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家河南H曉東666

    比亞迪DMi車型所用的零部件,質量也穩定可靠,不容易出小毛病

    現在車企採購零部件,基本都是規模化採購,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採購議價能力。參考比亞迪漢的供應鏈,玻璃是福耀的,制動系統是博世的,發動機冷卻模組是馬勒的,剎車卡鉗是佈雷博的, Esp模組是採埃孚的……基本是知名大廠的產品。採購知名大廠的零部件,質量是可以保證的。

    而其他的零部件比如12.8英寸可旋轉大屏,發電機,發動機,電動機,電池,空調系統,減震系統等等,都是比亞迪旗下的子公司產品,比如弗迪科技,弗迪動力等子公司。這些自產自銷的零部件,可以契合車型特點進行製作,一旦出現故障,修正的速度也快,免得跟供應鏈扯皮,可以不斷的最佳化質量,把質量做得更好。關於這點,可以參考日系的豐田,韓系的現代。這些質量不錯的車企,旗下都有自己的零部件公司。

    比如豐田的電控系統,是豐田的親兒子《電裝》做的。愛信是專門造變速箱的,也是豐田的親兒子,為幾乎所有的日系車提供變速箱。此外還有豐田紡織,豐田合成,豐田自動織機等公司,都是豐田自家的子公司,為豐田提供零部件,共同築起了豐田質量好的口碑。

    總的來說,比亞迪新出的DMi車型,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質量好,油耗低,小毛病少。雖然價格比同級別的中中國產車貴了一二萬,但是比亞迪DMi車型不要購置稅,後期油費也低,實際買車成本只差一萬塊左右,是一臺值得購買的!

    比亞迪優勢太明顯了!

  • 2 # 好學微風的葉子

    現在都是平臺化的生產,新技術直接採購平臺,略微調教,或自主改進,就可以應用了,多快好省大踏步爭奪新能源的蛋糕。

    傳統汽車研發難度較大,幾萬個部件,幾萬賬測試,羅馬不是一年建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有點成績,非數十年之功不可啊,更何況是燃油汽車與新能源的融合。舉個例子,就是中中國產汽車奇瑞,算是獨立研發堅韌不拔始終如一的典範了,但現在除了瑞虎一款車能抗能打,其他效果都不太好,瑞虎本身也有問題。

    不過部分中中國產汽車不忘初心,始終在研發的路上一直攻堅克難,不斷堅持著,值得肯定和敬佩。

  • 3 # 三百無尾熊

    資金不是問題。對於投資者遍地的市場,連賈躍亭這種花樣跳票的都可以連續不斷地找到水魚投資者,資金不是問題。

    是技術問題嗎?

    對於不少公司來說,技術確實是問題,混動動是由兩套動力組成,當然有的偏重於燃油,比如什麼48伏輕混,電動技術佔比很低,而增程式的電動車,發動機不參與驅動車輛,只能算是發電機。敢於研發混動並投放市場的,要看研發的思路是什麼了。

    比亞迪DMi是全方位的混動嗎?

    其實,沒有企業願意投入超級多的經費去研發回報率很低的專案,不管是重技術的企業,還是重營銷的企業,都是要發展的,發展就得賺錢。比亞迪的DMi系統,可以說是電動技術比重大於傳統燃油車技術的產物。這裡主要體現在變速箱上。變速箱一直都是中中國產車的短板,無論是吉利長城還是比亞迪,變速箱都是採購比較多,就算是號稱自主研發,都是近來幾年透過收購或挖技術團隊研發的,有點買來主義的特點,這對於快速發展的汽車行業無可厚非,但要和傳統強者掰手腕還是差點意思。比亞迪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揚長避短,直接把變速箱取消了。

    那比亞迪的傳統車實力就弱了嗎?

    相對於很多車企,甚至是合資車企,比亞迪在電動車方面的技術積累都很強甚至超前,在傳統燃油車方面雖然算不上強,也拿的上臺面,這一點大家參考DMP系統,就可見一斑。

    專利是致命的壁壘!

    如果想做好混動車或燃油車,不算很難,關鍵是專利壁壘。豐田的AT變速箱專利,把多少車企卡死,本田為了繞開AT專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日產只能在CVT上深耕,甚至在部分越野車上都用CVT變速箱,這明顯不是最優解,然而毫無辦法。要想做混動車,就得避開很多技術壁壘,最後發現太難了!做出來的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力!

    電動車專利壁壘少,很多都是公開的,大家可以只做組裝設計就可以了。

    新興的新能源產業真的要做電動車嗎?

    最近幾年,蔚來,威馬,小鵬等等新能源企業如雨後春筍,發展勢頭很猛,出的產品一個比一個科幻,他們真的只是在做電動車嗎?然而並不是,電動車市場不會特別的大,目前燃油車已經很飽和了,各種限號限牌,他們要爭奪的,是未來自動駕駛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捕捉古典音樂中的情感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