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1000文 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曆志上》 一斤16兩 肉價不知道 古時一般吃兩餐甚至一餐具體多少不知道 但那時畝產200+ 還得上稅十五稅一(最好時三十稅一) 實在不知道 沒資料沒法算 抱歉 你說的是漢朝的黃金還是金?漢代金是指金屬的意思,金有三種,黃金、白金(白銀)、赤金(黃銅),漢代一般賞賜某人多少多少金,是指黃銅而不是黃金。如果賞賜黃金是需要專門說明的下面這段是搜到的資料 主要是計算北宋時期的貴金屬 你可以重點看一下《潛規則》的那部分 因為《萬曆十五年》和《潛規則》都是明史的研究著作古代的金銀銅等貨幣的購買力一直是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這部閒話水滸也將宋代的貨幣轉換成今天的人民幣以符合現代語境。無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貨幣的專家,要完全精確的換算顯然是不可能的。這裡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估算數字,讓讀者可以有個基本的概念。一般說來,古代貨幣基本以金,銀,銅錢(其實是含銅為主的合金)為主要貨幣。而宋代和後來的明清兩代的銀本位制不同,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幣,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使用的。銅錢的基本單位為“文“,和“貫(緡)“,一貫合1000文。宋代財政緊張的時候有過800文,850文當一貫的情形。另外還有折二錢,當三錢,當十錢等變相通貨膨脹的時候。比方說楊志殺牛二那一節,牛二就曾用當三錢來讓楊志試刀,當三錢顧名思義就是一錢當作三錢,而蔡京當宰相的時候甚至出過當十錢。為了簡化我們的計算方法,無齋主人忽略這些因素。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這麼個假設,就是: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當代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飛新傳》的第7章“克服襄漢“一章中,曾經提到朝廷在給岳飛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銀和五千兩金折支,當時金銀尚未作為獨立的貨幣使用“。從而可見南宋初40萬貫銅錢,相當於10萬兩銀子和5000兩金子,基本在數量級上符合上面的這個假設。要討論貨幣購買力,必須先提一下兩位名家的方法。黃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國大歷史》中基本以黃金的價格作為基準來換算的,他基本是依據1兩金=10兩銀=10貫這個假設,而以國際金價來推算1貫銅錢今天的價值的。.先生在他的《潛規則》一書中則是同時使用了米價和銀價作為基準,給出了兩個數字。而.先生偏重於取由米價換算出來的那個資料。那麼根據二位先生的方法,我們來看看宋代的一貫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幣1)黃金基準國際牌價,金價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我們就以400美元為一盎司。一盎司為28.3克。宋制1市斤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釣銅則,自記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1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於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對人民幣8.23元來算,相當於4650元。根據假設1兩金為10兩銀即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於465元。2)白銀基準國際牌價,銀價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同金價的換算相仿,一兩銀子也就是一貫銅錢,相當於70元人民幣。3)米價基準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麼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1貫左右應該算比較合理的。如果按現今大米價格每公斤2.5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貫銅錢合148元人民幣。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三個價格,按黃金換算的465元,按白銀換算的70元和按糧價換算的148元。由於中國不是主要產銀國,而且工業化後提煉銀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銀子的價值肯定要大幅度高於現在的價值。顯然以今天的銀價作為參照體是不合理的。這從今天銀價6美元一盎司金價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兩黃金能換66兩銀子,而我們假設的古代金銀兌換率是1:10。而黃金的產量穩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國作為重要硬通貨儲備。所以用黃金作為基準比較合理。此外,雖然現代技術的大幅度發展,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使得糧食產量大為提高,但是今天消費糧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據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約不到5000萬人口,而今天中國已經有13億人口。民以食為天,糧價應該還是一個重要的基準。因此無齋主人就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銅錢定為300元人民幣。因此我們有下面基本換算:1兩金=3000元人民幣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1文銅錢=0.3元人民幣以這個兌換率來看看宋代官員的薪水。根據宋史職官志,宋代一個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幣,年薪108萬。