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黑聖西羅

    唐朝頂峰時期最大的疆域面積是在唐高宗龍朔年間,面積大約為1237萬平方公里。東至北韓半島,西達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含貝加爾湖。

  • 2 # 天寧閣

    隨著唐朝的國勢由弱變強再變弱的趨勢,其疆域也呈現由小變大再變小的變化,達到最遠點的時間非常短。

    唐太宗和唐高宗執政期間不斷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國家作戰並消滅了這些政權,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

    唐朝最大版圖為唐高宗時期,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

    其範圍,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至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至安息州(烏茲別克布哈拉)、東至哥勿州(吉林通化)。中亞有一個安西都護府,是一個狹長地帶,延伸得較遠,但面積不大。

    西藏和青海的大部不屬於唐朝,文成公主和親說明吐蕃是大唐的藩屬國;雲南、貴州的一部以及四川的南部屬於南詔國的疆域;新疆的大部和外蒙古屬於回紇國,很多人認為回紇國屬於唐朝,但唐朝平叛安史之亂曾向回紇“借”兵,說明回紇不屬於唐朝,因為中央政府對地方的軍隊應該是“調”兵,而不是“借”兵。

    《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 唐朝疆域最大是669年唐高宗李治時期,達到了1251.19萬平方公里(一說1237萬平方公里),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也有889.59萬平方公里。

    所以說,唐朝最大時期的疆域還不如現在的疆域大。歷史上,1300年元朝國土面積達到1372萬平方公里,1759年清朝國土面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里,都比唐朝版圖大。

  • 3 # 秦客逸民

    唐朝的版圖在唐高宗李治時期達到極盛,東起日本海,南至越南橫山,北至貝加爾湖以北,西至裡海,總面積約為1500萬平方公里。

    關於唐朝版圖的爭議,首先就是西海在哪裡。很多人認為西海指的的鹹海,這主要是受教科書的影響。其實教科書在編訂的時候,要考慮到方方面面,要考慮鄰國的感受,所有會盡量往小了畫。畫小了,也是形勢問題,權宜之計,不是改歷史。至於對本華人民造成的誤導,只能慢慢來糾正。有些問題,在官方是敏感問題,不好輕易定格,但是在民間還是可以進一步討論一下的。

    唐朝史書和漢朝史書都提到了西海,但不是同一個海,這個問題我們現代人容易搞清楚,但是唐朝人很難搞清楚,因為我們有精確的世界地圖,而唐朝人沒有。漢朝的西海指的是地中海,唐朝的西海指的是裡海。之所以造成名稱的誤差,主要是因為羅馬帝國的變動。漢朝時羅馬帝國的統治中心在義大利,而唐朝時在土耳其。羅馬帝國又稱為大秦,還稱為海西國。東漢時甘英到了地中海,條枝人告訴他渡此海向西便可至羅馬的京城。而唐朝時過了裡海就到了東羅馬拜占庭,所以唐朝人就把裡海誤以為是到了甘英曾經到過的那個西海。這怪不得唐朝人見識短,這是沒辦法的,因為漢朝時波斯、條枝的國力都遠不如漢朝,所以漢朝使者可以一路向西,直指地中海,但是唐朝時阿拉伯帝國根本就不怕唐朝,跟唐朝是敵對國家,牢牢擋住了唐朝人向西的步伐,所以阿拉伯以西的世界唐朝人無法知道。

    怎麼知道甘英到的一定是地中海呢?這也是有根據的。甘英出使西域,先到安息國,也就是當時的波斯帝國,現在的伊朗,而後繼續西行,到了一個叫條枝的地方,這個地方東、南、西三面都是海,只有西北有陸路可走,並可繞海行至羅馬。。根據《後漢書西域傳》的這個描述,已經很清楚了,條枝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半島,毫無疑問。沙特西面的海,紅海和地中海,過了紅海是埃及,過了地中海才是羅馬,而甘英當時是與羅馬隔海相望。

