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契茶書舍

    丨· 關於“謗書”之說

    何謂“謗書”?誹謗之書是也。說《史記》是“謗書”最早大概出自東漢末年王允之口:“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王允也正是借這個理由誅殺了蔡文姬之父蔡邕。單憑這一點,我就認為王允不是什麼好貨,儘管他是誅殺董卓的功臣。所以王允之說不可信。

    但是,《史記》的“謗書”之稱,至少是被兩漢時期的史學家所公認的,揚雄、班彪、班固皆對《史記》提出質疑。可以說兩漢時期的儒家、史家基本都將《史記》看成是一本對漢武帝時代嘲諷之作。三國譙周乾脆說司馬遷“或採俗語百家之書,不專據正經”。這些說法是憑空而來嗎?當然不是。

    丨· 《史記》真是“謗書”嗎?

    倒也未必。因為李陵辯護獲罪,遭受宮刑之辱的司馬遷,有滿腔的怨氣要在自己的文章中發洩一下下,也不足為奇吧。那麼,司馬遷真的有篡改歷史,進而誹謗漢武帝劉徹嗎?當然沒有,司馬遷和漢武帝是同時代的人,他敢嗎?即使是《今上本紀》,所記載的也都是史實,不然漢武帝看了後,豈是“怒而削之”就能了事的?

    司馬遷最恨誰?當然是漢武帝劉徹呀。只不過我們的太史公在《史記》中耍了個花招,小小地玩了一把漢武帝而已。你既然閹割了我,那好吧,我就專挑你不好的方面寫,把你寫成一個只知道求仙煉丹,妄想長生不老的白痴,至於你做得好的方面我偏偏隻字不提,氣死你。但我寫得也都是事實,你能奈我何?人無完人,漢武帝亦如此。

    所以,如果只看《孝武本紀》,你怎麼也讀不出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反而覺得他是一個無道昏君。這不是漢武帝的完整形象。

    丨· 今人該如何正確看待《史記》?

    《史記》的真正歷史地位,其實直到唐朝才得以確認。魯迅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今人大體附議。魯迅對《史記》的讚美其實還是比較中肯的。因為《史記》的確寫得很好啊!這一點也是公認的。從技術角度講,司馬遷並沒有篡改歷史;從感情角度說,《史記》對所寫之人的褒貶卻是異常分明的。這是《史記》的優點,也是《史記》的缺點。

    司馬遷愛憎分明、不畏權貴、快意恩仇,固然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歡與追捧,但是帶著這樣強烈的感情和情緒寫《史記》,就未必可取。自己喜歡的人會把他寫得完美無缺,自己討厭的人會把他寫得糟糕無比,於是,戰功赫赫的衛青,霍去病卻遠遠不如李廣。所以,《史記》不可全信。

    《史記》無疑參雜了司馬遷很多的個人感情,今人讀之,在感受到太史公的暢快淋漓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被帶入了他的一面之詞。所以,當代人不能作當代史,才高博學如司馬遷,也不例外。班固所說的“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談何容易?

    「靜水笑滄笙,你的鼓勵,我的動力!」

  • 2 # 惠水濟善

    誹謗之書談不上,史遷有誹腹之心可以坐實。司馬遷作為一個偉大滴史學家,他也是一個人,有七情六慾,收到了不公正地待遇,肯定要有發洩的視窗,他的平臺不是罵街,而是寫書,有情緒也正常。史記厲害吧,都說厲害。耶都不是司馬遷寫滴,他爹司馬談也寫了。他深通人性的明褒暗貶的春秋筆法寫高祖,隱晦詛咒的寫漢武帝,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是他短視,司馬遷要是知道大漢朝一波三折,波瀾壯闊,三祖五宗凝聚了泱泱華夏,驟就了悠久的民族~漢。我想他一定會後悔,他傳下了文人的陰惻,淺薄,還有自大。