一個普通從8品的縣令月薪15貫,合人民幣4500元,年薪5萬4千,考慮到宋代一個縣令不過管幾千戶人家,也算不錯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還有職錢,祿粟,?呷艘鋁?,廚料,薪炭諸物,增給,公用錢,給券,職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貼。難怪人稱宋代對官員的優渥無與倫比。也難怪宋江削尖了腦袋想招安當官。從水滸上的具體事例來看,這個兌換率也比較合理。第十五回吳用去勸說三阮入夥劫生辰綱時,吳用讓阮小七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差不多就是一兩銀子換300人民幣的樣子。此外,第十回林沖風雪山神廟,陸謙在李小二店裡招待管營和差撥時曾拿出一兩銀子,點了三四瓶好酒,菜隨便上。同樣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也是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一般來說一個普通小飯館,300元人民幣三個人吃的確是可以隨便點菜了。再看看水滸中其他幾個例子,楊志東京賣刀的時候,牛二曾說“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錢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幣9元,很合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時候,曾用5兩銀子定製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禪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鐵,考慮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別定做的,1500元人民幣也不算過分。但是智取生辰綱的時候白勝賣給楊志一夥的家釀村酒要5貫錢,1500元人民幣就有點太黑心了,也許是因為當時黃泥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勝又處於壟斷地位,同時還有晁蓋一夥在競相抬價,才把這桶酒炒成天價的吧。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與錢幣流通三國時期劉備的益州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故社會經濟比北方發展較快。蜀漢建國以後,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北伐曹魏之始,諸葛亮又先後在漢中一帶實行屯田制度,不僅減少了軍糧運輸,也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特別是成都的織錦“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遠銷吳、魏,是軍費的一大來源。蜀都成都也是當時最大的商業都市之一,“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巨千;財貨山積,纖麗星繁。”其興盛景象可以想見。孫吳所在江淮地區的社會經濟起步較晚,故最為落後。但由於這裡戰亂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遷居江南,給這裡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的勞動力,使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加之吳國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積顯著擴大,耕作技術和農產量也有了很大提高。魏國創立後,在經濟上採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無地或無生畜的農民,統一組織耕種官田,這是組織流民歸農的有效辦法,在客觀上起了進步作用,對組織生產、恢復社會秩序、增強魏國的實力、統一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在江南地廣人稀的地方,擴大開闢面積,興修水利,提高產量;建置大規模的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當時江南的武昌是冶煉中心,連銅合金銀製造業也很發達,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當時魏國有很多的商業交通貿易中心城市,還和海外的一些國家有貿易交往,商業經濟也很發達。西晉統一全國後,農業上推出了佔田制和課田制 ,這是西晉的主要土地制度。當時的西晉面臨著經過三國長期戰爭後的經濟蕭條局面。西晉採取了獎勵農桑、表彰生產的經濟政策,召回流民,增加農業人口,表彰生產搞得好的官吏。此外興修水利也取得了好的效果,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發展。到了東晉時,中國南方經濟得到了一定的開發,農業上生產技術有所提高,大量開墾荒地。實行精耕細作,推廣牛耕使耕田的速度加快了,產量大為提高。興修的水利工程擴大了灌溉面積,防治水患災害,使得農作物得到更好的生長。手工業方面,冶煉業得到了發展,“灌鋼”技術的發明,把生鐵和熟鐵混雜在一起,工藝簡便,生產效率更高,鋼鐵的質量也更好。 紡織業用麻織成的布,品種增加了,質量提高了。 當時紙張已經完全替代了竹簡和絹錦。貿易也有很大發展,南北互市和海外貿易主要由官府掌握,私人經營商業的很多,交易的大宗物品是糧食、布帛、魚、鹽等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總之三國之後由於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逐漸穩定,經濟上有所恢復和發展,人們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之後發展經濟的願望更加迫切了。在中國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各地競相鑄錢,鑄錢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前所未有。據史書記載,當時鑄錢“堆積如丘山,市上交易,用車載錢”。當時曾經把鑄錢用的原材料――鐵,拿出來“數千萬斤塞浮山堰決口”。可見錢幣之多,已到了何等程度。當時人們的思想認為錢能操縱人的命運,主要表現在社會風氣貪財如命。