    唐朝時設有條枝都督府,條枝的特殊地形,唐人不可能不知,之所以要設這麼一個行政區,是出於唐高宗對漢朝的崇拜和懷念。他覺得漢朝的勢力範圍到了西海條枝,非常了不起,而自己在有生之年,西海東岸竟然已是他的兵鋒所至,勢力好像都超越漢朝了,所以必須紀念一下,於是就將裡海東岸的一塊地方設定為條枝都督府。由於當時鹹海裡海都比現在大,所以很有可能當時鹹海西南部跟裡海靠的很近。這樣的話,鹹海裡海之間的這塊地方,東面是海,西面是海,南面也有海,西北陸路經由突厥可薩部還可至羅馬,地理環境跟漢朝的條枝確實很像。地形鄰國都吻合,所以唐人確信條枝都督府就是漢朝時的條枝故地。至於條枝在安息之西,也能說的過去,因為唐人不知道安息就是波斯,所以有了條枝都督府,就把條枝東面的某個地方叫成安息就行了。

    很多人以為唐朝勢力擴充到中亞是因為滅了西突厥,而且是盡有西突厥故地,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唐高宗確實打敗了西突厥,但是並沒有滅西突厥的全部,只是滅了西突厥賀魯部而已,在賀魯部的西北方向還有一個可薩部。可薩部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為這個可薩部主體已不在亞洲,而在歐洲的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一帶。賀魯部與可薩部的邊界,也就是唐與可薩部的邊界很有可能就是烏拉爾河。唐高宗當時要是再運氣好點,沒有吐蕃掣肘,很有可能會繼續西進,把突厥可薩部也滅掉,那樣的話唐朝就地跨歐亞了,可惜到了河邊過不了河。

    唐朝在西部邊境設有兩個以外國名稱命名的行政區,一個是波斯都督府,一個是大秦州。波斯都督府只佔有伊朗東北一點點地方,之所以要設定這個都督府,是因為唐高宗想以此為據點,然後逐步把整個波斯都納入版圖。設立大秦州應該也有類似的目的,但只是類似,因為唐朝對大秦非常尊重,不可能吞併。在唐朝的西北邊境,烏拉爾河東岸,向西過了河,再往南穿過可薩部,就是曾與漢朝同時且齊名的大秦,唐高宗可能就是計劃將來以烏拉爾河東岸的大秦州為前線據點,向西滅掉可薩部,然後比鄰大秦帝國。唐高宗設定波斯都督府和大秦州,跟忽必烈設定徵東行省類似,元朝的徵東行省包括高麗和日本,但始終都沒能將日本納入版圖,雖然沒有納入,但是這個省名的存在寄託了元朝歷代皇帝的一個願望。

    唐朝時蔥嶺以東的西域稱為左西域,有重兵駐防,北庭都護府有三軍,總兵力兩萬,安西都護府有四鎮,總兵力有兩萬四千,另外還有眾多的地方“守捉”據點,每個守捉的兵力在幾十到幾百之間。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以東的西域,實控力度非常大,比於內地,在塔吉克境內還設有蔥嶺守捉,駐紮唐軍,捍衛大唐的西陲。那時候,新疆還沒有維族、哈薩克族這些民族,也沒有伊斯蘭教,那時西域的民間信仰是佛教。蔥嶺以西的中亞稱為右西域,右西域的管理方式參照的是漢朝管理蔥嶺以東西域的模式,也就是郡國羈縻制。同樣的管理模式,漢朝在蔥嶺以東的主權不容置疑,那唐朝在右西域的主權也該是不必質疑的。

    唐朝在帕米爾以西,裡海以東的右西域設有十七個都督府,其中波斯都督府幾年後就取消了,還剩十六個。每個都督府都下設有州縣,州總數將近100個,縣有100多個,還設有100多個軍府。其中月氏都督府為現在的阿富汗,康居都督府為現在的土庫曼。現在中亞五國的全部加上阿富汗,除了哈薩克伏爾加河以西地區的那一角,在唐高宗時期都是唐朝領土。右西域諸州縣軍府,從唐高宗顯慶龍朔年間開始,到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為止,將近100年內,大多數大部分時間都在唐朝的掌控之中,中間有丟失於吐蕃的時候,但都很快就收復了。唐玄宗時期的領土之所以沒有唐高宗時期大,是因為武則天執政時期丟失了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一直收不回來。

