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看吧,是有用的.煲箱沒有固定的經驗,做法也隨著發燒友因人而異。但是,還是可以看到規律的。
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階段
首先,第一階段稱之為訊號轟炸。就是使用專用的訊號碟從20Hz到20KHz連續播放訊號,
基本上發燒友手中都有這樣的碟,碟中記錄的是20Hz到20KHz的正弦波訊號。
這樣從低頻到高頻迴圈播放,效果很不錯。也許你找不到訊號碟,那麼怎麼辦呢?
有辦法,可以使用發燒碟代替,比如著名的雨果發燒碟就可以。還是那個老辦法,
從低頻到高頻,用訊號密集轟炸。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估計就差不多了。此外,
有些音箱測試軟體也可以生成純淨的正弦波訊號,播放時音量要開到最大安全音量
(注意,不是最大音量!一定要注意音箱說明書上標註的安全音量)。由於訊號碟不是音樂,
所以聲音大了格外吵人,怎麼辦?我們一般有兩種辦法:
1.隔離法:將音箱放在這一個隔音好且無人的房間,關上門就可以了。
但是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條件怎麼辦?我們可以使用厚厚的棉被把音箱包起來達到隔音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音箱的散熱。如果疏忽會造成音箱的損壞。
2.相位抵消法:將左、右兩隻音箱以面貼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對放置。
這樣聲音就會相互抵消且單元仍然正常工作。左右音箱貼的越近越好,
這樣噪音越少。這種辦法很適合晝夜連續褒箱,人可以不用看著,呼呼大睡就是了。
這樣過了4個小時以上,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了。
下一階段我稱之為頻帶密集轟炸。在這一階段,我們要選擇一些頻帶上很有特色的樂曲回放,
讓音箱在“實戰”中得到鍛鍊。我們需要選擇在低中高頻很有特點的樂曲。低頻上,
有著名的一意孤行(電子合成樂器的低音,下潛很深),鼓詩(考驗低頻的爆發力),
阿姐鼓(音箱的“低頻殺手”)。中頻可以是蔡琴(中頻的齒音,細膩感,質感和口型),
騰格爾的天堂(中頻的厚度和延展力)。高頻可以是絃樂,比如梁祝(高頻的細膩感和質感),
鋼琴曲(高頻的空氣感和顆粒感)。透過這些樂曲的不斷回放,可以做到打通3頻的目的。
這一階段時間不要少於50小時。接下來我們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稱為全頻轟炸期。在這一階段,我們側重於全頻帶的磨練。在這一階段我們終於
可以享受音樂了。著名的加州旅店就是很適合全頻帶的。此外,交響樂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靠在椅子上,仔細聆聽音箱中發出的Teana之音,享受前兩個階段的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
(2個禮拜),估計你的音箱可以“出聲”了。
還有一些發燒友認為煲箱如同煲湯,筆者認為很有趣且很有道理,有必要介紹一下。
1.急火煲箱(煲湯):上面提到的第一階段就屬於此例,用最大安全音量,
有些時候甚至冒著燒掉音箱的危險開到最大音量,長時間不斷連續轟炸的煲箱方式。
2.文火煲箱(煲湯):上文提到第二階段就屬於此例,音量合適,有針對性地煲箱。
悠閒的煲箱方式。
3.慢火煲箱(煲湯):就是正常使用音箱,順其自然。
把這三種配合起來,煲箱如同調製一種美味的湯,爽!
一套自己的煲箱方法,主要是這樣做的。
1.用正常音量播放從20Hz到20KHz的訊號大約2小時以上。然後換用最大安全音量播放2小時。
2.使用20Hz低頻訊號用最大安全音量播放,然後20KHz播放,2小時足以。
3.下面使用低頻擅長的曲子,常用一意孤行,鼓詩等,正常音量下連續播放。打通低頻!
4.使用擅長中頻的曲子,筆者常用蔡琴,騰格爾的天堂,稍大音量
(音量要達到可以使中低音單元完全運動的程度)連續播放。
5.3和4步交替進行,大約需要3天時間即可,不必使用太多時間
6.使用加州旅店正常音量連續播放,1天時間就可以
7.使用交響樂(貝多芬是個不錯的選擇,英雄,命運,田園,合唱)連續轟炸,1天時間就可以
8.6和7交替進行。
9.進入休息期,正常播放自己喜歡的樂曲。但是注意時間,每天不應低於4個小時。
過了一些時間,大約1個月就可以了,你的音箱就煲好了。
慢慢看吧,是有用的.煲箱沒有固定的經驗,做法也隨著發燒友因人而異。但是,還是可以看到規律的。
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階段
首先,第一階段稱之為訊號轟炸。就是使用專用的訊號碟從20Hz到20KHz連續播放訊號,
基本上發燒友手中都有這樣的碟,碟中記錄的是20Hz到20KHz的正弦波訊號。
這樣從低頻到高頻迴圈播放,效果很不錯。也許你找不到訊號碟,那麼怎麼辦呢?
