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Ning

    1、飼料投餵不當,黃鱔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動物,水質清新時能聽到清脆的聲音,以水下攝食為主。切記投餵過多過少。

    2、忽視培植水草,魚巢單一水草能淨化水質併為黃鱔提供優良的隱蔽場所,沒有水草的池塘養殖黃鱔很難成功。可以採用廢棄輪胎和黑色塑膠袋相結合為黃鱔提供魚巢,環境溫度穩定,利於黃鱔自由進出。

    3、苗種,用鹽水等消毒 很多養殖戶購進鱔苗後採用鹽水、高錳酸鉀、碘製劑等消毒,促使黃鱔粘液大量脫落,影響其成活率。

    4、大小不能嚴格混養,同一池(網箱)中大小黃鱔混養,小鱔不敢爭食而體質逐漸衰弱甚至死亡,餌料不足時會發生黃鱔相互殘食。

    5、廢棄的坑凼做鱔池,一般來說坑凼地勢低窪,進水容易,排水難,春夏易漬,冬季易淤。坑凼陰溼時間長,病菌多,發病率高,即使作為作坊式生產,也不提倡利用廢棄坑凼做養鱔池。

    6、池水過深,黃鱔是唯一可以淹死的魚。因黃鱔體內無鰾,其鰓嚴重退化,不能在不同水層隨意漂浮停留,池水過深,黃鱔需頻繁遊至水面呼吸而消耗大量體能,影響正常生活生長。

    7、光線較暗,晝伏夜出是黃鱔的另一棲息特性,這一特性有利於逃避敵害,也是機體自身保護的需要。如果長時間(超過10天以上)的無遮蔽光照,就會降低黃鱔體表的光中的紫外線成份,對黃鱔有傷害作用。

    8、苗種選擇不當,目前中國黃鱔人工繁殖技術尚未達到大批次生產的水平,許多養殖戶到外地購買的所謂優質苗種,實為從市場上購買的野生鱔苗,且這些苗種因長時間、高密度貯存及反覆轉運後其體表會排放粘液,粘液是一種蛋白質,長時間在水裡會發酵升溫,過熱會燒傷黃鱔的表皮,從而出現發燒病。另外粘液發酵會消耗水中大量氧氣,造成嚴重缺氧,一旦缺氧和發燒後,當時不會出現死亡,三天後便慢慢死亡,所以長途運輸的苗種質量不好且成活率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世界葡萄酒和舊世界葡萄酒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