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易觀天下
-
2 # 媒玩兒
近兩年關於“裂變”的話題越來越多,企業爆發式裂變漲粉的成功案例更惹得不少人眼紅,導致很多剛接觸新媒體的企業都在問:“我該做什麼活動,才能快速裂變漲粉?”
縱觀新媒體大號裂變案例,其實都是“無意識行為”。或者說是當用戶畫像、公號調性極為精準,同時不斷升級塑造的過程當中,使用者產生了高度的信任之後,自發做出為企業轉播的行為。
有人說,那也需要營銷去帶動裂變啊。就拿kindle蓋泡麵的營銷案例來說,能不能學?我們並不能學,因為我們沒有kindle前幾十年的沉澱。
那我們就不能做“裂變”了嗎?當然是可以的,但盲目跟風肯定不行,有下面這幾個前提需要關注。
1、裂變的基礎是“內功”紮實裂變的目的是讓使用者自主的為我們傳播,拉近陌生人社交,迅速鋪開蛛網式脈絡關係,吸引粉絲。
你提供的產品、服務、內容是否真正高質量?是否真正切到使用者畫像的剛需?這就是所謂的“內功”,如果你內功不紮實,想完成裂變,幾乎是不可能的。
2、產品特性決定傳播力度產品是否有可能被你的忠實粉絲傳播,更加影響裂變營銷的效果。
這兩天我看到一個廣告,著名NBA解說員王猛同志,拍了一個杜蕾斯避孕套的廣告。杜蕾斯在新媒體領域異軍突起之前,大家都覺得杜蕾斯廣告登不了大雅之堂,然而它現在登上去了,還登的很高。
但即使如此,杜蕾斯廣告創意本身再有意思,它會形成泰國廣告那樣的大傳播嗎?並不能。因為它的產品特性決定了傳播特性。
3、明確裂變主體:使用者
裂變和營銷的受益者、發起者確實是企業,但是裂變和營銷的主體卻是企業已經粘合到的忠實粉絲。且忠實粉絲是意見領袖,或者具備意見領袖的潛質。在粉絲意見領袖的帶動下,裂變和營銷才能夠有效進行下去。
很多企業在說裂變營銷的時候,都是企業自己在做,企業既是發起者,又是主體,又是行為者,他能做成嗎?並不行。換句話說,裂變和營銷,在有意識的行為下,對企業來講,就是一種騙局。
因為它並不成立,真正好的東西,還應該是那句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只不過現在,我們有很多途徑,可以讓這飄香的酒不再藏於深巷,但是把酒拿出深巷的人,絕不是企業自己,而是你的使用者。
總結起來說,企業想要成功裂變粉絲,要踏踏實實的一步一步走,從修煉內功開始。優秀的市場營銷行為固然重要,但絕不是一個企業的行為先導,市場也並不是一個快速變現的園地。成功的營銷對於企業來說,是錦上添花,絕不是雪中送炭。
回覆列表
這的確是個扎心的問題,做過的都有感受。
其實吧我這樣看,個人號沒啥流量的只能靠積累,還有運氣!咱和大咖沒法比。說到運營需要技巧和思考,舉個簡單例子,一個人就拍自己家的狗,拍了才五十條,粉絲多少?109萬!換言之,個人靠技巧和運氣!當然垂直度是必須的。
萬事開頭難,哪有這麼容易成功的!
我是做八字命理領域的,第一篇文閱讀量9000多,我就很滿意,我我在不斷學習同行的手法,同時保持自己的特色。
彆著急,著急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