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喧囂角落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你們當地是怎麼解決飲用水的?

    我們家前屋後都有河,家家戶戶都弄個小碼頭,洗洗涮涮 ,吃水做飯 挺方便。

    後來講究了,家家廚房都放一個大水缸 。把從河裡打過來的水倒在水缸裡 ,然後再用明礬進行澄清 ,就吃這樣的水了 。洗洗刷刷的還到河邊 。

    再後來,不知道我爸從哪請了一個挖井人 ,在家裡邊,院子裡邊挖了一口井 ,周邊都是用磚頭壘起來的 。抽了三天的渾水 ,後來不管颳風下雨,水都是澄清的 。水喝到嘴裡甜絲絲的。打出的水是冬暖夏涼。這是我們當地的第一口井,方圓五里地的都來挑水回家吃 。

    幾年後,打井開始流行 ,大部分人家都在自家菜園子裡面打了一口井 ,與我家挖的井不同 ,下雨天打出的水是渾濁的 。這時候啊,我們家來挑水的呢,基本上就沒有了 。

    現在都用上了自來水 ,好多人家的井都廢棄不用了。

  • 2 # 媧鄉遊子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我們當地是這樣解決飲用水的。我生於六十年代,記得小時候,我們村有一個碑堂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小廣場,是人們茶餘飯後活動的場所,在廣場的北面有一口水井,供全村人用。由於村裡人多,水不夠用,大多數人半夜一兩點起來,去水井吊水。那時沒有轆轤,取水都是用繩子往上吊水,水井大概有二十來米深,往上吊一桶水很吃力,當然,對有力量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當時每家都備用一個大水缸,大概五桶水就能裝滿。當時,我家沒有壯勞力,取水全靠母親一個人,每次看到母親很吃力的吊水,我又幫不上幫,心裡非常的著急。後來,我七八歲了,就專門買了一個小水桶,幫家裡吊水。後來改革開放了,農村的面貌發生了改變,村民有點富裕了,就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打水井,裝上潛水泵抽水用,這樣省事了,不用為了水半夜起來了。由於每家都打了水井,深度比村裡的老井深,沒有多久,老井就沒有水了,井榦了,就把老井填埋了。二千一五年,國家在鎮上成立了自來水公司,每家都用上了自來水,比過去更方便了。但是,自來水公司只有一口大口井,供全鎮供水,不是全天候供水,時通時停,用水沒有自家水井方便。

  • 3 # 冬日暖陽124086398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你們當地是怎樣解決飲用水的?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也就是九十年代以前,在我們老家就是靠打水井來解決飲用水。

    那時我們兩個自然村共用一口水井,上下兩個自然村共計12戶人家,50幾口人,兩個自然村相距不到200米,只是上下兩個村子中間隔著一道三四十米高的山坎。水井就在門前一衝稻田的中間位置。到兩個小村子的距離差不多遠。在農村打水井總是要考慮地下有沁水眼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證水井裡總是有源源不斷的水流出來。從而保證家家戶戶都有飲用水。

    那時吃水都用木質的水桶挑,很少有鐵皮水桶,一般家庭都是在早晨起來後把家裡的水缸裝滿,這樣大概就夠一天全家人飲用,水井裡的水多以做飯和燒開水飲用為主,至於洗菜、洗衣服一般都會到水塘裡面去洗。在農村幾乎每個村子門前都會修一口池塘,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村子裡人的洗洗刷刷之用。

    我們村子裡的水井不算什麼好水井,水質一般,相對來講,比水塘裡的水要清澈一些。水井好壞主要取決當地的地位位置、地理環境還有水源等各個方面,就像我們村子裡的水井,到了秋天,如果遇上乾旱,時間長了水就不夠飲用。我記得有很多次遇到這樣的年份,遇到這樣的季節,要想吃到水井裡的水,你就得在天不亮時,人們還沒有起床的時候,你早早的爬起來去挑水,這樣就能保證你家裡能夠吃上水井裡的水。否則,你只能吃水塘裡的水。我在小時候沒少幹過這樣的事,那時一擔大的水桶根本挑不動,媽媽專門請人做了一對小水桶,就是為了讓我們能挑水吃。

