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村群童701
-
2 # 娛君自傳記錄往事重複
多大勝算?No!或許是一個硝煙漫長的日子,打打鬧鬧槍炮不平,小打小鬧。勝利的天平要看他們是為了阿富汗人民而戰,還是為了權力而戰,這要看的阿富汗人們支援誰了。
-
3 # Charlewind
阿富汗總統加尼在塔利班攻陷喀布林時,帶著裝滿現金的四輛汽車、一架直升機拋下國民,落荒而逃至阿聯酋。第一副總統薩利赫成為看守總統,撤退到潘傑希爾谷地,與塔利班死戰。然而,這種激戰勝算不大。
副總統反塔利班的信念、意志很堅決,與塔利班勢不兩立。副總統與塔利班有著血海深仇:副總統的親妹子被塔利班綁架凌虐至死;他的恩師馬蘇德又被塔利班的成員所暗殺。這是副總統激戰的動力。
副總統薩利赫在原有政府中權利有限。副總統是沒有任何職權的,權利是總統授權行使的。總統加尼掌握著軍隊,在政府崩潰之時,失去總統領導的軍隊頓時變成一盤散沙,除去歸順到塔利班麾下的軍隊外,剩餘的軍隊估計沒多少能接受副總統的指令。
副總統薩利赫的軍事實力薄弱,與塔利班的差距太懸殊。在潘傑希爾谷地只有幾千兵力可用,除了步槍外沒什麼像樣的武器。而塔利班有幾萬武裝分子,幾萬的民兵,還有政府崩潰時叛變的軍隊,以及戰爭後繳獲了火炮、裝甲車等美式先進武器。從美國撤走後,國外的外援看不到絲毫痕跡。副總統處於一個內外交困的境地。
民眾支援副總統及原有政府的力量在消減。塔利班之所以能很快地攻城掠地,主要因為現任政府官員腐敗無能,總統加尼和政敵阿卜杜拉內鬥不休,又缺少團結不同派別的政治手腕,以致於日益孤立。這種腐敗及混亂的局面導致不少的民眾對塔利班嚴苛、極端、強調秩序的統治發生了企望。當總統攜款落跑之後,經歷過戰爭,傷痕累累的民眾難以對原來的副總統和政府有所期待,難以對塔利班奮力抵抗。
塔利班
-
4 # 小婷子自媒體
連美軍都逃跑了,你說勝算有多少?不過,這個致死不降的精神,我給90分!最中能否戰勝,個人覺得勝算不大,除非有奇蹟出現!戰勝也不是不可能的。
-
5 # 卓馬之珠
副總統這麼拼命幹嘛?如同螳臂當車,逆大勢而行,沒有任何勝算的可能!
塔利班是何許人也?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爆棚的運動組織,早前被國際社會定義為恐怖組織。連美軍都忌憚三分,不得不下定決心進行撤軍,以免帶來更大的傷亡。所以說,阿富汗副總統的做法猶如雞蛋碰石頭,在八九天的時間內,30萬的訓練有素的阿富汗政府軍,無法抵禦一個數萬軍隊的塔利班組織,最終也只能宣佈美國一路培植的傀儡政府勢力潰敗,瓦解,塔利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那麼阿政府副總統為什麼要這麼做?要名垂千古維護正義還是為了一己之私?一場沒有勝算的戰鬥,只能是白白犧牲,除了流血,不會有其他好處。如果說為了阿富汗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避免更大的傷亡,開城繳械投降,這才是正義之人的做法,在本末之間,何為正義?有的是希望國家的穩定及長治久安。
所以,很顯然,這位副總統是為了私利,他希望媒體大肆報導他,成為國際紅人。這樣他就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在阿富汗總統都逃跑的情況下,副總統還拾起反抗的大旗正是說明了這點,在總統的光環下,副總統是一個被埋沒的人,媒體觀眾是看不到他的。如今正是時候,藉助媒體發聲,為自己贏得一些曝光度。
其實很沒必要,美軍撤走之後,統一大勢更加不可阻擋,如果塔利班有這個能力治理好阿富汗,何嘗不是一種幸事?
-
6 # 都是大叔了
阿富汗局勢在總統加尼出逃、塔利班進入喀布林之後,大部分人覺得大局已定,塔利班統一全國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這個時候,阿富汗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突然率領軍隊反攻,從塔利班手中奪回位於喀布林北部的帕爾旺省首府恰裡卡爾。這讓阿富汗局勢出現變數。
薩利赫是誰?他為什麼在總統已經逃的情況下,選擇死戰呢?
