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畢信奪1

    地球的內部是熾熱翻滾的岩漿,曾幾何時,地球也和太陽一樣也是洶洶燃燒的火球,然而經過慧星的不斷撞擊,地球最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火惡魔被禁錮到了地心深處,而水作為勝利者站在了地表之上。

  • 2 # 天馬行文

    地球的質量為6.0×1024次方kg,密度為每立方厘米5.52克,是一個主要由岩石組成的星球, 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它的內部,但可以透過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了解地球內部的秘密。地球可以分為核心、外核、地幔和地殼四個同心圈層。

    核心和外核合稱地核,平均半徑約3400千米,核心是固態的。外核呈液態,可流動。地核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中心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溫度最高可達5000攝氏度左右。

    地幔厚約2900千米,主要由緻密的 岩石物質構成,是地球的 主體。一般認為地幔底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性元素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 ,可能是岩漿的 發源地。地幔下部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的 固態。

    地殼實際上由多組斷裂的 、大小不等的 板塊組成,這些板塊之間存在相對的 漂移運動。地殼厚度不均勻,大陸地殼平均厚約30多千米,海洋地殼厚僅5至8千米。地殼的 主要成分是岩石,其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而地球的 年齡大約已有46億年,這說明現在的 地殼岩石並非原始,而是後來由地球內部的 物質透過火山活動和造山運動逐漸形成的 。

    在地球引力的 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千米厚的 大氣層。大氣層的 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千米左右的高處。大氣的 總質量約6000萬億噸,其中氮氣78 %,氧氣21 %,此外還有微量的 其他氣體,以及水蒸氣和塵埃。

    地球最外面的 堅硬部分稱為岩石圈。岩石圈包括了整個地殼和上地幔的 頂部,厚度在100千米左右。岩石圈是固體地球最外部的 圈層,因而它的溫度最低,且有較大的 強度和脆性;整個岩石圈進一步破裂為一些岩石圈板塊,彼此作各種形式的 相對運動而導致各種大規模構造現象。

    岩石圈上部直接與大氣圈和水圈聯合在一起,透過風化、侵蝕、搬運和沉積等作用,形成了地表豐富多彩的 地形與地貌。風化作用的 產物與生物圈系 統相互作用,在基岩上面形成一層極其微薄的土壤層,併成為大部分陸地生物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不該為了男朋友放棄穩定工作(教師),去他那邊當淘寶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