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門有我
-
2 # 風雨彩虹50後
生產隊時期我們這裡就是粗米雜糧,雖然我們這是我縣著名的產糧區,粗米雜糧到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斷炊。人們就去採野菜,近處的採光了就去遠處大山上去採,離家20多華里,我和同伴去過多次。那個野菜我們這裡叫馬山菜,回來用水燙了握成球,外面薄薄粘上一層玉米麵。更難受的是吃糠拉不出屎來大便帶血!到過年過節能吃上一頓或兩三頓細糧,得到糧站用紅豆換。提起那個年代傷心得狠,吃不飽飯還累死累活的。
-
3 # 笨笨潮爺1
生產隊種什麼莊稼,就分什麼給社員。
我老家是屬沿江江南,屬江南丘陵。可我們隊靠近湖區,經常被淹。一下雨就會被淹,每年搶一季早稻。有時早稻即將收割時,被淹。這樣,只能等退水後,搶插二季,有一年,第二季又被淹,補栽第三次秧。收成可想而知。
我們隊是水稻產區,品種相當單一。印象中只有水稻,早中稻,雙晩往往沒收成,因為湖田裡有水,寒涼。有時只是因為搶插,補回被淹損失,插了單季晚稻。因為儘量多種糧食,解決社員的口糧問題。所以,很少插糯稻,因為糯稻產量低,不划算。插少量糯稻,分給社員,蒸凍米,炒米,做米糖。基本上不做糯米湯圓,元宵之類,因為沒有糯米。
奇怪的是,我們隊的地也少。地是主要是種山芋(紅薯)。不種午季(大小麥),不種芝麻,花生,黃豆,玉米,棉花這些。做棉被,求助洲區親戚,芝麻與花生,是洲區的親戚送一點給我們。不種黃豆,所以,吃豆腐,豆製品,只能靠買,或者人家過年過節送一點來。地少,分的山芋也少,我們隊沒有人用山芋熬糖,沒有多的山芋曬山芋片,不洗山芋澱粉,不做山芋粉條。誰讓我們家就在這裡呢?
在生產隊時期,就是生產隊種什麼莊稼,分給社員什麼。不過我們隊靠近湖區,水產比較豐富。一下雨發洪,田裡放籠子,裝小魚小蝦。去湖裡河裡推魚,去一次,幾碗魚沒有問題。只供做菜吃,沒有賣的。湖裡可以養魚,基本上不養魚,因為一下雨,發洪水,湖埂一破,再多魚跑光。不過,車幹湖,吃的魚還是有的。沒有多,也沒有的賣。我就住在這樣的地方。
-
4 # 九天老嫗下凡塵
主要吃一種產量很高的農作物——地瓜!俗稱:紅薯、山竽、白竽、紅竽。
我的老家在山區農村,生產隊時期也種小麥、黃豆、玉米,不過那些糧食主要是用來交公糧的,種得面積最多的當屬地瓜,是我們那裡生產隊時期農民的主食。
地瓜一年可以種二季,春天扦插的叫春紅薯,春紅薯的澱粉含量較高,適合打碎磨成澱粉,然後加工成粉條,最適合用“搜子”切片加工成地瓜幹,收藏起來備食。
夏天種植的叫夏紅薯,到秋末收穫,適合於挖地窖貯藏起來,可以一直吃到次年的麥收季節,而且過冬的紅薯含糖量極高,可以熬糖稀。
平時早上吃的是紅竽飯,即把鮮紅薯切成段,放進大鐵鍋裡煮熟,然後用地瓜乾粉勾芡,把湯攪稠,極像是後來人們愛喝的藕粉。
中午可以用莧菜和地瓜粉絲做成一鍋鹹湯,也可以用自己種的辣椒爆妙地瓜絲,然後用地瓜面“在案板上“拍打”成薄餅卷著吃,還可以烙地瓜乾麵的煎餅來卷大蔥,或者蒸窩窩頭,抹上一些自己加工的辣椒醬……
晚上以後就不需要再勞動了,隨便喝一點殘湯剩飯之後就可以上床歇息。
總而言之一句話:生產隊時期,我老家的農民,是紅竽飯、紅竽菜、紅竽饃——離了紅竽就不能活!
