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家波喜鵲
-
2 # 不能停止的行走
應該這麼說,倉頡看到電閃雷鳴時就寫下了“電、“雷”。
後來只要能發響的都是“雷”,轟天雷、地雷等,但“電”用的很少,古代文獻中用“電”不多(可能中國一直髮電機組造不好)。
到是應當這樣問:是誰把那個讓人一麻的現象稱為“電”的!這個人真了不起!
-
3 # 數與形
今天你的這一個問題使我浮想聯翩。
1.電這個字最早出現在那本書中?
2.閃電最早是誰使用的?
3.當時中國學習國外的科學技術知識時,是誰第一個用“電”這個字來翻譯國外詞彙,更甚至是誰後面還翻譯出來了電量、電流、電壓、電場、電荷、電腦等等這些名詞。
4.關於帶電的詞語你能說多少?
5.如果,從以上4個方面甚至更多來分析和研究,能成立一個國家級課題組嗎?
6.這個課題組需要那些專家,古漢語研究專家,考古學家,物理學家等,還需要誰?
7.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十分好奇。
-
4 # 鼕鼕4192
這跟中國字有直接關係。
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是古人對自然現象的形象描繪。
比如,“人”就是表示一個人開啟雙腳的最好的表現。
一個“人”加一橫就是“大”字。“大”表示一個人站在那裡張開雙手,也是非常形象的。
對於“電”字,古時的字是“電”字。從這個字看,裡面有“雨”有“電”,所以很明顯,電字就是從⚡閃電的形象表現,而一般閃電⚡都是在雨中進行的。所以,還是非常的形象的。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鑑定完畢。
-
5 # H123123123
人們觀察到的自然界的雷電的現象,並將那一道⚡成為電,人們一開始是不知道電有什麼性質的,後來才知道很多發出來的電跟閃電性質是一樣的,所以就帶給了你一定的誤導。
-
6 # 三千瘋語
你過於著相了,任何一個事物的名稱,都是我們後來指定的,就比如說人,如果最早叫他是木頭,那他現在也只能是木頭。
我們把一件事物,以特定的名稱,作為標識,其實標識名稱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一個稱謂而已。
打個更確切的比喻,就像我們的名字,小明,小紅之類,那你把它安到某個人的身上,他就有了可辨別性,但是這種稱謂,在之前是沒有意義。
就如古代沒有電,古人就把天空發現的閃電,用了這個“電”字進行標註,當我們現在有了電的時候,就用這個相似的標註來作為所有相似形態的名稱而已。
標註是沒有任何身份、形象、性別,等一切特徵的,只是我們賦予了它某些特徵和意義,形成了大家知道的一定的俗稱,給了他一定的意思而已
-
7 # 車一進二
中國古人創造了單字。中國後人不斷給字添加了新義。中國古人創造的是轉瞬即逝的閃“電”。後人給電添上了交流、直流、電流、電壓、電阻、電感、電容,……。何以故?後人增加了對“電”的認識。
-
8 # 趙麗穎姐姐是女神哦
電的繁體字為“電”,上半部分是“雨”,和降水有關。屬於大自然的的一種現象,和雷同時發生,屬於“閃”光因為傳播速度不一樣,先看見“電閃”後聽見雷鳴”。
近代西方二次工業革命產生“電”是一種資源和能源和中國的“電”有者本質區別。伴隨著近代化,電傳入中國,翻譯時採用意義類似的“電”,文字改革後簡化為“電”。
-
9 # 獨行獨覽
電不是發明的,電是被人類發現,自然界中本來就有放電的現象,比如閃電。
我們古人很早就知道閃電,所以創造了“電”字。
除了閃電,靜電現象和摩擦起電現象也被古人所發現,比如西漢末年就有有關靜電現象的記載。東漢科學家王充在他的著作中記錄了摩擦起電現象。據歐洲學術觀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比王充要六七百年就發現了摩擦起電。當然,那時候的人們只是發現了有關電的一些現象,並不懂其中的原理。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御醫、物理學家威廉·吉爾伯特可能是最早系統研究摩擦起電的原理的人。他在1600年出版的著作《論磁》中闡述了他有關磁與電的研究成果。
在威廉·吉爾伯特之後,歐洲研究電的科學家越來越多。
1660年,神聖羅馬帝國物理學家蓋利克發明了摩擦起電機。
1731年,英國的發明家斯蒂芬·格雷從實驗中發現電可以存起來。
1746年,荷蘭的一位大學教授彼得·馮·穆欣布羅克發明了萊頓瓶,這是有記載的最早儲電容器。
人類很早就知道閃電的能量很大,有些人就在想收集閃電的能量。萊頓瓶被髮明出來以後,美國開國元勳、政治家、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收到英國物理學家柯林森寄來的萊頓瓶。1752年,本傑明·富蘭克林用風箏把閃電中的電收集到萊頓瓶中,從而證明閃電現象中的“電”與摩擦起電中的“電”是相同的。
1809年,漢弗裡·戴維發明了電弧燈。
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磁效應。