  • 4 # 紅黑聖西羅

    唐朝頂峰時期最大的疆域面積是在唐高宗龍朔年間,面積大約為1237萬平方公里。東至北韓半島,西達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含貝加爾湖。

  • 5 # 天寧閣

    隨著唐朝的國勢由弱變強再變弱的趨勢,其疆域也呈現由小變大再變小的變化,達到最遠點的時間非常短。

    唐太宗和唐高宗執政期間不斷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國家作戰並消滅了這些政權,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

    唐朝最大版圖為唐高宗時期,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

    其範圍,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至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至安息州(烏茲別克布哈拉)、東至哥勿州(吉林通化)。中亞有一個安西都護府,是一個狹長地帶,延伸得較遠,但面積不大。

    西藏和青海的大部不屬於唐朝,文成公主和親說明吐蕃是大唐的藩屬國;雲南、貴州的一部以及四川的南部屬於南詔國的疆域;新疆的大部和外蒙古屬於回紇國,很多人認為回紇國屬於唐朝,但唐朝平叛安史之亂曾向回紇“借”兵,說明回紇不屬於唐朝,因為中央政府對地方的軍隊應該是“調”兵,而不是“借”兵。

    《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 唐朝疆域最大是669年唐高宗李治時期,達到了1251.19萬平方公里(一說1237萬平方公里),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也有889.59萬平方公里。

    所以說,唐朝最大時期的疆域還不如現在的疆域大。歷史上,1300年元朝國土面積達到1372萬平方公里,1759年清朝國土面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里,都比唐朝版圖大。

  • 6 # 秦客逸民

    唐朝的版圖在唐高宗李治時期達到極盛,東起日本海,南至越南橫山,北至貝加爾湖以北,西至裡海,總面積約為1500萬平方公里。

    關於唐朝版圖的爭議,首先就是西海在哪裡。很多人認為西海指的的鹹海,這主要是受教科書的影響。其實教科書在編訂的時候,要考慮到方方面面,要考慮鄰國的感受,所有會盡量往小了畫。畫小了,也是形勢問題,權宜之計,不是改歷史。至於對本華人民造成的誤導,只能慢慢來糾正。有些問題,在官方是敏感問題,不好輕易定格,但是在民間還是可以進一步討論一下的。

    唐朝史書和漢朝史書都提到了西海,但不是同一個海,這個問題我們現代人容易搞清楚,但是唐朝人很難搞清楚,因為我們有精確的世界地圖,而唐朝人沒有。漢朝的西海指的是地中海,唐朝的西海指的是裡海。之所以造成名稱的誤差,主要是因為羅馬帝國的變動。漢朝時羅馬帝國的統治中心在義大利,而唐朝時在土耳其。羅馬帝國又稱為大秦,還稱為海西國。東漢時甘英到了地中海,條枝人告訴他渡此海向西便可至羅馬的京城。而唐朝時過了裡海就到了東羅馬拜占庭,所以唐朝人就把裡海誤以為是到了甘英曾經到過的那個西海。這怪不得唐朝人見識短,這是沒辦法的,因為漢朝時波斯、條枝的國力都遠不如漢朝,所以漢朝使者可以一路向西,直指地中海,但是唐朝時阿拉伯帝國根本就不怕唐朝,跟唐朝是敵對國家,牢牢擋住了唐朝人向西的步伐,所以阿拉伯以西的世界唐朝人無法知道。

    怎麼知道甘英到的一定是地中海呢?這也是有根據的。甘英出使西域,先到安息國,也就是當時的波斯帝國,現在的伊朗,而後繼續西行,到了一個叫條枝的地方,這個地方東、南、西三面都是海,只有西北有陸路可走,並可繞海行至羅馬。。根據《後漢書西域傳》的這個描述,已經很清楚了,條枝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半島,毫無疑問。沙特西面的海,紅海和地中海,過了紅海是埃及,過了地中海才是羅馬,而甘英當時是與羅馬隔海相望。

