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常棣tandy

    一、明代兩京制的由來

    明太祖於公元 1356 年進據金陵(當時名為集慶路),利用金陵的形勢同地位,作了他的事業發展的基礎。1368 年大明建國,定金陵為國都,稱南京(當時開封稱為北京),目的在“宅中圖大,控制四方”。到 1378 年又改稱京師。

    明成祖即位以後,因為他興起北平,與北平有三十二年深密的關係,同時注意到北方疆土之遼闊與邊防之重要,遂改北平為北京,稱為“行在”。成祖本人時常駐居北京,各部主要官吏也隨之北上裁決政務,稱為行部,而南京則由太子監國。自此,政治中心漸漸由南京移到北京。到 1431 年,正式改北京為京師,京師為南京。

    在明代遷都以後,因為南京曾經作過六十六年的都城,又是明太祖孝陵所在,所以體制上始終沒有降低。在南京有六部,有卿寺,有科道,並且有宗人府;只是沒有“獻替可否,票擬批答”的內閣。南京官署的職掌、分司,依然遵守舊制,沒有改變;只是員額較少。

    他們主管的範圍,雖然限於南京,不復照顧全國,但是各部依然有尚書、侍郎,各司依然有郎中,員外,品秩和北京一樣。在南京有多量的軍隊,有四十九衛,有五軍都督府,有守備,有操江,一切留守防護的工作異常完備。

    文獻記載成祖建兩京之制的原因時說:“漢、唐、宋皆並建兩京。漢、唐以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宋以汴為東京,洛為西京。其地皆相去不遠。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遷都金臺(今北京),則跨江河南北而各為一大都會。蓋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子西北,而金臺為其樞。並建兩京,用東南之財賦,會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矣。”

    明成祖始封於燕,對於他來說,燕京是“龍潛”之地,自然很為重視。尚書李至剛啟奏:

    “自昔帝王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繼大統,而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

    成祖遷都北京的第二個步驟,是遷直隸(南京)、蘇州等十郡、江浙等地十省富民,充實北京。

    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完之後,朱棣想正式大興 土木了。這時,他又再一次召叢集臣集議。當然有人看穿了他的心事。會同上疏說;“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誠帝王萬世之都也。昔高皇帝消平海宇,以其地分封陛下,誠有待於今日。陛下嗣太祖之位,即位之初,嘗升為北京,而宮 殿未建……伏 乞早 賜聖斷,所司早日興工”。

    新宮正式建成,是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第二年,成祖即正式以北京為京師,不再稱“行在”,而將應天府稱為南京。並詔告天下:

    “眷茲北京,實為都會,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輿情,立兩京,置郊社宗廟,建立宮室,上以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詒子孫 萬世之弘規。”都城已經遷到他的龍興之地,成祖本該萬事 如 意 了。

    侍講鄒緝,上本說:“當還都南京,奉謁陵廟,告 以災 變之故,保養聖躬,休息於無為。”成祖大怒,說:“方遷都時,與大臣密議,久而後定,非輕舉也。” 斥責這些意見為書生之見,缺乏英雄謀略,遂囚禁李時勉等,放逐羅通等數人至交趾,這一場還都之風波,方才平息。但成祖畢竟心虛,加之北部邊防吃緊,財力虧空,奉天等三殿一直未復建。直到二十多年後,才由英宗重建。

    成祖北巡以後,太子長期在南京監國。太子即位,是為仁宗。這時,南京又變成他的興王之地,加之成祖曾動過廢太子之念,仁宗對遷都之舉,當然不滿。仁宗即位,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二月,即恢復北京行部。四月,命修復南京皇城,並正式定第二年春天返都南京。返都之事正式準備,不料短命的仁宗竟於五月十二日一命嗚乎。

    宣宗 嗣位 前,當 皇太孫時跟隨成祖住在北京,他當然不急於去南京,但又不願違背父皇返都之意,所以一面稱北京為行在,一面又長住北京。宣宗當政十年,就這樣在“行在”處理政務。

