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理學博士

    穩定的輕子,除了電子和正電子,還有中微子們。

    帶電的輕子只有電子是穩定的。其他輕子會衰變成電子和中微子。衰變的過程中必須電荷守恆,所以最終的衰變產物一定有電子或者正電子。而最輕的帶電輕子——電子,就無法衰變只能是穩定的了。

  • 2 # 靈遁者國學智慧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

    這就是關於夸克的介紹,接下來我們認識一下輕子。

    讓我們先來看看輕子列表。總計共有12個。

    輕子(Lepton)是一種不參與強相互作用、自旋為1/2的基本粒子。電子是最為人知的一種輕子;大部分化學領域都會涉及到與電子的相互作用,原子不能沒有它,所有化學性質都直接與它有關。

    輕子又分為兩類:“帶電輕子”與“中性輕子”。帶電輕子包括電子、μ子、τ子,可以與其它粒子組合成複合粒子,例如原子、電子偶素等等。 在所有帶電輕子中,電子的質量最輕,也是宇宙中最穩定、最常見的輕子;質量較重的μ子與τ子會很快地衰變成電子,μ子與τ子必須經過高能量碰撞製成,例如使用粒子加速器或在宇宙線探測實驗。

    中性輕子包括電中微子、μ中微子、τ中微子;它們很少與任何粒子相互作用,很難被觀測到。

    輕子一共有六種風味,形成三個世代。第一代是電輕子,包括電子(e−)與電中微子 (νe)。第二代是緲輕子,包括μ子(μ−)與μ中微子 (νμ)。第三代是陶輕子,包括τ子(τ−)與τ中微子(ντ)。

    輕子擁有很多內秉性質,包括電荷、自旋、質量等等。輕子與夸克有一點很不相同:輕子不會感受到強作用力。輕子會感受到其它三種基礎力:引力、弱作用力、電磁力。

    但是,由於中微子的電性是中性,中微子不會感受到電磁力。每一種輕子風味都有其對應的反粒子,稱為“反輕子”。帶電輕子與對應的反輕子唯一不同之處是帶有電荷的正負號相反。根據某些理論,中微子是自己的反粒子,但這論點尚未被證實。

    在標準模型裡,輕子扮演重要角色,電子是原子的成分之一,與質子、中子共同組成原子。在某些被合成的奇異原子裡,電子被更換為μ子或τ子。像電子偶素一類的輕子-反輕子粒子也可以被合成。

    最先被辨識的輕子是電子,英國物理學者約瑟夫·湯姆孫與實驗團隊於1897年發現電子。1930年,沃爾夫岡·泡利大膽假設電中微子存在,這是為了解釋β衰變的能量缺失問題,挽救能量守恆定律;泡利認為,所有最初與最終觀察到的粒子的能量差,都被一種尚未探測到的粒子帶走了,這粒子具有電中性,不會留下軌跡,所以很難探測到。

    三年後,恩里科·費米給出理論,成功描述β衰變,強力支援泡利的假設。費米將這粒子命名為“中微子”,意思為“微小的中子”。在那時期,電中微子被稱為中微子,因為尚未發現其它世代的中微子。1956年,克萊德·科溫與弗雷德裡克·萊因斯共同完成科溫-萊因斯中微子實驗(英語:Cowan–Reines neutrino experiment)首先直接觀察到中微子的存在。

    在電子被發現大約40年之後,卡爾·安德森於1936年發現了μ子。由於它的質量,μ子最初被歸類為介子,而不是輕子。漸漸地,學者發覺μ子的性質更接近電子,只是質量比較大,而且μ子不會感受到強相對作用,不具有介子的性質。

    1947年,才有學者開始提議一群粒子被歸類為輕子的概念。後來,μ子被重新歸類,μ子、電子與電中微子一起被歸類為輕子。1962年 利昂·萊德曼、梅爾文·施瓦茨與傑克·施泰因貝格爾做實驗直接探測到μ中微子,證實不只一種中微子存在。

    馬丁·佩爾與他的實驗團隊於1975年完成實驗首先探測到τ子。如同電子與μ子,物理學者認為它應該也有伴隨的中微子,這是因為他們觀察到類似β衰變的缺失能量問題。費米實驗室的直接觀察τ中微子實驗(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NU Tau,DONUT )團隊於2000年探測到τ中微子參與作用的證據。

    雖然現有資料符合三個世代的輕子,有些粒子物理學者仍在尋找第四代帶電輕子。這種帶電輕子的質量下限為100.8 GeV,伴隨它的中微子最少應該帶有質量45.0 GeV。

    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電子版在靈遁者淘寶有

    輕子是自旋1⁄2粒子,只能處於兩種自旋態:上旋或下旋。自旋統計定理將它們按照自旋歸類為費米子,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因此任何兩個全同的輕子不能同時佔有相同的量子態。

    手徵性與螺旋性(helicity)是與自旋緊密相關的兩種性質,螺旋性跟粒子的自旋與動量之間的相對方向有關;假若是同向,則粒子具有右手螺旋性,否則粒子具有左手螺旋性。對於不帶質量粒子,這相對方向與參考系無關,可是,對於帶質量粒子,由於可以藉著洛倫茲變換來改換參考系,從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粒子動量不同,因此翻改螺旋性,可以從右手螺旋性翻改為左手螺旋性,或從左手螺旋性翻改為右手螺旋性。手徵性是透過龐加萊群(Poincaré group)的變換來定義的性質。對於不帶質量粒子,手徵性與螺旋性一致;對於帶質量粒子,手徵性與螺旋性有別。

    在很多量子場論裡,例如量子電動力學與量子色動力學,並沒有對左手與右手費米子作任何區分,可是,在標準模型的弱相互作用理論裡,按照手徵性區分的左手與右手費米子被非對稱地處理,只有左手費米子參與弱相互作用,右手中微子不存在。這是宇稱違反的典型例子。

    輕子與對應的中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風味無關,換句話說,對於電子與電中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μ子與μ中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τ子與τ中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假若將質量差別納入考量,則這三種相互作用的效應相等。這性質稱為輕子相互作用的“普適性”。所有已知實驗資料與這種普適性一致。

    做實驗測量τ子與μ子的平均壽命,或Z玻色子衰變為輕子的部分衰變寬度,可以檢驗這性質。在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與斯坦福直線加速器裡,完成了很多這類檢驗普適性的實驗。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一些人不看好沃爾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