    在農村,水源好的地方,打水井就比較容易,一口水井,主要就是要深,只要見到地下水,而且能源源不斷的往外沁水,再把水井周邊砌好,把井口做好,然後把井口周邊鋪平澆築混凝土,便於放置水桶就可以了。

    一口好水井,他主要體現在水質和水源方面,有些水井,不僅水質清澈明亮,而且是冬暖夏涼,到了夏天,水特別的涼,涼的刺骨,而到了冬季,卻冒著熱氣,把手伸進水裡,熱乎乎的感覺。

    九十年代後,國家專門投資對農村飲用水進行改造,多數地方都利用水庫作為飲用水的水源,像我們老家根本就沒有水庫,這樣只能在位置高於村子的地方找水源,找到水源也一樣要打水井,只是把水井的空間體積打的大一些,能讓水井的容積更大,保證水的儲藏量充足。在我們老家,現在有不少家庭都是在自家院子裡打一口壓井,由於壓井非常深,這樣也能保證水質,確實很好。

    現在時代不同了,社會進步了,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無論在哪裡建房屋居住,首先考慮的就是供水、供電和交通。所以,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再操心什麼水呀、電的。所有這些,都是社會進步的結果,都是時代發展的結果。過去那種水桶打水、挑水的時代真的是一去不復還了。

  • 4 # 九天老嫗下凡塵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我們那裡是用井水作為飲用水的。

    水井就是人們在靠近水源,例如距離河流、池塘、地下水比較近的地方,打一個直徑約一米多的園形深洞,然後把園洞的周邊用石塊或沙礓砌起來。

    水井的深度不一,靠近河流池塘的,通常在十米左右,接通地下水的較深,一般要達到二十多米。

    井口一般都會高出地面,是為了防止雨汙水灌進井裡。旱季的時候井下的水平面較低,每家每戶都要準備一條十多米的井繩,一根挑水扁擔,兩個瓦罐子或二個柳木筲,後來就是二個洋鐵皮的水桶了。

    用井繩前面的鐵鉤子勾住水桶續至井底,先左右晃動,把水桶倒扣入井水裡,然後兩手交替用力往上提起水桶出井口,此動作反覆二次才可以獲得一擔飲用水……

    那時候的井水沒有現在的自來水衛生,裡面有許多微生物和蟲卵,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們在長年累月地飲用井水之後,肚子裡會生出很多的寄生蟲。

    因為水井裡還有螞蝗、青蛙和蝌蚪……所以很久之前就有了“井底之蛙”和“坐井觀天”的成語,這些成語的淵源和典故全都出自於水井。

    雖然我這裡的井水不太衛生,但是比其他的地域直接飲用河水要稍微好一些,因為在挑飲用水人的上游不遠之處,還有很多人在洗尿布涮馬桶!

  • 5 # 一滴漢水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我們村民小組(以前叫生產隊)靠大集體挖的一口很深的水井來解決農民飲水的。

    那時當屬八十年代,雖然土地實行了聯產承包合同制,但因經濟的制約,人們的生活還是比較困苦的,沒有自來水,吃水全靠六十年代當地大隊給打挖的一口用條石壘成的水井了,上面有個木軲轆,盤著一圈繩子,每當早晨或中午做飯的時候,水井邊就擠滿了人,擔著水桶排隊著打水,著實熱鬧。

    不過打水也是一門學問,有的把水桶放下去,總是打不滿水,不是水桶不下沉,就是搖上來總是半桶水,來回往另外一個桶裡新增多次才裝滿一桶,我開始也是這樣,看著別人把水桶放下去,使勁兩搖,水桶很快就下沉了,提上來滿滿一桶水,而我把水桶放下去搖兩下,水桶確飄在水平面,不下沉,不是沉不下去,就是水桶斜下一點,打上一點水,急得我搖來搖去,使水桶在井兩壁撞得咚咚響,不過,後來在有經驗的村民指導下,經過多次實踐,終於掌握了其要領,每次都能打上來滿滿兩桶水。

