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間溜走的今天

    SAE從來沒用過“按季節劃分”的標準或名稱

    其中需要強調的是:“W”前的數字越小,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W”後的數字越大,高溫的粘稠性越好。車輛在-35 ℃~40 ℃的環境中,可以適配使用5W-40的機油。但這不是判斷機油粘度的全部標準。

    對發動機而言,這才是真正的高溫!

    發動機暖機工況表

    最高能達到700℃以上渦輪增壓器

    所以說,室外高溫與機油的關係,真的沒有很多宣傳中的那麼緊密。

    無論室溫是25℃還是40℃,在暖機工況下得發動機溫度前,都不過是一個零頭。而對渦輪增壓器而言,更是無足掛齒。要看機油的高溫極限,其實在講解SAE標準時已經提及了一些,比如100℃運動粘度。

    100℃運動粘度測試

    此前的“發動機暖機工況表”告訴我們,在暖機工況下曲軸箱內的機油溫度設計在100℃附近,所以100℃的機油粘度顯然是機油潤滑效能的核心指標,同時也是SAE標準的核心指標,W後面的標號就是源自這個測試,讓我們來看看對照表格。

    100℃運動粘度表

    表格表示:在100℃的工況下,機油粘度資料,數字越大越粘,而數字越小則越稀。也就是在機油在100℃時,在發動機內部流動的速度是“有一定的粘稠度,還是稀得像水”。

    每個SAE等級對應一個粘度區段,只要是在此區段裡,就屬於這個粘度。比如SAE 40的機油,粘度在12.5~16.3之間,如果低於12.5,比如只有11.9,那就不能屬於40級別,而是30級別。

    而且,高溫工況下,也不是粘度越高就越好,而是根據發動機的標定,選擇最合適的粘度。

    最後可以養成一些養車的好習慣。比如每月檢查一下機油量(自己拔油尺);每年4~5月檢查一下機油質量;定期更換機油和機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進口家居里有哪些大品牌?比如進口地板、進口傢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