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白旗幟

    說到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的常見段落,從秦末到大清,這戲碼屢見不鮮。但是起義這種活動,也有一些傳統活動了,那就是製造迷信。這個最早要從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說起,這兩哥們是真的人傑,創造了一個傳統橋段,那就是製造迷信。陳勝搞得是魚腹書、狐夜鳴,說是把用硃砂寫了字的綢帕塞進漁民的魚肚子裡去,讓士卒買了吃。又派吳廣去寺廟裡學狐狸叫,說什麼大楚興,陳勝王,反正就是大搞封建迷信。

    跟著陳勝的手下,不知道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反正就跟著老闆把戲演下去,製造輿論。有時候老闆演戲,就跟著老闆一起演就是了,那個環境下,不跟著老闆演,第二天就會出現不信的人被“神力”吊死的“神蹟”了。再說了,大家都對朝廷不滿,正好有個由頭造反。

    元末也是這德行,當時宰相脫脫叫大家去修黃河河堤,來防止天災。但是這樣防沒防住天災先不說,人禍是肯定沒防住。當時元朝還是有撥點錢下來修河堤的,但是吧,大元的吏治拉胯得不行,先是剋扣工錢、口糧,再是抓壯丁、搜刮財富。

    這麼搞能不出事嗎?於是智慧的農民伯伯們又玩了一套封建迷信。當民工挖到山東時,挖到一個只有一隻眼的石人,後背還刻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本來就對元朝不滿的民工們開始造反,打算好好教育一下這些啥都不懂、只曉得刮錢的官僚們。

    最終在公元1351年,自稱“彌勒轉世”韓山童舉起了反抗的大旗,這一年,元朝的好日子正式要結束了。在短短一年之內,元帝國就爆發十幾次的暴動,也拉開元朝滅亡的序幕。

  • 2 # 翻滾吧腦洞君

    再善良的百姓,也有憤怒的時候,元朝末年各地百姓起義紛至沓來,“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拉開了反元的序幕。

    公元1351年,黃河決口,元王朝強徵幾十萬民工挖掘河道,誰知朝廷剝下的銀子被貪官汙吏扣留,幾十萬民工在蒙古人鐵鞭抽打下沒日沒夜勞動,卻連飯都吃不飽,人們怨聲載道。

    早就對元朝統治恨之入骨的韓山童、劉福通兩人見時機已到,於是早早謀劃,派幾百人加入到挖掘河道的隊伍中。開始傳播一首“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歌謠。雖然民工們不知道什麼意思,但“天下反”三個字確是很符合他們當時的心境。

    和所有最先站出來的起義軍一樣,紅巾軍堅持了12年時間就被覆滅,但卻帶動了長期受元朝壓迫人們的反抗激情。以張士誠、陳友諒、郭子興、朱元璋為代表的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元王朝統治風雨飄搖。

    公元1368年,隨著明朝大將徐達率領幾十萬大軍攻破元大都(北京),元順帝攜皇室人員倉惶逃回草原,曾經叱吒風雲的元王朝泯滅在歷史的車輪中。

  • 3 # 與書居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流傳於河南、河北的一首童謠,講述的是元末統治者的苛政,強徵民工修築黃河,加之長時期以來的強徵暴斂,直接引發了民眾的不滿,導致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河北有一個名叫韓山童的人,他的祖父曾借教書的名義組織白蓮會,對抗元朝的暴政。韓山童接手他祖父的事業,進一步擴大白蓮會,在社會上散步資訊,說佛祖將要派彌勒佛下凡,救黎民百姓於水火。元末黃河流域洪水氾濫,元朝廷強徵民工修築堤壩,由於地方官員貪汙腐敗,民工的生活極其艱難,民怨四起。

    韓山童見民心可用,便與劉福通等人密謀利用民心造反。於是他們事先把一個獨眼石人埋在黃河裡,然後四處傳播“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謠言。這個童謠很快就在河北一帶廣為流傳,等到修河的民工果然挖出獨眼石人時,大傢伙都對韓山童深信不疑,很快韓山童便高豎義旗,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

  • 4 # 柏國漁溪

    “休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此係元末紅巾軍首領韓仙童,劉福通利用百姓們對統治階級強烈的不滿情緒和迷信思想,挖出在河工工地內事先埋下的獨目石人,來煽動廣大人民群眾舉事抗爭。併成功組織爆發了規模巨集大的紅巾軍起義。後在朱元璋的領導下,最終推翻了元朝的殘暴統治。

