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哭”只是外在標籤,並不是華語愛情片可複製的成功密碼。
愛情片的“催淚”失效了?
恰逢端午假期,臺灣愛情片《當男人戀愛時》在內地上映。作為臺灣五年來的愛情電影票房冠軍,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走勢可能和預期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著“哭”出近10億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前,同樣有著“催淚”、“票房冠軍”這種外在標籤的《當男人戀愛時》開始也有著一定的市場期待值。但目前為止,“催淚”這一利器似乎沒有幫助《當男人戀愛時》收割更多的票房成績。
究其根本來看,從《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到《當男人戀愛時》的這個過程中,內地市場出現了不少主打“好哭”的華語愛情片,一路看過來的觀眾或多或少有些“哭夠了”,仍舊有著“絕症”戲碼的《當男人戀愛時》再想要憑藉“苦情”突圍,並不是一件易事。
再加上,《當男人戀愛時》從一開始就打出了“最後20分鐘,別怕哭出聲”的情緒營銷,一旦這20分鐘的影片內容不能滿足大眾幾乎全部集中在此的“好哭”關注,反噬可能無法避免。至少,確實出現了不少觀眾反駁影片的這段內容狗血,卻不夠催淚。這一點值得引起其他愛情片的注意。
1
—“好哭”成了華語愛情片趨勢—
從“好笑”到“好哭”。
華語愛情片在市場上迎來了不少發展拐點,其中一個較為關鍵的節點在於2017年年底。在2017年賀歲檔,《前任3:再見前任》上映,雖然影片是一部包裹著喜劇外衣的愛情片,但宣發營銷抓住了觀眾的情緒——淚點,吃芒果痛哭、主題曲《說散就散》等內容在短影片平臺快速傳播,促使影片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逆襲式的市場表現。
不過,在此之前,無論是《北京遇上西雅圖》這樣的純愛情片、還是《夏洛特煩惱》這樣的“喜劇+”複合型別愛情片,這些被市場和大眾接受和認可的華語愛情片幾乎主打的還是“好笑”這一元素。
此後,“催淚”、“好哭”逐漸成了接下來的華語愛情片最令人矚目的標籤之一,基本在市場上成為主流。2019年,故事核心已經是虐戀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率先突圍,隨後迎來了《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當男人戀愛時》等更多主打“好哭”的愛情片不斷出現。
在近三年票房TOP10的華語愛情片中,有近80%的影片或多或少是打出了“催淚”、“悲情”這一核心賣點的。可以看到,從2019到目前為止,以“催淚”為主題的華語愛情片已經實現了常態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當男人戀愛時》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著諸多類似之處,同樣改編自南韓愛情片,同樣有著“悲情”、“臺灣票房冠軍”這種外在標籤,《當男人戀愛時》所要面對的市場環境也是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完全不同的,不再是從“好笑”到“好哭”的轉折開始,而是悲情愛情片數量增多的“好哭”主流化。
那麼,《當男人戀愛時》想要單純地再次以“好哭”實現市場突圍,難度並不低。畢竟,一路看過來的觀眾們已經哭了很多回了,漸漸迎來了“哭夠了”的臨界點。
此外,對於《當男人戀愛時》這類悲情愛情片來說,往往不是以口碑質量取勝,更多的是靠著觸動更多觀眾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票房上的成功。不過,頻繁出現的悲情愛情片接下來還能再掀起多大的情緒熱潮,似乎已經能夠看到結果了。
2
—忽略內容的“好哭”營銷—
情感共鳴是建立在內容基礎上。
從《當男人戀愛時》的營銷來看,雖然營銷規模受到了疫情影響有所縮減,但是影片的營銷大方向與之前的悲情愛情片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在“催淚”、“好哭”上下功夫。
實際上,《當男人戀愛時》似乎很難不被拿來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做對比。從“夢中的婚禮”版公映海報,到主題曲《有一種悲傷》MV,再到觀影提示“帶足紙巾”,《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一系列營銷動作都精確地瞄準了“悲情”的核心賣點,想要觸動更多的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當男人戀愛時》也基本如此。