晉武帝賣官,錢入私門。私門(有權勢人)出賣官爵,是貪財的一種方法。士族自矜門第清高,對商賈極其賤視。法令規定市儈都得戴頭巾,巾上寫明姓名及所賣物品名,一腳著白鞋,一腳著黑鞋。商賈的社會地位很低,可是士族多兼做商賈,並不因為商是賤業而不屑為。例如大名士王戎有許多園田,親自拿著籌碼算賬,晝夜忙得不得了。家有好李,怕買者得好種,鑽破李核才拿到市上出賣。有勢力人家霸佔水利造水碓,替別人舂米取酬,稱為舂稅。潘岳《閒居賦序》說他住在園裡賣鮮魚、蔬菜和羊酪,並收舂稅,一家人生活舒適。可見經營商業是貪財的又一方法。晉惠帝時,石崇做荊州刺史,劫奪外國使者和商客,積財物成鉅富。家有水碓三十餘區,奴八百餘人,還有大量的珍寶錢財和田宅。可見劫奪是貪財的又一方法。《晉律》規定自死罪以下都可以用錢贖罪。貪財即使犯了罪,不一定是死罪,贖死罪也不過黃金二斤,所以只要有錢財可得,任何一種方法他們都敢採用。晉國統治階級愛錢,唯錢是求,後世稱為“錢鬼”。而這些也影響了社會上的人,金錢支配了人們的交往、言談、行事等等。中國古代用穀物、布帛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這種情況早在西漢就已出現,東漢時更加盛行。到中國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顯得更加突出了。據史書記載,中國南北朝時期,在南北長期對立中,儘管戰爭總是不斷,但在戰爭的空隙,經濟的交往總是連綿不斷,商品交換非常活躍;而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換中,貨幣的使用幾乎廢棄,在商品交換中都是使用絹帛。從當時南朝、北朝商品交換的品種來看,北朝需要南朝的物品有甘蔗、橘柚,以及北方官員、貴族享用的高階奢侈品;南朝急需北朝的物品有:馬匹、駱駝、皮毛製品等等。當時南朝、北朝商品交換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官方主辦的“通市”,由南朝、北朝的官方主持;二是走私,這種走私在民間、官員、軍隊中間都有。據史書記載,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也就是宋國、魏國戰後的第二年,北魏向宋國提出兩國“互市”的要求,朝廷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江夏王義恭、建平王宏、何尚之、何偃等,都表示贊成互市,但柳元景、王玄謨等大臣反對馬上互市,理由是“虜雖說互市,實為窺測國情,答應了他們,必生邊患”。但朝廷考慮到兩國互市可取得不少的經濟利益,最後還是同意了。中國古時候經常用穀物、布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在王莽篡位及東漢時期,有時在市場上谷帛也代替貨幣充當過流通領域內的支付手段,只是到了南北朝時期,谷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範圍較廣,以致在社會上曾經出現“廢棄貨幣”、“忘記貨幣”、“不準使貨幣”的現象。這是因為市場上錢幣缺乏。晉朝統治者主要沿用漢朝的“五銖錢”貨幣,因此,鑄幣數量不多,遠遠滿足不了當時市場流通的需要。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記載,當時南朝的宋大臣範泰,曾寫奏議反映國庫貨幣減少,市場流通使用的貨幣奇缺的情況,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因此,人們在市場上不得不用谷帛當做貨幣流通,而且貨幣制度也不統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較大,魏晉前期,東晉、宋、齊、梁、陳偏安江南;後來,北方先有五胡十六國,後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代相繼更替。由於朝代不斷改換,致使貨幣制度很不統一,南朝的貨幣制度在北朝行不通,北朝的貨幣制度在南朝也不能實行,所以人們寧肯在南朝、北朝商品交換中收受谷帛,而不願意收受貨幣。當時市場物價波動劇烈,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南齊大臣劉纘看到北魏的市場上金、玉、珠寶價格比南朝低了好幾倍,感到奇怪,北魏派出接待的主客令謊稱:“我朝不重金玉,所以賤同瓦礫。”還有,北魏文成帝興安元年(公元452年),陝城鎮將崔寬看到弘農這個地方出產的漆、蠟、竹、木價錢比南朝市場上便宜好幾倍,於是他利用職權走私,發了大財。由此可見,當時南朝、北朝市場物價差別如此之大,人們認為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換中,收受谷帛比收受貨幣風險小,安全有可靠保證。以上這些就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貨幣流通情況的一些特點。可以看出,當時是起碼是沒有文這個貨幣單位的!基本單位中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兌換關係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金屬價格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黃金:100元/克白銀:2元/克黃銅:0.02元/克推算結果為:1兩黃金:約值4000元1兩白銀:約值8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糧食價格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透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上白米(石)九錢五分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釐八錢下白米(石)八錢三分白麵(斤)九文銀每兩換錢一千文”還有“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兩白銀:約值17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1文錢=人民幣0.2元另外:1石米=1兩白銀宣告: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資料,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噹噹,明碼標價。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庫平營造制”,與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約等於國際標準制的600克(597克多點)。