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箋雅侃紅樓

    年節下,晴雯輸了錢回來取錢,碰到賈寶玉正在給麝月篦頭。就有了這句“哦,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

    滿族婚禮新娘子有個坐帳的環節,兩個儀式分別是開臉兒和梳頭。賈寶玉給麝月梳頭被晴雯看到,就語帶諷刺的開了麝月的玩笑。而“交杯盞沒吃”其實是特指結婚,意思是,麝月還沒名分,就讓賈寶玉梳頭了,而梳頭古時候還有另一個解釋就是發生性關係的意思。比方《金瓶梅》中西門慶收了李桂姐(其實是破處)叫“梳攏”,而女同性行為也叫“自梳”。

    賈寶玉的頭等丫頭,襲人,碧痕是確定和賈寶玉有過肉體關係的。晴雯是絕沒有發生的,麝月和秋紋屬於不一定。

    怡紅院中,要數最聰明,最有心計的,一定是麝月。這個丫頭不顯山不漏水,卻絕對是厲害角色。襲人不在,平兒來說墜兒偷蝦鬚鐲的事就是和麝月說的,而墜兒媽在怡紅院鬧,也是麝月幾句話就給打發了。甚至連王夫人都說“只有襲人和麝月,笨笨的看著倒好”…而最終賈家破滅,被留下來的也是麝月(好歹留著麝月)。這個丫頭,從沒成為焦點,卻堅持到了最後。而這次被晴雯諷刺,是唯一的一次被動。

    怡紅院是賈寶玉認為的世外桃源,真實的情況卻絕非簡單,丫頭們之間也有互相攀比和傾軋。只有傻乎乎的晴雯認為“橫豎都在一處”,凡事不懂韜光養晦,張揚其事。而與晴雯相對應的,恰恰是麝月這樣的人,而麝月的高明是她既保證了地位,又保證了名聲,這一點,是襲人也沒做到的。

  • 2 # TeaC

    對於這個問題,之前我個人缺乏對滿族婚俗的確切瞭解,是答不上來的。剛才看了前面的幾個回答,知道晴雯說這句話的意思了。不得不嘆一句,作者的文筆靈活之至,幾個動作、幾句話,幾個人物形象就呈現得鮮明生動、氣息撲面。

    這裡就“公然又是一個襲人”這句話說幾句感想:這句話,出現在這段純然閨房畫面感的描述文字當中,顯得很突兀感、語氣生硬(不知道是否只有我一個人這麼覺得)。我以為並非作者疏忽、而是有意為之。

    為什麼?

    因為我個人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為中國古代禮制社會中女性的命運鳴不平。作者反對偏離真性情的人性扭曲,為此他特意著筆於世俗觀念中的“以貌取人”。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中國古代社會的“以貌取人“和我們今天社會上流行的“以貌取人”恰恰是相反的路子。今天的社會,長得好能比別人多得機會,而古代社會則相反,長得好則易於招災惹禍,那個社會太過於強調抑人慾以近天理,加上“女人就是禍水”這種粗暴邏輯盛行了幾千年,長得美的女人往往命運悲慘,所謂“紅顏薄命”。美麗的女子,從來命運由不得自己,不是淪為權貴的玩物,就是被當成交易的籌碼用掉以換取利益。

    書中為襲人和麝月兩人設計了這樣的情節:一個襲人,幾乎沒有猶豫就接受了寶玉拉她“同領那警幻仙子所訓雲雨之事”,一個麝月,一聽寶玉說替她篦頭,立刻痛痛快快地搬出鏡匣、自己解開了頭髮坐下等著,而這兩個人,正是丫鬟們中間唯一兩個王夫人眼中的穩妥可靠之人。同時,作者又採用“兩山對峙、烘雲托月”的筆法,為王夫人眼中最見不得容不下、斥為“狐媚子”形象的兩個人,林黛玉和晴雯,設計了截然相反的行為表現,書中多處描寫,當黛玉或者晴雯和寶玉獨處時,她們的行為每每是自重而守節的。

    作者的觀點不言而喻:一類人貌似笨笨的、穩妥忍讓的,實際上是扭曲了自己的真性情、裝傻充愣,背地裡完全有可能無視自己不該逾越的界限、做出男盜女娼之事。而另一類人相貌氣質超群、光彩照人的,也不見得真的就是“狐媚子”壞心,原因是長得太好了,容易讓旁人有相形見絀之感、轉而產生嫉恨,所以很容易為自己招災惹禍,書中寶玉哀嘆道,“想是她長的過於好了”,可不是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這便是作者為我們所揭示的當時的世況人情中的殘酷真相之一。

    這方面的相關情節和文字,在書中有很多,有興趣者建議抽時間親自閱讀。

  • 3 # allanny197250452

    這裡面的意思其實挺多。照顧寶玉是襲人的特權,平時她基本不讓別的丫鬟插手。此時襲人不在,十幾歲的丫頭們都是貪玩的,不去玩能留在寶玉身邊的麝月,未嘗沒有襲人之心。晴雯品性高潔,眼裡揉不得沙子,自己不屑裝狐媚子勾引寶玉,所以對有心之人就是蔑視的,所以會諷刺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舊社會地主跟農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