只不過,《當男人戀愛時》的宣發動作中一大不同之處在於,影片從一開始就打出了“最後20分鐘,別怕哭出聲”的營銷內容,直接向觀眾指明瞭一點,即影片最後就是讓你哭。
對比來看,這種營銷內容似乎與之前喜劇片的“觀眾笑了多少次”頗為相似。對於影片本身來說,這些營銷內容無可厚非,是在向觀眾傳遞影片是“好哭”或“好笑”的,但同時這樣的營銷內容相當於直接告訴觀眾應該在哪裡哭,或者應該笑多少次,反而變成了一種束縛,並不利於影片的情感釋放。
另一方面,縱觀近幾年的市場上票房成績領先的中中國產影片,像是《你好,李煥英》的母女親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往往都是憑藉情感共鳴實現市場突圍的。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影片內容的基礎上,兩者相輔相成。
對於《當男人戀愛時》來說,進行營銷的目標顯然也是如此。但問題在於,影片針對“最後20分鐘”的情感營銷是簡單粗暴的,並沒有過多地為影片內容服務,造成了觀眾知道“催淚”,卻不知道為什麼“催淚”,只是空洞地進行情緒渲染,自然無法為接下來的情感共鳴做好鋪墊。再加上,影片的悲情殺招是老一套的“絕症+離別”,目前的營銷動作沒能幫助影片觸動更多的觀眾。
尤其是,被營銷動作吸引而來的觀眾所看重的是,《當男人戀愛時》的最後20分鐘是否符合這樣的營銷內容,是否真的能夠調動起來他們的情緒、引發共鳴。一旦幾乎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此的觀眾們得出否定的答案,影片可能收穫的會是無法避免的反噬作用。至少,已經有一些觀眾評價影片的最後內容足夠狗血,卻不夠“好哭”,並不利於影片的市場表現。
3
—一味“好哭”帶來的天花板—
愛情片不能打法單一。
從《前任3》的相愛不能相守“哭”到風靡社交平臺,到《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絕症分離“悲”出近10億票房,有著“好哭”、“催淚”賣相的華語愛情片開始擁有了不錯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看到的是,接下來的絕大多數愛情片都把撬動市場的希望放在了“好不好哭”上來,一時之間“催淚戳心”成為了愛情片的第一賣點,比如《如果聲音不記得》以“疼痛青春”為核心,《八月未央》背靠著安妮寶貝原著戳心催淚等。
然而,不是所有主打“催淚戳心”的愛情片,都可以讓觀眾心甘情願的買單。這種外在標籤的一味追求,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票房“天花板”的到來。這一點其實從《當男人戀愛時》的市場表現就能看出來,雖然影片的口碑尚可,但預測內地票房難以破億。
不僅如此,包括《當男人戀愛時》在內,愛情片打出來的“催淚”、“悲情”等賣點,往往吸引的是想要進行相應情緒釋放的觀眾。但愛情片的受眾並不僅僅是這些“看別人的故事留自己的淚”的觀眾,反而因為放大“好哭”,讓影片失去了其他觀眾群體的關注,無法撬動更多的市場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語愛情片不能在市場中進行單一的打法,至少“好哭”不是一個可以進行簡單複製的成功密碼,以“好哭”為賣點並不能保證每部影片都能夠調動觀眾情緒、引起共鳴,而是需要為不同影片“對症下藥”,將自身的競爭優勢最大化。
不管怎麼說,在華語愛情片一片“好哭”之前,每年都會出現一批票房不錯的作品在不同方向有所突破,比如2018年的市場上有著《後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無問西東》等多元化愛情片讓人眼前一亮,但目前是更多的影片難以跳出“你哭我也哭”的泥潭。
實際上,集體放大愛情片“好哭”這種情緒賣點,某種程度上也暴露出了宣發營銷存在的惰性問題。隨著《前任3》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先後“一哭而紅”,“催淚戳心”的賣點猶如“燈塔”,接下來屬性接近的愛情片都按照相同模式進行宣發營銷。這往往忽略了影片之間的差異化,除了打擊市場表現之外,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比想象中要大。這一點值得引起其他影片的關注,不僅僅是愛情片。
“好哭”只是外在標籤,並不是華語愛情片可複製的成功密碼。
愛情片的“催淚”失效了?
