,都疑懼不前。交州刺史丘和、長史高士廉等將赴江陵朝見,在行進途中聽說蕭銑已敗,便都到李孝恭營中投降。唐軍把江陵圍得水洩不通。蕭銑見內外隔絕,外無援兵,城內又難以支援,走投無路,遂開門投降。高瞻遠矚,寬宏大度,收取民心。蕭銑投降後,李靖率軍進入城內,號令嚴肅,秋毫無犯。這時,諸將都以為蕭銑及屬下抗拒官軍,罪大惡極,建議籍沒其家財產,用以犒賞官軍將士。李靖立即出面勸止,說:“王者之師,應保持撫慰人民,討伐罪惡的節義。百姓已經受到戰事的驅逼,抵抗作戰難道是他們的願望?況且狗自然會對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吠叫,為蕭銑戰死的人,死為其主,不能與叛逆者同等看待,這就是當年蒯通之所以在高祖面前免除死罪的原因啊。現在剛平定荊州、江陵,應當採取寬大的政策,來撫慰遠近的民心,投降了我們而還要沒收他們的家產,恐怕不是救焚拯溺的道義。只怕從此其他城鎮的敵將,拼死抵抗都堅守不降,這不是好的決策。”李靖高瞻遠矚,寬宏大度,不貪財寶。他的做法頗得人心,由是江、漢紛紛望風歸降。蕭銑投降幾天之後,有十幾萬援軍相繼趕到,聽說蕭銑已經投降,唐朝寬大處理,也都放下兵器投降。李靖佐助李孝恭出師,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南梁。恩威並施,巡撫嶺南。李靖平定南梁後,李淵派李靖為嶺南安撫大使,以安撫嶺南諸豪酋歸服大唐。李靖認為南方偏僻之地,距朝廷遙遠,隋末大亂以來,未受朝廷恩惠,若“不遵以禮樂,兼示兵威,無以變其風俗”,遂率其所部兵馬從桂州出發南巡,所經之處,李靖親自“存撫耆老,問其疾苦”,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於是“遠近悅服”,嶺南各路豪酋俱望風而降,共安撫嶺南九十六州,六十餘萬戶居民,由是嶺南各地歸屬大唐,社會安定。明辨敵勢,克難攻堅,一舉平叛輔公祏。不久,原投降唐朝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不和,輔公祏乘杜伏威去長安入朝之際,竊據丹陽(今江蘇南京),舉兵反唐。李淵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率李勣等七總管東下討伐。輔公祏派大將馮惠亮率三萬水師駐守當塗(今安徽當塗),陳正道率二萬步騎駐守青林,從梁山用鐵索橫亙長江,以阻斷水路。並築造建月城,綿延十餘里,以為犄角之勢。唐軍將領都認為面前的當塗、青林防守堅固,不如繞過直抵叛軍老巢丹陽,攻下丹陽,其他叛軍防線不攻自破。李孝恭也準備採納,李靖卻力排眾議,覺得叛軍只是為了拖延時間,使唐軍疲憊。當前之敵尚且難以攻克,卻繞過去進攻丹陽。輔公祏所據的石頭城就更難攻克,一旦攻不下,當塗、青林之敵又從後邊夾擊,唐軍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認為堅決打敗當面之敵,攻其不備,直下丹陽,正是消滅輔公祏的大好時機。李孝恭就採納了李靖的意見。李靖於是率黃君漢等將先攻打馮惠亮,苦戰將其擊破,叛軍被殺傷和溺死者萬餘人,馮惠亮敗走。李靖率輕兵先至丹陽,輔公祏大懼,派遣將領左遊仙領兵守會稽作為援助,輔公祏擁兵東走,去往遊仙,到了吳郡,輔公祏、馮惠亮、陳正通相次被擒獲,江南悉平。造勢震敵,千里深入,大敗東突厥。大唐南邊安定後,北邊突厥入侵。李靖又被調到北方同突厥作戰。貞觀三年(629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決定出擊東突厥,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又任命幷州都督李勣、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東突厥。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出發,向惡陽嶺挺進。頡利沒有想到唐軍會突如其來,兵將相顧,無不大驚失色。他們判定:如果唐兵不傾國而來,李靖決不會孤軍深入,於是“一日數驚”。李靖探知這一訊息,密令間諜離間頡利心腹,使其親信康蘇密前來投降。李靖迅即進擊定襄,在夜幕掩護下,一舉攻入城內,俘獲了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政道及原隋蕭皇后,頡利倉皇逃往磧口(今內蒙二連浩特西南)。李世民高興地對大臣說:“漢朝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進攻匈奴,最後落得歸降匈奴的下場,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靖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這是古今所沒有的奇勳,足以雪往年在渭水與突厥結盟之恥。”效仿韓信,襲擊已降,消滅東突厥。在唐軍各路的打擊下,頡利可汗一敗再敗,損失慘重,只好退守鐵山,收集殘兵敗將,只剩下幾萬人馬。頡利可汗處於山窮水盡的境地,他派執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舉國歸附唐朝,並表示願意入朝。其實,他是為了拖延苟延,以期捲土重來。李世民再任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率軍迎接頡利。於貞觀四年二月,又派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去撫慰頡利。李靖揣摩到李世民這樣做的真實意圖,就與前來匯合的李勣等將領商議,認為趁唐儉等前去頡利可汗處撫慰,頡利可汗放鬆警惕之時發起突襲,正是一舉消滅東突厥的大好時機。於是李靖等率一萬精兵連夜出發,進至陰山,遇到突厥斥候千餘帳,一戰而全部俘獲,命與唐軍同行。這時,頡利見到唐儉等人,放鬆了戒備。唐軍前鋒蘇定方率領的兩百餘騎又乘著大霧,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帳七里遠的地方才被發覺。頡利慌忙騎馬逃走,突厥軍四散而逃。李靖大軍隨之趕到,殺敵一萬餘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只(頭),並擒獲頡利之子疊羅施,殺死隋義成公主。接著唐軍乘勝追擊逃竄的頡利可汗,終於在磧口活捉了頡利可汗和他的將領,並押往京師。至此東突厥滅亡。自隋朝以來,突厥是西北的強國。李靖等滅亡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李淵與李世民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唐朝的疆域大為擴充套件,得以“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矣”。因此,李世民非常高興,大赦天下,連續五日舉宴慶祝。太上皇李淵也欣喜萬分,他把李世民及貴臣十幾人,還有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煙閣,設宴慶祝。李淵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李世民起舞,大臣們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齊頭並進,千里追擊,平定吐谷渾。貞觀九年(635年),吐谷渾又侵犯西部邊疆,唐太宗李世民決定反擊。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領五道總管,遠征吐谷渾。李靖不顧年邁有足疾,欣然前往。唐軍在庫山大敗吐谷渾後,不給其喘息機會,踏冰臥雪,深入大漠,從青海曼頭山一直追擊到新疆且末,數次大敗吐谷渾伏允可汗。伏允可汗眾叛親離,最終逃往磧中,被部下所殺。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殺死天柱王,率眾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攻滅了吐谷渾,並向京師告捷。唐朝為了控制吐谷渾舊境,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留下唐將協助防守。

