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問W
-
2 # G無名女郎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深刻的歷史厚度和時空寬度,包括其思想、語言、文字、學術、民俗等綜合,是經歷了五千年曆史沉澱的產物,是我們民族蓬勃發展延續的精神血脈,也是我們向世界展現民族身份和軟實力的內涵。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客觀科學的認識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對凝聚國家的向心力維繫大一統社會和建構鄉土家族宗法制度,以及捍衛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有不可或缺的紐帶作用。但是,傳統文化有的有歷史的侷限性缺陷性,有的本身就是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不能盲目崇拜盲目抬高,也不能妄自菲薄口誅筆伐徹底否決,應當站在時代與理性的高度去批判繼承去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以下是我瞭解的傳統文化綱目。
1:思想類——老子《道德經》和莊子《莊子》所代表的道家,孔子《論語》和《春秋》、孟子《孟子》、董仲舒《春秋繁露》、朱熹《四書集註》等儒家,還有墨子、荀子、王充、李卓吾、王陽明、顧炎武、黃忠曦、戴震等。
2:文學類——先秦散文、《詩經》、楚辭、漢賦、建安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代表人物:屈原、宋玉、司馬相如、曹操、曹植、陶淵明、左思、謝靈運、王勃、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韓愈、柳宗元、李煜、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柳永、晏殊、蘇軾、李清照、姜夔、陳亮、范成大、陸游、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王實甫、湯顯祖、馮夢龍、吳承恩、施耐庵、羅貫中、吳敬梓、蒲松齡、納蘭性德、曹雪芹。
3:歷史——《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後漢書》、《晉書》、《唐書》、《資治通鑑》、《五代史》、《宋書》、《元史》、《明史》、《清史稿》等。
4:道教、佛教和民間宗教信仰。
5:傳統節日:春節、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上元、中元、七夕、中秋、重陽、臘八等。
6:戲劇:崑曲、黃梅、京劇、豫劇、秦腔、越劇、川劇、粵劇等。
7:書法: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歐陽詢、柳公權、懷素、米芾、黃庭堅、蘇東坡、趙佶、趙孟頫等。
8:《山海經》、《搜神記》、《唐傳奇》《宋傳奇》、《明傳奇》等神話志怪故事。
9:《水經注》、《夢溪筆談》、《天工開物》,張衡的地動儀、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等科技文化。
10:中醫:扁鵲、張仲景、華佗、皇甫謐、孫思邈、李時珍、葉貴等。
11:傳統國畫:顧愷之、吳道子、展子虔、閻立本、李思訓、顧閎中、韓恍、貫休、荊浩、關仝、董源、張擇端、馬遠、黃公望、王蒙、王冕、徐渭、仇英、石濤、朱耷、陳洪壽,董其昌、吳昌碩、任伯年等。
12:傳統音樂:《高山流水》《廣陵散》、《漢宮秋月》、《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秦王破陣》、《漁歌晚唱》、《春江花月夜》、《陽關三疊》、《梅花三弄》等
13:建築傳統民居和園林藝術、服飾文化、禮儀文化、品茗文化、美食文化、篆刻藝術、微雕藝術、剪紙藝術、雜技、武術、評書、口技、相聲、二人轉、秧歌、楊柳青等。
14:大好河山,三川五嶽,壯麗江水都是祖國的自然文化。
-
3 # 馮富強18739672835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祖先,在生存發展過程中理解總結昇華的內在質,當然,很多傳統文化有時代侷限,但不防礙其精髓性,我們要發展的文化要有時代性,但首先根植於深沉傳統文化,借用贊蓮花的句子,出汙泥而不染,是時代要求
-
4 # 咫嵐陳賢忠
這道問答題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思考,坦白說:"不多"!中華文化淵源流長,五千年積澱,絕對不是一兩句話說了解就能解釋清楚!
遺憾的是,現今商業化己徹底淹沒了傳統文化觀,打個比方,有不少企業整天打著企業文化旗號鼓吹其價值觀,然而,做企業的老闆又有幾個真正將傳統文化融入到企業的領域裡?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文人想要在文化界立足,而又吃得上飯的,實在很難,很難!
人活著要吃飯,為了生存,如果為了創作連飯都吃不上,試問誰還會去堅持?這是現實面問題!
-
5 # 真人計劃
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是一切的核心,傳統文化在資本的面前也只是一種謀利工具,人有錢了,精神需求就會上來,資本就會趁虛而入,只要你喜歡傳統文化,資本就會給你傳統文化,現在之所以不瞭解,僅僅是因為沒錢,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的。
-
6 # 使用者逸遠
我認為很少。當今社會優秀的中華傳統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正在土崩瓦解,“仁義道德、誠信善良”正在被“一切向金錢看”所取代!
這些都是社會不重視、教育缺失的結果!新聞媒體八卦娛樂節目鋪天蓋地,道德教育卻少的可憐;學校只重外語、數理化,從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有幾個父母對孩子進行過“言傳身教”樹立傳統道德觀;現在人們只要坐下來都在看手機,沒有一個看書!
我們一定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族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升國家文明形象,提高國家的軟實力!
回覆列表
目前傳統文化在中國這片熱土上重燃烈火。大批高校導師,鄉賢以及廣發善心的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出資建立書院,創辦學堂。為兒童啟蒙,以及大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對傳統文化的觀念做出了許多貢獻。雖然我們不能否認,有心人藉此機會大力炒作,為愚昧的傳統封建思想代言。如之前炒熱的“女德家暴”事件,和兒童讀經的虐待事件。就總體趨勢而言,目前傳統文化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國學圈裡普遍認為傳統文化為儒釋道三家並立,而書院、道場多依佛教香火之處建立。受我自小成長經歷及入書院的第一位導師影響,初時我並不認同儒釋道三家並歸傳統文化流脈。而此一路走來,佛家在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方面出力不少。我雖未深知其義理,然亦不妨感恩之情。
華人多以為儒家是封建王朝愚民的重要“武器”,談“吃人的禮教”雖不至於色變,亦不輕易肯受。實則儒家乃入世之道,而傳統文化多是國民日常言談舉止,禮儀進退,人情事故。
諸位老師常說起當今中國深受西方體系影響,校園裡培養的大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尊師重道之心並無,愛敬父母之心亦無,忠誠守信更無。實乃國本之失。
上失則下不敬,雖有大批學子受到各方書院及各位大德老師影響感召,紛紛投身傳統文化的弘揚事業,為此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禮樂復興,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