俗話說:賣鹽的喝淡湯,編蓆的睡光床。那個時期的農民,雖然自己也種了不少細糧,但是絕大部分要支援給城市居民吃,自己每年只能分個十斤八斤的小麥,要留著過春節的時候,給一拍就四分五裂的“拍打子”地瓜面薄餅,包上一層薄薄的包皮,或者奢侈地做一次黑白相間的地瓜面花捲。
在平時只有病人才能喝上一碗白麵的疙瘩湯,就算是奶水不足的嬰兒,也只能把紅薯煮爛之後,不斷地往他(她)們的小嘴裡抹!從小到大,主要吃的就是紅薯、白竽、山竽和地瓜。
-
5 # 金仔201792536
我們深圳沿海地區主食大米雜糧與內陸地區大同小異一年也吃不上幾次肉類,最難過大鍋之後沒有一餐飽只有幼兒園小孩子餐餐都是吃米飯總算人性化,還好沿海多魚蝦蟹不決,農田河流小溪也多魚,有段時期(容許自留地那段時期)捕撈到魚容許到香港出售順便購買限定糖油食品回來,可惜好景不長不知什麼東東原因被取消了。
-
6 # 山村裡的老人60
主食: 紅薯浠飯、白薯粉條,副食: 蘿蔔青菜,常常幾個月不知肉味。稻穀、小麥大部分交公糧和徵購任務糧。那個年代,我最羨慕的是城鎮居民戶口,他們每月能供給: 28斤米和麵、三兩油、半斤肉,他們在農村孩子面前高高在上,優越感滿滿,稱呼咱農村的孩子為"農民哥(在當年屬於貶義詞)″!城裡的歪瓜裂棗也能娶咱農村漂亮的女娃。
-
7 # 9048人淡如菊
我們皖北農諺:紅芋飯丶紅芋饃離了紅芋不能活苦啊。隊裡主糧種小麥,但產量低,絕大多數都上繳公糧了,農民只有春節才能吃幾頓白麵!
-
8 # 遼北老代
我們生產隊時期,以粗糧為主,粗細搭配。
每個人大約能分50~60斤大米,每人50斤黃豆,50左右斤高粱,三四十斤地瓜,大約不到300斤玉米。
那個時候生產隊都養肥豬,逢年過節能殺兩頭,每口人能分到一斤至二斤豬肉。
我們生產隊還有粉房,到了秋季,每個人能分5~6斤粉條。到了秋季勞累期間,生產隊還有豆腐坊,每口人還能分到1~2斤豆腐,都能吃飽飯,要說吃的太好不太可能。家庭人口多的,小孩兒多的,糧食吃不了,有的家庭還賣議價糧。
那個時候不分男女,都到生產隊勞動,掙工分,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不錯。那個時候,我們生產隊將近300口人,沒有一個腦血栓,沒有一個高血壓,沒有一個糖尿病。
我們生產隊有一個老李頭,活了98歲,有人說那個時代吃不飽飯,那是在六幾年兩三年之間,後來都能吃飽飯了。
那個時代化肥上的較少,農藥上的較少,打出的糧食品質很好,那時的雞蛋,豬肉,也比現在的味道好,如果酸菜燉粉條,再下點豬肉,離幾十米就能聞到香味。
實際上我還非常懷念那個年代。
-
9 # 渺小的青哥
我浙南農村,主要食物以玉米,蕃薯絲為主,小米,高粱為輔,莓乾菜,蘿蔔,芋頭,青菜也是主食,很少有大白菜。如果有醬油拌飯那就是過年了…七九年前常常借糧吃,我母親跟我說:臉面都借沒了讓我去借,一塊肉皮在鍋裡擦幾下就算是有油味…
-
10 # 臥牛山農夫
窗前一棵石榴樹,樹下有個鹹菜缸,苫子上一苫子地瓜幹,拿出地瓜幹換點豆腐,酒,青菜,賣了地瓜幹換點錢,買點日常,地瓜面子也有好幾種做法,主要是煎餅,也能搓點麵條之類的麵食,為了能吃上玉米麵,大姑娘都遠嫁他鄉,導致狠多男士打光棍。
-
11 # 一個不愛講理的臭老頭
地處淮安的我,我是渡過了悲催的艱難歲月的見證人。
從我記事的那一天起,農民吃的主要糧食有大麥,小麥和Kuen麥,叫捆麥吧,高梁,還有玉米,那時我們的土地還沒有改水,是沒有大米的,不過我是偶爾能吃上大米的那個有幸的人,頑劣的小童,因為我的外婆是白馬湖農場的,也是媽媽的孃家,她家所處的地勢低窪,只有水稻是長不出旱谷的。
要說這幾種主糧是完全不夠果腹的,確切地說,僅能夠一半的的生活就不錯了,常年只能蔬菜和主糧摻雜,用那一點點的主糧,和著胡蘿蔔.紅薯白菜,大頭菜,蘿蔔秧,紅薯秧,白菜,甜菜,大頭菜葉等等等等,讓你吃得頭暈腦脹。
本人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吃過一頓憶苦思甜的飯,那是在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的歌聲中吃的唯一一頓憶苦思甜的飯了,紅薯的爛葉,洗淨了放上做飼料或肥料的大豆餅,也就是今天的豆粕,再放點大豆和磨碎的花生餅,再加上甜菜枯葉,那是最美味的憶苦思甜的飯了,一個家庭能夠一日三餐吃飽這樣的飯,那是造化了,一兩百人一起吃別提多開心了。
