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當中你最喜歡吃哪道菜?
魯萊在全國所有菜系中排名榜首,你們服嗎?不服氣的就聽我說說魯菜的歷史。作為地方菜系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烹飪要求及其風尚嗜好,有許多已見諸史籍。
在西周,秦漢時期,魯國都城曲阜和齊國都城臨淄,都是繁華的大都市,飲食行業火爆。臨淄為山東最大商業中心,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內之稱。曲阜大教育家孔子也是一位講究飲食之人,他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種精細的飲食要求,對後來山東地區的生活習慣和烹飪技術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禮記》一書對於珍,羹,脯,膾,饈,飲,膳,食等,從食材搭配,烹飪方法,調味要求都作出了專門的記述。
到了北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對黃河流域,重點是齊魯地區的烹飪技術,作出了較為全面的總結。除了介紹糟,煎,燉,炒,臘,醃,蒸,烤等基本技法,還記述了一些名菜製法。
北京烤鴨別得意,廣東烤乳豬也別說自己正宗,最遲在北魏,這些東西已經是山東地區人們喜愛的美味佳餚。《齊民要術》從烹調上升至理論,對魯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經各朝代提高,錘練的山東菜,逐漸成為北方菜的代表。
及至元,明,清時期,魯菜大量進入宮廷,成為御膳的珍饈。並輻射到天津,北京,東北,華北等地區,流傳至今。魯菜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調和得當,工於火候。除了長於鮑參翅肚等名貴菜,更善於把一些“下爛”之物做成傳統名菜。
九轉大腸,是我最喜歡吃的魯菜,很多菜系都有將下水做成高檔菜的本事,魯菜也不例外。先將豬大腸翻過來,撕去肥油,加入鹽,米醋清洗兩次,翻回原狀,再加鹽醋搓揉清洗一次。
然後放入鍋裡,加入大量清水,姜蔥料酒,香料包燒開,撇去泡沫,轉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撈出瀝乾水分,即是原料白煮肥腸。初步加工後,大腸的腥味盡失,為下一步操作提供了良好的製作條件。
白煮豬大腸450克。香菜30克。米醋25克,味精2克。鹽3克。薑汁7克。料酒15克。高湯200克。胡椒粉10克。芝麻油25克。白糖65克。
製法:(1)將熟大腸切成2.5釐米長的圓墩狀。香菜洗乾淨切小段。燒開一鍋開水,放入大腸焯水30秒鐘,撈出來瀝水。
(2)燒鍋倒入芝麻油15克,白糖50克炒糖色,炒至冒小泡轉亮紅色,將大腸倒入,迅速翻鍋,使糖色均勻的裹在大腸上面。
(3)立即倒入料酒,高湯,放入糖15克,薑汁,味精,鹽,燒開後轉小火燒1分鐘左右。
(4)開大火收汁,汁快乾時放入米醋,胡椒粉再燒一會兒,汁濃稠度合適後加入芝麻油10克,大翻鍋,把大腸整齊地施放在盤子裡,香菜末拌邊。
以我工作過的廣州深圳為例,本地人是不吃辣的,講究的是新鮮,即做即食。但是兩市幾千萬人,有一半是移民過來的,去哪找這麼多新鮮的食材?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市場上供應的很多是冷凍貨,得益於現在冷鏈技術發展,這些食材儲存得很好,質量沒有問題。但是在口感上肯定比不上新鮮的,唯有加入辛香辣麻等調味品調和。
偏偏這樣神操作,卻更加符合外來人員口味。以我店為例,點粵菜的客人一般都是和客戶商談生意,以及本地土著,大約佔二三成。剩下的是點其他菜系,就算是大公司聚會也是如此,要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口味,效果確實不錯。
魯菜當中你最喜歡吃哪道菜?
魯萊在全國所有菜系中排名榜首,你們服嗎?不服氣的就聽我說說魯菜的歷史。作為地方菜系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烹飪要求及其風尚嗜好,有許多已見諸史籍。
在西周,秦漢時期,魯國都城曲阜和齊國都城臨淄,都是繁華的大都市,飲食行業火爆。臨淄為山東最大商業中心,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內之稱。曲阜大教育家孔子也是一位講究飲食之人,他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種精細的飲食要求,對後來山東地區的生活習慣和烹飪技術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禮記》一書對於珍,羹,脯,膾,饈,飲,膳,食等,從食材搭配,烹飪方法,調味要求都作出了專門的記述。
到了北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對黃河流域,重點是齊魯地區的烹飪技術,作出了較為全面的總結。除了介紹糟,煎,燉,炒,臘,醃,蒸,烤等基本技法,還記述了一些名菜製法。
北京烤鴨別得意,廣東烤乳豬也別說自己正宗,最遲在北魏,這些東西已經是山東地區人們喜愛的美味佳餚。《齊民要術》從烹調上升至理論,對魯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經各朝代提高,錘練的山東菜,逐漸成為北方菜的代表。
及至元,明,清時期,魯菜大量進入宮廷,成為御膳的珍饈。並輻射到天津,北京,東北,華北等地區,流傳至今。魯菜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調和得當,工於火候。除了長於鮑參翅肚等名貴菜,更善於把一些“下爛”之物做成傳統名菜。
九轉大腸,是我最喜歡吃的魯菜,很多菜系都有將下水做成高檔菜的本事,魯菜也不例外。先將豬大腸翻過來,撕去肥油,加入鹽,米醋清洗兩次,翻回原狀,再加鹽醋搓揉清洗一次。
然後放入鍋裡,加入大量清水,姜蔥料酒,香料包燒開,撇去泡沫,轉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撈出瀝乾水分,即是原料白煮肥腸。初步加工後,大腸的腥味盡失,為下一步操作提供了良好的製作條件。
九轉大腸白煮豬大腸450克。香菜30克。米醋25克,味精2克。鹽3克。薑汁7克。料酒15克。高湯200克。胡椒粉10克。芝麻油25克。白糖65克。
製法:(1)將熟大腸切成2.5釐米長的圓墩狀。香菜洗乾淨切小段。燒開一鍋開水,放入大腸焯水30秒鐘,撈出來瀝水。
(2)燒鍋倒入芝麻油15克,白糖50克炒糖色,炒至冒小泡轉亮紅色,將大腸倒入,迅速翻鍋,使糖色均勻的裹在大腸上面。
(3)立即倒入料酒,高湯,放入糖15克,薑汁,味精,鹽,燒開後轉小火燒1分鐘左右。
(4)開大火收汁,汁快乾時放入米醋,胡椒粉再燒一會兒,汁濃稠度合適後加入芝麻油10克,大翻鍋,把大腸整齊地施放在盤子裡,香菜末拌邊。
以我工作過的廣州深圳為例,本地人是不吃辣的,講究的是新鮮,即做即食。但是兩市幾千萬人,有一半是移民過來的,去哪找這麼多新鮮的食材?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市場上供應的很多是冷凍貨,得益於現在冷鏈技術發展,這些食材儲存得很好,質量沒有問題。但是在口感上肯定比不上新鮮的,唯有加入辛香辣麻等調味品調和。
偏偏這樣神操作,卻更加符合外來人員口味。以我店為例,點粵菜的客人一般都是和客戶商談生意,以及本地土著,大約佔二三成。剩下的是點其他菜系,就算是大公司聚會也是如此,要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口味,效果確實不錯。