  • 5 # 棲哈丶

    謝邀!這些東西,不都是古代農民起義,那些頭目,為了蠱惑人心,糾集隊伍,壯大聲勢,採取裝神弄鬼的辦法,使人信為天意,從而得到擁戴。“石人一隻眼”的說法,是元末紅巾軍首領,韓山童的傑作。其實,如陳勝吳廣起義時,在魚腹中,藏帛書,寫上“大楚興,陳勝王”,才是首創。

  • 6 # 麻辣一加一

    題目引用的是元末的一句民謠,但是引用有錯誤並且不完整。傳說中這個民謠的完整版本是:休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這句民謠的來源,記載於崇禎年間何喬遠撰寫的《名山藏》:元末時,韓山童倡言天下即將大亂,彌勒佛就要下凡,明王將出,江淮的民眾於是騷動起來。元朝政府要開掘黃河故道,韓山童於是暗地裡刻了一個一隻眼的石人,背上鐫有“石人一眼,天下四反”,埋在黃河故道上。開掘河道的民工挖出石人後非常驚詫,這時和韓山童早就預謀好的劉福通,和他的夥伴杜遵道、盛文鬱、羅文素等就告訴民工們,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坐天下;劉福通則是宋代名將劉光世的後代,來輔佐韓山童。他們聚集三千人於白鹿莊,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相約起兵,以紅巾為號。

    “石人一眼,天下四反”這件事,並未見載於其它史料,何喬遠撰寫的《名山藏》中不少事件的真實性也是受到質疑的。從《名山藏》有關元末農民起義的記述來看,何喬遠對元末歷史缺乏研究和嚴肅性,有不少矛盾之處。《明史》對他評論是:“喬遠博覽,好著書。嘗輯明十三朝遺事為《名山藏》,又纂《閩書》百五十卷,頗行於世,然援據多舛雲。”指出了何喬遠在史料證據上的不嚴肅。

    綜合《元史》《明史》的記錄,做一個簡單的梳理,當然其中是沒有“石人一眼,天下四反”這件事的。

    韓山童是小明王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的父親因為傳播白蓮教被謫徙永年縣。韓山童繼續著父親的傳播事業,遊走於河南、江淮一帶。他倡言天下即將大亂,彌勒佛就要下凡。潁州人劉福通,和他的夥伴杜遵道、盛文鬱、羅文素趁機制造輿論,說“山童,宋徽宗八世孫,當立中國”。他們聚眾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相約起兵,以紅巾為號。劉福通率眾起義,韓山童則被縣吏逮捕殺害。韓山童的妻子和兒子韓林兒去向不明。劉福通處死殺害韓山童的凶犯,迅Superb人分頭組織人馬。於是,頭裹紅巾的紅巾軍宣告成立。攻下穎州,佔領羅山、真陽、確山、舞陽和葉縣。與此同時,河南、江淮一點的民眾紛紛投奔紅巾軍,士兵人數達十餘萬,與徐壽輝、郭子興的起義部隊一起成為摧毀元朝統治的重要力量。

  • 7 # 歷來現實

    大明肇始,朱元璋大宴群臣,總結大明成功經驗,彙總大元失敗教訓,其中有最重要的一條:“(元朝)以寬縱失天下”。

    太寬縱,不是管的太寬,相反,是什麼都不管,只要把稅收齊了,你們愛咋整咋整,是死是活,我們不在乎。文字獄?懶的搞,其實想搞也搞不懂;案件堆放在堂上,懶得判,監獄裡沒有幾個人,百姓很多年沒見過開刀問斬,喪失了很多全民娛樂活動;江山是搶來的,或許有一天也會被別人搶走,蒙古人的習性就是信馬由韁,逐草而居。

    統治到了後期,統治者的思想有所轉變,慢慢覺得管理這幫恭順的農耕者要比管理一群遊牧者要來的輕鬆,稅收更有保障,耶律楚材的繼承者們也鼓動脣舌,讓統治者們知道了籠絡民心的好處。

    恰如此時,元末黃河水患爆發,三天兩頭決口,人民流散,經濟凋敝,丞相脫脫比較悲天憫人,也是耶律楚材政策的繼承者,他認為應該以工代賑,防止流民造反,早日治理好水患,保住農田的收成,就是保證了朝廷的稅收,同時還籠絡了人心,一舉多得。元朝統治者同意了脫脫的建議。

    當你初期打著“屠城”的口號殘暴的攻城略地時,漢地百姓都很怕你;當你對百姓不那麼盡心盡力的時候,統治也還比較穩固;當你開始思考著該籠絡百姓時,老天爺就發笑,你的江山就快要沒了。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水患和天氣等其他災荒,在各地都有小規模爆發,於是各地都有搶糧食之類的小型騷亂,但大家各自為政,都難以成事。

    脫脫的治黃大型基建專案徵發了15萬名各地勞工,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水患嚴重災荒區,以工代賑嘛,在這裡好歹能讓你吃上飯,統治者的居心是好的,目的也是造福百姓,未必不佳。

    1351年,當這15萬災區青壯男丁在工地上成功會師後,大家終於可以交流各地的小規模戰鬥經驗了,最後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老輩人都說元兵猛,原來?不過如此!