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有殘餘。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黃金的計量單位“兩”、“錢”就是用庫平營造制的計量單位。一“兩”相當於國際標準制37.5克,一“錢”相當於國際標準制3.75克。1930年代,南京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並統一中國度量衡制度,解決不同地區之間度量衡差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障礙,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了度量衡改革。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需要,將“庫平營造制”改革為“市制”,為與國際接軌,將“市制”與國際標準制方便換算。特將“一營造尺”改為“一市尺”,等於33.33釐米=0.3米;一公里等於二市裡。“一庫平斤”改為“一市斤”等於500克=0.5公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稱“一二三制”。“市制”與“庫平營造制”計量接近,老百姓易於接受。而市制與公制換算簡單,能為國際貿易接受。俗稱“斤有所短、尺有所長”,即市斤比庫平制重量小,市尺比營造制長。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稱成功。為以後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今仍在發揮其基本作用。民國時期的另一個大的改革是幣制改革。北洋政府時期在幣制改革上的一個較大動作是“廢兩改元”。清末時,雖然中國也有銀鑄幣,但貨幣制度是以銀兩為單位,制錢(包括銅錢與銅元)為主要流通的輔幣。貨幣單位相當混亂。既有以庫平兩為單位的計量,也有以海關兩為單位的計量。同時,銀鑄幣和銀兩的成色也極不一致。這個混亂的幣制極大地阻礙著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幣制改革:“廢兩改元”。即北洋政府頒佈“國幣條例”,規定以銀元為基本貨幣單位,停止銀兩流通。一元銀元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銀量為85。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以銅元為輔幣,停止銅錢的流通。一元銀元與銅元的比價基本上在180--188之間漲落。俗稱“洋長洋短”。每日銀樓或銀行都會發布當日銀價。當銀價上漲時,稱為“洋長”,當銀價下跌時稱為“洋短”。民間小額交易基本上以銅元計價為主。銀行發行紙幣以元為單位,一元紙幣兌換一元銀元。貨幣以銀為本位。這次幣制改革使全國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統一。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另一次幣制改革是南京政府為解決金融危機而進行的。30年代時美國貨幣放棄銀本位,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盎斯黃金等於35美元。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倫敦)收購白銀,導致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中國的貨幣制度是以銀為本位,但自己產銀不多。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在東北、華北大搞武裝走私,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同時,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的貨幣升值,進口狂增、出口受阻,影響經濟與發展國際收支平衡,如不及時改革將導致中國金融崩潰。南京政府與英國、美國談判貨款為幣制改革提供外匯保證。最後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援(詳見《中美白銀談判》)。於是,南京政府決定進行幣制改革,停止銀元流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後增加)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用於交易與完糧納稅。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現在看電視劇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這裡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計程車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到了民國時候,就流通銀元了,稱為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比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平折算今日的購買力,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35元左右。考慮到生產的發展,糧食和日用品價格的下跌,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銀子價格算,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50-60元左右。當時辦一個比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一較輛當時比較好的轎車大約是1000元。所以不會有拿出一個銀元買一個饅頭的情形出現,最多一個銅板。銀票其實是山西票號發的匯兌憑證,有密押的,不是見票即兌的銀行券(鈔票)。用銀票是要付匯兌費用的。銀票做大宗買賣的商人用得著。它可避免攜帶大量現銀的風險,而且方便,並與自己攜帶大量現銀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員是用不著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來支付款項。即使你拿出來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個人支票還不如.
