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

    之前有個不會做飯的朋友去日本旅遊,回國後她對我說,感覺自己做的比日本那些所謂大廚做的好吃多了,

    其實文化的差異,地域與風情的不同是會改變一些東西的,就像我朋友,他在日本專門做中餐的餐廳選單上看到的麻婆豆腐,回鍋肉,小籠包,天津飯,中華飯,中華冷麵。。。前面幾個還看得懂,後面3個是什麼玩意兒?身為華人的我居然不知道什麼是天津飯,

    其實在日本天津飯屬於一種蓋飯。據說天津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由天津進口稻米,然後有店家用這些天津的米加上蟹肉滑蛋做成了"天津芙蓉蟹肉飯",後來因為名字太長,久而久之的就變成了"天津飯"。

    天津飯還只是一小部分,在日本大多數人眼裡,鍋包肉就是包菜炒肉片;還常常把煎餃、拉麵和炒飯三樣主食放在一起吃……

  • 2 # 蒙歌先生

    日本的中華料理自然和純正的中國菜是不一樣的。這個概念怎麼說呢,就像北歐風的房子和北歐的房子是非常不一樣的,這是為什麼麼,我們家裡裝修成北歐的房子只是在風格和配色以及傢俱的選擇上靠近北歐風格,但是真正的北歐的裝修風格是跟北歐的日照角度有關係,日照角度決定了北歐適合大落地窗,當地的木材種類決定了北歐的傢俱型別。

    日本的中華料理也是一樣,只能模仿一個大概。我在日本呆的時間中,思鄉之情難以言喻,其實就是想吃家鄉菜,火鍋,等等,但是日本的中華料理店卻一點也無法緩解我的思鄉之情。這是因為日本的中華料理店的菜品非常難吃。為什麼這麼說,日本中華料理店最愛做的就是麻婆豆腐、麻婆茄子,但是我總是覺得日本人對於麻婆是不是有什麼誤解,他們做的麻婆豆腐既不麻,也不辣。但是!雖然我吃起來不麻不辣甚至味道有點奇怪的麻婆豆腐,居然能讓我的日本小夥伴嘗一口就咧著嘴哈氣一直喊辣。然後灌一大口冰水,就是那種日本餐館必備的冰水。並且,他們還會以自己能吃中華料理的辣作為炫耀的資本,可是那根本不叫辣啊。

    除此之外,日本人對於中華料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天津飯”,但是我每次總是耐心的向他們解釋,中國沒有天津飯,中國最有名的飯的做法叫做揚州炒飯,揚州是中國非常有名的一個地名,這裡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的聚集地。而揚州炒飯是用各種食材和蒸熟的米飯一起在油鍋中爆炒。

    總之,日本的中華料理和我們理解的中國菜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 3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談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在日本都有什麼中華料理。我們知道,在日本最早的形成規模的中華料理應該是橫濱中華街的廣東系料理和長崎中華街的福建系料理,接下來還有臺灣系中華料理以及隨著戰後日本從中國東北撤退回國帶回來的東北中華料理,至於四川料理和上海料理則完全是後話了。

    粗略算下來,現在這些中華菜系在日本可以說不僅是落地生根,而且發揚光大,甚至有些發揚到老祖宗都認不出、光大到面目全非的地步了。 中華料理在日本發展到今天,雖然菜系很多菜品繁盛,但日本人常吃的卻並不是很多,也就是常見的麻婆豆腐、青椒肉絲、咕咾肉、回鍋肉、炒飯、擔擔麵、煎餃、天津飯、中華丼、小籠包、燒賣等,再高大上一點還有如干燒蝦仁、北京烤鴨之類。

    以筆者旅日三十年的經驗來看,說到中華料理在日本的境遇,應該是更多的是被日本人改造過的,還有一些則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至於誤解的雖也有,但卻談不上很多,下面就分別做一下介紹。

