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氣的毛豆
-
2 # 0西風瘦馬0鶴羽飄零0
老子孔子哪個也不是哲學家!中國得道之人如果成為哲學家,那就是道人的失敗!
莊子其人有哲學傾向!莊子也確實是得道之人,但是,他的思想偏向於哲學性!
不懂道也不懂哲學,不瞭解道也不瞭解哲學,就會將哲學與道混為一談!
道是華人自古對真理的認識。哲學是西方人尋找真理的思維。
哲學依靠智慧,所以,之後出現了科學。道之知,初以智慧悟道,道成無智慧!
西方人對德沒有正確認識,致使西方人雖同樣悟道卻不能得真道。唯一的真道是【尼古拉.特斯拉】!其人有德!道隨德行故無須悟道。
世人無德,致使有德之道人舉步維艱!東西方皆如此,古今皆如此!其理如無邊黑暗中有個太陽,太陽再亮也照不亮無邊無際的黑暗。
中國古道人,在那個時代,他們就是成道之人!那個時代的道人認識的道就是那樣。現在的得道之人認識的道可以解釋科學,古代沒有科學意識只有道的意識。正確的科學是道的實證,道有黑白,所以,有些高科技被無道之人用於害人。
科學家在用道,科學家知科學不知道!這個符合古人(孔子)說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哲學是悟道而未入道者之思。入道之初的思悟表現為哲學。至深後道勝智,以至絕聖棄智,哲學性,在成道之人處不會有!凡表現為哲學性,皆因道未成。
道成,沒商量!無須哲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服真理正道者永遠不會缺,欲使其遵道,除非使其得道成道!否則,只要他活著,他就是真理正道之敵!故解決問題的終極辦法經常是……
聖人不傷人,故擱置爭議!負重前行者——中國!
崇拜哲學,是因為,不瞭解中國文化!
崇洋媚外有其根!我認為,其深根在無私無我!浮萍化成青蓮,水是衝不走的!浮萍不會化成青蓮,人的思想認識卻是可以改變的!如若變得唯私,雖不再崇洋媚外,卻難見真理正道!繼而必有失道相隨!佛家大願不捨眾生,無我為思悟,有我為實。我執是因思悟中有我阻礙我知。
-
3 # 東風別業
將兩人看成哲學家比當作聖人好,哲學家的著作是用來學習研究的材料,聖人是頂禮膜拜的物件,他的言論則是教條宗旨。我是周王室後裔,但現代中國鬱郁文乎樸樸質乎,文質彬彬,我從共和中國!我們說他們是哲學家,也是相信,一個主張無為,一個有為,我們相信而形成我們的辯證統一思維,構建我們思想的基本理性。從這一點上說,他們是一樣的。
人要做事,必要講事理,事理服從萬物之理,萬物之理服從天之道地之理,天之道地之理服從哲理,哲理是哲學探索的物件是最基本原理。道德經的道法自然,萬物皆負陰抱陽,無中生有等立論作為認識論,可以用於認識宇宙起源,可謂最原始的原理了,孔子沒有達到這種哲學境界,更多貢獻在社會學。老子的哲學可謂至善,理即聯絡,因果關係有必然與偶然之分,老子在這個層次能夠做孔子的哲學導師,並留下孔子請教老子的佳話。莊子則記載了孔子請教仁義道德問題,老子悉心指導,讓孔子懂得仁義的性質可以概括為兩個字,那就是不必,即不具備必然性,不必然則不自然。通覽傳統文化經典,可以發現,老子是各家的哲學宗師。所以他無為,眾家有為。
回覆列表
哲學家,應該給出(1)思考所有問題的方式,即認識論,並給出自成體系(即自洽)的三觀【包括(2)世界觀、(3)價值觀和(4)人生觀)】。
按照上述條件,老子都具備,他的(1)認識問題的方式是辯證法,(2)世界觀是唯物主義,即道(包括自然規律、人性規律、社會規律,後兩者決定人心向背)(2)價值觀是:君臣一起構成一個集合體,整個集體好就好,少數好多數人不好則不好,即集體主義,(3)人生觀是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不在乎個人得失,因此,道家到後來發展出莊周的逍遙主義和道教,給人出世的感覺。
孔子則不然,(1)認識論,秉承老子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屬於辯證法,(2)世界觀,有唯物主義的成分,但是更強調心理因素,屬於唯心主義。(3)價值觀:把德當作判斷一切的標準,甚至金木水火土也有德,尤其強調為德,為德重在“為”字,“為”就是做,就是孔子所說的修身。學習孔孟之道,人往往變得虛偽,德,究其實質是善意,這種善必須發自內心,不是發自內心的、做作出來的善是偽善,正因如此,孔孟之道經常培養出大奸大惡。(3)人生觀方面,則透過服務君王謀取個人升遷,本質上是為了自己。立德,則是為了在身後留下好名聲。
鑑於(1)老子最早給出辯證法,雖然“辯證法”這個詞是希臘詞彙,但是方法是一樣的,因此老子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有貢獻。而孔子不是首創,因此,孔子沒有認識論方面的貢獻。(2)老子是中國最早的唯物主義者,為了闡明一個道理,往往先講一個大自然規律,然後推物及人,告訴人應該怎麼做,即因有道而有德。而孔子則完全以心理因素(他人的心理感受)為出發點考慮問題,雖然《論語》經常借周代文武二王的口說出看法,但是這些看法其實是他自己的,孔子出生低微,借尊說話,情有可原,因此,可以認為孔子是最早的唯心主義者。(3)老子把道(規律)作為判斷一切是非的標準是老子首創。把德作為重要考慮因素是周代立國者首創,把德作為判斷一切事的唯一標準則是孔子首創,雖然後代存在很多弊端,但是,孔子有首創權。(4)在人生觀方面,老子無私,孔子有私。可見,二人均是中國不折不扣的哲學家。
說他們是不是哲學家,是用西方話語衡量中國的人與事,但是,鑑於西方文化已經推廣到全世界,樓主的問題還是有意義的,不存在崇洋媚外的問題。
見《《道德經》的邏輯》(武漢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