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未是也

    這個強制老百姓髮型和統治者一樣的朝代就是清朝。

    滿清政府為了確保江山穩固,從一開始,就對廣大漢人實行愚民政策和殘暴統治,多爾袞在全國推行剔發令,要求所有漢人和滿人一樣都必須剃髮和留辮子,否則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剃髮令在全國引起了廣大漢人的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漢人因此被清軍奪去了生命,在滿清政府的高壓政策下,廣大漢人不得不剃髮留辮,做了滿清政府的順民。

    清朝政府的愚民政策和殘暴統治,徹底把廣大漢人變成了沒有思想和意識、只知道服從和轉動的機器,中華民族之所以在近代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掠奪和欺辱,就是因為清朝政府對內殘暴統治和實行愚民政策、對外閉關鎖國和妄自尊大造成的。

  • 2 # 那人燈火

    強制其他人髮型和統治者一樣的朝代或國家有:西夏,金朝,清朝,民國

    一,西夏禿髮令

    禿髮令,西夏法令之一,《西夏書事》中記載,“元昊欲革銀、夏舊俗,先自禿其發”。夏景宗李元昊於建國初顯道元年(1032)三月釋出。党項羌人本披髮蓬首,後漸行漢人風俗結髮。李元昊自認為拓跋鮮卑之後,原行禿髮之俗,即剃光頭頂,周圍留髮。立國後為保持舊俗,以異於漢人髮式,乃先自禿髮,限境內人民三日內禿其發,不從者殺。令下,民爭相禿髮。

    二,金朝剃髮易服

    ▲金代張瑀《文姬歸漢圖》,胡人皆髡髮左右垂兩髮辮

    靖康元年十二月,北宋在汴梁城下向金軍求和,割讓河北、河東兩路州府軍縣人民給金朝,在得到河北、河東兩路後,金朝即開始著手“剃髮易服”事宜。

    《大金吊伐錄·卷三·樞密院告諭兩路指揮》:

    今隨處既歸本朝,宜同風俗,亦仰削去頭髮,短布左衽,敢有違犯,即是猶懷舊國,當正典刑,不得錯失。

    注意,這個樞密院是天會四年(1126年,宋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金朝分設的燕京、雲中的“漢人樞密院”,主導者實為原遼地的“漢兒”……

    只不過此令一出,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三朝北盟會編》卷九十一:

    既已降詔而割地,民畏左衽而拒關

    也就是說,河東、河北百姓就像清朝下達“剃髮令”之後江南百姓一樣,紛紛聚保州縣,抵抗金人,哪怕有北宋皇帝的詔書割地也不行。

    據建炎二年(1128年,金天會六年)二月宗澤《乞迴鑾疏》記載:

    河東、河西不隨順番賊,雖強為剃頭辮髮,而自保山寨者,不知幾千萬人。

    建炎三年二月,五馬山寨義軍將領馬擴應詔上書稱:

    時方金人慾剃南民頂發,人人怨憤,日思南歸。

    南宋湯璹《德安守禦錄》記載:

    建炎三年正月初七日,有北來潰兵亂民一夥數萬人,至黃州城下掠食,‘“皆剃頭辮髮,作金人裝束。”

    也就是說,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前,金朝已經在其統治區內施行了“嚴厲且普遍”的剃髮政策,除去聚保山澤的義軍外,大批的軍民百姓已被剃髮,以致於南歸的潰兵、亂民也已經剃髮了。

    到建炎三年,面對義軍蜂起的局面,金人並未退縮,反而下達了最為嚴厲的“剃髮易服令”,彷如“留髮不留頭”。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建炎三年)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又下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

    令之下也,諸色惡吏各顯其能,如代州守劉陶“執一軍人於市,驗之頂發稍長,大小且不如式,斬之”。解州耿守忠“見小民有衣犢鼻者(短褲),亦責以漢服斬之。生民無辜被害不可勝紀。時復布帛大貴,細民無力,坐困於家,莫敢出焉”。

    這套恐怖政策確實有效,僅僅三年之後的紹興二年(1132年,金天會十年),南宋劉嶸上書高宗,內中稱:

    今河東、河北之民,知朝廷不復顧念,已甘心左衽。……山東、京西、淮甸之民,猶冀陛下,未忍遽棄。

    這固然有宋高宗積極議和的心思在,另一方面,金朝立劉豫建“偽齊”政權,並承諾“不易官制,不易風俗”作為緩衝區,實際上已經起到了隔離南北的作用,河東、河北的反抗已經逐步漸弱,而這僅僅才三年的時間,滿打滿算被佔領,也不過是十年而已。

    天會十五年(1137年,宋紹興七年)十一月十八日金人廢黜劉豫,將偽齊河南、陝西、山東等地收歸金廷統治,金朝內部就有“剃髮易服”之議論,但是考慮偽齊境內的可能反抗,金人遲遲沒有施行該政策,而此後,由於紹興和議的簽訂,以及金朝內部的持續內鬥和動盪,這一區域的“剃髮令”遲遲沒有實施。

    直到天德二年(1150年,紹興二十年)金廷正式下詔,命:

    河南民,衣冠許從其便。

    自此,算是“留髮不留頭”的政策的正式完結,之後的金朝,不再透過“暴力手段”來逼迫漢人改變服制和髮式,但是在金朝的政權內部,尤其是官吏,自然而然地要向女真人靠攏,固然有女真人喜好“漢禮”,一樣有漢人要用“女真禮節”。

    承安五年(1200年,宋慶元六年)五月,這已經是50年後的事情,金廷朝議官員拜禮,司空完顏襄仍在強調:

    今諸人衽、發皆從本朝之制,宜從本朝拜禮

    也就是說,服從女真衽、發,實際上是投名狀式的效忠,所以才有“皆從”之說。

    三,清朝剃髮易服

    清朝的剃髮易服有兩次,第一次是後金到清初。第二次是清末。

    清朝的第一次剃髮易服▼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遼陽,“驅遼民聚城北,奴家聚城南,譴三騎持赤幟,傳令自髡剃不殺。”。

    天啟二年(1622年),後金攻下遼陽,“生擒御史張銓,其餘官民皆剃髮降”。不久遼東各地大小城池盡入金人手中,“官民皆剃髮降”。

    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攻至漢兒莊城外,明副將標下官李豐“率城內民剃髮出降”。同年,金軍進攻遵化,明中軍臧調元被擒投降,“遂令剃髮”

    崇禎三年(1630年),後金軍降沙河驛,“招降城中人,皆令剃髮”。

    清初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並且繼續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男人不許穿大領大袖,女人不許梳頭纏足。”三年,(1638年);“有效他國(指明朝)衣冠,及令婦人束髮裹足者,俱加重罪。”

    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鞏固滿洲人對全國的統治,頒佈“剃髮令”,因引起漢族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

    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當時有一漢臣孫之獬為得滿清歡心,上書剃髮,疏言:“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多爾袞採納了這一提議,於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間,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清朝的易服▼

    清廷在順治九年(1652年)確立官服的最終標準,見於《服色肩輿永例》。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男人不許穿大領大袖,女人不許梳頭纏足。

    清朝的第二次剃髮易服▼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大清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前打不贏西方列強,這次又輸給了小國日本,中華民族感覺到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於是為了強兵強種,中國社會出現了一場提倡和實行剪剃髮辮、改易西式服飾的社會潮流。 1895年,孫中山、陳少白等人就在清廷鞭長莫及的日本剃髮易服,以明革命之志。

    1903年,《學生界》發表“剪辮易服說”一文,申述剪辮有利於“強兵強種”。

    1903年1月15日,天津《大公報》的徵文題目是《剪辮易服說》。

    1903年3月15日,《大公報》刊出徵文第一名獲得者朱志父的《剪辮易服說》,他力主剪辮易服,認為這和廢弓矢、立學堂一樣,都是因時制宜之舉。並希望從皇帝開始改穿西裝,把剪辮易服與尚武精神、強健體魄聯絡在一起。《大公報》按語稱之“新中國特別精神”,“喚二百餘年來不醒之沉夢,呼數百萬方里不返之國魂”。

    1903年爆發的“拒俄運動”中,留日的青年學生紛紛剪掉辮子,以示與清廷決裂。風氣越演越烈,以致去日本的留學者均以剪掉辮子為榮。

    1904年,《大公報》又發表一篇文章,提出中國出洋留學生應該“改裝去辮”,以“便與西人來往”。

    1904年起,大清練兵處要改軍服,辮子成了障礙。之後,新軍官兵、警察剪辮子的越來越多。

    1905年後,剪辮者已不限於學界與軍界,甚至浸及政府官員。當年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四十餘名隨員中,“剪辮者已居其半”,其中“有翰林,有道府,有教員,有武員,一切皆有職銜者”。

    1910年,軍諮大臣載濤乾脆決定不再禁止禁衛軍剪辮準其自由。

    1910年10月3日至1911年1月11日召開的資政院第一屆常會通過了《剪辮易服與世大同》與《剪除辮髮改良禮服》兩個議案。民間剪辮者“一時風起雲湧,大有不可遏制之勢”。

    1911年12月13日,身為內閣大臣的袁世凱剪掉了辮子。以此為倡導,京官陸續剪辮,並影響到地方官員。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剪辮子令說:“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羶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除舊染之汙......。

    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四,民國剃髮易服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即下剪辮子令說:“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羶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除舊染之汙,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尊者,以違法論”。

    1914年6月,北京政府又頒佈《勸誡剪髮規程六條》,其中有“凡政府官員、職員,不剪髮者,停止其職務;凡車馬伕役不剪者,禁止營業;凡商民未剪髮者,由警廳勸令剪除;官員家屬僕役未剪者,其官員負責勸誡”

    ▲民國發型和服飾

  • 3 # 東北神人

    當然是清朝了,你說的那麼隱晦幹嘛?清朝入關的時候也沒有強迫漢族人剃髮易服。

    直到後來有一個漢奸投降了滿清的漢奸也是一個漢族人。他投降滿清以後,向多爾袞提出的這個建議,多爾袞覺得他這個建議很正確,於是就採納了這個大漢奸的建議。

    可是推行起來很有難度,南方的一些漢族人奮起反抗。後來,多爾袞提出了一個很血腥的政策,叫做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最後反抗的漢族人都被滿清的軍隊給屠殺殆盡。剩下來的漢族人也都乖乖的投降。服從了政府的統治,也沒有辦法這個辮子。一帶就是二百多年,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推翻了滿清的殘暴統治以後。咱們漢族人才翻過來身把這個辮子剪掉了。

    滿清強迫漢族人剃髮易服,是漢族人的一段屈辱歷史。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現在還有些人懷念滿清。我不知道他們在懷念滿清什麼,難道懷念身上的那個辮子嗎?這五個人說的話很好,去身上變紫榮譽氣心中的辮子男的。這個辮子一代二百多年,還有些人對那個朝代戀戀不捨。

  • 4 # 葵丶兒

    清朝,剃髮易服,奇恥大辱!“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滿清異族入侵,中華帝國大明亡國,中華民族淪為亡國奴!三百年了,早已融合,現在滿漢一家親,各民族緊密團結,保衛好今天的大好河山,才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15賽季“最慘”英雄誕生,回血堪比羋月,真傷堪比呂布,勝率卻墊底,你覺得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