    唐朝時設有條枝都督府,條枝的特殊地形,唐人不可能不知,之所以要設這麼一個行政區,是出於唐高宗對漢朝的崇拜和懷念。他覺得漢朝的勢力範圍到了西海條枝,非常了不起,而自己在有生之年,西海東岸竟然已是他的兵鋒所至,勢力好像都超越漢朝了,所以必須紀念一下,於是就將裡海東岸的一塊地方設定為條枝都督府。由於當時鹹海裡海都比現在大,所以很有可能當時鹹海西南部跟裡海靠的很近。這樣的話,鹹海裡海之間的這塊地方,東面是海,西面是海,南面也有海,西北陸路經由突厥可薩部還可至羅馬,地理環境跟漢朝的條枝確實很像。地形鄰國都吻合,所以唐人確信條枝都督府就是漢朝時的條枝故地。至於條枝在安息之西,也能說的過去,因為唐人不知道安息就是波斯,所以有了條枝都督府,就把條枝東面的某個地方叫成安息就行了。

    很多人以為唐朝勢力擴充到中亞是因為滅了西突厥,而且是盡有西突厥故地,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唐高宗確實打敗了西突厥,但是並沒有滅西突厥的全部,只是滅了西突厥賀魯部而已,在賀魯部的西北方向還有一個可薩部。可薩部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為這個可薩部主體已不在亞洲,而在歐洲的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一帶。賀魯部與可薩部的邊界,也就是唐與可薩部的邊界很有可能就是烏拉爾河。唐高宗當時要是再運氣好點,沒有吐蕃掣肘,很有可能會繼續西進,把突厥可薩部也滅掉,那樣的話唐朝就地跨歐亞了,可惜到了河邊過不了河。

    唐朝在西部邊境設有兩個以外國名稱命名的行政區,一個是波斯都督府,一個是大秦州。波斯都督府只佔有伊朗東北一點點地方,之所以要設定這個都督府,是因為唐高宗想以此為據點,然後逐步把整個波斯都納入版圖。設立大秦州應該也有類似的目的,但只是類似,因為唐朝對大秦非常尊重,不可能吞併。在唐朝的西北邊境,烏拉爾河東岸,向西過了河,再往南穿過可薩部,就是曾與漢朝同時且齊名的大秦,唐高宗可能就是計劃將來以烏拉爾河東岸的大秦州為前線據點,向西滅掉可薩部,然後比鄰大秦帝國。唐高宗設定波斯都督府和大秦州,跟忽必烈設定徵東行省類似,元朝的徵東行省包括高麗和日本,但始終都沒能將日本納入版圖,雖然沒有納入,但是這個省名的存在寄託了元朝歷代皇帝的一個願望。

    唐朝時蔥嶺以東的西域稱為左西域,有重兵駐防,北庭都護府有三軍,總兵力兩萬,安西都護府有四鎮,總兵力有兩萬四千,另外還有眾多的地方“守捉”據點,每個守捉的兵力在幾十到幾百之間。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以東的西域,實控力度非常大,比於內地,在塔吉克境內還設有蔥嶺守捉,駐紮唐軍,捍衛大唐的西陲。那時候,新疆還沒有維族、哈薩克族這些民族,也沒有伊斯蘭教,那時西域的民間信仰是佛教。蔥嶺以西的中亞稱為右西域,右西域的管理方式參照的是漢朝管理蔥嶺以東西域的模式,也就是郡國羈縻制。同樣的管理模式,漢朝在蔥嶺以東的主權不容置疑,那唐朝在右西域的主權也該是不必質疑的。

    唐朝在帕米爾以西,裡海以東的右西域設有十七個都督府,其中波斯都督府幾年後就取消了,還剩十六個。每個都督府都下設有州縣,州總數將近100個,縣有100多個,還設有100多個軍府。其中月氏都督府為現在的阿富汗,康居都督府為現在的土庫曼。現在中亞五國的全部加上阿富汗,除了哈薩克伏爾加河以西地區的那一角,在唐高宗時期都是唐朝領土。右西域諸州縣軍府,從唐高宗顯慶龍朔年間開始,到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為止,將近100年內,大多數大部分時間都在唐朝的掌控之中,中間有丟失於吐蕃的時候,但都很快就收復了。唐玄宗時期的領土之所以沒有唐高宗時期大,是因為武則天執政時期丟失了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一直收不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樹的種植特點對於提升茶葉品質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