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聯中讀

    一部文學作品是否“為了顛覆而顛覆”,我們無法為其作者做出準確的動機揣測。但不論是質疑還是擁躉,都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小說確實“顛覆”了點什麼。《古典愛情》算是餘華早期的作品,在這部薄薄的小說中,餘華構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古代社會畫面。具有象徵意象的“黃色大道”,不言明的“數月後”“三年後”的時間線,以及略顯詭譎的饑荒與人吃人的畫面等,都脫離了常見的“才子佳人”的描寫手法。開啟書頁也許以為是一部類似於《聊齋志異》的神鬼故事,讀到中間發現文字間有著現實主義的思考,待到最後——如果說到“顛覆”,我認為一切都不如這最後一句話:“小女本來生還,只因被公子發現,此事不成了。”

    其實這部小說最初靈感來自我們從小就聽過的那個故事,關於此故事的那首家喻戶曉的名詩,你一定聽過: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於這個故事,餘華曾在自己的隨筆中解釋,它帶給自己對時間這個概念的解釋力,故事中的主人公“相互對視”,而後就是“夜以繼日的思念”,原詩將這漫長的時間隱匿,只留給讀者兩個全情深愛的點。這點,也就是傳統敘事中樂於追求的美好結局,而餘華在自己的重構中,把兩個深情的點輕輕壓在被隱匿的時間長河中,生活的真相,即刻浮出水面:誰、什麼,能抵抗得住時間呢?任何人,或是愛情,都無能為力。如果說,改寫傳統的大好結局是一種看似先鋒的顛覆,那麼,將這種顛覆放在歷史中,生活中,檢視一番,也許你會發現,所謂顛覆,從來不過是揭露了另一重真相,而真相,從來不是一個。

  • 2 # 曹風菏韻

    我不久前剛閱讀了餘華的《古典愛情》。對已經有了後現代閱讀經驗的人來說,閱讀《古典愛情》至少不會有太別有生面之感。說是不是對古典才子佳人故事模式的顛覆,毫無疑問,是有這種意味和作用的。小說題目與小說內容及敘事即可反映出來。說是不是就是為顛覆而顛覆,我則表示保留意見。前期的餘華,先峰精神強烈,先峰精神就是一種大膽質疑和創新精神,是離經叛道。循規蹈矩、因循守舊都是不會有前途的,但先峰也意味著風險,意味著失敗,意味著冒犯和對經典的不敬。對餘華在《古》中的嘗試,我持肯定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吳川許多村莊有坉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