    史記出世,是宣帝時,應該有刪節。後來同時漢朝時滴班固,,楊雄,班彪,還有詢況,智商,情商,文商都堪比史遷。要知道,唐朝以前,漢書力壓史記。他們都看出了司馬遷的小心思,指出了他滴不足,都是有道理的,再說,司馬遷是雜家,比較崇尚黃老學說,不大看好儒學,。到東漢,儒學盛行,一家獨大,純用儒家看史記,那種忠君愛民,仁義孝悌寫滴不夠,可能還有微詞。但是,司馬遷在大事上,還是拎得清的,不然,後世史家也不會推崇他,他滴後輩司馬光也批評了他,說他懂滴那麼多,不能自保,沒眼色,也不能光怨漢武帝,比較客觀。

    我覺得,可能司馬遷認為漢武帝雄才大略1,他吼兩嗓子,表現與眾不同,漢武帝會包容他,幻想著再表揚表揚他1,哈哈,文人易激動,想多了。後悔晚了,一摸,小吉吉沒了,再摸,還是沒了,沒了小吉吉換算男人嗎?氣呀,很生氣呀,找地方報復,就可勁寫史記,把其他的都寫好,給老劉家上點眼藥,呵呵,叫你收拾我,俺也給你顏色看看。

    史遷被閹的副產品就是,對世事人情看的更清,對社會認識的更深刻,對人性有了洞察,就很用力寫書,也成就了史記。其實,他自己也承認我這麼說,他說的又是孔子,又是韓非子的,就是洗白自己。

  • 3 # 陳武魁

    如果史記能如實地反映歷史發生的事實更為重要。如果參入個人的私怨,未免會產生一些非議。但不愧為非常寶貴的史書。我們今天可以從帝王將相的國度裡可以看到專制社會的政治,充滿了中國漫長的封建王朝的腐敗生活和虛偽的人格。同時也可從中看到具有反抗的鬥爭性的東西。才具有一些生命力的萌芽。

  • 4 # 在城在鄉

    史家絕唱論古今,一句三言勝足金。

    皇帝高人無百載,山河低足有萬尋。

    文章不為尊崇淺,國事來由執者深。

    忘命以求知不易,中華赤子擁丹心。

  • 5 # 冷清先生

    《後漢書、蔡邕傳》:王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率,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後令吾徒並受謗議。”

    班固《典引》:“司馬遷著書成一家之言,揚名後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譏,貶損當世,非誼士也。”

    《史記》是不是誹謗之書?先要確定什麼是誹謗之書?

    (一),什麼樣的書是謗書?

    (1),憑一家之言或道聽途說,撰寫甚至捏造造謠,專一攻擊帝王、政敵、對手、仇人、有關之人,撰寫為書者既為謗書。

    (2),書中的主要人物,及書中的重要人物,牽涉到主要、重要人物內容情節,與事實、史實,嚴重不相符者,並且有明暗詆譭文字者。

    (3),書中的主要內容,以及重要內容,都涉及詆譭誹謗他人的文字;詆譭和誹謗的內容情節,佔據該書內容情節總量,一半以上文字的。

    (二)《史記》有沒有誹謗詆譭的內容?

    《史記》有沒有故意誹謗詆譭,書中的主要或重要人物呢?有,司馬遷故意誹謗詆譭的人物,有兩個,一是“漢高祖劉邦”,二是“漢武帝劉徹”。

    誹謗詆譭漢武帝的內容文字,不是太明顯;而誹謗詆譭漢高祖劉邦的文字,比較明顯。而詆譭誹謗的內容和情節,明顯和事實、史實不符。

    《史記》中詆譭誹謗的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只佔據《史記》主要、重要人物的十分之一;而《史記》詆譭劉邦和劉徹的內容情節,只佔《史記》內容情節總量的百分之一。

    (三),司馬遷為什麼要誹謗詆譭漢高祖劉邦?