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的里程碑人物要屬英國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他在1821年應用電流磁效應發明了電動機,又在1831年10月17日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並在11天之後發明了發電機。法拉第開創了電磁學,同時期的大多數科學家還認為電和磁是不相關的。
隨後,越來越多的用電器被髮明出來。1837年,美國的薩繆爾·摩爾斯和英國的查爾斯·惠爾斯、威廉·庫克分別發明電報。1854年,亨利·戈貝爾製成第一盞實用的碳化竹絲電燈。後來經過約瑟夫·斯旺和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等人的不斷改良下,電燈的效能越來越高。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還是電燈大規模生產的推動者。
出生於法拉第發明發電機那年的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完善和總結了電磁理論,為電力廣泛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1873年,齊納布·格拉姆發明了大功率電動機,推動了電力在工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美國企業家、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不僅改良了電燈,還改良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dian話機,並開辦了dian話gong司。他還發明瞭留聲機、電影攝像機等等。他申請了上千種專利。
邁克爾·法拉第發明的電動機和發電機還不能商業化。德國企業家、發明家恩斯特·維爾納·西門子是推動人類加速進入電氣化時代的人物。他和自己gong司裡的工程師們先後發明了商用的直流發電機、直流電動機、電力機車、電梯、有軌電車、無軌電車、電動汽車等。
跟愛迪生和西門子相比,尼古拉·特斯拉對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的貢獻一點也不少,只是他的企業經營能力遠不如愛迪生和西門子。特斯拉一生取得了一千種左右的發明專利。他發明了特斯拉線圈,還改良了交流發電機,推動了交流電的廣泛應用。
為了致敬尼古拉·特斯拉的卓越貢獻,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在2003年創立電動汽車gong司的時候以“特斯拉”來命名。
-
10 # CAREER白骨精
你這是什麼理論,根本無法說通。
你提這個問題,完全是不懂得古代中國漢字的由來。
電這個字現在考古的發現,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
他的意思就是閃電的意思。
所以說,雖然古人在古代的時候沒有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在生活生產中使用的電,但是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自然現象都是一樣的。
我們現在有什麼樣的自然現象,古代也應該有同樣的自然現象,這個應該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古人長期觀察自然現象,雖然不能解釋這些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但是可以透過符號把自然現象記錄下來,閃電就這樣被記錄下來,一直到現在,形成了電這個字。
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直到現代科學傳到中國之前,電的意思絕大部分就是指的自然界之中的閃電。
晚清時期發電裝置進入中國,很少一部分華人頭一次用上電。和電相關的一系列詞彙應運而生。電燈、電話、電影、電梯、電報、電機、電臺等早期的片語隨著相關物件就組合出來了。
後來隨著電的普及,和電相關的越來越多,我就不一一例舉了,大家身邊隨便看一下,就有一大堆。
所以,迴應你的問題,古代華人發明的漢字——電,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電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現在我們使用的電字的意思是在古代字義基礎上的擴充套件。
這個趨勢還會不斷地發展下去。
回覆列表
沒有任何人可以發明電,說愛迪生髮明瞭電,也是不妥的。只能說人類早期就發現了電,而不是發明了電。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本來就固有的。誰也無法定論是誰最先發現了電。但,從文字記載上看,中國至少三千年前就有了關於電的記載,跟雨雪風霜一樣,當初寫成“電”。
昨夜我們這裡下了大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