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攔阻著艦
-
2 # 小鷹說科技
確實是有講究,一般來說,戰鬥機的空中受油裝置有固定式和收放式兩種形式。固定式受油裝置結構簡單、易於加裝,但加裝後飛行中可能會引起座艙噪聲的增加或產生結構振動:收放式受油裝置雖可避免這些問題,但其收放機構的設計和實現難度較大。因此各國現役的機種中,採用固定式受油裝置的仍佔相當數量。
固定式受油裝置是安裝在飛機機體外部,連線受油機空中受油系統的入口,能夠與加油機軟管 - 錐套式加油系統中的錐套聯合工作的一種受油裝置,一般固定在飛機機頭前部、座艙上方、座艙右前方或機翼下方等位置,其安裝原則是保證對接時飛行員有良好的視野,不能影響飛行員的操作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危及飛行員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此安裝原則所有受油方式均需嚴格遵守。
固定式受油裝置由受油插頭和受油管組成,並可根據需要加裝整流罩,主要實現空中對接、提供受油通道等功能,其中受油管外形一般為直線型或倒L型。固定式受油裝置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質量輕、易於佈置、拆卸容易,這些優點使得固定式受油裝置成為最早使用的受油方式,並獲得了廣泛應用。
但飛機安裝固定式受油裝置會在飛行中帶來氣動噪聲及產生結構振動,產生飛行員無法忍受的噪聲,不僅對飛行員的無線電通話產生嚴重干擾,還影響了飛行員作戰或訓練時的注意力;另外也不利於飛機隱身。隨著空中加受油技術的不斷髮展以及新研飛機飛行速度的不斷提高,戰術指標對飛機氣動外形和隱身效能的要求越來越苛刻,攻擊機、戰鬥機等飛機的空中受油技術已全面從固定式受油裝置向可收放式受油裝置轉換。
可收放式受油裝置是指安裝在飛機機體內部,連線受油機空中受油系統的入口,執行正常飛行任務時收藏在機體內,需要執行空中受油任務時從機體放出,能夠與加油機軟管 - 錐套式加油系統中的錐套聯合工作的一種受油裝置。
此類受油裝置是透過改變飛機外形,進而改善飛機氣動效能,提高飛機隱身效能、增強飛機戰鬥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一般安裝在飛機頭部、座艙左前方、座艙右前方、座艙右下方或機翼外掛油箱等位置的機體內,在非加油工況完全消除了由固定式受油裝置引起的振動和噪音。可收放式受油裝置主要由受油插頭、收放式受油探管、訊號機構、整流罩等部分組成,主要實現收放、收放鎖緊、提供收放到位訊號、空中對接、提供受油通道等功能。
-
3 # 迷彩派
當今戰機的受油裝置大致分為三種,固定式、可收放式和受油插座。固定式裝置主要是安裝在機體外部,能夠與加油機對接工作。固定式裝置有很多優點,例如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容易維護等。但事實上這種結構會破壞戰機氣動,從而影響作戰效能。
早年,中國沒有長航程戰鬥機,一旦在外海發生事端,空軍只能乾瞪眼。為此,解放軍專門為殲-8戰機安裝了空中受油裝置。不過部隊在實際使用中發現,自從安上它,殲-8怎麼連“雙二”(兩萬最高升限,兩馬赫最大速度)都不行了?經過長期調查,科研人員發現,原來是受油裝置產生的尾流,導致發動機進氣量不足。
肯定有些人會說“不如將受油裝置遠離發動機進氣口吧”。嗯.....理是這個理,但現實很“骨感”。由於受油管前移,導致座艙視野受到極大影響,影響飛行安全。不光如此,氣流在透過受油裝置時,產生的噪聲非常大。這一點駕駛過殲-8Ⅱ的飛行員深有體會。
所以戰鬥機受油管安裝的位置非常講究,至於造成這些不同設計的原因是什麼?其實跟飛機是否隱身?受油管對氣動佈局影響多大以及採用軟管硬管加油方式有關。
回覆列表
受油管是伴隨空中加油技術的出現而誕生的,其作用毋庸置疑——為作戰飛機加註燃油,隨著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受油管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也得到進化。受油管(受油裝置),有的是機身外接式,有的是機身內建式。受油管無論是內建還是外接,涉及到的都是軟式加油,輸油軟管和作戰飛機的受油管對接從而加註燃油。美軍目前主要採用硬式加油,作戰飛機背部開一個受油口,由帶操作翼面的硬式加油管直接與固定式受油介面對接,流量大、效率高,不過一次只能為一架飛機加註燃油。
F-100D右側機翼受油管
外接受油管為了方便空中對接和飛行員觀察,大都安裝在機身右側、駕駛艙附近。早先F-100D戰鬥機使用的右側機翼外接固定式受油管,這種受油管在高速飛行時會產生較大的阻力。由於離座艙位置較遠,加油過程中不利於觀察,因此後來被安裝在了機頭附近。我軍殲-10安裝的是可拆卸外接受油管,位於機頭右側飛行員視野前方位置,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當執行空戰任務時,受油管可迅速拆下以避免對飛行效能的影響。
鷂式左側進氣道上方的受油管
有的外接受油管還具有伸縮功能,例如A-4戰鬥機的受油管加完油後可以縮排加油杆中。有的外接受油管採用了半埋式設計,例如鷂式的受油管位於機身左側進氣道上方,帶整流罩半埋進機身。
“超軍旗”機頭上方的內建受油管
內建受油管佔據了部分機身內部空間,需要避免對機身裝置的安排造成不利影響,同時要防止出現滲漏的情況發生。
蘇-30SM機頭右側內建受油管
有的內建受油管是內建摺疊式,美洲虎攻擊機的機頭側面有一個凹槽,受油管摺疊其中。需要加油時,外部的整流罩開啟露出受油管;有的是內建伸縮式,F-18戰鬥機的受油管在機頭右側,蘇-30SM戰鬥機的受油管是在機頭右側,“超軍旗”攻擊機則是在機頭上方,同樣是內建伸縮式受油管,美俄法軍機在設計方面又有些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