    英宗繼位後,初期仍在奉天門,以“行在”名義行政。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開始重建北京宮殿,不及二年,三殿二宮建成,詔告天下,去北京各衙門“行在”二字,南京各衙門增“南京”二字,至此,北京的京師地位才再次正式肯定下來。

    這個搖擺了七十餘年的建都問題,雖然形式上解決了,但在以後明代二百年左右的時間中,成祖遷燕得失問題,直到明亡,仍一直是個爭論問題。北京一有風吹草動,便有南返之議。

    英宗被俘,群臣議返南京,經兵部尚書于謙制止。崇禎末年,李自成圍北京,又欲南遷而未果。後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算是迴光返照,不到二年,迅速潰滅。

    黃宗羲曾直言燕王都燕之失算。他認為:“明代都燕二百餘年,三帝受悖(英宗被俘,武宗被圍於陽和,李自成圍京師),晚明京師年年告急戒嚴,江南人民又竭於輸挽,“皆都燕之為害也”。他認為,“東南粟帛,灌輸天下,天下之有吳會,猶富室之有倉庫匱篋也。今夫千金之子,共倉庫匱低必身親守之。而門庭則以委之僕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僕妾以倉庫暨篋,昔日之都燕,則身守夫門庭矣。曾謂治天下而智不(若)千金之子若與!”

    當然,遷都北京是有缺陷的。北京缺水缺糧,依賴運河漕運,運河成為朝廷存亡的生命線。從地理位置上看,有明一代民族政策上有失誤,造成長期與蒙古族的對立,北京之外,一牆之隔即為強敵,京師多次被 圍,充分 暴露了北 京當時在地理位置上的弱點。

    當然,遷都北京,促進了北京周圍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天子守邊”,有利於抵禦外族,鞏固明王朝的統治。這是問題的又一面。

    三、明代兩京制的政治安排

    在南京有著名的國子監——所謂南監,學生自四方來學,出版的書籍通行全國。所以體例上我們看不出前後的差異。至於文物之盛,也依然與首都一樣。

    但是,在心理上,人們的觀感就多少有些不同,南京和北京官吏的官階雖然相同,而北京是國家最高政令所從出,是政治中心,所以一般官吏全願留在北京,在嘉靖時,南京禮部尚書缺員,竟沒有一個合於資格的人願去。可以說留都南京的中央機構,就是明朝朝廷的備份。

    那麼這兩套的中央機構有何不同呢,嚴格來說南京的中央機構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畢竟皇帝在北京,因此真正的決策權出自北京的中央機構。而南京沒有皇帝這個主心骨,所謂的中央機構也名不符實。所以就實權來說,北京有決策權,南京沒有,權力劃分很清楚,因此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衝突。

    在黨爭中,遇到機會一如京察,把反對黨擠到南京去更是常有的事。所以南京有時形成了一個政治上失意人的聚集所。話雖如此,可是陪都究竟與普通城市不同,在南京,有天塹的形勢,有開國建都的榮譽,有充足的保衛佈置,有完備的崇高體制,有深入人心的陪都偶像,而且交通便利,地位適中,這全不是其他城市所能具備的。

    但是在留都南京最具有實權的分別是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南京守備太監、提督南京軍務勳臣。這三方中兵部尚書代表了中央機構,太監代表了宦官勢力,勳臣則是代表了明朝開國元勳的後裔團體。

    南京既有她特殊的條件與政治地位,每當國家發生存亡問題的時候,朝野人士總是首先想到她。崇禎殉國以後,史可法諸人所以很迅速的能在南京建立一個規復的中心,也就因為南京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正文完)

  • 2 # 莫名山

    明朝兩京制度不是獨創,在明之前已有過多次。在遼,金,乃至元都有雙京制服乃至多處。

    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開創大明王朝基業。而後朱棣奪位,遷都北京,南京變成副都。