一貫1000文 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曆志上》 一斤16兩 肉價不知道 古時一般吃兩餐甚至一餐具體多少不知道 但那時畝產200+ 還得上稅十五稅一(最好時三十稅一) 實在不知道 沒資料沒法算 抱歉 你說的是漢朝的黃金還是金?漢代金是指金屬的意思,金有三種,黃金、白金(白銀)、赤金(黃銅),漢代一般賞賜某人多少多少金,是指黃銅而不是黃金。如果賞賜黃金是需要專門說明的下面這段是搜到的資料 主要是計算北宋時期的貴金屬 你可以重點看一下《潛規則》的那部分 因為《萬曆十五年》和《潛規則》都是明史的研究著作古代的金銀銅等貨幣的購買力一直是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這部閒話水滸也將宋代的貨幣轉換成今天的人民幣以符合現代語境。無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貨幣的專家,要完全精確的換算顯然是不可能的。這裡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估算數字,讓讀者可以有個基本的概念。一般說來,古代貨幣基本以金,銀,銅錢(其實是含銅為主的合金)為主要貨幣。而宋代和後來的明清兩代的銀本位制不同,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幣,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使用的。銅錢的基本單位為“文“,和“貫(緡)“,一貫合1000文。宋代財政緊張的時候有過800文,850文當一貫的情形。另外還有折二錢,當三錢,當十錢等變相通貨膨脹的時候。比方說楊志殺牛二那一節,牛二就曾用當三錢來讓楊志試刀,當三錢顧名思義就是一錢當作三錢,而蔡京當宰相的時候甚至出過當十錢。為了簡化我們的計算方法,無齋主人忽略這些因素。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這麼個假設,就是: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當代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飛新傳》的第7章“克服襄漢“一章中,曾經提到朝廷在給岳飛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銀和五千兩金折支,當時金銀尚未作為獨立的貨幣使用“。從而可見南宋初40萬貫銅錢,相當於10萬兩銀子和5000兩金子,基本在數量級上符合上面的這個假設。要討論貨幣購買力,必須先提一下兩位名家的方法。黃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國大歷史》中基本以黃金的價格作為基準來換算的,他基本是依據1兩金=10兩銀=10貫這個假設,而以國際金價來推算1貫銅錢今天的價值的。.先生在他的《潛規則》一書中則是同時使用了米價和銀價作為基準,給出了兩個數字。而.先生偏重於取由米價換算出來的那個資料。那麼根據二位先生的方法,我們來看看宋代的一貫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幣1)黃金基準國際牌價,金價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我們就以400美元為一盎司。一盎司為28.3克。宋制1市斤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釣銅則,自記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1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於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對人民幣8.23元來算,相當於4650元。根據假設1兩金為10兩銀即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於465元。2)白銀基準國際牌價,銀價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同金價的換算相仿,一兩銀子也就是一貫銅錢,相當於70元人民幣。3)米價基準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麼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1貫左右應該算比較合理的。如果按現今大米價格每公斤2.5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貫銅錢合148元人民幣。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三個價格,按黃金換算的465元,按白銀換算的70元和按糧價換算的148元。由於中國不是主要產銀國,而且工業化後提煉銀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銀子的價值肯定要大幅度高於現在的價值。顯然以今天的銀價作為參照體是不合理的。這從今天銀價6美元一盎司金價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兩黃金能換66兩銀子,而我們假設的古代金銀兌換率是1:10。而黃金的產量穩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國作為重要硬通貨儲備。所以用黃金作為基準比較合理。此外,雖然現代技術的大幅度發展,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使得糧食產量大為提高,但是今天消費糧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據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約不到5000萬人口,而今天中國已經有13億人口。民以食為天,糧價應該還是一個重要的基準。因此無齋主人就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銅錢定為300元人民幣。因此我們有下面基本換算:1兩金=3000元人民幣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1文銅錢=0.3元人民幣以這個兌換率來看看宋代官員的薪水。根據宋史職官志,宋代一個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幣,年薪108萬。