1972年10月,薩利赫出生在阿富汗東北部潘傑希爾的一個塔吉克族家庭。20世紀90年代,薩利赫加入北方聯盟抵抗軍,逐漸成長成為前塔吉克武裝領導人馬蘇德將軍的麾下大將,跟馬蘇德關係不只是上下級,可謂亦師亦友。
1996年塔利班佔領喀布林後,薩利赫就一直在潘傑希爾地區戰鬥。他家庭成員中,薩利赫的大哥被塔利班炸死。而為抓捕薩利赫,塔利班成員還將薩利赫的妹妹折磨致死。加上2001年馬蘇德將軍也被塔利班的盟友基地組織所刺殺。
薩利赫的多位親人和恩師都死在塔利班手裡,跟塔利班可以說結下了血仇,一直是阿富汗政府裡的對塔鐵桿強硬派,反對談判,反對美國撤軍。
2001年“9·11”襲擊事件發生後,作為反塔利班抵抗組織的一員,薩利赫成為美國中情局的重要資源。這樣的關係也為他在2004年領導新成立的阿富汗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域性鋪平道路。時任阿富汗國家安全域性局長的薩利赫只有32歲。
然而,薩利赫也非一帆風順。由於他立場強硬,堅決反對當時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與塔利班談判,因而被迫辭職。2018年,他在總統阿什拉夫·加尼的支援下,重新迴歸,擔任內政部部長。同年1月,薩利赫辭去內政部部長一職,加入加尼的選舉團隊。加尼獲得連任後,薩利赫於2019年1月被任命為阿富汗第一副總統。
薩利赫曾多次躲過被暗殺的厄運。2020年9月9日,薩利赫在喀布林遭到炸彈襲擊,他順利躲過一劫,但10人在爆炸中死亡。2019年7月28日,三名恐怖分子潛入薩利赫位於喀布林的辦公室,造成20人死亡。儘管薩利赫得以倖存,但他在這次襲擊中失去許多同事和兩個侄子。
那麼薩利赫憑什麼跟幾乎佔據全國的塔利班鬥爭呢?他手上有幾張牌?
丨第一張牌:“正統牌”丨
在阿富汗總統加尼逃跑的情況下,薩利赫表示,“根據阿富汗憲法,在總統缺席、逃跑、辭職或者死亡的情況下,第一副總統將成為臨時總統”。他現在是阿富汗“臨時總統”,並呼籲阿富汗人“加入抵抗”。
那麼,他宣佈自己成為“臨時總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按現在的情況,因為目前全世界承認的仍是阿富汗政府而非塔利班,那麼副總統薩利赫在總統加尼逃跑的情況下,宣佈成為“臨時總統”是符合法律的。
當地時間8月18日,阿富汗駐塔吉克大使阿格巴爾發表宣告稱,自加尼卸下阿富汗總統職務後,按照憲法規定,目前的國家元首是第一副總統薩利赫。此外,阿格巴爾指責加尼攜帶1.69億美元現金逃離阿富汗。
正統牌”有多重要,這不僅在道義上有號召力,而且代表可以合法地得到各種國際支援、各種援助,合法使用阿富汗政府的海外資產。用三國演義的故事來舉例,曹操為何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為何要漢獻帝“禪讓”,而不是直接上位,都是為了“正統”。做個不恰當的比喻,薩利赫自稱“臨時總統”,至少搶到了阿富汗的“玉璽”。
丨第二張牌:“英雄牌”丨
薩利赫已經與與“阿富汗民族英雄”馬蘇德之子小馬蘇德結成了反塔利班聯盟。
馬蘇德起家時候,只有30多人,十多條槍,從20世紀80年代起,先後參與了抵抗駐阿蘇軍、蘇聯支援的傀儡政權以及塔利班政權的鬥爭,多次擊敗蘇軍的圍剿。幾年之內,游擊隊由30人發展到3000多人,因此贏得了“潘傑希爾雄獅”的稱號。馬蘇德並在潘傑希爾地區建立了一個規模較大的、組織機構齊全的游擊隊根據地,成為阿富汗著名的游擊隊領導人。蘇軍撤退後,馬蘇德先後與蘇聯支援的傀儡政權以及塔利班政權的鬥爭。
馬蘇德的地盤裡,女人不用穿罩袍,女孩能讀書,男人不用蓄鬍子。數以百萬計的塔利班受迫害者前來投奔,成為阿富汗世俗力量的希望。
由於他所領導的武裝力量進行了頑強抵抗,塔利班政權始終未能佔領阿富汗全境。2001年9月9日,兩名偽裝成外國記者的基地組織成員在馬蘇德身邊引爆炸藥,致使馬蘇德當場死亡。3天之後,“9·11”事件震驚世界。北方聯盟在美國的支援下最終反攻成功。
薩利赫就表示,“不會背叛阿富汗民族英雄人物馬蘇德的靈魂和遺產,不會讓跟隨他的百萬民眾失望,也不會與塔利班站在同一屋簷下。”