    班固說的清楚明白,司馬遷自己因為刑獄之災,所以就誹謗詆譭當時的漢武帝和漢高祖劉邦。班固還說:“司馬遷不是一個友善計程車人。”

    司馬遷為叛徒李陵脫罪,又影射漢武帝沒有處罰同樣失敗的李廣利,讓漢武帝將司馬遷下獄。司馬遷把李陵投降和李廣利失敗類比,很不妥當。不管如何辯解,李陵確是投降了匈奴;李廣利和漢武帝有裙帶關係,也打了敗仗,但李廣利並未投降匈奴,李陵和李廣利的性質完全不一樣。

    司馬遷被漢武帝以死罪下獄之後,司馬遷的家族就逃回陝西韓城,在司字加一豎,在馬字加兩點,全族人改姓“同(仝)馮二姓”,取通風報信的意思。漢律,司馬遷之罪,可以用50萬錢(五銖錢),摺合600兩銀子贖罪,是司馬遷一年的工資。

    但是,司馬遷的親戚全跑了且改姓,所以沒人拿錢贖罪,故司馬遷選擇了腐刑。司馬遷之所以活下來,是因為要完成《太史公書》。司馬遷被宮之後,內心感覺極大的恥辱,非常怨恨漢武帝,所以誹謗詆譭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四)司馬遷詆譭誹謗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

    司馬遷在《史記》中詆譭誹謗漢高祖劉邦非常嚴重,詆譭漢武帝不太明顯比較隱晦。

    司馬遷把漢高祖劉邦本紀中,35歲以前的歷史記錄,全部刪除並且銷燬原始資料。用了很多筆墨,抹黑劉邦為流氓。而劉邦35歲前的歷史記錄,在《盧綰傳》《張耳傳》《魏公子無忌》等人的傳記中儲存了一星半點。因為龐大的史記,司馬遷自己也忘記了,具體在那些傳記裡還寫了劉邦,故此得以保留。

    司馬遷最無恥的是在《項羽本紀》《夏侯嬰傳》種,無中生有捏造事實詆譭劉邦,彭城之敗三次把兒子孝惠女兒魯元推下車,這個情節無法和《高祖本紀》對照。“漢王彭城之敗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後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獨得”的意思是唯一得到吧!劉邦彭城敗後,只找到孝惠一個人,而劉邦是如何同時把孝惠和魯元推下車的,司馬遷的謠言不攻自破,司馬遷自己打自己的臉。

    司馬遷抹黑誹謗劉邦的地方非常多,對劉邦打的勝仗一筆帶過,而對劉邦打的敗仗,故意誇大事實極盡描述,故意抬高項羽而打壓劉邦。總之,司馬遷抹黑詆譭誹謗劉邦的文字非常多,篇幅有限不能一一羅列。

    因為漢武帝是司馬遷的當朝皇帝,司馬遷不敢明目張膽的誹謗詆譭漢武帝。司馬遷詆譭漢武帝非常隱晦,多是透過別人的傳記,間接的隱晦的誹謗詆譭。比如《李將軍列傳》裡,司馬遷透過對李廣和李陵的刻意拔高,而暗中詆譭誹謗漢武帝。

    (五),《史記》不是謗書,但是有大量詆譭誹謗的內容。

    司馬遷為李陵脫罪,被漢武帝宮後,內心恥辱精神變態,違背一個史學家的職業操守,刪改史實捏造事實,抹黑詆譭誹謗漢高祖劉邦,刻意拔高多次屠城坑殺20萬秦卒的項羽,對後世的歷史認知造成極大的混亂。自魯迅以前,歷代文人墨客,對司馬遷的評價並不高

    漢武帝在讀過《史記》之後,有沒有殺司馬遷,已經難於考證。但是,身體硬朗的漢武帝,在68歲時,突然得病且日益加重,和司馬遷絕對有關係,漢武帝是被司馬遷氣死的。

    漢武帝審閱《史記》,不可能把53萬字全讀完,那可是幾千卷竹簡呀。但是,漢高祖劉邦本紀,和關於漢武帝本人的記載,漢武帝一定是要看的。而秦始皇和項羽本紀,漢武帝也有可能要看,因為牽扯到漢朝的合法性,劉邦反秦滅秦,楚漢戰爭勝利,劉邦建立大漢帝國,必然要牽扯秦始皇和項羽。

    司馬遷抹黑誹謗詆譭劉邦,刻意拔高項羽,漢武帝能不生氣嗎?漢武帝會不會殺司馬遷呢?冷清認為會的,漢武帝被司馬遷氣病了,臨死時漢武帝賜死勾弋夫人,是防止太后把持朝政和外戚干政。能把兒子劉弗陵的母親賜死,漢武帝一定不會放過司馬遷,所以司馬遷死於何時何地,歷史沒有詳細記載。

