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喻拓

    月23日早間,英國《金融時報》突然釋出訊息,中國娛樂集團鬥魚計劃前往美股市場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金額在6億至7億美元之間。

    作為主打遊戲直播的彈幕式影片直播分享網站,鬥魚早在今年年初就傳出過將要赴港股上市的訊息。當時大眾一致認為鬥魚將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遊戲直播公司,胡潤研究院甚至對鬥魚給出了200億元的估值。不過隨著虎牙直播5月11日在紐交所敲鐘上市,鬥魚赴港股上市的傳聞也越來越少,直到此次傳出鬥魚計劃赴美上市,大家才明白鬥魚港股上市已經不了了之。

    根據目前的訊息彙總,鬥魚之所以放棄在香港上市,轉投美股市場,原因以下有兩點。

    融資難度

    今年年初,有知情人士稱,鬥魚將在港股展開IPO,預計募資三億至四億美元,並稱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已經開始牽頭經辦鬥魚IPO計劃。

    但從今年年初以來港股的融資難度一直頗大,平安好醫生上市第二日破發,聯想集團被剔除恆指,小米即將開啟港股最大IPO計劃。雖然三億至四億美元的募資對於整個港股市場來說,資金體量並不算大,但是在接二連三的狀況下,上半年選擇赴港上市與平安好醫生、小米等企業競爭,對於鬥魚而言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除了港股的融資難度偏大之外,外界對鬥魚的估值也有所差異。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鬥魚給出的估值為15.1億美元,而商業資訊提供商Crunchbase對鬥魚給出的估值卻僅僅只有11億美元。

    CBInsights作為在美股市場擁有絕對權威的網際網路資料中心,他們給出的估值足足比Crunchbase高了4億美元。估值的提高也讓鬥魚對IPO計劃有了更高的信心,從之前港股3億至4億美元的募資,到半年後美股市場6億至7億美元的募資,從香港轉投美國讓募資金額提高一倍,對於鬥魚來說絕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股權結構的問題

    關於股權結構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鬥魚的融資歷史。

    從公開融資資料來看,僅僅騰訊一家對鬥魚的投資就達到了近50億元。雖然鬥魚沒有公佈騰訊投資後的股份佔比,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騰訊絕對擁有很大一部分鬥魚的股權,甚至有訊息稱騰訊所擁有的股份,已經超過了鬥魚CEO陳少傑所擁有的股份。

    眾所周知,小米是港股第一家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企業。在小米之前,港股一直採用“同股同權”的股票交易方式。但是同股同權的方式,對於鬥魚公司的管理層則是有點難以接受,截至目前鬥魚融資金額已經超過了70億元,對於一家市值不到200億的公司來說,一旦實現同股同權,公司的股權將會出現過度稀釋的狀況。甚至以陳少傑首的鬥魚管理層會喪失對鬥魚的決策權。

    相比港股“同股同權”帶來的弊端,美股市場上“同股不同權”、“AB股”早已演變出了一套成熟的玩法,為了保證公司決策的執行和長遠發展的考量,鬥魚放棄港股上市轉投美股,與當年欲用“AB股”上市而被港交所拒絕的阿里巴巴有一絲相似之處。

    對於鬥魚而言,放棄港股轉投美股最直接的原因應該就是港股的融資難度以及遲到的“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方案,相比港股美股在融資環境以及股權分配方面,都要更加符合鬥魚的需求。

  • 2 # 睿智的天氣播報

    上週,鬥魚向美國證券的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最新的招股檔案,根據路透社的最新訊息,鬥魚將在本週7月8日到7月14日在紐交所上市。

    今年的4月22日,鬥魚正式提交了IPO申請。

    根據鬥魚2019年的第一季度財報分析。鬥魚在2019年第一季度成功首次實現了盈利,第一季度的總營收如是14.89億元,淨利潤是1820萬元。

    鬥魚做為遊戲直播平臺,在各大資本的洗禮下駐足於市場,並且實現了盈利,足以證明鬥魚平臺的潛力。從使用者基數上看,鬥魚還是使用者基數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

    2019年鬥魚一季度的註冊使用者是2.809億,付費使用者量大致為600萬,每個付費使用者的平均收益是226元。這部分很多都是源於優質主播的共享,根據鬥魚提供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3月,鬥魚平臺註冊的主播書總共達到650萬,頭部的主播有6500位。

    根據招股書介紹,目前騰訊擁有鬥魚的40% 的股份,是鬥魚的最大股東,鬥魚Quattroporte陳少傑持股為14.3%。其他高管持股21.9%。

    鬥魚這個2014年創立的公司,終於走到了上市的道路上,期待鬥魚的前路能夠一帆風順。

    些許拙見,供您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腳踏車從電梯上樓在家充電到底存在多大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