現年32歲的小馬蘇德待在阿富汗的時間並不長,中學時就前往伊朗,並在英國獲得了國際政治專業的碩士學位,直到2016年才回到祖國,擔任馬蘇德基金會CEO。小馬蘇德批評美國與塔利班的和平協議。不過,他對與塔利班對話持開放態度。
丨第三張牌:“軍事牌”丨
地理上,阿富汗的潘傑希爾是當地塔吉克族的聚集地,地名的含義為“五頭獅子”,是曾擔任北方聯盟領袖的阿富汗民族英雄馬蘇德的家鄉,也是薩利赫的家鄉。馬蘇德將軍曾在這裡打了十年游擊戰,可見當地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人數上,小馬蘇德手下目前估計有幾千人,加上烏茲別克族軍閥杜斯塔姆的殘部武裝、不願投降的政府軍等陸續加入,外界估計兵力有一萬人以上。這樣一隻軍隊不容小覷。
丨一省抗一國,有勝算嗎?丨
那麼“反塔勢力”目前以一省抗一國,有勝算嗎?從目前來看,這取決於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反塔勢力”本身,第二個是外部力量,第三個,也是最關鍵的,其實是塔利班自己的政策作法。
激戰之後,目前“反塔勢力”和塔利班暫時停火,原因在於,對於塔利班來說,之前勝利來得太快,太多地方需要分兵駐守,兵力鋪得太開,其實在潘傑希爾周圍可以動用的機動兵力相當有限,暫時無力進攻。而對於“反塔勢力”來說,也需要時間來收攏政府軍殘餘勢力,重新整合才能再戰。
未來局勢發展,首先看點在於“反塔勢力”能否在未來塔利班的猛攻中守住潘傑希爾谷地相當長一段時間。不管是美國,還是印度等反塔國家,只有看到“反塔勢力”能穩住攤子,才可能提供外援。而從塔利班方面來說,潘傑希爾谷地如果能夠快速和平解決最好,不然上策就是速戰速決,否則很多地方軍閥只是迫於形勢暫時臣服於塔利班,一旦久攻不下,容易生變。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年前,潘傑希爾谷地背靠北方聯盟,可以源源不斷得到人員和物資補給,此次塔利班已經控制了所有的邊境通道,“反塔勢力”守住難度更大。長期來看,潘傑希爾無法依靠孤城堅守,必須開闢通往外國的溝通渠道才能存活,而塔利班統治力較低,原本北方聯盟的地盤應該是“反塔勢力”打通通道最主要的方向。一旦通道打通,不管是想找回面子的美國,還是想介入阿富汗的土耳其、印度,或者同族的塔吉克,都有可能提供支援。而從塔利班方面來說,上策自然是儘快拿下潘傑希爾谷地,中策則是萬一一時拿不下潘傑希爾谷地,也要儘量避免守軍打通外國交通線,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
還有重要一點,就是其他地方軍閥,特別是原本“北方聯盟”的幾個重要首領是否會重新結盟對抗塔利班,目前阿富汗烏茲別克族首領杜斯塔姆在馬紮裡沙里夫失守後遠遁烏茲別克,塔吉克首領努爾也一塊逃亡,其他重要首領如伊斯梅爾汗、哈利利則直接投靠了塔利班。未來如果目前的“反塔勢力”得到外國和多個“北方聯盟”的幾個重要首領的支援,阿富汗再次出現南北對峙也並非不可能。
而從長期來看,關鍵在塔利班自己的政策做法。就如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說,阿富汗問題已從軍事解決進入政治解決的關鍵階段,應重點關注幾個方面:一是塔利班能否團結阿富汗人民,建立符合本國國情、開放包容的政治架構,奉行溫和穩健政策,避免引發新的衝突甚至內戰。二是阿富汗能否同恐怖主義劃清界線,堅決打擊各種恐怖組織,避免再次成為恐怖分子聚集地。
如果塔利班能夠團結阿富汗人民,包容各方,奉行溫和穩健政策,內戰就打不起來,即使打起來也打不大。反之,各方理念不同,利益不均之下,阿富汗有可能重燃戰火,“一省抗一國”有可能變成南北對峙。
如果塔利班同恐怖主義劃清界線,堅決打擊各種恐怖組織,避免再次成為恐怖分子聚集地。外國也願意跟阿富汗共處,發展貿易和經濟合作。經濟好了,自然人心思定。反之,恐怖分子如果藏身阿富汗,引發各種外國制裁和壓力下,國內矛盾激化下,大規模內戰並非不可能。
-
7 # 吳說吳話