一個普通從8品的縣令月薪15貫,合人民幣4500元,年薪5萬4千,考慮到宋代一個縣令不過管幾千戶人家,也算不錯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還有職錢,祿粟,?呷艘鋁?,廚料,薪炭諸物,增給,公用錢,給券,職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貼。難怪人稱宋代對官員的優渥無與倫比。也難怪宋江削尖了腦袋想招安當官。從水滸上的具體事例來看,這個兌換率也比較合理。第十五回吳用去勸說三阮入夥劫生辰綱時,吳用讓阮小七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差不多就是一兩銀子換300人民幣的樣子。此外,第十回林沖風雪山神廟,陸謙在李小二店裡招待管營和差撥時曾拿出一兩銀子,點了三四瓶好酒,菜隨便上。同樣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也是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一般來說一個普通小飯館,300元人民幣三個人吃的確是可以隨便點菜了。再看看水滸中其他幾個例子,楊志東京賣刀的時候,牛二曾說“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錢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幣9元,很合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時候,曾用5兩銀子定製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禪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鐵,考慮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別定做的,1500元人民幣也不算過分。但是智取生辰綱的時候白勝賣給楊志一夥的家釀村酒要5貫錢,1500元人民幣就有點太黑心了,也許是因為當時黃泥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勝又處於壟斷地位,同時還有晁蓋一夥在競相抬價,才把這桶酒炒成天價的吧。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與錢幣流通三國時期劉備的益州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故社會經濟比北方發展較快。蜀漢建國以後,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北伐曹魏之始,諸葛亮又先後在漢中一帶實行屯田制度,不僅減少了軍糧運輸,也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特別是成都的織錦“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遠銷吳、魏,是軍費的一大來源。蜀都成都也是當時最大的商業都市之一,“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巨千;財貨山積,纖麗星繁。”其興盛景象可以想見。孫吳所在江淮地區的社會經濟起步較晚,故最為落後。但由於這裡戰亂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遷居江南,給這裡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的勞動力,使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加之吳國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積顯著擴大,耕作技術和農產量也有了很大提高。魏國創立後,在經濟上採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無地或無生畜的農民,統一組織耕種官田,這是組織流民歸農的有效辦法,在客觀上起了進步作用,對組織生產、恢復社會秩序、增強魏國的實力、統一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在江南地廣人稀的地方,擴大開闢面積,興修水利,提高產量;建置大規模的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當時江南的武昌是冶煉中心,連銅合金銀製造業也很發達,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當時魏國有很多的商業交通貿易中心城市,還和海外的一些國家有貿易交往,商業經濟也很發達。西晉統一全國後,農業上推出了佔田制和課田制 ,這是西晉的主要土地制度。當時的西晉面臨著經過三國長期戰爭後的經濟蕭條局面。西晉採取了獎勵農桑、表彰生產的經濟政策,召回流民,增加農業人口,表彰生產搞得好的官吏。此外興修水利也取得了好的效果,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發展。到了東晉時,中國南方經濟得到了一定的開發,農業上生產技術有所提高,大量開墾荒地。實行精耕細作,推廣牛耕使耕田的速度加快了,產量大為提高。興修的水利工程擴大了灌溉面積,防治水患災害,使得農作物得到更好的生長。手工業方面,冶煉業得到了發展,“灌鋼”技術的發明,把生鐵和熟鐵混雜在一起,工藝簡便,生產效率更高,鋼鐵的質量也更好。 紡織業用麻織成的布,品種增加了,質量提高了。 當時紙張已經完全替代了竹簡和絹錦。貿易也有很大發展,南北互市和海外貿易主要由官府掌握,私人經營商業的很多,交易的大宗物品是糧食、布帛、魚、鹽等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總之三國之後由於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逐漸穩定,經濟上有所恢復和發展,人們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之後發展經濟的願望更加迫切了。在中國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各地競相鑄錢,鑄錢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前所未有。據史書記載,當時鑄錢“堆積如丘山,市上交易,用車載錢”。當時曾經把鑄錢用的原材料――鐵,拿出來“數千萬斤塞浮山堰決口”。可見錢幣之多,已到了何等程度。當時人們的思想認為錢能操縱人的命運,主要表現在社會風氣貪財如命。晉武帝賣官,錢入私門。私門(有權勢人)出賣官爵,是貪財的一種方法。士族自矜門第清高,對商賈極其賤視。