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藩鎮割據是隨著時間發展而來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外因是唐朝面臨的遊牧民族的威脅越來越大,邊鎮實力被加強。內因是唐王朝政治官僚腐敗,對地方軍政的控制喪失。
瞭解唐代藩鎮割據,不得不提一個稱呼,節度使。
節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允許地方屯兵屯田,設立地方軍政機構,總管地方的長官就稱節度使。
從長壽元年(692年)開始,唐朝在容易遭受攻擊的北方和西北邊境,尤其是隴右、河東和東北一帶構築防禦工事、駐紮軍隊,並從景雲年間開始將節度使任職長期化、職權轄區化、鎮所固定化、官銜正式化。
開元五年(717年),唐朝開始恢復都督府,在邊境部署大量軍隊,到開元十年(722年)時,駐守邊疆的軍隊已經多達六十多萬。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節度使雖然成為了常職,且藩鎮的雛形已經出現,但他們只是作為駐守邊境的邊帥和邊鎮出現的,且僅僅體現在軍事方面。
為應對遊牧民族,在邊境地區設立大規模的軍事重鎮便成為了必然。由於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士兵的身家性命全部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導致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這使得節度使開始擁有了軍權。節度使職權的無限制擴張,才是造成藩鎮壯大的罪魁禍首。
從後太宗時代到天寶年間,節度使已經成為了坐擁軍、政、財大權的一方軍閥,雖然此時他們依舊聽命於朝廷,但實際上已經為後來的藩鎮割據埋下了伏筆。
安史之亂加重了藩鎮割據。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一方面嚴重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削弱了封建集權,使得中央朝廷開始逐漸勢弱。另一方面則使得藩鎮開始由邊境向內地開始蔓延,安史之亂前,朝廷只在邊境設有重兵藩鎮,而內地則並未設立,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朝廷認為正是由於這種內外不均,導致叛變發生後朝廷沒有足夠的兵力予以應對。於是,安史之亂後,朝廷又開始在中原設立藩鎮,意圖形成內外牽制的均勢。
如果說朝廷能夠牢牢將中原地區的藩鎮掌握在手中,那麼這種內外牽制的局勢的確會使得天下局勢趨於穩定,然而由於朝廷內部腐敗逐漸嚴重,宦官干政、牛李黨爭、官員腐敗等現象日益嚴重,使得中央朝廷的統治持續惡化,中原地區的藩鎮也開始逐步擺脫朝廷的控制。
隨後唐末的黃巢起義,更是加具了這種情況。雖然黃巢起義最終失敗,但割據一方的藩鎮卻空前增多,而唐王朝也最終喪失了對這些藩鎮的統轄之權,此後數十年間,這些藩鎮之間相互兼併的戰爭持續不斷,天下陷入大亂之中。直到天佑四年(907年),名存實亡的唐王朝被朱溫篡奪,最終演變為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代藩鎮割據是隨著時間發展而來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外因是唐朝面臨的遊牧民族的威脅越來越大,邊鎮實力被加強。內因是唐王朝政治官僚腐敗,對地方軍政的控制喪失。
瞭解唐代藩鎮割據,不得不提一個稱呼,節度使。
節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允許地方屯兵屯田,設立地方軍政機構,總管地方的長官就稱節度使。
從長壽元年(692年)開始,唐朝在容易遭受攻擊的北方和西北邊境,尤其是隴右、河東和東北一帶構築防禦工事、駐紮軍隊,並從景雲年間開始將節度使任職長期化、職權轄區化、鎮所固定化、官銜正式化。
開元五年(717年),唐朝開始恢復都督府,在邊境部署大量軍隊,到開元十年(722年)時,駐守邊疆的軍隊已經多達六十多萬。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節度使雖然成為了常職,且藩鎮的雛形已經出現,但他們只是作為駐守邊境的邊帥和邊鎮出現的,且僅僅體現在軍事方面。
為應對遊牧民族,在邊境地區設立大規模的軍事重鎮便成為了必然。由於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士兵的身家性命全部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導致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這使得節度使開始擁有了軍權。節度使職權的無限制擴張,才是造成藩鎮壯大的罪魁禍首。
從後太宗時代到天寶年間,節度使已經成為了坐擁軍、政、財大權的一方軍閥,雖然此時他們依舊聽命於朝廷,但實際上已經為後來的藩鎮割據埋下了伏筆。
安史之亂加重了藩鎮割據。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一方面嚴重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削弱了封建集權,使得中央朝廷開始逐漸勢弱。另一方面則使得藩鎮開始由邊境向內地開始蔓延,安史之亂前,朝廷只在邊境設有重兵藩鎮,而內地則並未設立,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朝廷認為正是由於這種內外不均,導致叛變發生後朝廷沒有足夠的兵力予以應對。於是,安史之亂後,朝廷又開始在中原設立藩鎮,意圖形成內外牽制的均勢。
如果說朝廷能夠牢牢將中原地區的藩鎮掌握在手中,那麼這種內外牽制的局勢的確會使得天下局勢趨於穩定,然而由於朝廷內部腐敗逐漸嚴重,宦官干政、牛李黨爭、官員腐敗等現象日益嚴重,使得中央朝廷的統治持續惡化,中原地區的藩鎮也開始逐步擺脫朝廷的控制。
隨後唐末的黃巢起義,更是加具了這種情況。雖然黃巢起義最終失敗,但割據一方的藩鎮卻空前增多,而唐王朝也最終喪失了對這些藩鎮的統轄之權,此後數十年間,這些藩鎮之間相互兼併的戰爭持續不斷,天下陷入大亂之中。直到天佑四年(907年),名存實亡的唐王朝被朱溫篡奪,最終演變為五代十國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