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皇帝不稱朕

    古人剪指甲,與今日一樣一樣的。

    哺乳動物都長指甲,比如馬、牛、狗、大象等。動物在野外活動,指甲可自己磨斷,但人類圈養的,就需要人工幫它剪指甲。曾見一新聞,有個外華人虐待馬匹,將一匹馬常年囚禁在廄中,不許它活動,等它被營救時,指甲已經很長了,捲曲纏繞在一起。

    (馬指甲是這樣的,您沒見過吧?)

    人類也長指甲,手腳都有。大家是否感覺,手指甲長得快,腳趾甲長得慢?大概是腳整天裝在鞋子裡,一走路就頂腳趾頭,限制了指甲的生長,並形成長期的自然磨損,所以讓人感覺長得慢。手指甲長得就很快了,基本上需要一兩週修剪一次。

    指甲長了,不僅不美觀,還會影響人活動。

    人類之為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人類會用手勞動。如果指甲太長,就很不方便了。因此,作為一種實用性很強的工具,指甲刀很早就發明出來。指甲刀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重要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器物。

    在金屬指甲刀發明之前,人們用石器,那時的人們,大概要像齧齒類動物磨牙一樣,每天拿指甲在塊粗糙的石頭上摩刮吧,以減緩指甲的生長速度。這些當然沒有文獻記載,更無文物留存下來。但我相信,如果朋友們穿越回石器時代和原始社會,許多人腰上都會掛一塊“磨甲石”(相當於指甲銼),沒事時就磨磨。

    當人們使用銅器、鐵器後,馬上發明了剪刀和指甲刀——媽媽再也不會為我們指甲長擔心啦!普大喜奔,人人受益。

    在古代,指甲刀是居家必備的小器物,三字經裡沒教,但家庭生活經常教育孩子們:指甲要經常剪。一則好看(手是要經常伸出來的,指甲太長,讓人覺得邋遢),一則也有利於衛生,指甲縫裡常藏汙納垢嘛!

    指甲長了,在玩時或工作時,容易“翻蓋兒”,有經歷的知道,那會疼死!

    所以,勞動人民的指甲,就跟他們的衣裳一樣,必須短;而那些治人勞心的大人老爺們,則有條件留個長指甲,顯得自己是養尊處優,就跟穿長衫一個效果,沒事還可以撓撓癢,掏掏耳屎。

    (長指甲就跟長衫一樣,是身份的標誌)

    我從古代人物繪畫來看,多數人指甲還是短的,也就是說,修剪指甲是大多數人的習慣。

    不禁想起明代的一件事: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死後,他的奶媽,就是與太監魏忠賢搭夥過日子的那位客氏,跑到靈前痛哭,然後取出一隻小匣子,裡面裝的都是熹宗出生以來,客氏親手為他剪的指甲。客氏也是細心,將二十多年裡為皇帝剪的指甲全存起來了,包括皇帝的胎髮,此時一起於熹宗靈前焚燒。

    可見,在古代,不管是體面的上等人,還是整日要下力出臭汗的勞動人民,剪指甲對他們都是個日常之事。像王麻子這樣著名的古代刀具品牌,指甲刀、指甲鉗、指甲套裝,它都是要生產的,而且銷量很大。

    但也有少數富貴家的女人,特別是老年婦女,喜歡留長指甲。最典型也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清朝的慈禧太后。

    老佛爺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所以有條件留很長的指甲,為了保護它,還專門做個套兒——指甲長了易折斷。從現存實物及繪畫材料來看,好像留長指甲只在清代貴婦中盛行。漢族婦女,好像就連慣使九陰白骨爪的梅超風都不留長指甲(玩笑!)。讀者朋友可看看宋明兩代的仕女圖,都沒留長指甲的。

    留長指甲總歸是很不方便,比如穿衣服時,手從袖子裡出來,就非常不便。當時她們覺得漂亮,而從我們今天的審美觀看來,那長指甲,妖氣太重,簡直就是老巫婆的標配嘛!

  • 2 # cassie0309

    根據所生之身來源於父母的說法,在古代,“剃髮、 剪指甲,剪鬍子”等一系列把自己身體上的某一部分剪下的的做法都是不孝的,古人是從不剃髮的(男子都有很長的頭髮),從不剃鬍須,因為這些都是拜父母所賜,剔除他們是不孝的表現(電視劇中的古人沒有鬍鬚或是短髮都是很假的)。

    首先,古人不會刻意去剪指甲(不會刻意剪,當然過長了也會減,古人的頭髮也沒有說垂到地面上,也是會剪的)!那麼,古人如果指甲長了怎麼辦?肯定是沒有”剪指甲刀”的,因為古人做不出來這麼細的硬質材料的,他們用的是“很小的剪刀”,在建國很早的時候,沒有實行工業化的時候,咱們還是沿用的這種很小的剪刀,大約是叫“小修刀”吧。