法令規定市儈都得戴頭巾,巾上寫明姓名及所賣物品名,一腳著白鞋,一腳著黑鞋。商賈的社會地位很低,可是士族多兼做商賈,並不因為商是賤業而不屑為。例如大名士王戎有許多園田,親自拿著籌碼算賬,晝夜忙得不得了。家有好李,怕買者得好種,鑽破李核才拿到市上出賣。有勢力人家霸佔水利造水碓,替別人舂米取酬,稱為舂稅。潘岳《閒居賦序》說他住在園裡賣鮮魚、蔬菜和羊酪,並收舂稅,一家人生活舒適。可見經營商業是貪財的又一方法。晉惠帝時,石崇做荊州刺史,劫奪外國使者和商客,積財物成鉅富。家有水碓三十餘區,奴八百餘人,還有大量的珍寶錢財和田宅。可見劫奪是貪財的又一方法。《晉律》規定自死罪以下都可以用錢贖罪。貪財即使犯了罪,不一定是死罪,贖死罪也不過黃金二斤,所以只要有錢財可得,任何一種方法他們都敢採用。晉國統治階級愛錢,唯錢是求,後世稱為“錢鬼”。而這些也影響了社會上的人,金錢支配了人們的交往、言談、行事等等。中國古代用穀物、布帛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這種情況早在西漢就已出現,東漢時更加盛行。到中國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顯得更加突出了。據史書記載,中國南北朝時期,在南北長期對立中,儘管戰爭總是不斷,但在戰爭的空隙,經濟的交往總是連綿不斷,商品交換非常活躍;而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換中,貨幣的使用幾乎廢棄,在商品交換中都是使用絹帛。從當時南朝、北朝商品交換的品種來看,北朝需要南朝的物品有甘蔗、橘柚,以及北方官員、貴族享用的高階奢侈品;南朝急需北朝的物品有:馬匹、駱駝、皮毛製品等等。當時南朝、北朝商品交換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官方主辦的“通市”,由南朝、北朝的官方主持;二是走私,這種走私在民間、官員、軍隊中間都有。據史書記載,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也就是宋國、魏國戰後的第二年,北魏向宋國提出兩國“互市”的要求,朝廷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江夏王義恭、建平王宏、何尚之、何偃等,都表示贊成互市,但柳元景、王玄謨等大臣反對馬上互市,理由是“虜雖說互市,實為窺測國情,答應了他們,必生邊患”。但朝廷考慮到兩國互市可取得不少的經濟利益,最後還是同意了。中國古時候經常用穀物、布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在王莽篡位及東漢時期,有時在市場上谷帛也代替貨幣充當過流通領域內的支付手段,只是到了南北朝時期,谷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範圍較廣,以致在社會上曾經出現“廢棄貨幣”、“忘記貨幣”、“不準使貨幣”的現象。這是因為市場上錢幣缺乏。晉朝統治者主要沿用漢朝的“五銖錢”貨幣,因此,鑄幣數量不多,遠遠滿足不了當時市場流通的需要。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記載,當時南朝的宋大臣範泰,曾寫奏議反映國庫貨幣減少,市場流通使用的貨幣奇缺的情況,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因此,人們在市場上不得不用谷帛當做貨幣流通,而且貨幣制度也不統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較大,魏晉前期,東晉、宋、齊、梁、陳偏安江南;後來,北方先有五胡十六國,後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代相繼更替。由於朝代不斷改換,致使貨幣制度很不統一,南朝的貨幣制度在北朝行不通,北朝的貨幣制度在南朝也不能實行,所以人們寧肯在南朝、北朝商品交換中收受谷帛,而不願意收受貨幣。當時市場物價波動劇烈,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南齊大臣劉纘看到北魏的市場上金、玉、珠寶價格比南朝低了好幾倍,感到奇怪,北魏派出接待的主客令謊稱:“我朝不重金玉,所以賤同瓦礫。”還有,北魏文成帝興安元年(公元452年),陝城鎮將崔寬看到弘農這個地方出產的漆、蠟、竹、木價錢比南朝市場上便宜好幾倍,於是他利用職權走私,發了大財。由此可見,當時南朝、北朝市場物價差別如此之大,人們認為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換中,收受谷帛比收受貨幣風險小,安全有可靠保證。以上這些就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貨幣流通情況的一些特點。可以看出,當時是起碼是沒有文這個貨幣單位的!基本單位中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兌換關係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金屬價格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黃金:100元/克白銀:2元/克黃銅:0.02元/克推算結果為:1兩黃金:約值4000元1兩白銀:約值8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糧食價格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透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上白米(石)九錢五分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釐八錢下白米(石)八錢三分白麵(斤)九文銀每兩換錢一千文”還有“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兩白銀:約值17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1文錢=人民幣0.2元另外:1石米=1兩白銀宣告: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資料,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噹噹,明碼標價。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庫平營造制”,與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約等於國際標準制的600克(597克多點)。