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妍媽媽
-
2 # 真正的力子
可能理工男特有的直線思維,對於這個事情,我第一次和我兒子討論的時候是非常直接的。當時兒子應該不到五歲,好像是看了一集哆啦A夢,裡面講的是野比大雄很想念已經離世,小時候最疼自己的奶奶,於是和哆啦A夢一起乘時光機回到過去看望還健在的奶奶。兒子就問我他的奶奶將來會不會死,我很明白的和他說會的,而且不管是人還是小動物,都會變老,最後會死去。兒子又問,那你和媽媽將來也會變老,會死去麼?我說當然,不過那時候你也會長得很高,很強壯,很聰明,比爸爸更厲害,也能照顧自己了。不知道我這個套路是不是生猛了些,會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是這就是我和孩子相處的方式,足夠坦誠的分享我的世界觀。
從我自己來說,小時候很怕死,總覺得死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好吃的食物,好看的動畫片,好玩的玩具,就全都跟我沒關係了。。。想想就不能接受。所以我從小勵志做一個科學家,希望發明最先進的技術,獲得永生。長大後,經歷過很多磨練心靈的事情,漸漸沒那麼怕死了。我越來越相信,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重要的是旅途中看過的風景,結識的人,經歷的風雨,如果這場旅行是沒有盡頭的,反而是一種可怕的體驗。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最適合分享給孩子的生死觀,但我覺得如果接受這種觀點,會更懂得珍惜該珍惜的,也會在需要冒險的時候勇敢的爭取,因為生命短暫,寶貴的東西轉瞬即逝,也因為生命有限,有些夢想不在合適的時間追逐可能就再無機會了。
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孩子。
如果孩子很小6歲以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死亡的繪本,比如《再見了,艾瑪奶奶》講述了艾瑪奶奶從獲知身患絕症到去世的最後時光。全文以艾瑪奶奶的愛貓——思達的口吻進行表達,以貓眼看人生,以黑白的影像,講述生命中的愛與尊嚴的經典之作!
作者用真實照片描述生命教育,教會孩子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懂得尊重每一個生命。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應當認識到的,只有更多地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體會到活著的美好,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這樣的繪本,不僅孩子,每一個成人也值得讀一讀。
如果孩子已經比較大了,可以正面地告訴孩子,比如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爸爸媽媽的愛是無限的,可以引導孩子珍惜時間,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