    日本人改造的中華料理應該說是最多的,比如麻婆豆腐這道又麻又辣的川菜在日本充其量已只剩下了微辣了,就這樣在我們眼裡嘴裡已經可以說是完全無麻無辣的“偽”麻婆豆腐還經常看見日本人被辣的“嘶嘶”的直灌冰水。再比如擔擔麵,這道本來是和中國北方人常吃的炸醬麵類似的四川拌麵,結果被日本人硬是弄成了辣味兒芝麻湯麵,不過說心裡話,這碗麵改造的真心不錯。此外,像青椒肉絲、乾燒蝦仁這些變味兒了的改造版中華料理也都是日本人的大愛。改造並不僅僅限於味道,日本人連中華料理的名字也改的,比如“酢豚”,其實就是我們的咕咾肉,而所謂的“麻婆茄子”咋聽讓我們有點找不著北,原來它就是由“魚香茄子”偷來“麻婆豆腐”的“麻婆”改造成的魚香茄子風麻婆茄子。

    最有趣的當屬日本人創造出來的中華料理了。比如中華丼,日本人也稱它為“八寶飯”、“中華飯”、“五目飯”等,基本做法就是把白菜、竹筍片、木耳、豬肉、雞肉、蝦等炒後上湯勾芡,然後澆蓋在白米飯上,最後頂上再加一顆鵪鶉蛋就齊活了。這道菜在國內很難找到原型,充其量和我們家常的什錦燴飯或海鮮燴飯相像,但日本人說中華丼的做法完全是日本人的獨創,還生怕被人拔了頭籌般強調這碗蓋澆飯是發祥於日本的。日本人也確實喜歡它,幾乎所有的中華料理店和公司食堂都會有這碗飯賣。 若說日本人創造的最奇葩的中華料理就屬中國沒有的“天津飯”了。日本也稱它為“天津丼”,具體做法很簡單,普通的天津飯就是把豌豆和切成小塊狀的圓蔥、蟹肉與雞蛋一起製成雞蛋餅狀,然後包進米飯上面勾芡做成蛋包飯樣子就可以了。豪華點的天津丼上面勾芡的湯裡還會放幾個蝦仁蘑菇點綴。之所以用了“天津”二字,據說是與當年許多中國貨都是由天津港輸入日本的有關,就像日本到處都賣的“天津栗子”,那栗子也不是天津的,只不過是由天津港出口到日本的而已。

    至於誤解的中華料理也蠻有意思,比如日本人喜歡的回鍋肉,看了超市賣的製作回鍋肉的原材料上附有的做法就想笑。是這樣寫的:先把大頭菜等下鍋炒過後撈出,再單炒五花肉,然後再放入先前炒過的大頭菜等。先不說我們川菜裡很重要的下飯菜回鍋肉里根本不會放大頭菜這件事兒,日本人制做這道菜的方法也是南轅北轍。一般來說,做回鍋肉首先要先把大塊五花肉下鍋煮熟,然後撈出切片,再從新起油鍋煸炒肉片,接著再順次放入豆瓣醬、青椒紅椒、蒜苗等,最後加進糖、雞精等調味料就可以出鍋了。從做法可以看出,回鍋肉的“回”指的是把肉回鍋,而不是把本來不該有的大頭菜先回鍋再加肉炒。整個整反了,味道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日本人的回鍋肉嚴格說來那是沒資格稱作回鍋肉的,因為它就是大頭菜炒豬肉片子。

    還有北京烤鴨,我們吃正宗烤鴨起碼是要三吃的,即吃皮、吃肉、喝湯,可在日本只有一吃,即吃烤鴨皮,肉和湯,這個真沒有。估計是日本人繼承了廣式料理的烤乳豬的第一吃首先吃脆皮的吃法吧。所以來日本旅遊,如果想吃北京烤鴨,還是不吃為妙,花費不菲,但卻只買了一盤鴨皮。

    所以,以個人經驗來看,與其說中華料理在日本存在誤解,不如說是中華料理在日本是處於被改造、被創造、被誤解的這樣一種共存的狀態。當然了,隨著來日華人的不斷增多,中華料理在日本還有一種存在形式,那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國菜,比如東京池袋的專門的麻辣燙店、烤羊腿店、東北料理、上海小館等等,因為他們一般不以日本人為主要客人,因此還能保留著真正的本土料理特色。所以,確切地說,應該是這些在日本存在的所有的中華料理菜系相疊加,才是中華料理在日本的最真實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月份適合去哪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