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藝泓
-
2 # 共享投票
要說最近最火的劇就要數剛開播沒多久的《延禧攻略》了,幾集追下來發現意外的好看網路上也是一片好評。
不得不說於正這次的新劇《延禧攻略》給了我們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無論是演員的演技、服飾、場景、甚至是妝容水準都比原來要精緻了許多。
仔細看演員的妝容不難發現,裡面女生嘴巴的顏色都只塗了一半,上嘴唇沒有顏色都只塗在了下嘴唇上,對於這種畫法於正還親自在微博上做出瞭解釋。
很多網友覺得這不就是前幾年流行的咬唇妝嗎,於正解釋說這就是歷史啊,原來早在很多年前歷史上的女人們就是這樣畫唇妝的。
原來我們畫的咬唇妝古人們早就嘗試過了,現在流行的應該說是復古才對,在古代人的審美中女人的嘴應該是很小巧的,這種畫法也是為了讓嘴巴看起來更加的小巧。
除了嘴巴要小之外古代女人對美的定義還有一種,那就是眉毛一定要很細很長,所謂柳葉彎眉就是這個意思了,劇中女人的妝容也基本還原了當時的樣子。
看來咬唇妝的風潮又要流行起來了,如果覺得劇中的畫法太過誇張不如跟凰尚來學一款日常的畫法吧。
STEP1:用潤唇膏打底,再用遮瑕膏遮蓋原本的唇色。
STEP2:唇膏塗抹在嘴唇的中間區域,小面積的留白。
STEP3:用手指或者唇刷由內向外暈染,讓唇膏的顏色呈現漸變感。
STEP4:嘴角邊緣的位置可以用遮瑕膏或者棉棒修飾。
都說口紅是女人的春藥,而在女為悅己者容的古代,唇妝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古代,口紅被稱為口脂或唇脂。《紅樓夢》裡寫到“只用細簪子挑一點兒,抹在手心裡,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裡就夠打頰腮了”,可見口紅和胭脂是通用的。唇脂一般放在精緻的小盒子或小罐子中,直接用手蘸取、點塗。關於製作唇脂的方法,《齊民要術》裡有所記載:在牛髓或牛脂中加入丁香和藿香這兩種香料,用火煎然後摻入熟硃砂拌勻。不過,南北朝末期,蜂蠟和蟲白蠟等代替了動物脂肪。
唇脂興起於秦漢,東漢《釋名 • 釋首飾》中記載道:“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真正盛行則在唐朝,僅晚唐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就出現了圓形、心形、鞍形等近二十種不同的唇妝樣式,其中最流行的要數櫻桃形和花朵形。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家伎樊素便最偏愛櫻桃形,唐朝孟棨的《本事詩·事感》中記載道:“白尚書(白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如今我們常說的“櫻桃嘴”和“小蠻腰”便來源於此。
除了唇妝樣式繁多外,唐朝對唇脂的生產也達到了空前頂峰,複雜精美的用料、細緻繁雜的工藝、豐富多變的配方令人瞠目。唐玄宗的女兒永樂公主,要是穿越到現在絕對是美妝界達人,她用來種香料香花的園圃裡僅供製作唇脂的植物就有二三十種。與此同時,高麗僧人把口紅傳到了日本,藝妓們將“櫻桃小嘴”的經典妝容發揚光大。所以,很多人說看《延禧攻略》貴妃娘娘的咬唇妝好像在看日本藝伎。
宋代對女性的審美標準也從雍容華麗轉為文弱清秀,女子妝容以清新高雅為主,而這種風氣也一直持續到了明清時期,因此唇妝也變得更加自然,塗抹部分非常小,上下唇各抹一小點。到了乾隆時期,開始流行一種只畫下唇的唇妝,也就是《延禧攻略》裡高貴妃的唇妝。
即使到了道光年間,下嘴唇也不塗滿,只塗中間一點點,可以說是非常省口紅了。
可見《延禧攻略》裡的咬唇妝,確確實實是對清朝女子妝容進行改良後的歷史細節還原。(欣欣)
最後,各位抖音美女們,咬唇妝來一個,立刻嬌滴滴地穿越做古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