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史界觀

    氣節過後,可以有不餓死的本領,然後一直保持下去,這才是陶淵明的氣節。

    不為五斗米折腰,在當時他所處的那種環境下,陶淵明的確很有氣節,放棄的不只是五斗米,還有官職和一切收入來源,和五斗米的背後誘惑。若以今天的物價水平,五斗米區區小數,換做當時可不簡單。於是乎,迴歸田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不是一時有氣節,而是有保持氣節的能力,可以一直氣節下去,這才是陶淵明厲害之處。不為五斗米折腰,自己能夠生產五斗米,沒有收入來源,依然自耕自耘,不缺飯食酒肉,橫槊賦詩,東籬把酒黃昏後,才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此,並非陶淵明辭官有氣節,而是辭官後不餓死方顯氣節,氣節也分大小,陶淵明是大氣節可以一邊吃酒一邊罵。而朱自清不領美國救濟糧,在個人是小氣節,有氣節的魄力,沒有保持氣節的能力,只能餓肚子罵。然而,陶淵明的行為不值得學習,也不值得推崇。我輩年輕人,不論如何都應該保持積極進取和向上拼搏的精神,而不是因為有屈原那種“舉世混濁我獨清”的想法,去逃避,逃避又能如何呢?總歸沒有解決問題。不如先努力養活自己,先能自立,然後不斷學習,改變命運。

  • 2 # 吃素的穿山甲

    有才的人就是那麼卓爾不群,譬如陶淵明。

    陶淵明也算是官宦之後,據說曾祖為陶侃,祖父幹過太守一職,父親事蹟雖不可考,從其有一庶妹來推測,能納妾的當不是小戶人家。但按照世俗的觀點來看,他們家族的確是“一代不如一代”,下坡路走得“順水又順風”,到陶淵明這一代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完全靠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慣性在硬撐著。撇開文學成就而言,而陶淵明也未能光大門楣復興家族,終其一生也沒有大富大貴過,一路乾的都是不入流的小官小隸,比如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

    最後留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佳話是在彭澤縣令上的事兒,這也成了他有氣節最有力的直接證據。

    這個故事很簡單,陶淵明在彭澤縣令的位置上不過短短八個月不到的時間,其間他的庶妹因故去世,正好此後不久郡守派督郵例行檢查工作,手下人提醒他要著正裝會見,陶淵明不高興了,於是招呼不打一個就掛冠而去,而且言之鑿鑿地說道:我怎能為區區五斗米,向這個鄉里小兒折腰呢。其實換作郡守親自來,估計陶淵明的態度應該不會是這樣的。

    陶淵明其實還是一個講規則的人,不過不願意按“潛規則”辦事而已。他確實算得上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但這種氣節更由於他詩詞文章的影響被擴大化並有無限拔高的嫌疑。換句話說,一般人這麼幹的話,也不過就影響一陣子而已,很快就籍籍無名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片水花都沒有。

    當時的五斗米的薪水不算低,主要是還有三百畝的官田可以補貼薪水之不足。但陶淵明把這些田主要用來種糧食釀酒。而弔詭的是,歷史上對陶淵明的政績幾乎不見載入,在後人對其評說對中關於其政績也語焉不詳一筆帶過,據此可以揣測,陶淵明儘管有氣節,但確實談不上是一個優秀的官員,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官員。宋代林逋在《省心錄》這樣說: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據此似乎可以這樣總結,陶淵明儘管在文學上開宗立派冠絕千秋,但論為官,確實勉為其難,試想一下,一個整天沉迷於杯中物的官員當然算不上一個好官員,他的為人性格和處事方式註定他無法在官場取得像樣的政績,他的去官,未免是一種最正確的選擇。至於氣節,不必過於糾結其中耿耿於懷,其實還是蘇軾說得好,“貴其真也”這四個字該算是最中肯的評價了,不偏不倚。

  • 3 # 飄落的感覺2008

    氣節,不乞求自己有能力的到的東西。本意指志氣和節操。——百度百科

    氣節,並不以代價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關鍵在於不屈服的堅守。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認為大丈夫應有的氣節;

    屈原縱身跳入汨羅江是氣節;

    蘇武北海牧羊十九年是氣節;

    文天祥誓死不降元是氣節;

    吳佩孚不與日本人同流合汙是氣節;

    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是氣節;

    打工小子孫天帥寧可離職不跪南韓女老闆是氣節;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同樣是氣節。

    還原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不難得出問題的答案:

    陶淵明年輕時也曾有"大濟於蒼生"之志,但東晉門閥當世,政治黑暗,腐敗橫行。本身超然的性格,讓他寧可餓肚子也不願逢迎上司而混跡官場。"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發生在他最後的仕途經歷中(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

    此後無論生活條件如何困苦 ,他都不願出世為官了。朝廷曾多次徵召他出任著作郎,都被其拒絕。最後在貧困交加中離開人世。

    如果這樣"寧可病餓而死,也不願與黑暗的官場同流合汙"都不是有氣節的話,那麼在當時的情況怎麼才算有氣節呢?

  • 4 # 南枝寫歷史

    個人認為他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精神。

    他一生清明廉政,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的他與當時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格格不入。

    他將近四十歲的懷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度出仕,出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

    劉裕是個野心家,陶淵明入幕不久後,便看到劉裕為達自身目的,剪除異已,殺害討伐恆玄的有功之士,種種的黑暗現象,使陶淵明感到失望,由於對當時社會現狀的無力改變,於是他只能藉助創作來塑造一個幻想出來的美好世界,《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公元405年8月,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最後一次出仕,是在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

    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來了解情況,督郵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身穿官服,束帶見之,不然有失體統,會對大人不利!”陶淵明不由嘆聲說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陶淵明最後作《歸去來兮辭》,表明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從此歸隱田園,正式過起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生活。

    他四十四歲那年,家中火災,這場大火將他的房屋燒的盡毀,農田也受災嚴重,只能被迫遷居,後來朝廷詔徵他為著作佐郎,他稱病沒有應徵。不願意再出仕為官受祿的他,使得本就貧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當一個人餓的要死時,會作出什麼樣的抉擇呢?

    有一年,潯陽柴桑旱災,蝗蟲過境,導致顆粒無收的陶淵明,家裡已經無米下鍋,妻兒大小已經餓的面黃肌瘦,傲骨錚錚的陶淵明為官時不願為勢力小人彎下腰身,為民後的他卻不得不為生活低下了頭顱。

    陶淵明步履蹣跚的來到一處農家,在門外徘徊許久才抬手敲門,農家主人看著他一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羞窘模樣,知道他此舉是來“借米”的,乞食,畢竟對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人來說,都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農家主人本來就對陶淵明的詩詞和操行仰慕已久,於是把他帶到廳中,相識不久的二人就這樣把酒交談起來,直至黃昏後,又留陶淵明吃了一頓飯,還贈送了幾袋米,陶淵明臨走時對農家主人說:“感謝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慚愧的是我無韓信的才能,難以報答您,但是這份恩惠,我會永遠銘記在心”。

    公元427年,他走完了自己63歲的生命歷程,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貴,“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是他對自己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股技術分析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