有辦法,可以使用發燒碟代替,比如著名的雨果發燒碟就可以。還是那個老辦法,
從低頻到高頻,用訊號密集轟炸。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估計就差不多了。此外,
有些音箱測試軟體也可以生成純淨的正弦波訊號,播放時音量要開到最大安全音量
(注意,不是最大音量!一定要注意音箱說明書上標註的安全音量)。由於訊號碟不是音樂,
所以聲音大了格外吵人,怎麼辦?我們一般有兩種辦法:
1.隔離法:將音箱放在這一個隔音好且無人的房間,關上門就可以了。
但是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條件怎麼辦?我們可以使用厚厚的棉被把音箱包起來達到隔音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音箱的散熱。如果疏忽會造成音箱的損壞。
2.相位抵消法:將左、右兩隻音箱以面貼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對放置。
這樣聲音就會相互抵消且單元仍然正常工作。左右音箱貼的越近越好,
這樣噪音越少。這種辦法很適合晝夜連續褒箱,人可以不用看著,呼呼大睡就是了。
這樣過了4個小時以上,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了。
下一階段我稱之為頻帶密集轟炸。在這一階段,我們要選擇一些頻帶上很有特色的樂曲回放,
讓音箱在“實戰”中得到鍛鍊。我們需要選擇在低中高頻很有特點的樂曲。低頻上,
有著名的一意孤行(電子合成樂器的低音,下潛很深),鼓詩(考驗低頻的爆發力),
阿姐鼓(音箱的“低頻殺手”)。中頻可以是蔡琴(中頻的齒音,細膩感,質感和口型),
騰格爾的天堂(中頻的厚度和延展力)。高頻可以是絃樂,比如梁祝(高頻的細膩感和質感),
鋼琴曲(高頻的空氣感和顆粒感)。透過這些樂曲的不斷回放,可以做到打通3頻的目的。
這一階段時間不要少於50小時。接下來我們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稱為全頻轟炸期。在這一階段,我們側重於全頻帶的磨練。在這一階段我們終於
可以享受音樂了。著名的加州旅店就是很適合全頻帶的。此外,交響樂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靠在椅子上,仔細聆聽音箱中發出的Teana之音,享受前兩個階段的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
(2個禮拜),估計你的音箱可以“出聲”了。
還有一些發燒友認為煲箱如同煲湯,筆者認為很有趣且很有道理,有必要介紹一下。
1.急火煲箱(煲湯):上面提到的第一階段就屬於此例,用最大安全音量,
有些時候甚至冒著燒掉音箱的危險開到最大音量,長時間不斷連續轟炸的煲箱方式。
2.文火煲箱(煲湯):上文提到第二階段就屬於此例,音量合適,有針對性地煲箱。
悠閒的煲箱方式。
3.慢火煲箱(煲湯):就是正常使用音箱,順其自然。
把這三種配合起來,煲箱如同調製一種美味的湯,爽!
一套自己的煲箱方法,主要是這樣做的。
1.用正常音量播放從20Hz到20KHz的訊號大約2小時以上。然後換用最大安全音量播放2小時。
2.使用20Hz低頻訊號用最大安全音量播放,然後20KHz播放,2小時足以。
3.下面使用低頻擅長的曲子,常用一意孤行,鼓詩等,正常音量下連續播放。打通低頻!
4.使用擅長中頻的曲子,筆者常用蔡琴,騰格爾的天堂,稍大音量
(音量要達到可以使中低音單元完全運動的程度)連續播放。
5.3和4步交替進行,大約需要3天時間即可,不必使用太多時間
6.使用加州旅店正常音量連續播放,1天時間就可以
7.使用交響樂(貝多芬是個不錯的選擇,英雄,命運,田園,合唱)連續轟炸,1天時間就可以
8.6和7交替進行。
9.進入休息期,正常播放自己喜歡的樂曲。但是注意時間,每天不應低於4個小時。
過了一些時間,大約1個月就可以了,你的音箱就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