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有媽媽留言:“總是忍不住對我的孩子發脾氣,口不擇言地說出一些狠話。”其實很多時候,爸媽一句無心的批評,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卻不自知,甚至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影響。比如這樣的話:"你要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我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用“媽媽的愛”作為威脅,讓孩子不再調皮搗蛋。其實每個孩子都害怕被父母拋棄。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小時候她惹媽媽生氣,結果媽媽怒不可遏地說:“好,我不要你了,以後沒人管你!”她心裡很害怕,生怕媽媽真的不要自己了。這種看似無害的威脅,一次兩次可能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下來,留給孩子的,是長久的恐懼和壓力,不經意間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經常以收回對孩子的愛,調整孩子的行為,並且對孩子出現問題充滿指責批評,孩子很難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其實我們經常給這份愛加上條件,樂於接受孩子好的一面,卻不能坦然地接受孩子身上的不完美。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大多數父母都只是在孩子們滿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時候,才會愛他們。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他們就收回他們的愛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永遠不要用收回你的愛來威脅孩子聽話。
經常看到有媽媽留言:“總是忍不住對我的孩子發脾氣,口不擇言地說出一些狠話。”其實很多時候,爸媽一句無心的批評,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卻不自知,甚至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影響。比如這樣的話:"你要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我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用“媽媽的愛”作為威脅,讓孩子不再調皮搗蛋。其實每個孩子都害怕被父母拋棄。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小時候她惹媽媽生氣,結果媽媽怒不可遏地說:“好,我不要你了,以後沒人管你!”她心裡很害怕,生怕媽媽真的不要自己了。這種看似無害的威脅,一次兩次可能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下來,留給孩子的,是長久的恐懼和壓力,不經意間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經常以收回對孩子的愛,調整孩子的行為,並且對孩子出現問題充滿指責批評,孩子很難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其實我們經常給這份愛加上條件,樂於接受孩子好的一面,卻不能坦然地接受孩子身上的不完美。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大多數父母都只是在孩子們滿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時候,才會愛他們。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他們就收回他們的愛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永遠不要用收回你的愛來威脅孩子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