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有殘餘。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黃金的計量單位“兩”、“錢”就是用庫平營造制的計量單位。一“兩”相當於國際標準制37.5克,一“錢”相當於國際標準制3.75克。1930年代,南京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並統一中國度量衡制度,解決不同地區之間度量衡差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障礙,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了度量衡改革。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需要,將“庫平營造制”改革為“市制”,為與國際接軌,將“市制”與國際標準制方便換算。特將“一營造尺”改為“一市尺”,等於33.33釐米=0.3米;一公里等於二市裡。“一庫平斤”改為“一市斤”等於500克=0.5公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稱“一二三制”。“市制”與“庫平營造制”計量接近,老百姓易於接受。而市制與公制換算簡單,能為國際貿易接受。俗稱“斤有所短、尺有所長”,即市斤比庫平制重量小,市尺比營造制長。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稱成功。為以後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今仍在發揮其基本作用。民國時期的另一個大的改革是幣制改革。北洋政府時期在幣制改革上的一個較大動作是“廢兩改元”。清末時,雖然中國也有銀鑄幣,但貨幣制度是以銀兩為單位,制錢(包括銅錢與銅元)為主要流通的輔幣。貨幣單位相當混亂。既有以庫平兩為單位的計量,也有以海關兩為單位的計量。同時,銀鑄幣和銀兩的成色也極不一致。這個混亂的幣制極大地阻礙著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幣制改革:“廢兩改元”。即北洋政府頒佈“國幣條例”,規定以銀元為基本貨幣單位,停止銀兩流通。一元銀元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銀量為85。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以銅元為輔幣,停止銅錢的流通。一元銀元與銅元的比價基本上在180--188之間漲落。俗稱“洋長洋短”。每日銀樓或銀行都會發布當日銀價。當銀價上漲時,稱為“洋長”,當銀價下跌時稱為“洋短”。民間小額交易基本上以銅元計價為主。銀行發行紙幣以元為單位,一元紙幣兌換一元銀元。貨幣以銀為本位。這次幣制改革使全國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統一。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另一次幣制改革是南京政府為解決金融危機而進行的。30年代時美國貨幣放棄銀本位,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盎斯黃金等於35美元。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倫敦)收購白銀,導致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中國的貨幣制度是以銀為本位,但自己產銀不多。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在東北、華北大搞武裝走私,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同時,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的貨幣升值,進口狂增、出口受阻,影響經濟與發展國際收支平衡,如不及時改革將導致中國金融崩潰。南京政府與英國、美國談判貨款為幣制改革提供外匯保證。最後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援(詳見《中美白銀談判》)。於是,南京政府決定進行幣制改革,停止銀元流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後增加)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用於交易與完糧納稅。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現在看電視劇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這裡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計程車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到了民國時候,就流通銀元了,稱為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比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平折算今日的購買力,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35元左右。考慮到生產的發展,糧食和日用品價格的下跌,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銀子價格算,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50-60元左右。當時辦一個比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一較輛當時比較好的轎車大約是1000元。所以不會有拿出一個銀元買一個饅頭的情形出現,最多一個銅板。銀票其實是山西票號發的匯兌憑證,有密押的,不是見票即兌的銀行券(鈔票)。用銀票是要付匯兌費用的。銀票做大宗買賣的商人用得著。它可避免攜帶大量現銀的風險,而且方便,並與自己攜帶大量現銀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員是用不著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來支付款項。即使你拿出來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個人支票還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