    不是司馬遷偉大,而是漢武帝太偉大。《史記》能流傳下來,是因為漢武帝沒把《史記》銷燬,而是把《史記》作為禁書,保留在漢朝的宮廷之中,只容許個別人看。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宣佈了司馬遷的《史記》,後來因為怨望漢宣帝而被腰斬。

    到了東漢後期,《史記》才被解禁,很多人能看到了,也被複制流傳開來。所以王允看過以後說:“漢武帝沒有殺司馬遷,造成司馬遷寫成誹謗漢朝的書,而流傳後世,開了以一家之言誹謗詆譭的壞頭。不能讓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天子身邊,以後讓我們遭受誹謗。”

  • 6 # 北門猿

    史記有史學上的缺陷嗎?有的。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有完善體系的史書,具有開創性的作用。但任何一部史書都不可能是完全沒有錯誤的,史記也不例外。

    史記的缺陷,大概出自以下三個方面:

    一、歷史資料的不完善。秦朝燒六國史書(“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導致春秋戰國時候的史料缺乏,尤其是戰國時期,司馬遷都被逼得去抄戰國策這種策士之書了,即便如此,關於戰國那一段的歷史,也有很多空白和模糊不清處。

    現代對於先秦歷史的研究,得益於地下文物的出土,獲得了許多可靠的資料,也糾正了一些史書記載的誤差。但司馬遷顯然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二、辨偽技術的不發達。對史料的選擇,真偽的判定,是一名史官的基本功,也是編寫史書的人所必須做好的。作為第一部完善的史書,史記也注意到了這方面。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史記·五帝本紀》

    大概是說,很多學者都稱說五帝的故事,但可信度如何,就難說得很了。總而言之,和經典說法相符的,可以認為接近事實真相。

    由此可見,司馬遷是有意辨別史料的可信度的。但他的書裡面,仍然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畢竟他屬於草創者,也不能太過苛責。

    有一種觀點認為,司馬遷對於有分歧的史料,採用了共存的處理方法,例如在某個人的傳記中採用說法甲,在另一個人的傳記中採用說法乙,在年表中又採用說法丙。所以他的書中有很多矛盾之處,這是由於他不能斷定真偽,因此索性全部都記錄下來。

    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即便如此,作為一部史書,這麼做也是容易誤導人的……

    三、司馬遷個人的態度。史記和後面其他的二十四史相比,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史記中寄予了司馬遷強烈的個人感情。因此,他在個別章節的撰寫上,顯得隨心所欲,不按照史書的常例來——但從另一個方面說,紀傳體就是他開創的,他寫史記的時候,還沒有所謂的常例呢。

    比如第一篇列傳《伯夷列傳》中,關於兩人事蹟的記載不多——事實上倆人也沒留下什麼事蹟,反而作者自己的議論佔了大半部分。比如《管晏列傳》中,對兩位政治家的生平大事避而不載,反而寫了幾件細節小事。雖然司馬遷有宣告:因為兩位都有著作傳世,所以我就不費心了,寫幾件小事能從側面表現兩人的性格品質。但終歸是不太合適……

    史記是一本誹謗之書嗎?不是。

    班固在《漢書》中評價:

    (史記)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翻譯過來,就是:史記善於記敘事情道理,說理透徹而不華麗,文辭質樸卻不鄙俗。行文秉筆直書,記事真實不虛,不做溢美之詞,也不隱瞞惡行。所以稱之為“實錄”。

    可見班固充分肯定了司馬遷做為史學家的操守,也認為史記一書基本上是真實可靠的。

    今天很多人以為司馬遷受宮刑,滿腹怨氣,因此一定對漢朝皇帝沒什麼好話。用這一點來攻擊司馬遷的人,又大多數是說他貶低了漢高祖和漢武帝的形象。——就像本問題下某些回答一樣。這事有必要說一說。

    一、關於劉邦和項羽。

    《高祖本紀》中記載:

    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這顯然是給劉邦增添一股神異色彩。要是司馬遷有意貶低劉邦,這種無關緊要的東西為什麼要寫上去呢?刪除掉也不會影響記敘的完整性。

    對比一下,看司馬遷是怎麼說項羽的: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自負勇力,認為靠武力就能成就霸王之業,直到身死的時候還不覺悟。這豈不是大錯特錯嗎?