    朱棣選擇定都北京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1)當時大明雖有天下幾十年餘,然元殘餘勢力仍然強大,北部作為殘元攻擊的首衝地帶,天子坐鎮勢必士氣慢慢,且離作戰區域進,糧草輜重轉運也比較方便。

    2)當時南京作為帝都經營多年,朱棣蕃地開始在南京,把首都搬到自己熟悉的地區,保證了安全。同時也帶動了北方地區經濟發展。

    3)雖說南京也是副都,但實際政令皆出自北京,南京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因為是太祖開創的基業。

  • 3 # 香姐逛歷史

    兩京制在明代以前就已經存在,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經歷了漢、隋唐和宋等朝代的發展。但是明朝的兩京制和之前的相比是有所創新的,這就是它在南京和北京各設有一套中央行政機構,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兩個朝廷。那麼兩京兩個朝廷是否會造成朝廷的混亂呢?明朝建國之初,即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下詔將金陵定為南京,大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定為北京。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又出於私心,將自己的家鄉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定為中都,這樣就形成了兩京一都的格局。

    第二年,朱元璋有下令將老家臨濠(鳳陽)營建為中都,兩京一都的格局就此形成。六年後,由於鳳陽的地理位置和淮西集團的存在,朱元璋罷建中都。大梁因是四戰之地,並不適宜建都,最終兩京一都的格局名存實亡。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取消大梁北京的稱號,將南京定為大明京師。

    明仁宗即位後,兩京制再次發生變化。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下令修葺南京皇城,準備次年返回南京。但遺憾的是,明仁宗當年就已病逝。明宣宗即位後,名義上以南京為京師,北京仍為行在,但實際上北京還是京師。明英宗即位後,陸續修建北京的皇城,在正統六年(1441年)全部竣工。

    同年,英宗下詔更改兩京衙門印,北京各衙門去“行在”二字,而南京各衙門增加“南京”二字。至此,以北京為都城、南京為留都的兩京制確定下來。

    這三個守備統轄南都一切留守、防衛之事,其中守備太監權力極大,雖然是三者互不統屬,但守備太監是代表皇帝意志。另外,南京還有一個參贊機務。南京機構名義上是朝廷官員系統,卻無實權,基本上受制於北京機構。從職權範圍看,留都機構職權僅限於南京及南直隸地區,無權過問其它地區事務。

    隨著明朝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並未完全失去政治功能。南京的政治功能有三點,一是收容京師仕途失意的官員,二是在危急情況下,成為備選都城。三是不可替代的抗倭指揮中心。除政治功能外,南京還是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和南直隸是京師商品和糧食的保障地,另外其辦學和修書活動也很興盛。

    兩京制雖有正面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隱患。比如兩套系統會增加財政負擔,南京守備太監位高權重,又不在皇帝視線範圍內,難免會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兩京並設官員,由於留都大多屬於閒職,會產生大量無事可做的官員,增加負擔。兩京制在給明朝社會帶來推動力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帶來極大隱患。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兩京制並不是明王朝的首創,早在周初,周天子就已經花大力氣修建新都雒邑,使之與鎬京互成掎角之勢。後來周平王東遷為何會選擇雒邑而不是其他地方?原因很簡單,雒邑本就是周都之一!周天子遷都雒邑名正言順,鎬京與雒邑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兩京制”最早的雛形了。

    兩個朝廷不會亂嗎

    明成祖駕崩之後,明仁宗朱高熾即位。這位在位僅十個月的皇帝想要將兩京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於是將皇太子朱瞻基派往了南京。說白了,明仁宗就是想將南京“廢物利用”、作為皇太子練手的“工具”,讓皇太子提前“實習”當皇帝、又不會影響到自己行使皇權。如果按照明仁宗的邏輯發展下去,將來一些強勢的皇太子們會不會以南京為根據、與北京的皇帝老爹分庭抗禮,恐怕還真是個未知之數……好在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無形中幫了明王朝一把,明仁宗駕崩後遠在南京的明宣宗回京奔喪、即位,朱高煦居然派人在半道埋伏、準備劫殺明宣宗!明宣宗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這件事給他內心造成了極大的震撼,讓皇太子去南京提前“實行”恐怕行不通。自此,明仁宗的“試點”作罷,明王朝的皇太子不再居住於南京。