一點勝算都沒有。看看美國拉了一支國際聯隊在阿富汗折騰了二十年,都沒能把塔利班搞死,就知道塔利班有多強,都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塔利班就把阿富汗政府軍打殘,現在副總統帶著一些殘兵敗將,怎會有勝算呢。他現在死戰不降,也不過是作作姿態罷了,為以後的政治生涯撈點資本。
-
8 # CC影分身的遊戲
勝算肯定是0。但是這其中的死戰不降值得我們思考,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雖然阿富汗政府是由漂亮國扶持的,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但是他對阿富汗的經濟發展,有極大的貢獻,至少在戰亂之中,把阿富汗首都建成了水泥的大廈高樓,塔利班屬於伊斯蘭教的保守主義,而且大部分塔利班戰士就是一個放羊娃轉變過來的,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阿富汗政府機關可是正宗的西式教育,咋們拋開對西方國家的見解,只從阿富汗的角度看,你感覺是放羊娃管理國家好,還是知識分子管理的好。對於這位以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為己任的副總統來說,死戰的目的,就是與塔利班談條件的手段,條件就是要求塔利班不要沒收私人財產啊,不要沒收國外人的資產啊等等,因為塔利班突然拿下這個國家,他是沒有那個資本來管理的,沒錢怎麼辦,咋們找個沒讀書的人拿問怎麼賺快錢,你就懂了。去搶,去沒收,是最快的,可是好不容易有起色的阿富汗經濟到時候該怎麼辦,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怎麼辦,難道一個國家像之前的塔利班一樣,靠鴉片解決經濟生活問題嗎?伊斯蘭保守主義是沒有出路的,君不見擁有巨量石油的沙特都在改變嗎?未來阿富汗怎麼變,希望不出國,堅持戰鬥,可能會以生命為代價的副總統,來給我們答案吧
-
9 # 五金之家
但正如明末清初的一系列戰爭一樣,順軍、大西軍、永曆朝廷、唐王、魯王都可以在區域性形成絕對優勢攻城略地,但是隻要清廷集中更多兵力反撲,區域性優勢就會土崩瓦解。杜斯塔姆不行的,薩利赫拿下了恰裡卡爾,但是沒有拿下馬紮裡沙里夫,意味著恰裡卡爾還是孤城一座。僅憑1萬多沒有外援沒有後勤的殘兵敗將要坐守待援都很困難。以塔利班7萬人佔領32個省會和喀布林的情況來看,薩利赫當然可以在區域性形成絕對優勢(特別是在馬蘇德父子坐鎮多年的潘傑希爾)。
-
10 # 乃乃乃
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薩利赫是土生土長的阿富汗人,當時蘇聯入侵阿富汗時,薩利赫就加入了反蘇武裝,和蘇聯做起了鬥爭,最後蘇聯撤軍,塔利班奪得了政權,薩利赫就開始了逃亡生涯,塔利班為了抓到薩利赫,將薩利赫妹妹折磨致死,這也導致現在薩利赫死戰不投降的局面。
薩利赫現在手上有一萬多兵力,並且還有些許地盤,雖然這兩天又攻下了幾座城市,但是並不看好他,因為半個月前阿富汗還有三十萬美式裝備的軍隊,就這還擋不住塔利班的腳步,更別說現在剩下的一萬多人了。
不過薩利赫現在可以學學塔利班的方法,化整為零,讓人全部進去山裡,進行遊擊戰,塔利班在山裡躲了十幾年,美軍這麼好的武器裝備都沒找到辦法消滅他們,等以後找到好時機再進行大反攻。
不過有一點最重要的是,現在薩利赫他們的軍隊得不到民心,沒有民眾支援他們,以前塔利班他們打游擊民眾都支援他們,還能源源不斷的補充兵源,薩利赫他們進去沒人舉報就不錯了,更別說兵源了。
美軍在阿富汗作威作福了20年,阿富汗軍隊充當著美軍的狗腿子,已經深深的傷害到了阿富汗人民的心,而且塔利班為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塔利班了,所以說塔利班能取得勝利是民心所向,薩利赫帶領的一萬多殘兵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回覆列表
阿桑奇說,美入侵阿富汗是為了洗錢。算不算開腦洞?塔利班在美撤退這麼短時間奪取政權,我以為應不排除某種政治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