    三、兵法可匹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已失傳。

    李靖一生征戰數十年,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他將治軍、作戰積累的一套成功的經驗,寫成《六軍鏡》《衛公兵法》等多部兵書,提出要先謀後動、有備無患、攻守之宜因情而動、善於運用奇正相變之術等觀點,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可惜這些兵書後世多已失傳。

    四、結局李靖完勝韓信

    韓信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成為定鼎大漢的首推功臣,被劉邦評為立漢三傑之一。但是韓信功名利祿心太盛,不懂禍福相依之道,不知進退,居功驕矜,終為劉邦、呂后所害,並被夷三族,不得善終。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最後感慨道:“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韓信的結局確令人唏噓。

    李靖就不一樣了,他可能深刻吸取了韓信的教訓,生性沉穩厚重,雖為唐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卻很低調為人。平時與朝臣商議國事時,總是恭謹溫順,像不會說話一樣。他深暗盈滿之道,在平滅東突厥後不久,他就以年邁足疾辭任,表奏中言辭懇切。唐太宗雖嘉許其節,卻不允其退。李靖在進擊吐谷渾時,鹽澤道總管高甄生未按期到達,貽誤了軍機,受到李靖的責備。高甄生心懷不滿,戰事結束後,即串通他人誣告李靖謀反。李世民下令調查此事,弄清真相,判定高甄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從此,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李靖的不居功自傲,闔門自守,深得李淵、李世民的信任嘉許和尊重,多次得到李淵、李世民的加封,最終官居右宰相、賜特進,封衛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賞賜無數;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四月,李靖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九歲。太宗聞訊後極為悲傷,下令追贈李靖為司徒、幷州都督,給班劍、羽葆、鼓吹,並准許其陪葬昭陵。李靖生前尊貴、死後哀榮,人生可謂相當完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結婚的禮金多少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