    再後來,因井裡面水質越來越差,井裡面生了青苔,水裡有很多微生物,下雨也有汙水浸透進去,村民代表多次給上級部門反映,也引起了當地政府部門觀注,給拉上專門的管道,通上了乾淨的自來水,原先的水井也不復再用,被一戶村民用沙石填平修了房子了。

    少年的回憶總是在腦海裡抹不去,那時的水井,木軲轆,風車,孩子們歡鬧的場景……

  • 6 # 笨笨潮爺1

    我鄉下老家是湖區,地勢低窪。也有丘陵,半山半圩。吃水(飲用水)一直是吃湖裡水,我們通常叫它小湖。

    湖水很清,湖裡養魚,也種有藕,芡實,菱角。沒有菜吃,就去拉菱角菜,芡實梗。六月花心藕,很嫩,下湖踩藕,回家做菜吃,可以涼拌,賽比罐頭梨子。

    小湖很大,人們將小湖分為幾個地區,飲用水區(吃水),用水區(洗衣洗被),其他用水區(舀入糞桶,擔去菜園澆菜)等。主婦們不可以在吃水區洗衣的。

    我們吃水,是挑水回家,擔2只水桶,一擔約100斤左右。家家有水缸,一般可以裝4擔水。專供淘米煮飯洗菜炒菜用水。另外還有用水缸,門口有水塘,也挑水回家,有時用小桶去拎水。這是用水。

    如果久晴,門口水塘淺了,水放到稻田了。這樣,用水也得去小湖擔回家。鄉下勞力,清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挑幾擔水回家。將吃水缸,用水缸,擔滿。

    老家鄉下一句話:窮灶門口,富水缸。意思是,燒柴的鍋灶,灶門口放柴,用一點取一點,飯燒好後,要收拾乾淨,以防火燭。廚房的水缸要經常保持滿滿的,以防急需之用。

    一年,大旱,所有水塘幹到底,開裂。吃水用水困難,全部都到小湖裡取。那一年小湖也淺了,挑水要赤腳下湖到湖心。湖心挖了一個深井,那個水擔回家,煮飯,那米飯都帶有蓮藕的清香味。我到現在還記得的。

    老家修路拆遷,小湖漸漸地,被縱橫交錯的幾條公路,鐵路,過境公路,沿江快速通道,所侵蝕。小湖小了,幹了。懷念家鄉的小湖!

  • 7 # 趙鎖仙

    沒有聽過、沒有見過比我們吃水更困難的地方了一一吃水靠天!

    我們村在圪梁樑上,12戶人家50多口人,可以說吃水靠天!

    雨天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候,家裡的盆盒罐罐甚至碗接雨水接得滿滿的,然後倒入大缸中沉澱食用,雪天把雪化了存起來食用。

    後來在半山腰上挖了好幾丈深的旱井,雨天存留一部分雨水,緩解用水困難。天旱就麻煩了,在井底會滲一點點水出來,井的直徑不大,叉開雙腿可以上下,在井壁摳挖小坑,便於下井舀水。十四五歲的我不上學了,經常會下井舀水,先把桶放下去,踩的井壁的小坑下到井底,用小勺一勺一勺連泥帶沙混濁的水舀進桶裡,之後再把半桶水吊上來,回家沉澱一兩天才能吃。

    再後來,全村青壯勞力耗了整整一個冬天修了一條盤山路,將到溝底挑水吃,溝底水源清清亮亮的蠻好,可惜路太難走了,硬是在一面六七十度的大坡拐過來拐過去斜跨上升,從溝底到地面要拐16個大彎,大後生挑一擔水要1小時還多。

    滴水貴如油啊!

    吃水貴如油啊!洗衣服只能到二里開外的河裡去洗。小時候沒洗過澡。

    現在好了,家家用上自來水,水龍頭一開,嘩啦啦的水來了,吃用方便,甚至裝上太陽能,時不時衝個熱水澡,那叫一個爽!