    褒誰貶誰,一目瞭然了吧。要知道“太史公曰”是作者的評價,可以直接代表司馬遷的態度。

    二、關於漢武帝。

    普及兩個基本常識。

    其一,漢武帝沒來得及看到史記,史記是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流傳出來的,那已經是漢宣帝時候了。

    其二,司馬遷寫的《今上本紀》(即漢武帝本紀)已經散逸不存,現存的《孝武本紀》是後人割取史記中的《封禪書》補上的,所以才會出現全文對漢武帝功業不置一詞,反而大書特書祭祀之事這種“怪現象”。

    那班固對於史記的批評是怎麼回事呢?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後面有一段讚語,可以說是他對司馬遷的直接評價:

    贊曰:自古書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載籍博矣。至孔氏撰之,上斷唐堯,下訖秦繆。唐、虞以前,雖有遺文,其語不經,故言黃帝、顓頊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又撰異同為《國語》。又有《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後,七國並爭,秦兼諸侯,有《戰國策》。漢興伐秦定天下,有《楚漢春秋》。故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採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而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我把這段話分了五個自然段。第一段,寫中國修史書的歷史背景,這和我們討論問題無關,可以略過。

    第二段,寫司馬遷作史記,對於秦漢之時的事情,記載得很詳盡。但採取經傳內容,分別記錄幾家的事情(就是指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很多疏漏,甚至有自相矛盾之處。至於他涉獵廣博,貫通古今,這都是他勤學的緣故啊。

    第三段是說史記的缺點。第四段說史記的優點——這段我們之前翻譯過了。

    第五段是感慨,以司馬遷這樣的飽學之士,尚且落得個受刑的下場,可見保全自身是多麼難啊!

    班固對於史記的批評,集中在第三段。我們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班固所質疑的,主要是司馬遷對是非的判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價值觀”。其中:

    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這是指司馬遷寫了《遊俠列傳》,對這幫社會不安定分子持一種讚揚的態度。對比之下,漢書的《遊俠傳》就沒有什麼好話。

    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這是指史記中的《貨殖列傳》。古代重農輕商,但司馬遷對商人持一種正面肯定的態度,並不以追逐利益為恥。

    我們可以看出分歧點的所在,班固是個儒家信徒,作風死板,因此對於司馬遷的這些“離經叛道”行為很看不慣。這幾點都是儒家傳統裡所不提倡的。但司馬遷則不像他那麼迂腐。這是兩種價值體系之間的衝突。但對於史記在學術方面的造詣,班固還是承認的。

    不過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司馬遷跟我們的價值觀可能還更接近一點。班固是一個囿於時代侷限的正常人,司馬遷則是有真知灼見的非常人(另一原因可能是漢初風氣還沒有那麼拘謹)。所以班固不能理解司馬遷,也算情有可原。

    至於王允說什麼“謗書”,這種無知無識之人的話,不值得一提。

  • 7 # 愚人1565

    《史記》,說“誹謗之書”,可能主要是對虛假造史部分的奮怒。但是,造假現象客觀上確實存在。如何正確看待《史記》,這要有深入研究巜史記》,並對比了《左傳》和《竹書》的史官思想之後,有一點發言權。當然,再從《史記》前的史官記事法則觀看《史記》,那麼《史記》中的故事成分就相對多了。所以,班固的評價,有其忠懇的一面。評價《史記》,缺少了對司馬遷個人和當時社會發展的客觀認識,就淪落為某種主觀成見了。第一,開創新寫法,值得認可。第二,儲存史料,有價值。第三,為史學觀,造假現象,不可取。第四,對從前較遠歷史的不客觀解讀,可以理解。第五,記,自言,這是這部史書的特點,也是與從前史書的根本區別、差異、不同等的所在。第六,司馬遷,非原史官世家,存在缺失,在於此。

    當然,不可以李陵事件的結果,評價之。客觀的說,文學偉大第一,史料儲存第二,不能以史說事,這是司馬之禍,為第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宿舍都發生什麼不為人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