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ls
-
2 # 湖曉千
為了買個放心,手術前送紅包己經成為一種不良的風氣。使得送紅包之風履禁不止。更有越來越烈之勢。
例一,因膽囊炎膽石症入院,並擇期手術。塞給主刀醫生2000元,術前醫生退還了紅包。病人立即要求出院,理由是醫生怕做不好手術把錢退回來了,再找個做手術有把握的醫院。
例二,一位老人患膽石症入院手術,囑兒子必須給主刀醫生紅包,不然就不做。兒子第一次送紅包遭拒,老人逼著兒子送第二次。找了個機會進到醫辦室把錢放在書本下。手術結束了,錢又退回來了。
例三,一個初產婦被安排在下午剖腹產。術後逢人就說剖腹產前一定送紅包。不送紅包要麼安排上午第一臺手術練手,要麼安排下午最未臺手術,那時精力疲備做的不仔細。看我的刀疤多大,邊說邊掀起衣服讓人看她肚皮上的疤。
其實每個醫生都想做好每次手術。手術的成功是每個醫生的成就。我見過一個年輕腹外醫生,把手術成功的病例密密碼碼寫滿日記本。蘭尾術223例,膽切25例,胃次全切58例。一則在祝福自己的成長。二則鼓勵自己奮進。他們想到的是技術精益求精。我外甥患先心臟,心室間膈缺損,在某醫院做心間膈修䃼術。術前送了3000元紅包。岀院結算時打到住院押金中。主刀醫師解釋:我需要的是成就,你們比我需要錢。
其實醫生的心底本來都很純樸善良,社會的風氣一步步使有些走向畸途。單靠行政措施是無法禁止的,利益面前不惜會有人挺而走險。只要大家都不送紅包,我想這個風氣才能被剎住。
-
3 # 陰姐
誰說現在的醫生手術不收紅包了?可能有不收的,但是收紅包的還是多數的。病人在手術前送紅包是送個安心,也是自願吧!哪個醫院現在都有個簽字形式,就是承諾不送醫生紅包,實際上還是會送的,心照不宣而己。
-
4 # 可靠原野Hz
因為現在醫院制度有六不準裡面有一個就是不收患者紅包,其次醫生醫德醫風比較高,畢竟醫者仁心仁術嘛,不管怎麼樣,醫生收不收紅包,他們都本著對患者負責任的態度,他們都會盡心盡力盡責把患者手術動好,否則誰還敢去醫院看病。誰還敢相信醫生,把自己命交給醫生,你說對不對。
-
5 # 南開小胖
為什麼要給做手術的醫生送紅包呢?難道患者入院治療手術不是醫生的工作嗎?沒有必要給紅包。俺娘前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的骨折之後的手術,術後恢復得理想。沒有送紅包,照樣得到醫生和護士的精心診治和護理,俺們心存感激哈!
-
6 # 新奇的世界
不給紅包就不好好手術,沒有醫德做什麼醫生?不塞紅包就不放心,誰造就了這種悲哀?就應該給收紅包的醫生定罪,塞紅包的罰款,這樣風氣才會好。
-
7 # 記者肖正
所謂“禮尚往來”的不正之風已經觸及到醫療機構,但大部分的正規醫院,有很嚴格的規章約束,更有多個醫院的舉報電話在其中。
2019年9月17日,先前媒體爆料,山西某醫院手術前醫師收取患者一摞鈔票的事件,而院方解釋說,是給受邀外地手術醫師的錢,但沒有任何收據。對此北京有律師明確指出,此行為醫院方面明顯違規: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的《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衛生部令第42號)第十五條規定:“邀請醫療機構支付會診費用應當統一支付給會診醫療機構,不得支付給會診醫師本人。會診醫療機構由於會診產生的收入,應納入單位財務部門統一核算。”目前涉案醫師已被停職。
2018年5月25日,先前媒體爆料稱,河南某家醫院患者發帖控訴醫院醫生,在治療期間加患者微信,主動索要患者錢財,而患者也在帖子上說過曾拒絕給錢,其醫生還恐嚇患者“次日手術”的威脅。最不能理解的是醫生收取患者“紅包”後,第二天的手術失敗,導致患者大面積感染,此事過後該地區醫院發來結果如下
回覆列表
收紅包已被全華人民批判了幾十年,多數醫院的處罰嚴厲,比如名聲丟人,當年評職晉級無緣,扣罰季度獎金等。不收,家屬一般不放心,但是換位思考,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生不希望手術失敗,一旦失敗,病人白挨一刀,主刀醫生是自豪驕傲?還是遺憾難受丟人?甚至擔心醫鬧?答案很明確。還有百分之一的醫生不太在乎手術效果,還真有個別馬大哈醫生,他收了紅包也沒用,不過這種人早巳被踢出外科隊伍,哪個醫院會用他?你還不放心,多問問你病房巳手術病人之家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