    有人要說了,兩個國都、兩套完全相同的班子,難道老朱家不怕內亂嗎?亂不了!自宣德始,南京的各部院逐漸淪為了擺設,雖然仍然設定了六部等政府機構,但南京各部院的職權範圍卻只限於南直隸(今江蘇安徽等地)地區,差不多成為了“地方政府”一般地存在。而且,南京各部院沒有決策權,有事只能上書北京的相關部門,經其向皇帝請示彙報後由皇帝最終作出決斷。換言之,南京各部院實際上就是北京各部院的“派出機構”、“分公司”而已……久而久之,明王朝的官員們寧可在北京當侍郎、也不願去南京當尚書!南京各部院徹底淪為了受排擠、受處分官員們的去處,也被戲稱為“失勢官員養老院”。著名的“海青天”海瑞的大部分仕宦生涯就是在南京度過的,雖然地位“崇高”、位居部院正職,卻沒有什麼實權可言……

    即便如此,明王朝的皇帝們依然不放心。為了防止有人利用南京各部院做大,明王朝又向南京派駐了守備太監和南京提督軍務勳臣, 說白了就是用宦官和世襲貴族監視和牽制南京各部院的官員!如此一來,南京各部院的權力就更加不值一提了,以至於後來南京實際上完全落入了南京守備太監和南京提督軍務勳臣的手中,南京各部院的尚書、侍郎基本淪為了擺設。而南京守備太監和南京提督軍務勳臣之間也形成了一種相互牽制的微妙權力平衡,根本沒有誰可以做到一家獨大,自然不可能發生內亂。順帶說一句,著名的“船長”鄭和就曾經擔任過南京守備太監之職。

  • 5 # 無月文化館

    明朝的兩京制度,是從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開始的。

    明朝的首都最早是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朱元璋一朝的首都所在。

    朱棣幹掉朱允炆,登基稱帝后,一開始仍然定都南京。

    但朱棣畢竟是燕王出身,他的班底根基都在燕京,不在金陵。

    雖然朱棣的帝位也是殺出來的,但鎮壓不住人心。

    加上對於明朝而言,蒙古一直是帝國最大的威脅,遠在南京很難第一時間對蒙古的動向做出反應,蒙古以騎兵作戰為主,機動性強,等戰報送至南京,蒙古騎兵早跑回草原去了。

    另外,據風水大師的堪輿,金陵的帝王氣數已衰,不如燕京的氣運強盛。

    但是南京的朝廷也被保留了下來,作為陪都。

    其實在帝國內部,同時保留幾個首都,並不少見。

    比如北宋,就有東西南北四京,分別是汴梁、洛陽、臨安、大名府。

    後來的金國更是有東南西北中五京。

    只是明朝奇特的地方在於,在陪都也保留了一套執政班子。

    這套班子的建制與北京如出一轍,只是沒有實權,相當於備用班底。

  • 6 # 漩渦鳴人yy

    明朝確實是兩京制度,因為明朝的時候朱棣拿了江山以後,雖然從朱允炆的手上把這皇帝的位置給奪回來,但事實上南京還是朱元璋稱帝的地方,也相當於是整個大明王朝的龍脈之地,所以對於朱棣來講,他不至於放著大不為的風險,把南京的京直接給廢掉,所以他在遷都北京之後依然保留了南京作為整個大明王朝首府這樣一個地位。