恰逢端午假期,臺灣愛情片《當男人戀愛時》在內地上映。作為臺灣五年來的愛情電影票房冠軍,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走勢可能和預期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著“哭”出近10億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前,同樣有著“催淚”、“票房冠軍”這種外在標籤的《當男人戀愛時》開始也有著一定的市場期待值。但目前為止,“催淚”這一利器似乎沒有幫助《當男人戀愛時》收割更多的票房成績。
究其根本來看,從《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到《當男人戀愛時》的這個過程中,內地市場出現了不少主打“好哭”的華語愛情片,一路看過來的觀眾或多或少有些“哭夠了”,仍舊有著“絕症”戲碼的《當男人戀愛時》再想要憑藉“苦情”突圍,並不是一件易事。
再加上,《當男人戀愛時》從一開始就打出了“最後20分鐘,別怕哭出聲”的情緒營銷,一旦這20分鐘的影片內容不能滿足大眾幾乎全部集中在此的“好哭”關注,反噬可能無法避免。至少,確實出現了不少觀眾反駁影片的這段內容狗血,卻不夠催淚。這一點值得引起其他愛情片的注意。
1
—“好哭”成了華語愛情片趨勢—
從“好笑”到“好哭”。
華語愛情片在市場上迎來了不少發展拐點,其中一個較為關鍵的節點在於2017年年底。在2017年賀歲檔,《前任3:再見前任》上映,雖然影片是一部包裹著喜劇外衣的愛情片,但宣發營銷抓住了觀眾的情緒——淚點,吃芒果痛哭、主題曲《說散就散》等內容在短影片平臺快速傳播,促使影片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逆襲式的市場表現。
不過,在此之前,無論是《北京遇上西雅圖》這樣的純愛情片、還是《夏洛特煩惱》這樣的“喜劇+”複合型別愛情片,這些被市場和大眾接受和認可的華語愛情片幾乎主打的還是“好笑”這一元素。
此後,“催淚”、“好哭”逐漸成了接下來的華語愛情片最令人矚目的標籤之一,基本在市場上成為主流。2019年,故事核心已經是虐戀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率先突圍,隨後迎來了《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當男人戀愛時》等更多主打“好哭”的愛情片不斷出現。
在近三年票房TOP10的華語愛情片中,有近80%的影片或多或少是打出了“催淚”、“悲情”這一核心賣點的。可以看到,從2019到目前為止,以“催淚”為主題的華語愛情片已經實現了常態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當男人戀愛時》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著諸多類似之處,同樣改編自南韓愛情片,同樣有著“悲情”、“臺灣票房冠軍”這種外在標籤,《當男人戀愛時》所要面對的市場環境也是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完全不同的,不再是從“好笑”到“好哭”的轉折開始,而是悲情愛情片數量增多的“好哭”主流化。
那麼,《當男人戀愛時》想要單純地再次以“好哭”實現市場突圍,難度並不低。畢竟,一路看過來的觀眾們已經哭了很多回了,漸漸迎來了“哭夠了”的臨界點。
此外,對於《當男人戀愛時》這類悲情愛情片來說,往往不是以口碑質量取勝,更多的是靠著觸動更多觀眾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票房上的成功。不過,頻繁出現的悲情愛情片接下來還能再掀起多大的情緒熱潮,似乎已經能夠看到結果了。
2
—忽略內容的“好哭”營銷—
情感共鳴是建立在內容基礎上。
從《當男人戀愛時》的營銷來看,雖然營銷規模受到了疫情影響有所縮減,但是影片的營銷大方向與之前的悲情愛情片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在“催淚”、“好哭”上下功夫。
實際上,《當男人戀愛時》似乎很難不被拿來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做對比。從“夢中的婚禮”版公映海報,到主題曲《有一種悲傷》MV,再到觀影提示“帶足紙巾”,《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一系列營銷動作都精確地瞄準了“悲情”的核心賣點,想要觸動更多的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當男人戀愛時》也基本如此。
