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見bye

    賞析:《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中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

    “橡樹”的形象象徵著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著“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著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脫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

    而充溢著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這正與詩人所歌詠的女性獨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為表裡。朦朧詩產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內容含蘊雋永。

    它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往往藉助象徵、比喻、錯覺、幻覺等手法,變詩的單一形象為多層次的意象疊加,給詩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色彩,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代表詩人有北島、舒婷、顧城等。

    《致橡樹》是完全沒有朦朧意味的愛情詩,詩人運用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表達了明麗雋美的意象,在中國新詩八十年的發展史上,也許再沒有其它任何一首愛情詩比它更優秀。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創作於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後最早的愛情詩。語言和意象鮮活感人,所歌唱的那種不卑不亢至純至美的愛情,可謂理想境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曾令無數的年輕人嚮往和憧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夫妻因為工作原因兩地分居,怎樣才能維持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