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客孔祥超

    沒有吧,秦漢歷史和古羅馬歷史完全不同……我也沒看出來哪裡相同,古羅馬是共和制,早期有公民大會,後來隨著版圖巨大化,而取消了共和制,但是元老院始終是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構……就算是羅馬皇帝也不過是首席元老的意思……而漢朝根本沒有議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權至高無上……

    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是後人為了方便而分開稱呼的,其實古羅馬只有一個名字,:“元老院和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縮寫SPQR),包括後來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也是這個名字……

    東方秦漢,都是一家之私產,皇帝一旦改變,整個王朝的名字就會改變了……而古羅馬皇帝有沒有血緣關係都可以當皇帝,皇帝可以傳位部將或者乾兒子,甚至直接讓給某個賢人,很多時候,無論誰當皇帝,羅馬依舊是羅馬……

    名義上,東方皇帝威名遠揚,而實際上,也差不多,古羅馬皇帝聽說中國皇帝的權力之大,無不羨慕之極……羅馬後期,皇帝透過改革,也開始效仿中國的威權制度……

    古羅馬裡皇帝的權威絕不會像秦漢那樣子,打個簡單的例子吧,古羅馬皇帝想女人了,要去偷情,偷偷摸摸的,秦漢的皇帝看上某個女人,直接就可以臨幸,基本上可以忽略女人的想法,中國古代一個皇帝同時能有好幾個老婆……

    話說古羅馬有個皇帝早上上班時,被一街上老太婆抓住袖子,要去上訪,結果皇帝說自己要趕去開會,結果老太婆拉住皇帝袖子不鬆口,說,要不是我們百姓支援你,你能當皇帝嗎?這個羅馬皇帝無奈,只能聽老太太嘮叨……

    而在中國,皇帝根本不用去上班,而是大臣直接去參拜皇帝家(宮廷),而且就算皇帝出宮,身邊也往往有幾十個侍衛,或者御林軍輪候守護,前方儀仗隊開路,好不威風……百姓根本無法近身……

    而羅馬時代,雖然有幾個保鏢,但是僅此而已……比如凱撒遇刺,到了元老院,被人一擁而上,抓住機會刺死……

    所以到了羅馬後期,羅馬皇帝逐漸開始威權化,學習東方,慢慢的古羅馬皇帝權力變得越來越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了……

    秦漢則不然,雖然秦朝以法立國,可是這個法並不能約束皇權,本質上,還是家天下,而漢朝則是名義上以儒家治天下,大臣聽從皇帝的,人人都有尊卑貴賤之分,次序井然……

    但是秦朝有一種軍功制,頗像羅馬,哪怕是平民就是有軍功可以升級,享受各種待遇,而羅馬古代也是奴隸可以憑藉功勞成為自由人,自由人憑藉功勞可以成為羅馬公民……

    只要成為羅馬公民就是羅馬的主人了,享有公民擁有權利,這點和中國不一樣,中國秦漢只有皇帝一人是主人,甚至可以隨意殺死平民,至於東漢時(皇權較弱),可以勉強認為是皇帝和士族(豪強地主)共治天下……

    羅馬公民權有多大呢?如果你是羅馬公民,則可以參加投票權,可以選舉別人當官,也可以自己被別人選舉當官……也可以起訴政府,可以對官員,有上訴權……

    羅馬公民,只受法律約束,無視權威,一切公民地位平等,這就是所謂的公民精神……而同時期的秦漢,是個人就得分出高低貴賤來……而所有人都必須服從絕對的權威——皇帝……

    羅馬後期,公民人數大增,甚至某個皇帝為了好國民,賜予每個羅馬人公民權,導致羅馬公民大大的貶值,承擔的義務卻越來越多……

    很多人不再以羅馬公民為榮,曾經拼死也要為了公民權而戰,但是現在,於是久而久之,羅馬就腐化滅亡了……

    另外最後羅馬滅亡於蠻族入侵,而秦漢則是改朝換代,這點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啊……

  • 2 # 世界史圖鑑

    古羅馬的歷史和秦漢的歷史確實高度相似,因為都處於一個文明建政關鍵時期。秦漢的歷史,按照我們傳統的劃分邏輯,是從奴隸制社會轉向封建制社會的一個過渡時期,在這一個時期裡,政治上的動盪,軍事上的征服,文化上的撕裂統一,整個社會朝氣蓬勃,秩序井然。當然也因為這種時代性的過度,使得社會上的很多方面顯得尤為混亂,包括對於大統一文明的建立以及其必然所付出的代價。

