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素說

    在事死如生的中國古代,皇陵作為皇帝生前開始為自己營建的“吉地”,自然的絕大多數的皇陵藏著數不盡的金玉寶器、文玩字畫等等。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歷代皇陵成了盜墓賊最喜歡光顧的地方。

    雖說,挖墳掘墓這件事有損陰德,見不得光彩,但又有誰能耐得住墓中那些價值連城的金玉寶器的吸引依舊?特別是在亂世之中,盜墓活動更是猖獗無比。而在所有的盜墓行動中,皇家陵寢最受盜墓賊的喜愛。可是,一般當朝的皇家陵寢都有重兵守護,盜墓賊們也只能眼紅,不敢有任何行動,只能將目光轉向前朝的陵墓。

    清代的皇家陵寢也是這樣,清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年代,清朝的皇家陵墓也在這個期間遭到了盜墓賊的大肆破壞,九座帝王陵寢中有五座被盜,分別是: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豐皇帝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光緒皇帝崇陵

    不得不說歷代皇家陵寢,除了明朝,基本沒有幾個能夠躲過盜墓賊的光顧,特別是清代的皇家陵寢,以康熙皇帝、慈禧太后、乾隆皇帝的陵寢為例,他們早被破壞的面目全非,裡面的金玉寶器也早被搬運一空。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的景陵,近代以後,經過專家的實地考察後,卻被長期封閉,而且是無限期的封閉,不再對外開放

    那麼,問題來了,康熙皇帝的景陵中到底有什麼秘密?不是早在百年前便被盜墓賊盜掘一空了麼?又為何不開放?

    據悉,在清代被盜的五座皇陵中,目前只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光緒皇帝的崇陵,對外開放。而這5座被盜皇陵墓(康皇帝的熙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豐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光緒皇帝的崇陵)中,康熙的景陵和乾隆的裕陵被破壞的最慘。

    事情要從1928年說起,大軍閥孫殿英因為缺乏軍餉的原因,打起了盜掘清代皇陵的念頭,遂以軍演為名對清東陵進行了大肆盜掘,孫殿英先後炸炸開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寢,並將埋藏在墓中的金玉寶器洗劫一空,根據現有資料記載,孫殿英光是從慈禧墓中盜走的珍寶就裝了整整30大車。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的景陵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過由於康熙皇帝的景陵在建成之後便嚴重滲水,也正是因為滲水問題反而成了景陵的保護傘,景陵得以躲過一劫,僅是墓門遭到了破壞。

    不過,隨著景陵被破壞後,滲水的問題也變得愈發嚴重起來,地宮中水最深處甚至達到了2~3米。

    也正是因為景陵長期浸泡在水中,這直接導致了我們很難對景陵的地宮進行清理,對裡面的文物進行保護,基於這兩點原因,景陵的開放也成為了問題。總不能開放了,大家跑到景陵觀賞“地下水坑”,然後順便“淘”個金吧?

    而且,在中國考古界一直以來都有“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這一不成文的規定,這也是為何封閉景陵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這條規定的由來,可以說這是“血的教訓”。

    事情要從1956年10月說起,當時考古部門想要對明成祖朱棣的長陵進行發掘,但由於朱棣的長陵規模較大,所以發掘長陵的審批並沒有獲得透過。沒有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將目標鎖定在規模相對較小的定陵,即萬曆皇帝的陵寢。最終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由於當時技術並不成熟的原因,直接導致了許多文物再出土後,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直接變成廢品。無疑,這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敗筆,更是我們研究明代歷史的一大遺憾!而此次發掘定陵的發起人便是就是著名文學家,“鐵骨錚錚”的郭沫若郭先生。

    也正是因為走了這一次血的教訓,於是便有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寢”的不成文規定。

    基於這一規定,所以我們一直沒有對景陵的積水進行清理,盡最大可能避免使景陵遭受二次傷害;另一方面則是時間過去了這麼多年,景陵我不知道已經被水泡了多少年了,地宮中的具體情況沒有人知道,而且如果我們貿然對景陵進行發掘,那還有可能會有坍塌的可能,而且就算是把水給抽乾,在進行發掘的話,我們找不到滲水的原因,那麼再次面臨積水問題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也是我們為何不對景陵進行清理發掘的原因,更是為何長期封閉的原因。

    反之同樣遭到破壞的裕陵(乾隆皇帝的陵寢)為何能開放,則是另一種情況。

    眾所周知,乾隆一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的輝煌,且不論乾隆皇帝在位60年,一生中收集了無數珍寶都被他帶入了墓中,且裕陵之中除了有乾隆本人外,還埋葬著兩位皇后、三位后妃,為研究古代帝王陵寢提供了豐富的研究價值。

    而且,乾隆的裕陵除了文物被盜之外,整體框架儲存完整,墓室也沒有早飯破壞,清理難度不大。如今裕陵經過清理後作為清東陵一個開放的視窗,一年下來接待數十萬名中外遊客,讓人們可以透過這一視窗瞭解古代帝王陵寢的墓葬結構,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帶動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輸出,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那些呼籲發掘康熙景陵的人,畫素以為他們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則是為了當地旅遊業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則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景陵真的發掘並開放,那麼長期以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寢”這一不成文的規定將被打破,接下來便會有無數的帝王陵墓被開啟,如始皇陵、明十三陵等等,的確,我們可以從這些陵寢中獲得無數文物,對研究古代史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揭開無數歷史之謎,但同時也會有無數的文物因為今天技術的缺陷,毀於一旦,得不償失!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去保護這些文物,那麼要做的便是不主動去發掘,讓它們保持原有的樣貌,這便是最好保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眼中的民工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