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踏菲

    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有內化的需求,比如內化母親的溫柔,父親的堅強,家庭的安穩等。如果他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完成內化,那麼他將會向外界尋求幫助。如果他說別人的家是自己的,那麼就要想想他的家庭現狀能不能滿足他內化的需求,先要排除這一點。

  • 2 # 一個富陽農民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能指望他(她)會愛人嗎?一個不敬自己的人,能指望他(她)會敬人嗎?一個不自律的人,能指望他(她)會他律嗎?因為昨天才有了今天,有了今天才有了明天,無論什麼東西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家庭和社會之間,家庭何嘗不是一個縮小了的社會,家庭可以容錯,但社會未必會。望子成龍,能指望人能跳過子而能成為龍嗎?道理很簡單,無奈人都好徑啊。

  • 3 # 老陳144200267

    遇到這種情況我也很茫然,我家小外孫女,兩歲多點,也是我們在照看,但是在她眼裡姥姥和姥爺就不是她家人。每次從我家回他們家,小傢伙點名呢,媽媽爸爸姐姐都要檢點一遍,她媽媽故意說,姥姥也一起回家,小傢伙搖頭拒絕。

    這也沒有人刻意教她,也許血緣就是這麼奇妙,按說孩子成家立業了和父母也就不是一家人了,父母是父母家,孩子和自己的妻子孩子是一家人。聽起來有點傷感和涼薄,但事實就是這樣。

  • 4 # 沉默者王軍民

    從小引導教育最關鍵,尊重老人長輩是父母的責任。由小抓起從小做起,是孩子幼小年齡提高認識區別能力,家長最關鍵。

  • 5 # 80後的狗血故事

    首先,不要對小孩有偏見,小孩說出這樣的話並沒有故意傷害的意思。大人不要自行腦補,自我傷害。

    其次,小孩子說得並沒有錯,因為在孩子的概念中,家也是一個空間概念。

    最後,這個需要大人進行概念的引導。既然是家人,那空間上都是家,老人只是沒有住在一起,但家是共同的。

  • 6 # 太白天下

    看到你的提問,我聯想到我們家四歲的小孫子類似的講話。昨天,小孫子突然跟他奶奶說,這是我們的家,不是你們的家。我問,你說什麼?他強調了一遍,不是奶奶的家,不是爺爺的家。並且說,你們不要跟我們住在一起。我說,你說錯了。他走開了,不回答了。今天,他沒上幼兒園,正在吃午飯,他爸媽哥哥都不在家。我笑著跟他說,你說這裡不是我和奶奶的家,我們不能跟你住在一起,那我們現在就走了,你一個人在家吧。他連忙說,我騙你們的,我們是一家喲。我說,哦,我們是一家,這就對了。如果我們不在,你現在就沒飯沒菜吃了,也沒人陪你說話了,是吧?

    莫把孩子的話當真,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應該是進步,他有所發現,講了真話。然而孩子又是很現實的,他又很需要我們,離不開我們,這又使得他一家人又有了新的認識,糾正了他原來的模糊的認識。

    我們也不要因此難過。不但不住在一起的,他說不是一家的,就是我們朝夕相處,他都說出了那樣的話。我們更不要猜測,那可能是大人教的,不然,孩子不會說出那樣的話。這是毫無根據的揣測。如果你這樣猜的話,往往會影響家庭和睦。同時,我們也應該多找點機會陪陪孩子,多跟孩子交流,增進孩子的感情。千萬不能計較他,疏遠他。

    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適當的機會,跟他講清楚,讓他端正對一家人的認知。

  • 7 # 旭日東昇159145466

    稚子童語,三歲的孩子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我在外地工作,兩三個月回家一次兒子小時候就攆我,你走吧,別在俺家裡,去你上班的地方去,前段時間回家,孫子又說了同樣的話。你能說這是別人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要一個孩子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