    當時的羅馬帝國呢,其實也是如此,羅馬雖然前753年才剛剛建立自己的城市,但是它的發展是很快的。從一個大體統一義大利的中等地中海國家,到整個地中海的霸主,只用了僅僅53年的時間。在日後作為地中海的宗主,羅馬也不斷最佳化自己,形成一個統一的大政權。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對於統治區域的統一,可以說都是用軍事征服的手段進行的,在軍事征服手段進行以後,有伴隨著政治改革,經濟演化,還有文化統一。雙方之間具體經歷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完全不同,但是從文明高度的這種集合的大方向來講,是非常相似的。兩者遇到的問題也出奇一致,首先就是政治上的統一以及對於征服地區的管理。

    羅馬雖然沒有系統性的官僚制度,但是憑藉一步一步地最佳化改革,以及執政官監察規的委派,一定程度上也囊括了整個統治區域,而秦漢帝國,軍事征服,取得初級成功,但是終究因為期末暴亂而導致數千萬人傷亡,這種統一的代價不可謂不大,而在羅馬,就像政治上溫火慢燉一樣,雖然也有內亂,當總體來講,傷亡人數不大。

    在經濟上,兩大統一的帝國都在社會經濟,貸款政策,土地分配,還有貨幣制造,發行等方面鞏固統一成果。雙方之間的政策大體也很相似。在文化層面,除了焚書坑儒之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我們常規的處置方式,而在羅馬文化上的統一一定程度上是滯後的,從一開始的多神教到後來把元首變成神去崇,再到最後一神教的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在思想上的大統一也大體維護的這兩大文明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統一。

    當然兩者就沒有區別嗎?答案是一定的,區別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兩者的統一,建立在不同的政治文明和政治邏輯之下,秦漢時期的統一是建立在秦國商鞅變法以後的高度集權統治之下的統一,這種統一使得權力深入人心,即便一個政權崩潰了,這個政權曾經的軍閥,後者是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也希望獲得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在日後的歷史上是不存在政治力量之間的相互妥協的,只有最終的勝利,一方才能成為最終的皇帝。

    羅馬帝國的統一是以共和國的形式,以城邦文明的形式獲得統一的。即便有行省的設立,行省的總督也是曾經元老院的元老,或者是卸任的執政官。按照羅馬的邏輯,羅馬從來都沒有建立一個真正的中央專制集權政府,皇帝的一言一行,受到元老院和羅馬公民的限制,即便這種限制並不是被動的,也依然要贏得他們的認可。

    所以個人權力的野心在羅馬社會沒有辦法達到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所以也就沒有人對最高權力瘋狂迷戀,只要有合法性的法律認可,其實誰當羅馬皇帝都無所謂,這也是那些禁衛軍可以隨意推舉做皇帝的人,但是自己卻從來不做皇帝。因為在他們看來,選取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代表,比自己當皇帝更重要,也決定了兩大文明體系日後的結局。

  • 3 # 五花米飯

    不知道你看古羅馬的角度是什麼,哪有和秦漢相似還是高度的。秦漢中央集權郡縣制。古羅馬還是奴隸制,就是不斷擴張佔地盤,掠奪財富。秦漢大一統王朝抵禦匈奴。一個擴張一個統一防禦,沒有一點相似的。

  • 4 # 蘭臺

    胡說八道,羅馬和秦漢完全是兩個性質的國家,毫無相似之處。

    從軍事制度上而言,羅馬是真正的“軍國主義國家”,而秦漢則是官僚制國家。

    為什麼說羅馬是真正的軍國主義國家?

    這是因為古羅馬軍事制度核心是:誰當兵打仗,誰就是國家的主人。

    古羅馬把羅馬公民分為五個階層,最富裕的是第一階層,最窮的就是第五階層/無產階層。

    然後古羅馬按照階層不同,徵兵數量也不同。

    比如最富裕的第一階層一共要抽調96個百人隊,其中最富裕的騎士階層出16個騎兵百人隊,普通第一階層出80個步兵百人隊。

    而最窮的第五階層/無產階層只需要出五個預備役百人隊即可。

    然後羅馬給每一個百人隊一張選票,羅馬執政官就由這些百人隊投票產生。

    而羅馬一共只有160個百人隊,第一階層就佔了96個。

    換言之,古羅馬選出來的執政官一定是第一階層認可的。

    而羅馬最窮的無產階層根本沒有決定羅馬事務的權力,因為羅馬不需要無產階層上戰場。

    在長達幾百年時間裡,羅馬第一階層一直是羅馬對外征戰的主力,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羅馬才開始進行軍制改革;

    而同時期秦漢實行的軍事制度是懲罰性軍事制度,秦漢把“當兵”當做一種服刑的方式。

    商鞅變法之後,秦朝老百姓能獲得最高爵位是“不更”。

    而“不更”爵位的原意就是“不豫更卒之事也”,大白話就是可以不再服義務兵役。

    換言之,不管是“為國參軍”作戰還是“為國守邊”,哪怕在商鞅這樣的秦國政治家眼中也不是什麼“光榮”,更不是“榮耀”,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和懲罰。

