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章法結構,可 以歸結為“起”、 “承”、“轉”、 “合”。
律詩的起承轉合
比如,該仄字的時候,為了表達出平聲字的效果,就會採用陰平。
我們都知道,絕句有四句,律句,有八句。
下面,就以律句為例,來交流起承轉合。
律句,共八句
起:就是起句,1,2句為起句
承:就是承句,3,4句為承句,也就是頜聯
轉:就是轉句,5,6句為轉句,也就是頸聯
合:就是合句,7,8句為合句
起句如果有對仗,也稱“首聯”;
合句如果有對仗,也稱尾聯
七律、五律,都是按起承轉合這四個部分來做的。
首先,起承轉合,這四個字,無論從字型還是字意上講,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他們的作用,也完全是不一樣的。
這是第一點:起承轉合,四者,同樣重要。
現在我們交流起承轉合的第二點:獨立性。
所謂獨立性,是指四個部分裡,隨便哪個部分,與其他三個部分,是不同的。
獨立性,就是區別於其他三個部分的排它性、唯一性。
比如,仰泳的時候,只能仰泳,使用別的姿勢,就是錯誤。
律詩中,起句就只能是起句,按照起句的要求去做。
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這個根據內容,具體由自己把握。
通常首句入韻(壓韻),以不對仗為佳。
首句不壓韻,則以對仗為佳。
交流起承轉合的第三點:連貫性。
青山橫北廓,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我們根據李白的此首作品,來具體說連貫性。
頜聯的“此地”,就是連線起句的景。
把承句與起句,進行連線,不使其斷裂。
轉句的“浮雲”,對應承句的“孤蓬”。“浮雲”接“萬里”
合句以“揮手”接轉句的“故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就好象剛才我們講的混合泳。
四個動作,相互是連線的、連貫的,既是獨立的,又具有連續性。
不是游完了仰泳,爬上岸,再跳下去遊,而是在池中,連續的動作。
把這幾個字聯想成一幅畫 果然起承轉合 很是優美
合句如果有對仗,也稱“尾聯”;
正因為這四個部分的不一樣性,才使律詩更美。
那麼,具體到創作過程中,就不可以把起句寫成承句。
詩歌的章法結構,可 以歸結為“起”、 “承”、“轉”、 “合”。
律詩的起承轉合
比如,該仄字的時候,為了表達出平聲字的效果,就會採用陰平。
我們都知道,絕句有四句,律句,有八句。
下面,就以律句為例,來交流起承轉合。
律句,共八句
起:就是起句,1,2句為起句
承:就是承句,3,4句為承句,也就是頜聯
轉:就是轉句,5,6句為轉句,也就是頸聯
合:就是合句,7,8句為合句
起句如果有對仗,也稱“首聯”;
合句如果有對仗,也稱尾聯
七律、五律,都是按起承轉合這四個部分來做的。
首先,起承轉合,這四個字,無論從字型還是字意上講,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他們的作用,也完全是不一樣的。
這是第一點:起承轉合,四者,同樣重要。
現在我們交流起承轉合的第二點:獨立性。
所謂獨立性,是指四個部分裡,隨便哪個部分,與其他三個部分,是不同的。
獨立性,就是區別於其他三個部分的排它性、唯一性。
比如,仰泳的時候,只能仰泳,使用別的姿勢,就是錯誤。
律詩中,起句就只能是起句,按照起句的要求去做。
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這個根據內容,具體由自己把握。
通常首句入韻(壓韻),以不對仗為佳。
首句不壓韻,則以對仗為佳。
交流起承轉合的第三點:連貫性。
青山橫北廓,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我們根據李白的此首作品,來具體說連貫性。
頜聯的“此地”,就是連線起句的景。
把承句與起句,進行連線,不使其斷裂。
轉句的“浮雲”,對應承句的“孤蓬”。“浮雲”接“萬里”
合句以“揮手”接轉句的“故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就好象剛才我們講的混合泳。
四個動作,相互是連線的、連貫的,既是獨立的,又具有連續性。
不是游完了仰泳,爬上岸,再跳下去遊,而是在池中,連續的動作。
把這幾個字聯想成一幅畫 果然起承轉合 很是優美
律句,共八句
起:就是起句,1,2句為起句
承:就是承句,3,4句為承句,也就是頜聯
轉:就是轉句,5,6句為轉句,也就是頸聯
合:就是合句,7,8句為合句
起句如果有對仗,也稱“首聯”;
合句如果有對仗,也稱“尾聯”;
七律、五律,都是按起承轉合這四個部分來做的。
首先,起承轉合,這四個字,無論從字型還是字意上講,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他們的作用,也完全是不一樣的。
正因為這四個部分的不一樣性,才使律詩更美。
那麼,具體到創作過程中,就不可以把起句寫成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