  • 8 # 自由往

    沒有自來水的年代,還別說,我們村真有,不過是在大隊部。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小時候家住農村,村子是公社所在地。總共有九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水井。搖轆轤的那種,為了方便自己的隊員,因為自己的隊員基本都是住在一起。公社在山坡上,打的是機井。有二百多米深。電鈕一開,恬水自然來。

    說來也怪,那時候我們村就有自來水。不過在大隊部,九個生產隊要統一管理,所以有一個大隊部。大隊部,有油坊,拖拉機機耕隊,木材加工隊,碾米廠,等…

    要麼說高手在民間嗎!大隊部用水量比較大,又要省錢,機井自然用不起。大隊部後山上,有個天然的泉眼。大隊長給大家開會,集思廣益。高手湧現,引山泉下山。

    說幹就幹,首先把山泉擴大,挖深。用水泥,石頭砌成水池,續存更多山泉水。形成第一次壓力,山高現成第二次壓力,這樣山泉水引到山下揚程自然有了。根本不用加壓,也不用電,高吧!記得當時修完大池子,還在旁邊修了個小池子。說是為山上動物準備的,人有水喝,動物也不能渴了。現在一想,老百姓的智慧真高。那時就有環保意識。

    山泉冬天不凍,為了引流這段也不凍。飲水管,要深埋底下二米以下。

    隊員平時都抓革命促生產,根本沒時間搞。什麼開渠,挖溝就安排高中學生來幹,校長學生都願意幹,這是農業學大寨的好機會。

    二哥當時參加了,必定學生沒經驗。大鎬頭來回刨,也不注意距離。二哥腦門被同學鎬頭開了個口子,鮮血嘩嘩流,同學們哪見過這個陣勢,頓時都傻眼了。還是校長摘下白毛巾,纏住腦袋。及時送到公社衛生院。縫了三針。過後,二哥牛哄哄,這是學大寨,受的傷。

    不出一個月,自來水來了。水龍頭一開,清涼山泉水自然來。

    即使炎熱的夏天,山泉水也是哇涼哇涼的。周圍群眾都去打水,回家泡上黃瓜,柿子,香瓜…美美噠!解暑降溫。感到點上,有時候還能放出臭蝦(一種山泉里長的野生蝦米,我們當地人叫臭蝦),小孩們立馬拿罐頭瓶裝上,玩幾天。

    這就是當時我們村的飲水狀況,其他十里八村的都羨慕。

  • 9 # 大花貓71373869

    我們老家,位於黃土高坡上的丘陵區。根據村裡的碑刻記載,村子最初建立的年代要早於唐代。村內有很多株比晉祠的唐槐、宋槐都古老的國槐,證明了這一點。據村中老人口口相傳,最早在本村居住的先人們,是沿著一條小河邊,挖土窯洞散居的。吃水當然是在河中取了。後來尉遲恭統率大軍,進攻劉武周的時候,曾在此處安營紮寨。後來得勝還朝之後,人們就從小河邊遷移過來,聚居此地,成了一個村子。以前舊社會,很多時候是不太平的。人們出於防盜防土匪圍攻的需要,在村子裡修了幾個自成體系的聚居區。四周築起高達丈餘的牆,僅留一個共公岀入口。稱之為“堡”。建有堡門。在堡裡,至少有一眼水井,安裝有轆轤:一個半人高的人字形木頭架子上,正對井口的上方有一根木頭做的水平軸(多為硬雜木,如棗木等)稱為轆軸。粗如成人的手臂,前圓後方。方木部位,通常套著一塊幾百斤重的大石頭。以保證人字架的穩定。圓柱的部分,套著轆轤頭。其形狀是一箇中間掏空的圓柱體,直徑大約八寸左右。兩頭箍有鐵圈。轆轤頭和轆軸磨擦的地方,有熟鐵打成的圓環:裡徑是圓的,外徑多為六角形。方便和木質轆轤頭鑲嵌。轆軸和轆轤頭磨擦的地方,則是嵌入硬木的鐵條。轆轤頭上,安著一個L形的轆轤把。這樣的用來絞水時,由於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很多,絞水的時候就比較省力了。井繩就一圈兒一圈兒地,纏在轆轤頭上。最末端,就是拴水桶桶梁的那幾個鐵環了。當地俗話叫“夢圐圙”。由三個大圓環,兩個長方形環,以及若干小圓環組成。不會用的人,往往看上半天,也不知道為啥要弄這麼多鐵環。更不會用它拴水桶的桶梁。把水桶用夢圐圙拴住後,放入井口。用手撥動轆轤頭一下,它就在水桶和夢圐圙的重力作用下,自行轉動。下井去了。並且越轉越快。發岀“噠噠噠”的聲音。這時候,絞水的人就得用手當摩擦片,去壓轆轤頭上那個鐵圈兒,使它轉動變慢。保證水桶平穩入水。否則有可能把鐵皮水桶墩裂了或者是墩扁了。如果不控制轆轤頭的轉速,任由它轉到最後井繩放完停下來。就是放“野轆轤”——這樣做,不僅容易損壞水桶或者是對井繩等造成傷害,還會被村裡的長輩們看見了,狠狠地訓斥一頓!認為這是沒教養的做法。搖動轆轤把,井繩就一圈兒一圈兒自動排齊。轆轤頭上一層放不下了,用手邊絞邊搬井繩,第二層就平平整整地又排好了。水桶出井口時,要小心:一要慢,不要桶口碰了井口;二要注意左右手配合——等水桶底兒高於井口時,左手提桶梁往懷裡帶,右手隨著退上半圈兒。然後左手提起桶來,右手摳著桶底,把水倒進另一隻空桶裡。再絞上一桶,解開夢圐圙。就可以擔上回家了。看見了吧?過去沒有自來水的時候,吃擔水有多難?夏天還好說。要是冬天,井口上撒下的水,凍成厚厚的冰塊兒。滑的厲害。一不小心,就會有意外發生。