一個家庭的日常,早餐是稀飯,說是稀飯,不如說是稀湯,一鍋大清水撒上半斤八兩玉米麵或小麥的麵粉,能照見人影,再加上點小白菜的葉子,早餐就完了,午飯條件好的,就做個玉米餅,可那是奢望,一年到頭也不知能做幾回?晚餐那就好糊弄了,還是那照見人的稀湯,過來人都知道,八九歲的小孩尿床那是常事,都被稀湯灌的。
也許是太貧窮了,也不是一家子,能夠有口吃的就不錯了,下雨的晚上沒吃沒燒的,只有一家子,用上半斤或一斤玉米,用那灶後留下的一把草,去炸玉米花,說是玉米花,只是炒熟而已,還有人家去要飯的,我的丈母孃和妻子就要過飯,至今我的妻子的腿上還一個狗咬的傷疤,也許這是貧窮的記憶和烙印!
農業學大寨的步伐在加快,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又推上歷史的舞臺,以糧為綱,全面發展,領導人又提出來了,我們家鄉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大力推廣旱改水行動,把原有的農田改成了田成方渠成網的,排灌自如的優質農田,甚至大面積種植水稻,雖然當時的產量,只有今天的一半還不到,但群眾的鬥志昂揚,熱情高漲,因為可以吃上大米了,還向國家交了優質的公糧。
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路子走對了,我們要加以肯定,從原來的靠天吃飯,一兩百斤的產量,提升到四百斤以上,因為那時是沒有普及化學肥料的,並且那一點點的用量還要憑條供應的。
也許我的回答離題萬里,我借這個機會,讓更多的人瞭解過去,懂得珍惜,可是我一輩子鍾情於吃紅薯啦
也許是我苦命,在那悲催的歲月裡,能夠果腹的只有紅薯,應排第一,甜菜雖甜,我是吃不來的,還有那豌豆麵做餅,我是在眼淚中吃下的,我不喜歡那樣的味道,玉米飯的粗糙,那是玉米要經過石磨破碎,我也是不喜歡的,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大多是在眼淚中吃飯,敲打中收碗,至所以我今天一米七o的高度,一直徘徊在一百二十斤下點,就是和我挑食存在因果關係。
我的回答自覺冗長,甚至有點跑題,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一代參與到光碟行動中去,珍惜當下,邁向未來,希望他們越過越好,擁抱屬於他們的,一個更好的明天!!!
-
12 # 李增喜3
我也經歷過生產隊時期,在那一個年代,農村農民吃的糧食,全靠自給自足,根本不像現在糧食可以互相流通。
我所在的家鄉農村,集體生產隊主要種植的是高粱、玉米、穀子,少部分種一些麥子、豆類、薯類以及白菜與蘿蔔。
那時候農民們一日三餐主要以玉米麵窩窩頭,高梁面魚魚為主,偶然在過時過節的時侯,能吃一頓小麥面稈的麵條或是蒸的饅頭也就算不錯了。
我所在的村莊,屬於平川地帶,生產隊裡也種一些小麥,每人每年可分配小麥50多斤,胡油二三斤,這就是當年一個農民家庭中全年的全部的所謂細糧。這些細糧及胡油平時是捨不得吃,除了辦事宴達禮、待客,自己家人吃到的很少。即使是到了七十年代初,這種現象依然存在。
記得我是一九八一年畢業分配工作的,參加工作後吃上了供應糧,供應糧是每人每月30斤成品糧,有粗糧、細糧,按照一定的比例供給,粗糧的比例大一些,細糧也就是白麵,相對少的很多。。那時候,自己因為知道家裡人吃得不好,總是儘量節約一些細糧、大米等糧食,用節餘的糧票從糧站買回家中讓父母親改善一下生活。那個年代,能夠在過年的時候吃到一些豬肉,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今天的農村農民,吃的講究營養搭配,再不像以前經常會餓著肚子種地。感謝趕上了好年代,感謝黨的好政策。
-
13 # 熱動人