    這也是歷史上面第一次出現南京和北京並立的這樣一個情況,日前要麼南京叫做南京的時候,北京市有其他的名字,要麼北京叫做北京的時候,南京有其他的名字。

    至於說在南京設立另外一套中央系統,那豬弟除非嫌自己腦袋不夠大,否則兩個朝廷兩套行政班底他皇帝就只有一個,難不成天天在南京和北京之間飛奔啊?那這對於明成祖朱棣來講這錢都還不如不籤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就是你就不要知道明成祖朱棣承認明朝兩京制度,知道了也沒什麼實際意義,這種歷史知識如果知道多了,反倒有一些混淆正經的知識,看法多了,那問題也就多了,那問題多什麼亂七八糟的思想也就有了。

    大明王朝的時候,你看皇帝就算多少年不上朝,是隻要一出深宮大院往朝堂上面一坐,哪個大臣敢造次?哪個宦官敢擺眼色?皇帝就是整個大明王朝的真正實權擁有著,而且是唯一的那種,朱元璋做到了公正的中央集權,杜玲在中央唯一一個可以制衡皇帝權力,宰相都被朱元璋給搞定了,那誰還敢另立中央啊?這簡直就是找死啊!

    明成祖朱棣除了在南京城的這個南京城的皇宮設定了一批管理機構以外,其他的所有機構全部簽到了北京城,而南京設立的並不是一箇中央政府,是一個管理這個地區地方政府,二者之間雖然名義上面評級,但事實上南京還是必須要聽北京的命令。

  • 7 # 小馬哥論歷史

    兩京制度是明朝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大明朝弄了兩個京師,有兩套中央機構,會不會天下大亂,其實大家是想多了,兩個京師並不會導致多個朝廷,相反對於皇帝的統治而言,會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

  • 8 # 小歷史課堂

    題主好

    明朝的兩京制度並不會影響政府的執政辦公的效率和能力。兩京制度的甚至到了明朝末期甚至還穩定住了後來的南明政權

    一,應天府

    二,順天府

    但是在南京的六部其實並沒有多大實權,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南京的六部相當於一級幹部退休之後回來養老,或者在順天府的官員如果被降職或者其他就會被流放到南京的六部來當差,雖然權力不大,但是還是有些責任的,南京的六部主要管轄一下南京周圍的區域,適當行使下權力。

  • 9 # 圖文繪歷史

    圖為南京朱元璋孝陵。圖為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明末傾其所有家財賑災勞軍,城破後自盡。中國現存最大、儲存最完好的甕城是南京的中華門。

    另外,確定兩京制度後,將南北二京劃為直隸中書省,也稱為南直隸和北直隸,而南直隸所轄的應天等府州直隸於南京朝廷,所以南京朝廷的管轄範圍僅為應天府下轄的幾個州縣,說白了,就是南京城那一小圈兒,以外的地方無職權插手,所以南京朝廷雖存在,但權力範圍有限,工作量小,平時管管轄區的漕運和賦稅,修修皇城,看守著老朱的皇陵,是官員的“養老”聖地。

  • 10 # 信陵侃史

    明朝能有條不紊地運轉兩百多年就足以證明明朝的兩京制度並不會擾亂明朝的管理秩序。

    早在東漢時期便出現了兩京,東漢統治者以首都洛陽為東京,以西漢舊都長安為西京,隋唐五代北宋遼金都設有兩京,只是明朝的兩京制並不同於前朝的兩京。明朝的兩京分別是指北京順天府、南京應天府。

    南京應天府雖只是留都,但因為是舊都的原因,也保留了一套與北京順天府相同的朝廷班子,只是與北京順天府正兒八經的京官相比,其權力根本無法與其相提並論。北京順天府主管全國,而南京應天府管轄地域只有南直隸地區(今江蘇、安徽一帶),因而相對於順天府官員來說,應天府官員實際上只是一個閒職,所以大多數受貶的官員都被調往南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盆栽金邊吊蘭可以晒太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