    所以商鞅才會在秦律中把“罰戍”作為對編戶民比較普遍的懲罰;同時又把不用服兵役當做是對立功受獎人員的獎賞。

    更為諷刺的是,一個秦國老百姓,他越是能打,他越是能在戰場上砍敵人的腦袋,他反而越快脫離戰爭,因為秦國政府對這樣勇猛作戰的勇士的獎賞就是讓他遠離戰場。

    從這個角度講,“好男不當兵”的俗語反映的並不是什麼明清時期的民俗,“好男不當兵”從秦朝開始就是國家政策,秦朝政府用“不當兵”方式獎勵那些在戰場上勇猛作戰的“好男子”。

    漢朝當然也和秦國一樣,漢武帝徵發西域的時候,就大量徵發贅婿、惡少、刑徒參軍。

    羅馬和秦漢,東西方文化裡對於“戰爭”態度是完全不同的,軍事制度更是南轅北轍,兩邊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 5 # 經濟視角下的歷史

    胡說八道啊!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明。

    1、古羅馬一直是多民族國家,而秦漢是單一名族。羅馬沒有什麼民族概念,是以城市自稱為羅馬人。羅馬王政時代的7王,後面4、5任都是其他民族的。主要是帶來財富和技術的伊特魯里亞人。

    2、政治制度不一樣。古羅馬沒有獨裁者,即使是王政時代,也是王和貴族協商議事,而且王位無法傳給自己的後代,新王也不能被指定,一定需要元老院提名,公民大會選舉。末代瘋王塔克文武力強迫老爹讓位給自己,最後還是被羅馬人驅除,並且就連王政都被廢除了。自此開啟了共和國時期—雙執政。

    3、稅制和兵役統一。公民是不需要繳稅的,或者說是繳血稅—服兵役。同時享有投票權,但不是一人一票,跟財產直接相關,這個財產指的是不動產,而且財產要體現在你能把自己武裝到什麼程度,騎兵和重甲步兵是第一階級。無產階級連當兵的資格都沒有,因為羅馬不相信無產者會為保護國家而獻出生命。後期改為募兵制,共和國衰亡之始。這點跟唐府兵制廢除先於安史之亂的底層邏輯一樣。(正打算寫這方面,有興趣可以關注)

    4、經濟制度不一樣。秦漢都有抑制商業的傳統。但羅馬卻鼓勵商業、厚愛能工巧匠等,他們不以財富多為恥。這點還是比不上雅典,但絕對比秦漢的營商環境好很多。

    5、羅馬的平民乃至奴隸都有很好的上升渠道。據說羅馬第二任王是奴隸出身。自共和國開始後,由於失去王權的調和,貴族和平民的矛盾鬥爭越來越激烈,導致了羅馬分裂,和第一次亡國。之後,羅馬貴族在政治上逐漸讓步,元老院也開始向平民開放,比如護民官可以直接進入元老院,雙執政中必須有一位平民出身等。另外要說一下,羅馬的貴族絕不是寄生蟲,元老院從最初的100人到後來擴充到後來的300人,最早建國的100貴族有80家由於戰爭絕後。

    6、羅馬人尋求法律規範人的行為。向宗教尋求糾正人類行為準則的是猶太人。向哲學尋求糾正人類行為準則的是希臘人。羅馬人的律法高於一切,執政亦在法下(但在位時有法律豁免權,凱撒就是因為元老院不願再給他法律豁免權而帶兵渡過盧比孔河)。這和秦漢的法家完全不一樣,法家是統治者用法來治民,自己在法上。

    7、羅馬人毫不抑制對先進外來文化的尊崇。羅馬貴族一直以會講希臘文為榮,家裡聘請希臘語教師是常事。

    8、羅馬直到第三次布匿戰爭前一直是聯盟制(聯邦)。羅馬對各聯盟僅有軍事指揮權,無法干涉他們的內政。但第三次布匿戰爭後,羅馬成為了地中海第一強國後,聯盟國紛紛要求加入羅馬國籍,還因為羅馬不同意發動了反叛戰爭。

    總之讀羅馬史,特別是羅馬共和國史,才會懂得現在的國際規則。

  • 6 # 悲歡離合總關情

    古羅馬,古埃及,古希臘,古巴比倫,古蘇美爾,這些歷史都是歐洲文藝復刻時期參考中國歷史編寫出來的。我懶得跟瘋狂撕咬的慕洋犬解釋,2050年前這些謊言自然會不攻自破

  • 7 # 龍城所在

    所謂古羅馬及其歷史是在哪部歷史文獻中記載的?這部文獻又是何時的。西方古代沒有曆法沒有歷史記載的傳統,那這些又是咱們流傳下來的?疑問比恆河沙還多。我只相信中華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日本做瓦工一天能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