    在災區中一直紮紮實實搞明教傳播的明教首領們發現了一個事實,他們中的很多教眾也混跡於工地上吃官飯,工地龐大的人口基數特別利於傳謠,便加緊了造謠傳謠的進度。工地上很快就流傳“明王”即將降臨人間,解救世上普羅大眾,第一階段很成功,人們除了吃飯幹活,就愛聊這個話題。

    天意不可違!這次大型基建專案造成的大串聯的火星一經引燃,便迅速星火燎原,從韓、劉潁上造反,到朱元璋趕跑元順帝自己稱帝,只用了短短的十七年。

  • 8 # 倪說歷史

    “石人一支眼,挑動天下反”的說法並不太準確,而且有錯別字,真正的原話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元順帝統治時期,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銳。鬥爭的浪潮席捲全國。1337年廣東地區有朱光卿、聶秀卿等起義,同年河南有棒胡利用宗教進行的起義。至正年間的起義的特點是範圍廣,從大都地區到東北、嶺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各個地區都有起義。其次是起義的組織宣傳有了發展,很多起義利用宗教如白蓮教,進行宣傳和組織下層群眾。另外,這些起義,不少是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結合在一起。各地的起義不斷,預示著全國大規模起義的到來。

    元朝政府發各地的民工開河,民心更加動盪不安。潁州(今安徽阜陽)人劉福通和榮城(今河北奕城西)人韓山童等以白蓮教積極組織起義。他們宣傳“彌勒下生”,“明王出世”,同時,散佈民謠:“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並且把鑿好的一個獨眼石人,埋在黃陵崗(山東曹縣西南)附近黃河的河道上。民工開河道時掘出這個石人,遠近都轟動了。

    至正十一年,韓山童、劉福通等於潁州的穎上聚集3 000多人,準備起義,起義者宣稱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釋出文告,說:要“重開大宋之天,”指責元朝的統治給百姓帶來災難,造成了“貧極江南,富稱塞北”的局面,他們決心推翻元朝的統治。但是起義的訊息洩露,韓山童被捕遭殺害。其子韓林兒逃出,劉福通倉促起義。攻克潁州。起義者頭裹紅巾,所以稱之為紅巾軍。

  • 9 # MYY30854257

    其實,真正的事情是元朝早中期一些反朝廷的人為了鼓動更多的人追隨他們一起反抗朝廷對百姓的欺壓,推翻當朝政權的行動,編造了一個在河道里挖出一隻眼的石人,借用迷信燒香拜佛,將一起義行為說成是天意,通過各和宣揚和傳播,越吹越神,讓人們更加相信一隻眼石的真實性。同時也因為當朝權貴對百姓殘酷的欺壓和剝削,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人們非常痛恨朝廷,從而促成了農民起義運動。

  • 10 # 寒冬夢雪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欒城人韓山童因祖父燒香信佛,傳播白蓮教,(意在發動農民推翻元朝統治)被謫徙永年.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強徵民夫修治黃河決口.民工挖河時,發現有一獨眼石人(韓山童、劉福通事先埋於河灘).是時,流傳於民間的謠諺:“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得以應驗.五月韓山童、劉福通在永年白鹿(路)莊聚眾三千人,殺白馬、黑牛立盟起義,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擁韓山童為明王.不幸事洩,山童被害.劉福通突圍,其子韓林兒,隨母楊氏逃往武安山中.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劉福通派人將韓林兒母子接至毫縣,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國號大宋,建元龍鳳,並置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中原各地紅巾軍都受大宋領導.當時紅巾軍的勢力“東逾齊魯,西出函秦,南過閩廣,北抵幽燕”(鄭麟趾《高麗中卷39《恭愍王世家》引紅巾軍檄文). 至正22年(公元1362年),紅巾軍失利,至正26年(公元1366年)韓林兒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適合帶孩子玩樂的地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