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日葵之語

    孩子要取得成功,就要做個有主見的人,遇事敢決斷,能言敢為,不做“鸚鵡人”。孩子能對客觀事物有正確地認識,判斷,才能遇事有主見。

    讓孩子做個有主見的人,就是要取悅自己,做真實的自己,任何事都要順從內心的意願,獨立思考,用不虧待自己的方式行事。總是為別人而活,不考慮自己,就會慢慢丟失自己。

    孩子習慣於“聽爸爸的,聽媽媽的”,把他們的決定當成最安全,可靠的決定。如果爸爸也習慣於幫孩子做決定,孩子習慣了順從,依賴,也就漸漸喪失了主見。

    孩子真的“聽話’並非好事,一個有主見的孩子,父母會少操很多心,孩子也能獨立,自立地成長。一個連主見都沒有的人,只會把命運交給他人主宰。

    建議一:給孩子做主的機會

    爸爸要放手,給孩子做主的機會。孩子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就會漸漸學會做主。主見要從日常的吃,穿、住、行中慢慢培養。

    爸爸要明白,並非孩子不會做主,只是沒有機會。孩子的主見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磨鍊,爸爸要給孩子吃,穿,住、行各方面做主的權利。只要是與孩子有關的事情,爸爸都可以讓他做主。如果一味替孩子包辦,只會讓孩子沒有主見。

    建議二:教會孩子說“不”

    會說“不-字是有主見的開始,“不”是對“我”的尊重。一個遇事有主見的孩子,應從學說“不”開始。

    生活中,爸爸常會碰到孩子對自己說“不”,但是太多粗心的爸爸,忽略了孩子的心意,總是強行推行自己的意志。孩子漸漸在強制中,喪失了說“不”的能力。培養孩子的主見,就要教會孩子說“不”,讓孩子有自己的意願,並去努力追隨意願,做個遵從自我的人。

    建議三:少用“聽話”,“乖”來誇獎孩子

    爸爸想說孩子“聽話”、“乖”時,要忍一忍,換個詞吧。長期用這類詞誇孩子,會讓孩子誤認為,只有做個聽話,乖巧的孩子才是對的。

    傳統習慣中,父母看到孩子的好的表現時,喜歡說“你真聽話”、“你真乖”之類的話。孩子聽久了,就會處處想做個順從、聽話、乖巧的孩子。其實,這些話就是在否定孩子有主見。孩子會誤認為有主見是不“聽話”的表現。

    爸爸想誇孩子,其實還有很字詞可以用。轉換一種表達方式,就能讓孩子既知道爸爸在表揚自己,又不會誤認為“聽話”是好的標準。爸爸批評孩子時,也不要常使用“不聽話”,“不乖”之類的詞語。換個詞換來了孩子的主見,這樣很值得。

    建議四:給孩子絕對的信賴,讓孩子自信

    孩子做出決定時,爸爸要說“你做吧,我絕對相信你”。有時候,即使孩子做錯了決定,爸爸也要給予支援、信賴,讓他敢於做決定。

    爸爸會發現,自已給孩子信賴,能夠幫孩子改正錯誤。孩子沒有主見,很多時候是缺少了倌賴,沒有門信。爸爸的任務是:鼓勵孩子,讓他對自己有信心。“我絕對相信你”這句話,爸爸要經常對孩子說。

  • 2 # 愉悅的海風w

    有主見的孩子有以下特點:一、說話象小大人,聽起來還很有道理。二、他在同齡小孩中基本上都是孩子王,喜歡當領頭羊,發號司令要小朋友聽他指揮。三、求知慾望特強,常常模仿大人說話,做事。四、性格很好強,獨立性強。

  • 3 # 風吹水庫

    有主見的孩子,自己的想法特別多,不會人云亦云。做一件事情會堅持,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同意或者分散注意力而放棄。平時在生活中透過觀察就能知道寶寶是不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像我家寶寶,特別小的時候,就表現出有自己的主見,如吃飯、穿衣、玩玩具,他吃什麼,吃多少,穿什麼衣服,什麼鞋子,他都會自己決定,不會因為我們說不行而不做。

    這也和我們平時的教育有關,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全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不會根據自己的喜愛去強迫孩子做出改變。

    如果你想要孩子多一點主見,有自己的想法,那麼對孩子儘量放手,少說少管,多鼓勵多支援。

  • 4 # 麥田守護者16

    寶寶認定一個東西他喜歡了就只用那個東西,別的同樣的東西都不要。 比如爺爺有一個乒乓球拍比較貴的,寶寶看上了,就拿來玩,爺爺怕給他弄壞了,就拿一個別比較便宜的拍子同他換,結果他不肯,就一定要那個。 寶寶有一雙黑色的涼鞋,他特別喜歡穿那雙,別的涼鞋他就是不肯穿,他有他自己的頭腦,他會選擇要穿哪一雙。寶寶還有一雙名牌的波鞋,到了冬天,他也只要穿那雙。我的寶寶真的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小朋友哦。

  • 5 # 麥田守護者16

    孩子的性格特點往往是隨著父母的遺傳的,或多或少的會有著父母的影子,不過在後天的培養過程中,一些其他的性格特質也會出現,這就是說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性格缺陷,好好的培養他們缺陷的部分。如果孩子缺乏主見,父母便可以用心的培養孩子的決斷性。下面就像爸爸媽媽們介紹培養孩子主見的方法。

    1、允許孩子做自己

    很多父母總是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是權威性的存在,要求孩子事事向父母說,事事經過父母的同意才可。其實這樣做雖然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但是在某些時候往往會謀殺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心裡會有著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一味的阻止,會讓寶寶覺得自己的想法是無足輕重的,以後他們也不願意再多做思考,只會聽從父母的說法,沒有自己的決斷。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可能會牴觸父母的說法,變得叛逆,剛愎自用,不願意聽從別人的意見,甚至是誤入歧途。所以父母的合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信任孩子

    父母要給予孩子一些信任,相信他們可以做好一些事情。有時候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做不好事情,像是一些簡單的家務,疊衣服,掃地,擦桌子之類的,可能孩子正準備做這些事情呢,父母就趕緊把孩子抱走,不讓他們碰,並且說,“你不會搞,我自己來”。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因為小孩子也是有自己想法的,他們只是單純的想像大人那樣做事情,然後得到父母的認可。但是父母的這種不信任會使得孩子變得更加依賴,不願意再主動做事情。所以父母應該適當的信任孩子,這樣的做法會幫助他們培養自信心,鍛鍊他們的主動性,決斷性。

    3、安排事情給孩子做

    父母在家裡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事情交給孩子,例如,讓他們把房間裡的玩具收拾好,讓他們在吃飯之前把餐具擺放好,讓他們自己穿衣服,這些都是鍛鍊孩子獨立性的一些事情,而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要干涉他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尊重他們的思想,這樣也是在鍛鍊孩子的主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成語,連老師都理解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