生產隊時期是指1958年到1984年這個歷史階段,要問這個時期的農民主要吃什麼?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除了三年自然災難時期外,農民過的日子,是和共和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同步,是一天比一天好,六十年代好於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好於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好於七十年代,絕不是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所說的一派胡言,生產隊時期吃的是樹皮、草根、泥土、煤炭,甚至是人肉……。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大概在65年左右,我已上小學並開始記事,那個時候“三年困難時期”剛過,糧食欠收,農民的日子過得確實很困難。不少人家一天三頓都吃稀飯,只是中午的一頓稀飯“厚”一點而已,也有極個別人家一天只吃兩頓的,食材都以麥子為主,就是有一些大米,也多是留給家中的男主人和男孩吃,蔬菜品種雖然不少,但大多沒有油水,來了親戚,一般是用家中的黃豆去換點“豆腐卜頁”,有時炒上幾個雞蛋,家中有捕魚“技術”的,有時去河裡撈點魚蝦,一般極少去街上買魚買肉。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農民的日子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每天“一干二稀”能吃飽,米、油數量開始增多,但副食比例還是很高,過年過節、來了親戚也能上街買點魚肉,如若家有紅、白大事請客,也能按風俗擺上個“八菜一湯”的酒席。那時的日子雖然不比現在,但人與人之間心中有愛、有Sunny、有盼頭!
到了七十年代後半期,農民已不再為吃飽穿暖發愁,米、小麥面已是主要生活食材,副食品已開始作為生活的調節。雞魚肉蛋吃的數量和頻次雖不比今天,但也在漸漸增多,而且都是綠色環保純天然生長的,在今天的市場上是千金難求。
-
14 # 新中有數389
答:生產隊時期的農民,主要吃的是粗糧!細糧非常少!平時吃點雞蛋都很難,更談不上每天雞鴨魚肉了!只有過年能吃兩天好東西!農民吃蔬菜就是蘿蔔、白菜、土豆、大茄子、黃瓜、大地瓜等!沒有什麼特殊青菜,農民真正過上幸福生活,還是改革開放以後,粗糧變細糧!雞鴨魚肉蛋隨便吃!回答完畢。
-
15 # 鄉土老康
在那個時期,人們才剛剛走出貧困,一切生產物資匱乏,集體生產集中,像糧食,蔬菜等,一切全靠集體分配。沒更多的細米白麵,只能利用更多粗糧補給,紅薯,玉米,高糧等。
集體時期,土地貧瘠,沒有化肥、農藥,全靠自然生產,糧食沒有高產量。除了交公糧以外,分給農戶的只有劣質的粗糧。在那時,紅薯屬於高產農作物,集體生產隊種殖大量的紅薯來滿足人們的平常生活所需。當時流行的口頭語: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笑詞。
-
16 # 風趣石頭記
“熱動”先生所答別有用心。
一,吃不飽更無好吃是常態。二,是多數人,且為此整天愁悵。三,三十年無根本性改善,說成是一天比一天好,不知“熱動”先生的標準是什麼?
-
17 # Sunny64612193
地處雄安,五八年說起,吃了一陣大食堂,開始窩頭還有菜,到後來紅薯沒得吃了。五九年一般,六0年三年內,叫瓜菜帶,樹皮,野菜代食代食品,飢餓到浮腫,六四年逐步好轉,以玉米,高梁,小米主食,白麵過年道節,溫飽沒問題。七十年代,以玉米麵主食,白麵逐漸多了,人多不夠摻玉米麵,叫摻假。忽然一隊隊紅袖章的紅衛兵南來北往,到村裡需管飯的,叫串連。文革十年,環境活泛一點,吃飯質量高點了,八十年代,直線上升,百姓發家致富,老闆們吃盡穿絕。
-
18 # 輕鬆白雲1G
在六0年,吃過野菜,米糠,柴草籽,螞蚱,觀音土。六三年後好一點,但糧食不夠吃,用蘿蔔葉,紅薯葉摻和著吃。到了70年代,主糧仍少,但大種紅薯,那時有紅薯半年糧之說。包產到戶第一年糧食就夠吃了。
回覆列表
玉米麵,小米,白麵,蘿蔔,各種產量大的菜,雞蛋肉基本沒有,醬油醋鹽都緊巴巴的,油也是稀缺資源,醃鹹菜是主菜,難啊,吃不飽是常態,秋後冬天有紅薯,餅子也得摻和菜,實際就是各種菜的下腳料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