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諮詢師天生
-
2 # 諮詢師天生
投資市場裡,便宜的未必是好貨,貴的也未必是高估。
我就以最簡單的股市來舉例。比如一家公司,上市初期市值1000萬,那麼他的上市股價是10塊。後來盈利,市值翻了一倍,2000萬,那這個時候股價應該是20塊嗎?
不一定。
股價理論上是市場對於這家企業未來盈利前景的一個預期,如果市場普遍看好這家企業,認為企業後期能持續穩定盈利,並且認為市值能達到3000萬去,那麼市場上就有人願意以28-29塊的價格來預先收購股票,股價也可能漲到這個數字。那麼你這時候看到市值翻倍的公司,股價翻了2倍還多,那肯定是貴了,但這是高估嗎?不是。
繼續這個假設,在股票連續大漲後,散戶開始短線操作,追高了,大量資金非理性投資,願意出30以上的價格買入,因此最後股價可能到達35塊,而公司預期盈利滿足不了這個數字,後期股票就沒人接手,於是股價下跌。這個時候就是高估。
那麼反過來,如果市值2000萬的時候,市場預計這家公司未來前景不佳,很可能沒有盈利了,於是願意在18-19塊低價套利離場,於是股價大概漲到了17左右就停止了,對於市值翻倍的公司,股價沒有翻倍,這是便宜了,但是是好貨嗎?未必吧。
投資市場裡,便宜的未必是好貨,貴的也未必是高估。
我就以最簡單的股市來舉例。比如一家公司,上市初期市值1000萬,那麼他的上市股價是10塊。後來盈利,市值翻了一倍,2000萬,那這個時候股價應該是20塊嗎?
不一定。
股價理論上是市場對於這家企業未來盈利前景的一個預期,如果市場普遍看好這家企業,認為企業後期能持續穩定盈利,並且認為市值能達到3000萬去,那麼市場上就有人願意以28-29塊的價格來預先收購股票,股價也可能漲到這個數字。那麼你這時候看到市值翻倍的公司,股價翻了2倍還多,那肯定是貴了,但這是高估嗎?不是。
繼續這個假設,在股票連續大漲後,散戶開始短線操作,追高了,大量資金非理性投資,願意出30以上的價格買入,因此最後股價可能到達35塊,而公司預期盈利滿足不了這個數字,後期股票就沒人接手,於是股價下跌。這個時候就是高估。
那麼反過來,如果市值2000萬的時候,市場預計這家公司未來前景不佳,很可能沒有盈利了,於是願意在18-19塊低價套利離場,於是股價大概漲到了17左右就停止了,對於市值翻倍的公司,股價沒有翻倍,這是便宜了,但是是好貨嗎?未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