只不過,《當男人戀愛時》的宣發動作中一大不同之處在於,影片從一開始就打出了“最後20分鐘,別怕哭出聲”的營銷內容,直接向觀眾指明瞭一點,即影片最後就是讓你哭。
對比來看,這種營銷內容似乎與之前喜劇片的“觀眾笑了多少次”頗為相似。對於影片本身來說,這些營銷內容無可厚非,是在向觀眾傳遞影片是“好哭”或“好笑”的,但同時這樣的營銷內容相當於直接告訴觀眾應該在哪裡哭,或者應該笑多少次,反而變成了一種束縛,並不利於影片的情感釋放。
另一方面,縱觀近幾年的市場上票房成績領先的中中國產影片,像是《你好,李煥英》的母女親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往往都是憑藉情感共鳴實現市場突圍的。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影片內容的基礎上,兩者相輔相成。
對於《當男人戀愛時》來說,進行營銷的目標顯然也是如此。但問題在於,影片針對“最後20分鐘”的情感營銷是簡單粗暴的,並沒有過多地為影片內容服務,造成了觀眾知道“催淚”,卻不知道為什麼“催淚”,只是空洞地進行情緒渲染,自然無法為接下來的情感共鳴做好鋪墊。再加上,影片的悲情殺招是老一套的“絕症+離別”,目前的營銷動作沒能幫助影片觸動更多的觀眾。
尤其是,被營銷動作吸引而來的觀眾所看重的是,《當男人戀愛時》的最後20分鐘是否符合這樣的營銷內容,是否真的能夠調動起來他們的情緒、引發共鳴。一旦幾乎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此的觀眾們得出否定的答案,影片可能收穫的會是無法避免的反噬作用。至少,已經有一些觀眾評價影片的最後內容足夠狗血,卻不夠“好哭”,並不利於影片的市場表現。
3
—一味“好哭”帶來的天花板—
愛情片不能打法單一。
從《前任3》的相愛不能相守“哭”到風靡社交平臺,到《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絕症分離“悲”出近10億票房,有著“好哭”、“催淚”賣相的華語愛情片開始擁有了不錯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看到的是,接下來的絕大多數愛情片都把撬動市場的希望放在了“好不好哭”上來,一時之間“催淚戳心”成為了愛情片的第一賣點,比如《如果聲音不記得》以“疼痛青春”為核心,《八月未央》背靠著安妮寶貝原著戳心催淚等。
然而,不是所有主打“催淚戳心”的愛情片,都可以讓觀眾心甘情願的買單。這種外在標籤的一味追求,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票房“天花板”的到來。這一點其實從《當男人戀愛時》的市場表現就能看出來,雖然影片的口碑尚可,但預測內地票房難以破億。
不僅如此,包括《當男人戀愛時》在內,愛情片打出來的“催淚”、“悲情”等賣點,往往吸引的是想要進行相應情緒釋放的觀眾。但愛情片的受眾並不僅僅是這些“看別人的故事留自己的淚”的觀眾,反而因為放大“好哭”,讓影片失去了其他觀眾群體的關注,無法撬動更多的市場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語愛情片不能在市場中進行單一的打法,至少“好哭”不是一個可以進行簡單複製的成功密碼,以“好哭”為賣點並不能保證每部影片都能夠調動觀眾情緒、引起共鳴,而是需要為不同影片“對症下藥”,將自身的競爭優勢最大化。
不管怎麼說,在華語愛情片一片“好哭”之前,每年都會出現一批票房不錯的作品在不同方向有所突破,比如2018年的市場上有著《後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無問西東》等多元化愛情片讓人眼前一亮,但目前是更多的影片難以跳出“你哭我也哭”的泥潭。
實際上,集體放大愛情片“好哭”這種情緒賣點,某種程度上也暴露出了宣發營銷存在的惰性問題。隨著《前任3》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先後“一哭而紅”,“催淚戳心”的賣點猶如“燈塔”,接下來屬性接近的愛情片都按照相同模式進行宣發營銷。這往往忽略了影片之間的差異化,除了打擊市場表現之外,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比想象中要大。這一點值得引起其他影片的關注,不僅僅是愛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