  • 3 # 於左

    人的指甲不斷生長,如果不進行適當的修剪,長長的指甲會妨礙到日常的生活,所以古代人也需要經常修指甲、剪指甲。

    先說剪指甲。

    古代人不分男女都喜歡留指甲,我們在古畫中看到的人物,不分男女,指甲都比較長。唐代詩人晁採在一首詩中寫道:“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當攜手行。”

    詩中的唐代多情女子,剪下自己的長指甲送給遠方的情郎,情郎帶著這些指甲,如同兩個人牽手一般。

    古人剪指甲,可以使用普通的剪子,不需要專用的指甲刀。畢竟,古代生產力低下,工匠打造一把剪刀很不容易。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家裡有一把通用的剪子就足夠了。

    不過,生活講究的富貴人家,是有專用的指甲刀的。

    明代養生大家高濂寫過一本《遵生八箋》,提到貴族外出遊玩,可以隨身攜帶的一種備具匣,裡面裝著茶盞、骰盆、香爐、香盒、茶盒、筆墨紙硯等常用之物,其中還有一個修剪指甲刀,和裁刀、錐子、刮臉刀等等放在一起。從名字上看,這種指甲刀既可以剪指甲,也可以修指甲。

    修指甲也有專門的工具,類似於銼刀。

    古代有閒階層的男子也喜歡留長指甲。比如明代皇宮中的太監們,許多人的指甲就很長,劉若愚在《酌中志》中提到,太監們吃螃蟹的時候,就用自己的長指甲剔挖蟹肉吃。

    再比如,明末的學者朱之瑜朱舜水,也留了一手長指甲。這種長指甲平時需要仔細地維護,比剪指甲更重要的是修指甲、銼指甲,這方面古人也有專門的工具。

    《異物志》中提到,思牢國中出產一種竹子,稱為思牢竹,又名澀勒竹,竹皮薄,直徑不超過二寸,竹質比鐵還要粗硬。古人用這種竹子做成利箭,也用它做銼刀,可以磨指甲,稱為“礪指甲”,有的書中也稱為“銼爪”。

  • 4 # 舉鐵女子愛扒卦

    我要是古代人,我就……啃!

    一點都不誇張,我感覺啃比較方便的多。雖然古代一定有一些工具會方便剪指甲的工具。但是都不去啃來的方便。而且我也相信,古代多數人就是用啃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讓我們來細數“啃”的好處!

    一,啃!頂餓!

    雖然手指甲就是全啃沒了也沒有幾兩重,但是!啃指甲是一個需要時間的技術活,上下牙的連續活動,咬肌不斷咬合會給人一種飽的感覺。就類似於“五個口香糖一起吃會給人營造飽的感覺”一樣。咬肌的不斷運動,產生的乳酸會給咬肌“我累了”的訊號。嘴都累了,還能吃下去啥了。​

    二呢,“啃指甲”補鈣啊!

    大家都知道,手指甲也是人類骨頭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手指甲在胃裡進行消化時,與酸性的胃液反應將鈣離子洗收到身體中。這樣……我們就成功的吸收了日常所有的微量元素鈣!這真是一件變廢為寶的成功案例有沒有?​

    第三,“啃”能隨意造型我們的指甲。

    先不說古代人,就說說現在我們用指甲剪指甲真的是很尖利,動不動就會劃到手,用指甲銼弄一下還好,但是指甲銼的感覺有沒有很不舒服,快告訴我不是一個人?!

    但是“啃”就不一樣,我們可以用我們靈活的最隨意造型,而且保證出來的指甲又光滑又平整。

    但是“啃”的最大壞處,就是指甲縫的細菌很讓人呵呵,但是我相信,沒有科學發展的古代,“啃”是最實用最貼心傳用率最高的方法,又不用找工具!

  • 5 # 夏五朔二

    古人認為:指甲是凝滯之物,不剪會抑制濁氣外發,指甲不屬於身體髮膚範疇. 目前出土有西漢時期的剪刀,根據史料記載剪刀的發明可追溯到商代,甲骨文有剪字. 剪刀在最早的記錄中 ,由古埃及人-----愛德華髮明的. 而在中國,最著名的剪刀製作人是張小泉 剪刀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在中國的歷史悠久.這從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中即可略知一二.民間源遠流長的剪紙藝術,也從側面證明剪刀在中國的悠久歷史.漢字“剪”的象形意思就是“刀前還有一把刀”.古人將剪刀又稱“龍刀”,可見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國現存最早的剪刀實物,是在洛陽發現的.最近有機會去洛陽再次參觀著名的古墓博物館,在那裡見到了這把從西漢古墓中出土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 這把鏽跡斑斑的西漢青銅剪刀,長約有20釐米,外形上與現代的剪刀不同.它中間沒有軸眼,也沒有支軸,只是把一根鐵條的兩端錘鍊成刀狀,並磨出鋒利的刃,然後把鐵條彎成“S”字形,使兩端的刀刃相對應.這樣剪刀在不用時是自然張開的;使用時,人們把兩端的刀刃一按,就能剪斷要剪的東西.一鬆手,剪刀依靠熟鐵的彈性又復為原狀,就像現代人使用鑷子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待遇穩定,但學不到東西,該繼續混還是離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