  • 10 # 北美天涯

    那個時候。縣城都沒有自來水。更別說鄉下農村啦。

    我父母工作在鄉鎮衛生所,我們就租住在村子裡。

    整個七十年代,我們住的村子,不少人家自己家裡面都打有水井,用木製轆轤往上提水吃。我們是租老百姓的房子。有的院裡有井,我們還算方便。只要注意安全,不要讓轆轤的木把手打到自己。

    我們小哥倆不但給家裡打水,還幫鄰居打,做好事嘛。

    但是我們老是搬家,這家不讓住了,就得搬。有的人家,就沒有井,我們只能去大隊的機井上面,要麼是用扁擔挑水,要麼使用一箇舊的汽油桶改成的大水桶,放到小推車上拉水。

    夏天還好說。

    一到冬天,這是一個很艱苦的勞動。父親在家,可以去挑水。父親不在,我媽就得帶著我們用這個水車去推水。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空手走都困難,還要推車,真不容易。

    到了八十年代,父母因為漲工資和小領導鬧了矛盾,縣裡面做工作把我們調往更偏僻的衛生所。那時候,這個鄉鎮衛生所享受山區補助,一個月補助五塊錢。當時工資才四十塊。可以想象,地方多偏僻。

    交通不便,吃水完全是要等著那個機井往上抽水。所以最怕停電。一遇停電,村裡的青壯勞力,就得到井上幫忙,人力提水上來。用水很困難,大家都要排隊接水。用水要限量了。

    夏天感覺好些,但常停電。

    到了冬天,或挑水或推水,又冷又滑,真心不容易。

    讓人心酸的是,越是冬天,天寒地凍,越需要多儲備一點水,防止停電。這樣從機井裡面拉回的水冰涼冰涼,就直接倒到大水缸裡面,家裡面只有一個小火爐取暖,卻要敦敦實實的放上這麼兩個大水缸,裡面灌的滿滿的冷水。現在寫來都覺得冷得慌。我們就睡在這冰涼的水缸旁,我努力把它想象成開水熱水,夜裡還是常常給凍醒。原來,小火爐不知啥時候給滅了。

    這時候我哥,已經能夠給我們家做貢獻了。

    就說這個打水拉水,不知不覺地,拉水車的這個活計落在了我哥的肩上,我哥負責拉水,我和我爸爸在後面推就可以了。哥哥,有力氣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懂事早,早點用稚嫩的肩膀幫大人幹活啦!

    好在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一切在向好發展。

    隨著我們長大成人,遠走高飛,這些困難,都已經煙消雲散了。

    不是改革開放,不是恢復高考,哪兒來現在這些幸福生活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妻子尚未入土,丈夫就在社交平臺為美女點贊,您覺得這做法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